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我是良妃-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撵,卫琳琅嘘了一口气,终于送走了,面对一个人,比面对几十个都累啊。

接连两位一宫之主拜访卫琳琅,引来了更多借故串门的后妃,尤其是低级的宫妃们。

这次京畿之行,太后出血提起给了乌力吉嫁妆,但是至今还在康熙手里,康熙认为,太后给的东西,他要亲自转交给卫琳琅和胤禩才够郑重,但是由于这几天忙于前朝改革太紧张,根本就没有时间跨入后宫。所以,卫琳琅根本不知道太后给乌力吉嫁妆的事情,自然不可能去给太后“谢恩”,太后对卫琳琅一向不喜,泡温泉又知道了康熙给卫琳琅那么多私房,越发的看卫琳琅不顺眼。这一次,自己赏赐了那么多的东西,连个表示都没有,太后不好说卫琳琅持宠而娇,毕竟私自给乌力吉嫁妆的事情传了出去,其他后妃和格格们那里不好交代。

太后也有她挤兑人的地方,在闲话中说起,自己去泡温汤还是沾了卫琳琅的光,这本是事实,高层妃子们也是猜测,但却没人敢说,低级嫔妃们猜都不敢猜。但是由太后宫里传出了这话,不是也是了,这下就把卫琳琅推上了风口浪尖了,尤其是贵妃和宜妃两个紧跟着先后拜访了卫琳琅,太后对贵妃和宜妃转述康熙的话时也不是一个两个人在场,宫里向来没有秘密,于是,卫琳琅在平静了一段时间之后又一次高调了起来。

一些想要示好的妃嫔们也找到了各种借口,一个个要么结伴成行,要么单独来往,都专程上门拜访卫琳琅,都想着和卫琳琅搞好关系,即使不很够在出巡的时候沾光榜上有名,至少在这里碰见康熙的机会也大些不是?卫琳琅向来不跟人结交,也不喜欢这种尔虞我诈的应酬,对妃子们上门干扰了自己平静的生活不胜其烦。心里也害怕,在这个节骨眼上,谁都低调的怕康熙前朝万一不顺心,迁怒到自己身上,偏这些宫妃们跟着凑热闹,生怕自己死的不够快。

事情来的太突然,卫琳琅根本就没有防备会发生这种事情,等妃子们上门,她又不可能赶人出去,谈话中现出疲态都不能够让那些人主动告退,卫琳琅无法,只好装作身体乏累,有昏晕的表现,才让一帮子妃嫔们告辞。卫琳琅趁机关门谢客,又抄起了多年不用的招数,三五不时的请太医上门,弄得跟真的一样,连太后那里都告假,不去请安了。

认命

太后看自己不顺眼,由来已久,但是从来不会像这次似的过火,卫琳琅听到了消息,不清楚太后这次针对她到底为何,想了好久,自己和孩子们近期并没有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啊?在没有弄清楚之前,还是不要去撞枪口的好,卫琳琅称病,闭门不出了。

好在,康熙及时的过来给卫琳琅解惑了,当然,康熙在来卫琳琅这里之前,在给太后请安的时候略略的提了一下:太后给乌力吉的嫁妆还没有交给卫琳琅母子,这从另一面也是警告太后,事情做的有些过火了。

太后越发的恼怒了,康熙向来孝顺,也就为了卫琳琅才会跟自己顶上那么一回,自己果真连一个贱婢都不如?虽然不敢跟康熙发火,太后对卫琳琅使点手段还是可以的,太后憋了一肚子火,有机会就往卫琳琅身上喷,好在以后有贵妃和宜妃从中周旋,又有一些想要示好的妃嫔们帮忙打掩护,卫琳琅倒是也没有吃过大亏,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卫琳琅看到康熙转交太后送给乌力吉的嫁妆的时候,有点说不出的怨气在心头,迟迟的不肯接那所谓的“嫁妆”。自己的女儿就是光身出嫁,也不差这种带着怨气的陪嫁,要是收了,还怕连累女儿嫁人后在婆家也受气呢。卫琳琅面无表情的婉拒道:“乌力吉还小,嫁妆一事提的过早了,还请皇上还给太后的好,等乌力吉长大有幸嫁人的那一天,再给不迟。”卫琳琅是气急了,说话有些不好听,不仅拒绝了太后的礼物,连乌力吉都受了牵连。

康熙知道卫琳琅心里不舒服,平白的遭受这些无妄之灾,只是没有想到她这一次如此的生气,当初接自己给乌力吉嫁妆的时候她可是连推辞一下都没有,可见太后做的也过了些,康熙叹了一口气,他好心办坏事,原以为可以缓和一下太后和卫琳琅之间的关系,谁知道却越弄越糟。太后几十年如一日,有些拙的糊涂,自己小时候在她身边长大,对她的性子也比较了解,再说,就算不看她本人,还要顾及孝庄的面子,孝庄临死把太后托付给康熙,就是料到太后会触怒康熙,孝庄果然没有料错。

“太后在温泉庄子上答应的,回来就把这些东西给了朕,都是朕这些日子太忙,把这件事给忘记了,好在朕听到了风声,已经给太后解释过了。她几十岁的人了,常做些糊涂事,你也大度一些,不要跟她计较。”康熙替太后道歉,两个女人都是他想要维护的人,女人心里的想法他有时候也搞不懂,尤其是太后和卫琳琅两人,脑袋瓜与众不同,都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尽做些常人不能想象的事情,好在添乱的只有一个,要不然这两个掐起来,康熙也跟着糟心。

“我没有想过要和她计较,也从来不敢跟她计较什么,”想到太后这些年针对她的事情,桩桩件件,真是许多地方都是莫名其妙,自己到底那里犯着她了?卫琳琅悲从心起,哭泣道:“她老人家贵为太后,是这后宫里第一人,我一个贱籍宫妃,从来都不敢在她老人家跟前儿高声,就是在别的宫妃面前我都是小心翼翼,从来都不敢挑事生非。可是,我就是不知道,我那里做错了?怎么她老人家处处看我不顺眼,以往的小事倒都罢了,这次的事情,我担当得起吗?连太后出行,都要排在我后面,都要看我的脸色了?我成什么了?这可是把我往死处逼啊?”

康熙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上前把卫琳琅拥在了怀里,太后到底为何对卫琳琅看不顺眼,康熙也猜不出来,太后倒是曾经提醒过他,说卫琳琅身份低微,因貌美就受的宠幸,恐康熙担个搁与美色的名声。后来,太后知道卫琳琅不能有孕,又提醒过康熙要广播雨露,为皇家开枝散叶,可是康熙宠了卫琳琅这几年,虽然在卫琳琅这里留宿是多了些,可是后宫里子嗣依然繁茂,皇子格格们接连不断的出生着。康熙也勤政爱民,从来没有耽误过朝政,连康熙期盼过的卫琳琅给自己的母族争点利益的事情也没有发生过,卫琳琅除了为两个孩子求过恩典,讨过赏,她可是连自己的委屈都没有在康熙面前提过。

康熙开始对卫琳琅只是好奇,后来,又慢慢的多了些欣赏,再后来,是感激,最后竟然发展到了信任,一种连康熙都无法理解的信任,这在帝王的心里是非常难能可贵,又非常可怕的。康熙甚至可以放松的在卫琳琅面前谈论朝政,找卫琳琅商量久决不下的心头隐患,令康熙十分欣慰的是,卫琳琅屡出奇招,看似简单,却十分有效。

天地会的问题且不说,郭络罗氏和那个孩子都不大,急也急不来,而且,如今这改革措施一旦落实,用不用得上还不一定。沙俄牵连到蠢蠢欲动的噶尔丹,迫在眉睫的事情,经过卫琳琅的“提醒”,康熙派人过去操作,现在所谓的沙俄领袖彼得一世,已经焦头烂额了,那里还顾得上跟噶尔丹联盟。

那个摄政公主索菲亚,有了康熙暗中的援助,加上她自己原来的支持者,又迅速的在沙俄站稳了脚跟,把持了沙俄一半的朝政,一个女人有了足够的力量,加上熊熊的野心和心里充满仇恨的报复,这对她的对手来说,是极为可怕的,一旦蓄满了力量爆发起来,将给予对手不顾一切的毁灭性的打击。

这也是康熙信心满满的开始搞“一条鞭法”的另一个原因,攘外必须安内,康熙以前对沙俄了解不多,其他的国家也只是张诚,白晋等人口中所述。这一次派出去的人除了对沙俄的军情百姓做了刺探,连别的国家的事情,也有所提及。

康熙和外国人打交道可以追溯到少年时期,对他们的认知也不过是懂得一些奇巧淫技,企图在大清推广他们所谓的神教。

谁知道,单单一个沙俄比大清也小不了多少,她的西边还有那么多的国家。而且都带着侵略性的扩张着,各种手段都有,包括在世界各地传教。是的,康熙知道了一个新词语“世界”,也知道了,脚下的这块土地名字叫做“地球”,她居然是圆的。

这些东西,原来康熙也从那些洋人嘴里听说过,却从来没有当过一回事。

康熙对他们国家有的东西还是颇为赞赏的,只是,那些东西再好,和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比起来,却是不值得一提的。康熙没有想到,他原来只是一个井底之蛙,骄傲了半辈子,只以为自己天下第一,统一了大清就代表周围列国会臣服自己,有万国朝贺的荣耀。

可是随着从沙俄传回来的消息,加上南方临海发现的一些外国人,康熙知道,自己的国家也成了“哥伦布”类窥探的目标了。

这让康熙十分不爽,改革势在必行。

国家安定团结意味着强大,可以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外敌,如今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天地会,噶尔丹之流,这些宵小之辈,在康熙的眼里还不足一提。康熙忧患的是来自外部的压力,邻居沙俄蠢蠢欲动,屡次侵犯边境,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南方诸省也有许多外籍人登陆,行商传教中也多有不法之举,停泊在外海的商船上,不仅仅携带着货物,还有洋炮和军人。

若是大清如过去一样,大灾小灾接连不断,贪官污吏盛行,高层贵族们也只顾着自己家族的利益,随意圈地圈地,践踏普通百姓的利益。那么,那些窥探者不须动用刀兵,只要适时的在其中挑唆,提供武器上的支援,大清自己就乱起来了。

满清和汉人之间原本就有矛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真正渔利的又是谁呢?

康熙现在极不想听到的就是自己人掐架,没想到,前朝让自己带头给压下来了,后院却闹了起来,老娘和媳妇之间,婆媳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使在帝王之家也会发生。康熙苦笑,自己果然太自以为是了,一屋不扫,何以平天下?

卫琳琅历来的所受的委屈,康熙都知道,即使卫琳琅身边没有他的人,后宫里根本就没有秘密,除非康熙不想知道,若不然,芝麻绿豆点的事情他都会一清二楚,可是,他却不能够把太后的脑袋破开,去看看那位老太太到底想的是什么?大清以孝治国,即使不念着小时候抚养过自己的恩情,光嫡母一角色,康熙就不能够把太后怎么样?都几十岁的老太太了,又能够活几年?康熙也不想和太后翻脸,只好私下里多安慰一下卫琳琅。

康熙温言细语,口气是从来没有过的温柔,拍打着哭的伤心的卫琳琅,无奈的安慰道:“看在她抚养了朕一场的份上,有委屈也受了罢。”这种话,于身份,于地位,都不该跟卫琳琅说,可是,在康熙的心里,卫琳琅身份地位不一般。

太后做的再不好,康熙能把她如何?卫琳琅也不是非要康熙给她一个说法,只是心里十分委屈,想要找一个地方诉苦罢了,后宫里面除了大丧,是不准哭泣的,卫琳琅哭了一会儿,又被康熙安抚了一回,心里的郁闷也消了些,也止住了眼泪,只是,康熙的怀抱也确实可以护着她,卫琳琅就依着康熙,没有动弹。

卫琳琅并不怕太后污蔑,天下的人都误会她也没有关系,卫琳琅最怕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