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帝国在拉拢暹罗,我的元首。”曼施坦因再一次表现出高于一等的睿智:“日本帝国已经在部署针对我们的计划,我们完全可以进行反制。”
    再一次应了那句“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曼施坦因的意思是支持在与日本进行作战的中国。
    “是的,我的元首。”里宾特洛普的话有那么一点意思:“美国的特使团曾经表达过相近的意思,询问我们需要什么条件,他们也想支持中国。”
    这话听上去还真是怪异极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临时机制(上)
    “支援中国以平衡亚洲利益?”
    曼施坦因是一名出色的统帅更是战略级别的专家,他说的话不会是无的放矢。作为一名有远见的将领,他从来不会毫无意义地谈些建议,每当提议的时候就是到了应该行动的时刻。
    “我们与中国的合作最早应该追述到十九世纪晚期,那时在俾斯麦阁下的授意下曾经派出考察团,第二贸易国。”里宾特洛普果然是有备而来,“与之当时的英国、法国和俄国来说,我们对于中国并没有野心,那时我们只是希望能够拉拢中国,提升中国的实力。当然,这么做是想打击上述三国在远东的利益。”
    在场的先生们并没有打断里宾特洛普的话,他们或许并不了解中国,但是对于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中德合作多少是有些印象的。德意志在欧洲的崛起比英法等国要晚许多,奋起直追之下摩擦在所难免。那个时候欧洲和非洲基本已经被瓜分干净了,第二帝国想要参与瓜分世界困难重重,支持中国是出于战略目的,就像英国拼命的武装维新后的日本那样,第二帝国还是十分希望中国强大起来,至少能够在某方面压制英国在远东的扩张,可惜清政府实在上不得台面,清政府也不明白什么是国际关系,结果美好愿望的合作变了调调。
    “我们的虏伯公司作为中国的合同商,负责修筑旅顺港和大沽炮台附近的一系列防御工事。那个时候清王朝的北洋水师向德意志订购了主力舰‘定远级’铁甲舰,以及‘经远号’、‘来远号’装甲巡洋舰。此外,德**事教官帮助张之洞建立了“自强军”,并协助袁世凯培训了‘新建陆军’。” 里宾特洛普表情沉痛,“……我们实在不了解中国人,难以想象亚洲最强大的舰队竟是会败在‘联合舰队’。由于一些原因,最后我们抢占了胶州湾,并与之交恶。”
    “……后来因为‘拳民(义和团)’杀害我国传教士的事件(曹州教案也称巨野教案),各国施压下中国的女皇帝慈溪向全世界宣战,我们的军队和联军一起踏上中国的土地……”里宾特洛普似乎看见自己的元首眼角抽了抽?他不理解那是为什么,继续往下叙述:“因为清政府的愚蠢,中国第一次的现代化努力也告一段落……”
    徐阳不得不打断:“那并不是一段光彩的历史。跳过。”
    “……?”
    他们似乎听出元首的不悦?
    里宾特洛普十分配合地跳过,“我国对中国的援助不仅限于军事方面,也扩大到工业和技术交流领域。来自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的工程师帮助中国建立了近代的发电厂和钢铁工厂,例如汉阳铁厂。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在颐和园中安装了中国的第一批电灯,北京的第一家自来水厂使用的则是德国AEG电机和水泵。”
    不得不说,俾斯麦时期德意志与中国是存在友好的关系,可是威廉二世上台后关系也就变了。与之俾斯麦老成谋国的政治智慧相比,威廉二世不懂掩饰野心,威廉二世做事太过粗暴,直接断送了德意志与世界各国的友谊,四处立敌下当时的德意志也并不好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我国与中国的关系再度变得疏远。那时德意志在政治上被英国刻意制造的气氛孤立了,最明显的例子是1902年英日同盟的成立和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的签订。正因如此,我国打算在1907年筹备德、中、美三国同盟,但这项建议始终无法成事。”听得出来,里宾特洛普对于这点还是感到很遗憾的,他环视在场诸位一圈,“一直到清政府被起义踢翻,我们与1912年正式成立的中国新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当时,我国给予该国临时政府600万马克的贷款,并表示可以向中国归还山东的铁路权益。”
    “后来,我国陷入欧战泥潭,基本上已经没有能力顾及远东的利益,因此与中国进行沟通,商谈能够将胶州湾归还给中国,希望能借此挽回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同时,我们在胶州湾的部队也无法保证安全,这是我国选择将胶州湾归回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表示愿意将胶州湾归还给中国时,日本威胁中国不得接受这一返还,1914年8月23日,日本加入战争,并成为协约国的一员,开始攻击德国在中国的租界,占领了青岛和胶州湾。”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中华民国南方的广州政府首脑孙中山力主中国保持中立,反对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而北方段祺瑞政府虽在英国授意下欲对德宣战,但遭到日本阻挠。直到1917年,日本在得到英国、美国、法国的保证,允许日本在战后继续保留前德国在华殖民地和利权的情况下,才同意中国在第二帝国宣战。此后中**队扣押了停泊在中国各港口内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商船,并收复了我国在汉口和天津的租界。”
    “我们所难以理解的是,协约国并不把给予中国承诺视作尊重,他们曾经保证中国在第二帝国战败后能收回德国在华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但是……很明显,协约国的承诺是无耻和卑鄙的谎言,他们纵容日本透过凡尔赛条约取代我国,占领了青岛和山东半岛。对此,中国感到十分愤怒,我们能够想象得出这是怎么样的屈辱,事实上中国也爆发了爱国运动。”
    “跳到下一段。”徐阳的语气很沉闷,“我想知道的是近期,我的部长,是近期。明白么?”
    里宾特洛普愕然,作为一名合格的外交从事人员他必须在国家做出重大决定前详细地回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过程。当然,这也是必要的手续之一。他听出元首语气里的不高兴,但是他还是必须讲下去,而且也真的忍受巨大的压力继续阐述。从这里看,他是一个恪守原则的人?
    徐阳没有再阻止,必要的程序或许听了不舒服,可是规则就是规则,哪怕他是说一不二的元首,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表现出不满而无法阻止。当然,除非要想要清除里宾特洛普,不然也没有阻止的必要。
    详细的叙述,过程简直就是一部《国家兴衰》的翻版,而且里宾特洛普还在滔滔不绝,难以想象他为了这个会议准备了多久的资料。
    “1930年至1933年旗舰,中国是我们在远东最大的贸易伙伴。当年我国与中国的贸易额为3。475亿帝国马克,而我们同日本的贸易额为2。34亿帝国马克。我国的油脂工业原料几乎完全依赖东北的大豆出口,我国工业对于中国出产的钨砂、锑、锰、锡、猪鬃和桐油也有大量需求。”
    “1933年,因大萧条的影响,中德贸易比1930年和1932年略有下降 。虽然此一时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由于各个利益集团的冲突而陷于困顿,但是我国的工业界、进出口商和国防军都想从中国工业的发展中获得利益。可是后来的中日冲突让这个美好的愿望遭受挫折,日本在‘奉天事变’后建立了满洲傀儡国,许多重要的交易由中方向日方倾斜。”
    “我们向中国派出大量的军事教官,在军械上的贸易额更是巨大,这一点我国承受来自于日方的重大压力……”
    德意志从来都很看重来自于中国的贸易,很多稀有资源基本依赖于中国,这也是中德合作的基础。同时,德意志还是十分渴望能够在远东扶持一个实力强劲的盟友用以分担来自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压力,问题是扶持一直没有什么效果……
    “事实上,日本十分清楚我国扶持中国的目的,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日本之所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冒险入侵中国是想取代中国成为我国的扶持对象。”
    里宾特洛普这个新鲜的说法让在场很多人愣住了,他们仔细一想还真像那么一回事,日本是在一战期间被英国和美国相续扶持下变得强大。一战后日本摆拖了英国和美国必然需要寻找新的援助,那么在各方面技术上领先于世界的德意志的确是一个好的目标?还有就是,与之英国在亚洲的切身利益相比德意志第三帝国似乎没有威胁,日本与美国争夺太平洋和德意志第三帝国则没这个忧虑。
    日本在亚洲或许十分强大,但是拿到世界来说根本上不了台面,这一点不但世界各国清楚,实际上日本自己也十分清楚。
    “那么……”徐阳漫不经心极了,“你们的意思?”
    里宾特洛普没有迟疑,“我的元首。我的意思是,在日本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好处之前不会正面抗衡德意志,他们是一个善于忍耐的民族。事实上,日本对中国忍耐了整整两千年,一直等到中国衰弱后才动手。目前,德意志在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强大会让日本顾忌。”
    徐阳稍微有点认真了,“你的意见是暂时不用采取反应机制再刺激日本?”
    “不是这样的,我的元首。”里宾特洛普似乎有点猥琐,“我们应该……”
第一百二十五章:临时机制(中)
    如果没有出现错误的话,德意志第三帝国与苏维埃加盟共和国是先进入战争状态,然后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才将美国拉入大战。德意志第三帝国早就有进攻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想法,并且一度即将发动攻势,可是因为不列颠战役的因素被一再推迟。
    历史已经变了个样子,轨迹被改变的结果就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登陆英伦,而不是在没有解决英国的情况下,选择性遗忘后面有条“尾巴”贸然去进攻苏维埃加盟共和国。
    日本愚蠢的偷袭不但为自己招惹到一个无法战争的国家,美国的参战更是让原本被德意志第三帝国打得奄奄一息的盟国重新“焕发青春”,一连串的效应就是让前期的战果慢慢失去,最终轴心国品尝了战败的苦果?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日本是轴心国的“灾星”,是日本导致了轴心国的失败?
    现在的情况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和苏维埃加盟共和国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摩擦却没有撕破脸,原本苏——芬战争也只是打了几个月就互相停火,现在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和芬兰的战争还在继续,而似乎两国的战争因为德意志第三帝国支持芬兰,导致战争非但没有停止的迹象反而更激烈。
    德苏之间有《互不侵犯协议》的基础,按照世俗的约定和规则至少在《互不侵犯条约》终止之前不会爆发战争。可是,战争本来就是破坏规则的行为,德意志第三帝国和苏维埃加盟共和国都十分清楚这点。或许,双方都清楚《互不侵犯条约》只是一道协商后的缓冲期,只要过期了必然要爆发战争?
    德意志第三帝国在东线驻扎了大量的军队,目前那些军队所采取的是防卫戒备姿态,但是谁都清楚只要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够从防卫姿态转变为进攻。
    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各阶层当中,秉持敌视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观点很有市场。这有点奇怪是么?其实并不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8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