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金史-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紫或皂及绀,直领,左衽,掖缝,两傍复为双襞积,前拂地,后曳地尺余。带色

用红黄,前变垂至下齐。年老者以皂纱笼髻如巾状,散缀玉钿于上,谓之玉逍遥。

此皆辽服也,金亦袭之。许嫁之女则服绰子,制如妇人服,以红或银褐明金为之,

对襟彩领,前齐拂地,后曳五寸余。

明昌六年制,文武官六贯石以上承应人并及荫者,许用牙领,紫圆板皂条罗

带,皂靴,上得兼下。系籍儒生止服白衫领,系背带并以紫圆绦罗带,乾皂靴。

余人用纯紫领,不得用缘,杂色圆板绦罗带不得用紫,靴用黄及黑油皂蜡等,妇

人各从便。泰和四年,以亲王品官既分领缘,而复有皂靴之禁,似涉太烦,遂听

亲王用银褐领紫缘,品官皆紫领白缘,余从明昌制。

书袋之制。大定十六年,世宗以吏员与士民之服无别,潜入民间受赇辒狱,

有司不能检察,遂定悬书袋之制。省、枢密院令、译史用紫襜丝为之,台、六部、

宗正、统军司、检察司以黑斜皮为之,寺、监、随朝诸局、并州县,并黄皮为之,

各长七寸,阔二寸、厚半寸,并于束带上悬带,公退则悬于便服,违者所司纠之。

大定十三年,太常寺拟士人及僧尼道女冠有师号、并良闲官八品以上,许服

花纱绫罗丝绸。在官承应有出身人、带八品以下官,未带官亦同,许服花纱绫罗

襜丝丝绸,家属同,妇人许用珠为首饰。其都孔目与八品良闲官同,京府州县司

吏皆与庶人同。庶人止许服霡绸、绢布、毛褐、花纱、无纹素罗、丝绵,其头巾、

系腰、领帕许用芝麻罗、绦用绒织成者,不得以金玉犀象诸宝玛瑙玻璃之类为器

皿、及装饰刀把鞘、并银装钉床榻之类。妇人首饰,不许用珠翠钿子等物,翠毛

除许装饰花环冠子,余外并禁。兵卒许服无纹压罗、霡绸、绢布、毛褐。奴婢止

许服霡绸、绢布、毛褐。倡优遇迎接、公筵承应,许暂服绘画之服,其私服与庶

人同。

 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五

◎兵

○兵制

金兴,用兵如神,战胜功取,无敌当世,曾未十年遂定大业。原其成功之速,

俗本鸷劲,人多沉雄,兄弟子姓才皆良将,部落保伍技皆锐兵。加之地狭产薄,

无事苦耕可给衣食,有事苦战可致俘获,劳其筋骨以能寒暑,征发调遣事同一家。

是故将勇而志一,兵精而力齐,一旦奋起,变弱为强,以寡制众,用是道也。及

其得志中国,自顾其宗族国人尚少,乃割土地、崇位号以假汉人,使为之效力而

守之。猛安谋克杂厕汉地,听与契丹、汉人昏因以相固结。迨夫国势浸盛,则归

土地、削位号,罢辽东渤海、汉人之袭猛安谋克者,渐以兵柄归其内族。然枢府

签军募军兼采汉制,伐宋之役参用汉军及诸部族而统以国人,非不知制胜长策在

于以志一之将、用力齐之兵也,第以土宇既广,岂得尽任其所亲哉!驯致极盛,

乃自患其宗族国人之多,积其猜疑,卒自戕贼,遂致强本刊落,醇风锲薄,将帅

携离,兵士骄惰。迄其亡也,“忠孝”等军构难于内,飐军杂人召祸于外,向之

所谓志一而力齐者,不见可恃之势焉。岂非自坏其家法而致是欤?抑是道也可用

于新造之邦,不可以保长久之天下欤?金以兵得国,奉诏作《金史》,故于金之

《兵志》考其兴亡得失之迹,特著于斯。兵制、马政、养兵等法载诸旧史者,

户列于篇。

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

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征兵,凡步骑之仗糗皆取备焉。其部长曰孛堇,

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

谋克之副曰蒲里衍,士卒之副从曰阿里喜。部卒之数,初无定制。至太祖即位之

二年,既以二千五百破耶律谢十,始命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继而诸

部来降,率用猛安、谋克之名以授其首领而部伍其人。出河之战兵始满万,而辽

莫敌矣!及来流、鸭水、铁骊、鳖古之民皆附,东京既平,山西继定,内收辽、

汉之降卒,外籍部族之健士。尝用辽人讹里野以北部百三十户为一谋克,汉人王

六儿以诸州汉人六十五户为一谋克,王伯龙及高从祐等并领所部为一猛安。至天

会二年,平州既平,宗望恐风俗揉杂,民情弗便,乃罢是制。诸部降人但置长吏,

以下从汉官之号。四年,伐宋之役,调燕山、云中、中京、上京、东京、辽东、

平州、辽西、长春八路民兵,隶诸万户,其间万户亦有专统汉军者。熙宗皇统五

年,又罢辽东汉人、渤海猛安谋克承袭之制,浸移兵柄于其国人,乃分猛安谋克

为上中下三等,宗室为上,余次之。至海陵庶人天德二年,省并中京、东京、临

潢、咸平、泰州等路节镇及猛安谋克,削上中下之名,但称为“诸猛安谋克,”

循旧制间年一征发,以补老疾死亡之数。贞元迁都,遂徙上京路太祖、辽王宗干、

秦王宗翰之猛安,并为合紥猛安,及右谏议乌里补猛安,太师勖、宗正宗敏之族,

处之中都。斡论、和尚、胡剌三国公,太保昂,詹事乌里野,辅国勃鲁骨,定远

许烈,故杲国公勃迭八猛安处之山东。阿鲁之族处之北京。按达族属处之河间。

正隆二年,命兵部尚书萧恭等,与旧军皆分隶诸总管府、节度使,授田牛使之耕

食,以蕃卫京国。六年,南伐,立三道都统制府及左右领军大都督,将三十二军,

以神策、神威、神捷、神锐、神毅、神翼、神勇、神果、神略、神锋、武胜、武

定、武威、武安、武捷、武平、武成、武毅、武锐、武扬、武翼、武震、威定、

威信、威胜、威捷、威烈、威毅、威震、威略、威果、威勇为名,军置都总管、

副总管及巡察使、副各一员。而沿边契丹恐妻孥被邻寇钞掠,不可尽行,遂皆背

判。而大名续授甲之士还迎立世宗于东京。

及大定之初,窝斡既平,乃散契丹隶诸猛安谋克。至三年,诏河北、山东等

路所签军,有父兄俱已充甲军,子弟又为阿里喜,恐其家更无丁男,有误农种,

与免一丁,以驱丁充阿里喜,无驱丁者于本猛安谋克内验富强有驱丁者签充。十

三年,徙东北等戌边汉军于内地。十五年十月,遣吏部郎中蒲察兀虎等十人分行

天下,再定猛安谋克户,每谋克户不过三百,七谋克至十谋克置一猛安。十七年,

又以西南、西北招讨司契丹余党心素狠戾,复恐生事,它时或有边隙,不为我用,

令迁之于乌十里石垒部及上京之地。上谓宰臣曰:“北边番戍之人,岁冒寒暑往

来千里,甚为劳苦。纵有一二马牛,一往则无还理,且夺其农时不得耕种。故尝

命卿等议,以何术得罢其役,使安于田里,不知卿议何如也?”左丞相良弼对曰:

“北边之地,不堪耕种,不能长戍,故须番戍耳。”上曰:“朕一日万几,安能

遍及,卿等既为宰相,以此急务反以为末事,竟无一言,甚劳朕虑。往者参政宗

叙屡为朕言,若以贫户永屯边境,使之耕种,官给粮廪,则贫者得济,富户免于

更代之劳,使之得勤农务。若宗叙者可谓尽心为国矣!朕尝思之,宜以两路招讨

司及乌古里石垒部族、临潢府、泰州等路分定保戍,具数以闻,朕亲览焉。”十

八年,命部族、飐分番守边。二十年,以祖宗平定天下以来,所建立猛安谋克,

因循既久,其间有户口繁简、地里远近不同,又自正隆之后所授无度,及大定间

亦有功多未酬者,遂更定以诏天下。复命新授者并令就封,其谋克人内有六品以

下职及诸局承应人,皆为迁之。三从以上族人愿从行者,猛安不得过十户,谋

克不得过六户。诏戍边军士年五十五以上,许以其子及同居弟侄承替,以奴代者

罪之。二十一年三月,诏遣大兴尹完颜迪古速迁河北东路两猛安,上曰:“朕始

令移此,欲令与女直户相错,安置久则自相姻亲,不生异意,此长久之利也。今

者移马河猛安相错以居,甚符朕意,而遥落河猛安不如此,可再遣兵部尚书张那

也按视其地以杂居之。”二十二年,以山东屯田户邻之于边鄙,命聚之一处,俾

协力蚕种。右丞相乌古论元忠曰:“彼方之人以所得之地为家,虽兄弟不同处,

故贫者众。”参政粘割斡特剌曰:“旧时兄弟虽析犹相聚种,今则不然,宜令约

束之。”又以猛安谋克旧籍不明,遇签军与诸差役及赈济,增减不以实,命括其

口,以实籍之。二十三年,遣刑部尚书移剌綎迁山东东路八谋克处之河间,其

弃地以山东东路忒黑河猛安下蘸荅谋克,移里闵斡鲁浑猛安下翕浦谋克、什母温

山谋克九村人户徙于刘僧、安和二谋克之旧地。其未徙者之地皆薄恶且邻寇,遣

使询愿徙者,相可居之地,图以进。

上尝以速频、胡里改人骁勇可用,海陵尝欲徙之而未能,二十四年以上京率、

胡剌温之地广而腴,遂遣刑部尚书乌里也出府库钱以济行资牛畜,迁速频一猛安、

胡里改二猛安二十四谋克以实之。盖欲上京兵多,它日可为缓急之备也。当是时,

多易置河北、山东所屯之旧,括民地而为之业,户颁牛而使之耕,畜甲兵而为之

备,乃大重其权,授诸王以猛安之号,或新置者特赐之名。制其奢靡,禁其饮酒,

习其骑射,储其粮糒,其备至严也。是时宗室户百七十,猛安二百二,谋克千八

百七十八,户六十一万五千六百二十四。东北路部族飐军曰迭剌部(承安三年改

为土鲁浑尼石合节度使),曰唐古部(承安三年改为部鲁火札石合节度使),二

部五飐,户五千五百八十五。其它若助鲁部族、乌鲁古部族、石垒部族、萌骨部

族、计鲁部族、孛特本部族数皆称是。西北、西南二路之飐军十,曰苏谟典飐、

曰耶刺都飐、曰骨典飐、唐古飐、霞马飐、木典飐、萌骨飐、咩飐、胡都飐凡九,

其诸路曰曷懒、曰蒲与、曰婆速、曰恤频、曰胡里改、曰移懒,移懒后废,皆在

上京之鄙,或置总管府,或置节度使。至章宗明昌间,欲国人兼知文武,令猛安

谋克举进士,试以策论及射,以定其科甲高下。承安四年,上谓宰臣曰:“人有

以《八阵图》来上者,其图果何如?朕尝观宋白所集《武经》,具载攻守之法,

亦多难行。”右丞相清臣曰:“兵书一定之法,难以应变。本朝行兵惟用正奇二

军,临敌制变,以正为奇,以奇为正,故无往不克。”上曰:“自古用兵亦不出

奇正二法耳。且学古兵法如学弈棋,未能自得于心,欲用旧阵势以接敌,疏矣。

敌所应与旧势异,则必不可支。然《武经》所述虽难遵行,然知之犹愈不知。”

泰和间,又制武举,其制具在《选举志》。

所谓渤海军,则渤海八猛安之兵也。所谓奚军者,奚人遥辇昭古牙九猛安之

兵也。奚军初徙于山西,后分迁河东。其汉军中都永固军,大定所置者也。所谓

镇防军,则诸军中取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