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雁引春归-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带回京城去,顺便督运下一批粮草。”

顾次庄无语,早知道还不如在京城等信儿,这才刚出来,连边关的风都没吹过,就又把他撵回去,这叫什么个事儿:“我虽然是督粮草,可是也没必要我亲自回去一趟,随便派个人回不就成了。”

“回去关照一下雁儿,有些信别人送不安全,这事交给你比较合适。连谢君瑞和那丫头的事,这么多人知道,你都可以滴水不漏的瞒下来,这信由你去送比较合适。”萧永夜难道地冲顾次庄一笑,差点没把顾次庄笑出三魂六魄来。

顾次庄心说,您就饶了我吧,您还是冷脸我比较舒坦。顾次庄实在不愿意现在就回去,跟萧永夜磨叽了半天,萧记却打定了主意,任凭顾次庄怎么软磨硬泡都没有用,最后顾次庄只能妥协。

出了萧永夜的大帐,顾次庄正好碰上了谢君瑞,气不打一处来,勾了勾手指冲谢君瑞一笑,心说事儿是你挑起的,你又有小辫在我手里,今天不好好折腾折腾一番怎么对得起自己。

片刻之后,谢君瑞苦笑着走进了马群,牵了顾次庄的马去河边洗马。顾次庄那倒霉孩子,还叫来一干亲贵子弟在旁边笑语靥靥地看着:“嘿,没看出来,谢公子洗马还是挺成样的嘛,比我那马倌儿强。”

“呸,去去去,咱们的第一公子,岂是小小马倌儿能比的,你看那动作,看那手势,你那马倌修八辈子也赶不上。”

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奚落着,这一路上,谢君瑞没少受他们折腾,但谢君瑞只能忍着。他也知道这时候如果出了差错,军功爵位就全是空谈。等有了军功,有了爵位,江杏雨自然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现,到那会儿自然有得是收拾这群人的时间。

第五十四章 回京密谈

九月初,顾次庄回京,一路风尘仆仆地也不及歇息,先进了宫里面见皇帝,把萧永夜的折子呈给了皇帝。

皇帝打开看完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顾次庄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一番,然后垂下头细掐着,到底皇帝什么个意思。直到顾次庄等得心里发凉的时候,皇帝才开口道:“次庄啊,累了吧,一路奔波了,你在京里歇一段日子,粮草之事自有人去办。你去边关把你父王给急的,天天跟朕面前叨叨,说舍不得你这混小子,又提心你在边关不安省,赶紧回府去跟你父王报个平安。”

顾次庄奇怪得很,皇帝竟然一句话没有问,直接就打发他回家。顾次庄想了想转身先回府,带给顾雁歌的信儿,抽个不扎眼的时间去更好。顾次庄回了瑞王府,还没坐热凳子就被瑞王爷给拉到书房里去了。

瑞王爷先是打量了顾次庄一番,见没什么不同,连忙压低声音问道:“死小子,你赶紧给爹说说,你究竟知道些什么。你好像都预料到了京里的事情一样,赶紧把你揣肚子里的话给掏出来,死小子,跟爹竟然还打马虎眼。”

顾次庄生硬地笑了笑,挠着头不知道该怎么说:“父王,您还是别问了,跟您说明了萧将军那儿不好交待,您总不能看着儿子违抗军令吧。而且……有些事,儿子也不是很清楚,等儿子弄明白了,一定丝毫不落地说给您听。”

“去,死小子,跟爹还有秘密了!”瑞王虽然这么说,但却还是没有问了,儿子既然长大了,就该试着去自己扛:“赶紧去洗洗歇着,战事还没起,皇上让你在京里修整些日子,那也是为了你好,以逸待劳总被天天绷着好。”

顾次庄连忙应了,赶紧猫回自己院里,心里琢磨着哪天去谢府瞧瞧。却没想到第二天顾雁歌就来了,顾次庄怔愣地道:“雁儿,你怎么来了,我还正想着过两天去瞧你呢。”

顾雁歌笑了笑,摇头说:“哥哥回来一路辛苦了,怎么还能让你来瞧我,自然是我来拜访了。”

顾次庄急忙拉着顾雁歌要进屋里去,顾雁歌却一把拉住,指着院子外头的忱王道:“哥哥,你这么急着拉我去哪儿,忱王还在后头呢!”

顾次庄忽然看见了跟着顾雁歌一块儿来的忱王,站起来指着笑得跟花儿似的忱王道:“阿乌子,你几时来的?”

忱王挑开藤蔓走进院里,顾次庄连忙让丫头呈来了茶水点心,招呼着坐在院子中央。此时院里的ju花开得正好,高低枝、大小朵,各有各的颜色,各有各的姿态,倒也可以说得上是群芳烂漫了。顾雁歌捱着一丛ju花坐着,浅青的衫子,杏黄裙子,就跟那ju花一般的颜色。

顾次庄喝口茶抬起头来,发现忱王的眼睛直愣愣地看着顾雁歌,眼珠子溜溜转,那眼神……身为“情场老手”的顾次庄哪能不明白。坏笑着咳嗽两声,看着忱王,优哉游哉地道:“阿乌子,我说你小子不厚道,咱们当初说好了有仗一起打,有酒一起喝,这回可好,我们都上战场去了,你一个人在京城享清闲。”

忱王连忙收回视线来,看着顾次庄笑着道:“我倒是想去,你当我愿意留在京里!可眼下京城守备松散,大将都在边关了,要是京中再没个人坐镇,你想想会出什么事。老顾,要不然咱们换换,你留京城我去边关。”

顾次庄一挥手道:“得了吧,哪有这美事。”

顾雁歌见二人叙完了旧,这才慢慢腾腾的开口问道:“哥哥,边关一切都好吧,承忆可还习惯。”

顾次庄看了看忱王,又看顾雁歌,忽然觉得忱王现在出现在京城,是个很值得细细思量一番的事情。一边想着,一边也没忘了要回顾雁歌的话:“哪能不习惯,这小子待遇比我高,一直跟在萧将军身边,有萧将军亲自教他,你可以放心了。”

三人坐一块说着话,顾次庄就不明白了,顾雁歌怎么会叫上忱王一块来,幸好没过多会儿,皇帝派出来的人找上门来了,说要皇帝召忱王进宫,忱王这才起身去了宫里。

忱王走后,顾次庄拉顾雁歌到一边,低声问道:“你今天怎么和忱王一块儿来了。”

顾雁歌回望了眼院门口笑道:“忱王是在跟上遇见的,听说我来拜访你,于是就一道儿来了,怎么哥哥好像防备着他似的。”

“我哪会防备他呀,是萧将军有信儿让我单独带给你,而且要我跟你说,这京里的事,不要陷进去太多,有些事大约你是猜到了,但是还有很多事,是你想都不曾想过的。”顾次庄也问过什么是想都不曾想过的,但是当时萧永夜的脸色很阴沉,他也压根没敢再问下去。

顾雁歌看了信,开始皱眉,皇帝要撤谢君瑞,这究竟是为的哪一出?是演给人看的,还是真要撤,皇帝的心思果然不好猜。顾雁歌摇摇头,也不打算多猜皇帝的心思,合上信扔进了水缸里,墨迹一点点晕开,不多会儿就晕成了一团墨痕沉入不底被鱼争抢着。

“哥哥,你说我现在如果去边关合适不合适?”顾雁歌本来一直是不想去的,可是现在她冥冥觉得,这是一招能打破这京城局面的棋。

顾次庄倒没想这么多,本来就是个肠子直的人,难得的这回动了这么多弯弯心思,顾次庄还只当顾雁歌是想去见萧永夜,于一脸坏笑地道:“雁妹妹,你想去随时去啊,你可不是旁人,你爹的安葬在那儿,再说那有将军王邸,你要去那还不是说句话的事儿。而且,十月底就是祭日了吧,要不你跟我一块去怎么样?”

顾雁歌抬头看了顾次庄一眼,这人忒是没心思,想得也太简单了,这个时候皇帝能不能让她去还两说呢!不过借着恪亲王的祭日,可能也不会太困难:“行,赶明儿我跟皇上说说,最好呀能让太子或哪位皇兄陪我一道去,这时候太子亲自祭拜,想必很能舞士气。”

顾次庄眼睛一亮,一拍桌子道:“是啊,雁妹妹,这想法好,我们怎么没想到。你坐着,我这就进宫跟皇上说去!”

顾雁歌连忙拉住顾次庄,拽着他坐下,嗔怪地道:“哥哥,这事儿不应该你去说,你觉得你在皇上面前有多少分量,能抵得上瑞王叔一半么?”

顾次庄本来还怨顾雁歌拽着他,这样一听又有些不好意思了,这话他去提确实不合适,不是分量的事,而是这类的事他没资格去提,得是宗亲府来说才合规矩:“是我冲动了,我不是也担心着战事嘛。唉,真希望不要打什么仗,边关的百姓多难啊,白天不敢上街,晚上不敢睡屋子要睡地窖。我以前也不是没上过战场,却是头一回遇上这样的场面。想起来我还算好的,萧将军才心思重呢,见天不着睡,操心战事也操心着百姓。”

顾雁歌听了这话叹息一声,却不由得有些疑惑,问道:“萧将军不是常胜将军嘛,百姓们见了他去,应该安心才是啊!”

“谁说不是呢,入城之后百姓们倒是安心了,萧将军就更担子重了,本来战事就压着人喘不过气来,这民心一压下来,就更喘不过气来了。雁妹妹,看来这英雄啊,也不是谁都能当的,像我这样的人还是老老实实的,等着将来封个闲散郡王,也不去做那让人仰慕的英雄,太累了。”以前顾次庄大都是在后方,现在有了机会接近真正的战场,才明白战争是何等的残酷,一声将军要沾多少血才能换得来啊!

顾雁歌忽然想起了纳兰容若词里的那句“夜深千帐灯”,而萧永夜只怕是夜深千帐灯都灭的时候,却还是禀烛独坐夜不敢眠吧。英雄……确实不是什谁都能当的,顾次庄去一趟边关倒是学明白了:“哥哥,我忽然在想,如果是父王,边关会不会更安稳些。记得小时候,街上是熙熙攘攘的,军中也是热闹的,回屹人真是打不死赶不跑的小强啊!”

“小强……”

顾次庄的重复让顾雁歌意识到自己溜出个现代词汇,连忙改口道:“我是说打不死赶不跑的狼。”

顾次庄应了声,笑道:“你这形容还真是贴切,回屹人自打本朝之初,就一直在边关进犯,直到你爹领兵时期,气焰才被压下去。如果是你爹的话,那就是那句‘但闻朱帐中军坐,十里销烟散作尘’。”

当年恪亲王第一回上战场大败回屹人,只是个中军小将,却以少胜多一计定乾坤,自那一仗起恪亲王就被回屹人称做那姓顾的中军小毛孩子,后来渐渐地就被称作了顾中军,就算后来做了将军王,也依旧被惯称作顾中军。

“但闻朱帐中军在,十里销烟散作尘。”顾雁歌念了念这句诗,感慨地仰面长出一口气,心道:顾雁歌,我替你去拜祭这位传奇英雄式的父亲吧,你也许不待见他,但是我却无比感激他。

第五十五章 赴边关

去边关拜祭的事很快就定了下来,皇帝果然派了太子亲自前去,大祭的仪仗由宗正们亲自张罗,从京城出发一路齐整而过。忱王则因为要镇守京城,而无法随行。

出了渭门一路往北,去往嘉临关的路程大约需要半个月左右,因为行仗里有顾雁歌在,行程被大大地耽搁了。好在这一行人本也不着急,渭门以外风光就不再同于南方,视线渐渐开阔,山势也变得险峻起来,秋天的江南还是一派青绿的时候,渭门外早已是黄草遍地,枯叶满天。

顾雁歌倒是喜欢这份苍凉大气之感,只是一场秋雨下来,瞬间就凉了天气,没有准备的顾雁歌实在不习惯古代的秋天,说冷就冷到了骨子里。衣裳也没带足,只好包了几件秋衣在身上,但那些轻薄的料子多是不保暖的。

顾次庄是看了又好笑又好气,只得拿了自己的大氅给顾雁歌穿,顾雁歌人小小的钻在大氅里,连马车的门都不敢掀。顾次庄每次去拿吃食给她,都得狠狠训她一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