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丑女如菊-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梅子胡乱答道:“是哩!”

说的是啥,她已经完全忘了,两眼直直地瞧着李长明那胡子拉碴的脸,心就疼了起来,眼睛也是酸涩不已,她喃喃地叫了声:“长明哥!”

菊花听见她声音的异样,便回头看她;瞧见她这副神情,暗叹了口气——梅子喜欢李长明是确定无疑了。

李长明听见梅子叫自己,先是顿了一下,才闷头应了一声。

刘小妹和菊花也都跟他打了个招呼,刘三顺大声问道:“长明哥,收玉米哩?”

李长明扫了他一眼,应道:“嗳!”便停下脚步让他们先过去。

梅子呆呆地从他面前走过,一个脚步不稳,差点踩到田沟里。

跟在后边的刘三顺大叫道:“嗳哟!小心点,梅子。这沟里可是有水的,掉下去要湿了鞋就麻烦了。”

李长明听了他的话心里一颤,担心地往梅子身上瞧了瞧,见她走稳了,这才移开目光。

可是,他跟在几人身后,忍不住地老想往梅子身上瞧。

他便慢慢地放缓了脚步,待他们走远了,才快走起来。

他不是小男娃了,晓得轻重,既然梅子家不应承这门亲事,那还是注意些才好,免得传出些闲话让她受累。

刘三顺将菱角菜挑到自家的后院子里,歇在桃树下,刘小妹便端来了小板凳,和菊花梅子坐下掐菱角菜。

梅子再也恢复不了先前的活泼劲儿,她掩饰心思的手段实在是拙劣,刘小妹一眼就瞧出了她的不对劲,刚要开口问询,被菊花捣了一下,虽然有些糊涂,好歹没追根究底了。

菊花捡起一根菱角秧子,笑道:“这菱角菜肥的很,瞧,发了好些分支哩。”

一根茎上牵出好几根分叉的茎,各自托起一朵绿色浮萍似的菱角菜,叶片整齐地排列着,只是向四周延展,并不往上生长;有些上面开着白色的小花,有些已经结了菱角,带着点淡淡的清香。

刘小妹笑道:“所以咱捞一些才好哩。要不然,那塘里太挤了;捞走一些,这菱角才好再发。菊花,你小心点,这泡泡上有时带了蚂蝗的。”

菊花想着那软软的蚂蝗,那是她最厌恶的一种生物,忍不住心里一阵恶寒,遂眼睛盯紧了手中的菱角菜,生怕摘出一条蚂蝗来。

这掐菱角菜也就是把那根茎上的须给捋掉,再把顶端菱角菜叶片上的茎从有泡泡的地方掐断——那个泡泡里面很容易藏些小虫子。人们只吃那些菱角菜茎。

刘小妹和菊花不停地说笑,可是梅子的沉默不仅表现在嘴上,连手也不动了。

菊花见她走神太明显了,忙找话问她道:“梅子,你说你娘让你来的?她不是在等你掐了这菱角菜回家炒吧?”

刘小妹笑了:“那不是等米下锅?这时候菜园子的菜也没下市,哪里就到那个地步了。”

梅子终于回过神来的,一边动手掐这菱角菜,一边说道:“不过是想换个口味。这东西要用大蒜子炒才香。菊花,就是腌了也好吃哩。你试试,把这菱角菜剁得细细的,加些红辣椒和蒜子,腌一罐子,到时候掏出来炒饭,好吃的很。往年我奶奶常腌的。”

菊花见她精神好了些,便笑着点点头。

原野鞠躬求粉红,谢谢MM们的支持!(未完待续)

【】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错点鸳鸯谱

刘小妹、梅子和菊花三人说笑忙活着,刘三顺过来对她们说道:“我去小清河撒网,到中午也能凑一碗鱼。【百度搜索八一中文网武动乾坤最新章节】你们都不要走了,晌午在这吃饭吧。”

他说完便期盼地瞧着菊花。

刘小妹急忙也留客,说反正也没那么忙了,吃顿饭再回家也没啥。

菊花推辞道:“我家还有事哩,下回再来吃吧。再说,我没在这吃,你不是送了好几回鱼把我了么?这不跟吃了一个样。”

梅子自见了李长明,心里一直难受着,哪里肯在这吃饭,也说要回家,上午耽误了半天,下午她娘该去地里了,她要早些家去照应哩。

刘三顺见没留住,有些失望,便笑道:“那就算了,等你们有空了,再来吃吧。我总归是常常打鱼的。”

菊花和梅子听了一齐点头,说等闲了一定来吃。

狗蛋娘还不知闺女对李长明的心思,而且是越陷越深,她一边思量着如何请黄奶奶出面去郑家探消息,一边望着刚回来的梅子,见她比出去时好像又苦恼了几分,不禁心疼极了,越发坚定了找郑家的决心。

下午,她将闺女留在家,自己跟秦老友去了地里掰玉米。

在地里,狗蛋娘将梅子的事跟男人说了。

她一个妇道人家,也不能瞒着娃她爹,就把梅子给嫁了,总要让他知道,跟他商量商量,讨个主意。

秦老友却是极为开心的,他笑道:“咱梅子眼光好——这青木可是个实诚娃儿;郑长河人也实在,他婆娘也不是难缠的;菊花也勤快乖巧,嫁到郑家我放心。在一个村里也好,啥时候想闺女了就去瞧瞧!”

狗蛋娘白了他一眼道:“这事还没个准哩。我担心郑家不应承。不是说咱梅子不好。而是听说青木眼下不想说亲,要过几年哩。他都推了好几门亲了。”

秦老友一瞪眼道:“那能一样么?那些人能跟咱梅子比?郑长河要是不应了这门亲。那真是瞎了狗眼。”

狗蛋娘见他怒了,急忙嗔怪地说道:“你嚷啥?谁家爹娘瞧自个的儿女不是比人强?再说,郑家两个娃也都是能干勤快的。他就是不答应也未必是瞧不上梅子——菊花早就说过她和哥哥近几年不说亲的。你忘了旧年郑嫂子和柳儿娘吵架的事了?”

秦老友笑道:“小娃儿气头上说的话也当真?要真是这样,遇到好的也不结亲,那不是糊涂么?”

狗蛋娘叹口气道:“还是要小心些,可不能叫咱闺女受了委屈。我想先托黄婶子去郑家探探口气,要是郑嫂子乐意的话,自然会找媒人上门来提亲的,那不是更体面?”

秦老友忙道:“这主意好。黄婶子嘴巴严实的很。这事托了她很妥当。”

两口子计议已定,便专心干活。

傍晚回家的时候,他俩特意绕了一点弯路,往郑家的山芋地经过。见郑长河跟青木、杨氏也在掰玉米。便热心地招呼起来。

“长河,你这地收了不少的东西吧?你今年可是好过喽。比咱们都要过得好。”秦老友笑道。

“嗳哟!老友啊。你收了这么些,还说我?我这块地头一年种。也就山芋收成还好,玉米差了许多哩。你瞧,我这苞谷粒一点也不如老地那边的饱满。”

说起庄稼,郑长河是不厌烦的,忙将自己种这荒地的结果告诉了秦老友。

秦老友歇下担子,就跟郑长河比较起那玉米棒子的大小来。顺便聊一些施肥除草之类的措施。

狗蛋娘也歇下了担子,笑眯眯地跟杨氏招呼。一边问青木道:“青木,学堂休息也不在家歇着?你念这书也辛苦的很。郑嫂子,你家青木和菊花就是懂事,凡事都不要大人叫的,自己就伸手了。”

青木应了一声,并未多话,把玉米往箩筐里装满了,挑起就走。

杨氏听了高兴,谦虚地说道:“瞧你说的,他都这么大人了,做事情要是还要人叫,那像啥样子?你家梅子才好哩,爽快的很,村里人都是夸的。狗蛋还小,这小子机灵着哩,就是还没开窍;等他懂事了,你就享福喽!”

狗蛋娘笑得见牙不见眼:“梅子傻呵呵的,也没个成算。我都担心她这样子到了婆家咋办哩;狗蛋么,我都愁死了,你还夸,念书也不抵小石头一半儿。我就等他跟你说的那样开窍吧。”

杨氏笑道:“我说你就是个操心的命。梅子那样的好女娃儿,你还担心?嫁到谁家,谁不心疼?她来跟我菊花玩,我最喜欢了。我家菊花话也不多,跟你家梅子、刘家的小妹一块儿玩玩,就好了不少哩。眼下快闲了,你没事就让她来玩,在我家闹不要紧的——我跟她爹都不讲究!”

狗蛋娘听了杨氏的话,真是心花怒放。她自然听得出杨氏是真的喜欢,不是应付她。

她笑道:“她今儿不就是跟菊花一块去捞菱角菜了?她在村里也就跟这几个女娃子玩得好,她们也合得来。我可不是叫她来玩,来你家我自然是放心的——你跟长河大哥都是实诚人。”

两人越扯越开心,要不是秦老友摧着走了,狗蛋娘都还要再说半天哩。

等他两口子走了,郑长河笑道:“你俩说啥哩?说得那么热乎?”

杨氏笑道:“说啥哩?还不是那些家长里短。怪事,她今儿好像格外热乎哩。”

郑长河道:“这狗蛋娘是个有成算的,许是有啥事要求咱?”

杨氏道:“咱一个种田的,能有啥让她求的?她家的日子也好过,又不穷。”

说话间,青木又来挑第二趟了,三人便收拾了一番一起回家。

菊花早已将晚饭摆上,现炒现卖,吃的就是菱角菜。那绿色的菱角菜,用红辣椒和蒜子炒出来后,变成淡紫色,连碗也染红了。

这就是菱角菜的汁水染的。

掐了一上午的菱角菜,菊花的手指头遭到了跟撕山芋茎皮一样的污染——这回是染得紫红泛黑了。

青木点上一把干艾叶,这时候的蚊子可毒了,咬上就是一个大包;菊花又端了盆水放在一边。

郑长河一边吃着,一边舒适地叹了口气道:“总算要忙完了哩。剩下的事慢慢做就好了。”

杨氏笑道:“你想得美哩。忘了房子了?这房子要是再不盖的话,也不能住了。上回下雨,厨房后边漏水了哩,把稻子都打湿了。”

说到盖房子,一家人就兴奋起来。

菊花说道:“我又盼望盖房子,又害怕哩!这盖房子可是要折腾好些天的,事情也多,想想就头皮发麻哩。”

青木忙安慰她道:“所以要等秋收完了再盖么,都是为了请人方便。到时候要请好些人的,烧饭的人也要请,肯定不能让你一人烧,那不累死了。”

菊花道:“说是这么说。咱自家盖房子,还能全指望旁人,不得处处照应着?到时候肯定一团乱。”

青木道:“不会的。你甭操那么些心,有我跟爹哩。我待会先算算账,把砖瓦先买回来。然后找合适的日子开工。”

郑长河也道:“闺女,这盖房子可是大事,村里人也都要来帮忙的。你哩,能帮你娘多少是多少,其他的就让我跟你哥张罗。”

杨氏道:“这大事要你小娃儿操心,那我们干啥?就是你舅舅和来福表哥都要来帮忙的。再有你赵三叔、张叔、刘家,不都要来帮忙?这些人都是相熟的,干事也都是放心的。”

菊花想想也是,能帮忙的人家确实很多。烧饭么,嗯,一定要把刘小妹拉来陪自己,不然专找媳妇帮忙自己插在中间也难受。

于是,等吃了饭,杨氏收拾碗筷,青木帮菊花涂过蛋清面膜后,就在灯下计算盖房子的费用来,加上郑长河、菊花在一旁不停地询问、提点,最后做出了一个小小的建筑预算。

这盖砖瓦房子,而且是盖六间——要将青木成亲用的房子也准备好——这费用就不小了,一番加减计算,无路如何节省,算起来也要二十来两银子;要是松一松的话,就得三十两。

杨氏洗好了碗,也过来听他们爷仨算账,听到这个结果,就有些肉疼了:“咱银子剩不多了哩,这不是在啃老本么?”

她生怕将家里结余的银子花多了,她是再也不想过那一个萝卜一个坑,多一点余地也没有的日子。

郑长河无奈道:“这已经很节省了——木料都是跟村里便宜买来,从小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