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金史-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嫡,所以立卿。卿友于兄弟,接百官以礼,勿以储位生骄慢。日勉学问,非有召

命,不须侍食。”帝上表谢。专心学问,与诸儒臣讲议于承华殿。燕闲观书,乙

夜忘倦,翼日辄以疑字付儒臣校证。九月庚子,诏东宫三师对皇太子称名,少师

以降称臣。十一月庚子,生辰,百官贺于承华殿,世宗赐以袭衣良马,赐宴于仁

政殿,皇族百官皆与。自后生辰,世宗或幸东宫,或宴内殿,岁以为常。十二月

辛卯,奏曰:“东宫贺礼,亲王及一品皇族皆北面拜伏,臣但答揖。伏望天慈听

臣答拜,庶惇亲亲友爱之道。”世宗从之,以为定制。

世宗闻儒者郑松贤,松先为同知博州防御事致仕,起为左谕德,诏免朝参,

令辅太子读书。松以友谕自处,帝尝顾松使取服带,松对曰:“臣忝谕德,不敢

奉命。”帝改容称善,自是益加礼遇。每出猎获鹿,辄分赐之。

四年九月,纳妃徒单氏,行亲迎礼。故事,大贺卤簿天子乘玉路,皇太子卤

簿乘金路。六年,世宗行自西京还都,礼官不知皇太子自有卤簿金路,乃请太子

就乘大驾缀路,行在天子之前。上疑其非礼,详阅旧典,礼官始觉其误。于是礼

部郎中李邦直、员外郎李山削一阶,太常少卿武之才、太常丞张子羽、博士张榘

削两阶。

顷之,礼官议受册谒谢太庙,服常朝服,乘马,世宗曰:“此与外宫礼上后

谒诸神庙无异,海陵一时率意行之,何足为法?大册与三岁祫享当用古礼为是。

孔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不当轻易如此。”又曰:“右丞苏保衡虽汉人不

通经史,参政石琚通经史而不言,前日礼官既已削夺,犹不惧邪?其具前代典礼

以闻,朕将择而处之。”久之,将授太子册宝,仪注备仪仗告太庙。上曰:“朕

受尊号谒谢,乃用故宋真宗故事,常朝服乘马。皇太子乃用备礼,前后不称,甚

无谓也。”谓右丞相良弼、左丞守道曰:“此卿等不用心所致。”良弼等谢曰:

“臣愚虑不及此。”上复曰:“此文臣因循故也。”是年十月甲申,祫享于太庙,

行亚献礼。

七年,帝有疾,诏左丞守道侍汤药,徙居琼林苑临芳殿调治。

八年正月甲戌,改赐名允恭。庚辰,受皇太子册宝,帝上表谢。

九年五月,世宗命避暑于草泺,隋王惟功从行,其应从行者皆给道路费。帝

奏曰:“远去阙廷,独就凉地,非臣子所安,愿罢行。”世宗曰:“汝体羸弱,

山后高凉,故命汝往。”丁丑,百官奉辞于都城之北,再拜,帝答拜。是月,百

官承诏具笺问起居。

六月,百官问起居如前。八月乙酉,至自草泺,百官迎谒于都城之北,如送

仪。丙戌,入见,世宗曰:“吾儿相别经夏,极甚思忆也。”九月,诏皇太子供

膳勿月支,岁给五千万。

十年八月,帝在承华殿经筵,太子太保寿王爽启曰:“殿下颇未熟本朝语,

何不屏去左右汉官,皆用女直人。”帝曰:“谕德、赞善及侍从官,曷敢辄去?”

爽乃揖而退。帝曰:“宫官四员谓之谕德、赞善,义可见矣,而反欲去之,无学

故也。”有使者自山东还,帝问民间何所苦,使者曰:“钱难最苦。官库钱满有

露积者,而民间无钱,以此苦之。”帝曰:“贮之空室,虽多奚为。”谓户部尚

书张仲愈曰:“天子富藏天下,何必独在府库也。”因奏曰:“钱在府库,何异

铜矿在野。乞流转,使公私俱利。”世宗嘉纳,诏有司议行之。

十年一月丁亥,有事于圆丘,帝行亚献礼。

十二年五月,世宗闻德州防御使胡剌谋叛,因曰:“朕于亲亲之道未尝不笃,

而辄敢如此。”帝徐奏曰:“叔胡剌性荒纵,耽娱乐,而无子嗣,忽如此狂谋,

望更阅实之。”十月己未,祫享于太庙,帝摄行祀事。

十三年十月,承诏与赵王惟中、曹王惟功猎于保州、定州。十一月甲午,还

京师。

十四年四月乙亥,世宗御垂拱殿,帝及诸王侍侧。世宗论及兄弟妻子之际,

世宗曰:“妇言是听而兄弟相违,甚哉。”帝对曰:“《思齐》之诗曰:‘刑于

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臣等愚昧,愿相励而修之。”因引《棠棣》华

萼相承,脊令急难之义,为文见意,以诫兄弟焉。

十五年,世宗诏五品职事官谢见皇太子。

十七年五月甲辰,侍宴于常武殿,典食令涅合进粥,帝将食,有蜘蛛在粥碗

中,涅合恐惧失措,帝从容曰:“蜘蛛吐丝乘空,忽堕此中尔,岂汝罪哉。”十

月己卯,祫享于太庙,摄行祀事。

十九年四月戊申,有事于太庙,摄行祀事。丁巳,詹事乌林答愿入谢,帝命

取幞头腰带,官属请曰:“此见宰相师傅之礼也。”帝曰:“愿事陛下久,以此

加敬耳。”皆曰:“非臣等所及。”十一月,改葬明德皇后于坤厚陵,帝徒行挽

灵车。遇大风雪,左右进雨具,帝却之。比至顿所,衣尽沾湿,观者无不下泪。

海陵虽贬黜为庶人,宗干尚称明肃皇帝,议者以为未尽,帝具表奏论。世宗嘉纳

之。于是宗干削去帝号,降封辽王。

二十四年,世宗将幸上京,诏帝守国,作“守国之宝”以授之。其遣使、祭

享、五品以上官及事利害重者遣使驰奏,六品以下官、其余常事,并听裁决。每

三日一次于集贤殿受尚书省启事。京朝官遇朔望具朝服问侯。车驾在路,每二十

日一遣使问起居。已达上京,每三十日一问起居。世宗曰:“今巡幸或能留一二

年,以汝守国。譬之农家种田,商人营利,但能不坠父业。即为克家子也。”帝

对曰:“臣在东宫二十余年,过失甚多,陛下以明德皇后之故未尝见责。臣诚愚

昧,不克负荷,乞备扈从。”世宗曰:“凡人养子,皆望投老得力。朕留太尉、

左右丞、参政辅汝,彼皆国家旧人,可与商议。且政事无难,但用心公正,无纳

谗邪,一月之后,政事自熟。”帝流涕坚辞,左右为之感动。三月,世宗如上京,

帝守国留中都。初,帝在东宫,或携中侍步于芳苑。中侍出入禁中,未尝限阻。

此辈见帝守国,各为得意,帝知之,谓诸中侍曰:“我向在东宫,不亲国政,日

与汝辈语话。今即守国,汝等有召命然后得入。”五月,世宗至上京,赐敕书曰:

“朕以前月八日到辽阳,此月二日达上京,翌日祀庆元庙。省方观民,古之制也。

汝守国任重,夏暑方炽,益当自爱,无贻朕忧。”帝谓徒单克宁曰:“车驾巡幸,

以国事见属。刑名最重,人之死生系焉。凡有可议,当尽至公。比主上还都,勿

有废事。”自是,凡启禀刑名,帝自披阅,召都事委曲折正,移晷忘倦,或赐之

食。近侍报瑶池位莲开,当设宴。帝曰:“圣上东巡,命我守国,何敢宴游废事?

采致数花足矣。”七月,遣子金源郡王麻达葛奉表问起居,请世宗还都。十一月

壬寅,帝冬猎。辛亥,还都。

二十五年正月乙酉朔,免群臣贺礼。帝自守国,深怀谦抑,宫臣不庭拜,启

事时不侍立,免朔望礼。京朝朔日当具公服问候,并停免。至是,群臣当贺,亦

不肯受。甲寅,帝如春水。二月庚申,还都。丁卯,遣子金源郡王麻达葛奉表贺

万春节。四月,久不雨,帝亲祷,即日沾足。

六月甲寅,帝不豫。庚申,崩于承华殿。世宗自上京还,次天平山好水川,

讣闻,为位临奠于行宫之南,大恸者久之。亲王、百官、皇族、命妇及侍卫皆会

哭,世宗号泣还宫。比至中都,为位奠哭者凡七焉。世宗以豳王永成为中都留守,

来护丧,遣滕王府长史再兴、御院通进阿里剌来保护金源郡王,遣左宣徽使唐括

鼎来致祭,诏妃徒单氏及诸皇孙丧服并如汉制。帝王储位久,恩德在人者深,每

日三时哭临,侍卫军士皆争入临,伏哭于承华殿下,声殷如雷。中都百姓市门巷

端为位恸哭。七月壬午朔,赐谥宣孝太子。九月庚寅,殡于南园熙春殿。己酉,

世宗至自上京,未入国门,先至熙春殿致奠,恸哭久之。比葬,亲临者六。帝事

世宗,凡巡幸西京、凉陉,及上陵、祭庙、谒衍庆宫,田猎观稼,拜天射柳,未

尝去左右。上有事于圆丘,及亲享于太庙,则行亚献礼,不亲祀则摄行祀事。国

有大庆则率百官上表贺。正旦、万春节则总班上寿。冬十月庚戌朔,宰相以下朝

见于庆和殿,太尉完颜守道上寿,世宗追悼凄怆者久之。十一月甲申,灵驾发引,

世宗路祭于都城之西。庚寅,葬于大房山。世宗欲加帝号,以问群臣,翰林修撰

赵可对曰:“唐高宗追谥太子弘为孝敬皇帝。”左丞张汝弼曰:“此盖出于武后。”

遂止,乃建庙于衍庆宫后,祭和三献,乐用登歌。

二十六年,立子璟为皇太孙。二十九年,世宗崩。太孙即位,是为章宗。

五月甲午,追谥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庙号显宗。丁酉,祔于太庙,陵

曰裕陵。

帝天性仁厚,不忍刑杀。梁檀儿盗金银叶,怜其母老,李福兴盗段匹,值坤

厚陵礼成,家令本把盗银器,值万春节,皆委曲全活之。亡失物者,责其偿而不

加罪。闻四方饥馑,辄先奏,加赈赡。因田猎出巡,所过问民间疾苦。敬礼大臣,

友爱兄弟。葬明德皇后于坤厚陵,诸妃皆祔,自磐宁宫发引,赵王惟中以其母挽

车先发,令张黄盖者前行,帝呼执盖者不应,少府监张仅言欲奏其事,帝止之。

尝作《重光座铭》,及刻座右铭于小玉碑,并刻其碑阴,皆深有理致。最善射而

不殚物,尝奉诏拜陵,先猎,射一鹿获之,即命罢猎,曰:“足奉祀事,焉用多

杀?”好生盖其天性云。

赞曰:辽王杲取中京,宗翰、宗望皆从,景宣别领合紥猛安。合紥猛安者,

太祖之猛安也。宗翰请立熙宗,宗干不敢违,太宗不能拒,其义正,其理直矣。

旧史称睿宗宽恕好施惠,熙宗不终,海陵陨毙,自时厥后,得大位者皆其子孙,

有以夫。显宗孝友惇睦,在东宫二十五年,不闻有过。承意开导,四方阴受其赐。

天下不假之年,惜哉!

 卷二十 志第一

◎天文

自伏羲仰观俯察,黄帝迎日推策,重黎序天地,尧历日月星辰,舜齐七政,

周武王访箕子,陈《洪范》,协五纪,而观天之道备矣。《易》曰:“天垂象,

见吉凶,圣人象之。”故孔子因鲁史作《春秋》,于日星风雨霜雹雷霆皆书变而

不书常,所以明天道、验人事也。秦汉而下,治日患少,阴阳愆违,天象错迕,

无代无之。金百有十九年,而日食四十二,星辰风雨霜雹雷霆之变,不知其几。

金九主,莫贤于世宗,二十九年之间,犹日食者十有一,日珥虹贯者四五。然终

金之世,庆云环日者三,皆见于世宗之世。

羲、和之后,汉有司马,唐有袁、李,皆世掌天官,故其说详。且六合为一,

推步之术不见异同。金、宋角立,两国置历,法有差殊,而日官之选亦有精粗之

异。今奉诏作《金史》,于志天文,各因其旧,特以《春秋》为准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