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9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这个时候,叶挺也意识到了事情办的草率了。刘一民和央的电报,一个说建议调高敬亭到教导师任旅长或旅政委,一个说调高敬亭到央党校学习、另行安排工作,说明他们都很看重高敬亭。特别是刘一民,在给央的电报直言不讳地说自己糊涂、张云逸和邓子恢糊涂,并说自己要拿高敬亭的人头去巴结蒋介石,这话说的太过分了吧?刘一民为什么敢这样说呢?他不知道这是一种武断指摘么?扯他娘的蛋,老子搞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时候,刘一民还是一个穿开裆裤的小娃呢,他就敢这样说自己?
    这个时候和历史上不一样了。历史上由于项英在皖南事变被叛徒杀害,叶挺被扣押审判,新四军军部许多档案资料散失,加上高敬亭原四支队一批干部受到打压清洗,高敬亭之死成了迷案,既搞不清到底杀的对不对,也搞不清是谁下令处死的。加上处死高敬亭的布告和向央的报告都是以叶项名义发的,直到去世时,他还怀疑是项英错杀了高敬亭。现在由于刘一民的插手,事件的真相已经大白。特别是刘一民题写的“红军骁将、抗日英雄,高敬亭烈士英灵永存”在山东《大众日报》上发表后,八路军各部首长都给新四军发来唁电,悼念高敬亭。这样一来,不但制止了历史上那种对四支队干部的继续审查,也给新四军领导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项英连续给叶挺和江北指挥部发来电报,要求他们向央如实报告高敬亭事件情况,等候央派人调查。
    叶挺负气之下,就给发了封电报,说是高敬亭事件可能确实有处置不当的地方,但是他无愧于心,新四军必须统一指挥。否则,只能是一盘散沙。
    在电报,叶挺提出自己不当这个新四军军长了,谁愿意受这窝囊气就让谁来当。要是刘一民想来当,就请派刘一民来当好了,他叶希夷被党委屈的次数多了,不在乎多这一次。
    在回电没有客气,对叶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指出,无论高敬亭是否被冤杀,叶挺都不应该在没有征得央同意的情况下,下令处决高敬亭这样级别的干部。这个事情早在遵义会议时候刘一民同志就提出过,除非发生叛逃,对团以上干部执行死刑必须报央批准后方能执行。虽然央没有就此下过明确命令,但经过长征到达陕西的红军部队后来都按照刘一民的这个建议执行。因此,从到西安至今,几年时间没有发生过冤杀骨干干部的事情。新四军没有经过长征,对这个问题认识上没有八路军那样清晰,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就算是央军,不经过蒋介石批准,军长、集团军司令官、战区司令官也没有权力枪毙师长一级的干部。日军也是这样,师团长直属天皇,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就没有权力处分师团长。特别是拿着蒋介石的批准命令处决红军将领,简直是匪夷所思!刘一民同志救护高敬亭,是为了避免出现不应该有的损失,并不是他想当新四军军长。以教导师的实力,顶住几个新四军。要是刘一民同志真的原意出任新四军军长的话,以他的战功,相信蒋介石也无话可说。叶挺同志是八一南昌起义的主要指挥者之一,资历深,战功大,现在又是新四军军长,胸怀要宽广,意志要坚定,不要动不动就说辞职的话,更不应随意离队出走。特别是一气之下就离队出走,极为不妥,要是搁在、刘伯承、刘一民等人身上,是要受严肃处分的。现在刘一民同志正在苏皖边区指挥作战,目的就是要为新四军主力北上打基础,建议叶挺同志主动去见见他,与他敞开心扉好好谈一谈,相信会有所助益。
    读完电报,叶挺的脾气没有了,把自己关在住处,一个人深思了整整一天,决定去见见刘一民,听听他的批评意见。这才有了叶挺军长的半城镇之行。
    洪泽湖的夏夜,风是凉爽的,吹的人身上的毛孔都是凉爽的。
    由于消灭了湖匪,刚刚成立的八路军洪泽湖管理局和洪泽湖水上警备团把缴获的日军的巡逻艇、汽艇和湖匪的钢板划子、大木船全部用了上来,已经开始边扩军边训练了。
    湖匪被消灭了,洪泽湖安静了,再也不怕有湖匪带着鬼子来烧杀抢掠了,湖区老百姓的抗战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一天之内,要求参军的青年把八路军各个招兵点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些刚参军的新战士们热情高,又都是本地的渔民,水上功夫了得,缠着老战士们学习射击、投弹,老战士们也让新战士教他们学习游泳。虽然已经是夜里了,码头附近的湖边还是热闹非凡。
    刘一民站在湖边,静静地看着远处驶来的船队。他知道,那是李凌风、王同生率领的狙击三队护卫的叶挺军长的船队。
    自从穿越以来,刘一民见了多少开国元勋,早已经没有了刚穿越时那种激动了。现在,他自己也是从长征路上走来,成了八路军一支强大的主力部队的首长,这要是将来写在历史上,那也是赫赫威名。
    **风一脸渴望,对刘一民说道:“师长,叶军长可是北伐名将,南昌起义的前敌指挥,想不到能在这里见到他。”
    刘一民一下就笑了,说**风怎么象上海滩上崇拜明星的小青年一样,可以当叶军长的影迷了。
    说的**风不好意思,摘下军帽,挠挠头,又赶紧戴好,不停地朝远处驶来的船队张望。
    船队就要靠岸了,一身戎装的叶挺站在甲板上,也正朝着岸边火把簇拥下的刘一民观望。
    刘一民整整军装,快步迎了上去,大声喊道:“叶军长,欢迎你!”
    叶挺想不到刘一民这么热情,沉重的心情稍有缓解,也挥手喊道:“刘师长,你好!”
    船靠岸后,叶挺飞步上岸,和刘一民两个又是敬礼、又是握手,然后飞身上马,在刘一民引领下,向半城镇的指挥部赶去。
    这天晚上,叶挺就住在半城镇。考虑到叶挺一路急赶,刘一民没有和他连夜交谈,安排好食宿后,就让叶挺一行休息。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刘一民陪着叶挺视察了随师部行动的师野战医院,视察了唐星樱创办的苏皖地区妇女干部培训班,视察了新成立的洪泽湖水上警备团,在湖边和战士们一起座谈,吃了午饭。
    下午,刘一民在指挥部和叶挺进行了深入交谈。
    刘一民先请叶挺将军谈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情况。这个切入点选的很好,人么,都对自己一生的得意之笔念念不忘,特别是刘一民这个被誉为抗日英雄、无敌战将的后辈问起,叶挺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讲开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经过,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这些内容,刘一民在后世的电影、电视、书刊和上资料看了很多,周副主席、朱老总、贺老总也都给他谈过,现在由叶挺再一次亲口说出来,听的刘一民还是血脉喷张。
    叶挺打开了话匣子,不但讲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连去苏联疗养和欧洲的事情也都讲了出来。
    看看天要黑了,到了吃饭时候,刘一民干脆把叶挺请到了唐星樱住的院子,就在院里支起桌子,亲自下厨,叮叮咣咣操弄开了,蒸螃蟹,炖甲鱼,烧龙虾,溜鱼片,只听得厨房里哧哧溜溜直响,忙活了好长一阵子,满满两桌子菜总算齐整了。
    刘一民、叶挺和随叶挺来的张云逸、邓子恢坐了一桌,陪同的是李凌风、王同生、**风和率领辎重一团的辎重旅政委吴非。唐星樱领着和儿和母亲陪着赵小曼、晶晶、黄薇坐了一桌。
    都是战友,刘一民没有那么多客套,上完菜洗完手,刘一民端起酒杯就说:“叶军长、张参谋长、邓主任,我的手艺不好,不知道合不合你们的口味。来,我们几个喝一个,祝贺一下。”
    张云逸和刘一民比较熟悉,他当过革军委副参谋长、作战局局长,又是白色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长征路上在遵义、成都就和刘一民认识,到西安后更是熟悉,也是日后历史上的开国大将。邓子恢没有参加过长征,没有见过刘一民,但是他是历史上新国的副总理,声名赫赫的开国元勋,刘一民对他的事迹很熟悉。
    经过这一天的交往,叶挺和邓子恢对刘一民已经有了一定了解。这一听刘一民的开场白,邓子恢就笑着说:“刘一民同志啊,你有三个让我想不到。”
    刘一民马上说:“邓主任,来,喝了再说。这可是好酒,是双沟镇有名的贺氏糟坊出产的大曲,要不是你们几个来,我都舍不得喝呢!”
    说的叶挺等人都是哈哈大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喝完还不住声地说好酒、好酒。
    邓子恢开始说了,他是福建人,说话难懂,语速自然就慢:“刘师长啊,我的三个想不到是:第一个想不到你竟然有这么好的厨艺,你看这菜做的,说色香味俱佳一点都不过分。第二个想不到的是,你竟然如此随和,根本看不出是大军统帅。要是不穿军装的话,说你是个秀才、是个教书先生、是个风度翩翩的少年郎一点都不过分。第三个想不到的是你让岳母、夫人、儿子和同志们同桌吃饭。说你作风民主、思想新潮、家庭观念浓厚一点都不过分。”
    刘一民拿起一只螃蟹,边剥边说:“邓主任,你可是说了三个想不到和三个一点都不过分,我受宠若惊。来,赶紧动手。你不知道,这螃蟹是大闸蟹,名字叫绒螯蟹。个大,蟹壳就象鸭蛋壳一样是青色的,肚白如玉,营养极为丰富,比猪肉、牛肉强多了。常说的蟹肉上宴百味淡,就是说的这种蟹。也只有洪泽湖这种活水流动的淡水湖,才能养出这样好的螃蟹。加上洪泽湖水草丰美,螃蟹在芦苇荡里游走,被水草刷的干干净净,这螃蟹啊,肉质出奇的细嫩。大豪李渔说过,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如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红楼梦》里有首诗写得好,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旺。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来,来,不能只吃不喝酒,叶军长、张参谋长、邓主任,我敬大家一杯,都得喝干啊!”
    几个人忙举杯而饮,放下酒杯就夹菜吃菜。可能是刘一民做的确实好,也可能是新四军在皖东地区生活困难,几个人都吃的有滋有味。
    这边正吃着,那边和儿就来缠刘一民,原因是小家伙嫌外婆剥龙虾和螃蟹剥的慢,吃不到嘴里,急的直流口水。
    刘一民给儿子连剥几个龙虾,又剥了一只大螃蟹,喂儿子吃了,才让儿子找妈妈去,还自嘲到:“彻底混回去了,把儿子惯的嘴刁了,将来长大了说媳妇,别的什么都不说,厨艺一定得好,得喂好儿子的胃,不能让儿子受委屈。”
    这一说,逗得几个人都是哈哈大笑。
    和儿不愿意了,跑过来拉着刘一民的手说爸爸欺负人,欺负妈妈,让妈妈天天哭,现在又来欺负和儿。
    小孩的话虽然当不得真,但是刘一民的事情被戴笠的特务和日伪军的报纸、电台先后宣传的沸沸扬扬的,在座的人心里都有数,听在耳朵里,自然都不做声了。
    唐星樱大大方方地走过来,先是给各位首长敬礼,然后端起酒杯说:“叶军长、张参谋长、邓主任:让你们见笑了。孩子的话当不得真,我叫唐星樱,是山东局妇委会主任,也是刘一民同志的前妻。刘一民同志的夫人倪华同志去向央报告工作,暂时不在这里,我替她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