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金史-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寨无所统领,乃诏阿外权领。宣宗思小叔功,下诏褒赠,切责讹可不救河中之

罪。

王佐,字辅之,霍州农家子。豁略不事产业,轻财好施,善骑射。兴定中,

聚兵数千人,权领霍州事。平阳胡天作承制加忠勇校尉、赵城丞,迁霍邑令、同

知蒲州军事,权招抚副使、蒲州经略使。诏迁宣武将军,遥授宝昌军节度副使。

大元兵取青龙堡,佐被获,署霍州守将,隶元帅崔环,质其妻子。招抚使成天祐

与环有隙,佐与天祐谋杀环,天祐曰:“君妻子为质奈何?”佐曰:“佐岂顾家

者邪?”元光二年七月,因环出猎杀之,率军民数万请命,加龙虎卫上将军、元

帅右监军、兼知平阳府事。佐与平阳公史咏素不协,请徙沁州玉女寨,诏从之,

仍令听上党公完颜开节制。是岁七月,救襄垣,中流矢卒。赠金吾卫上将军,以

其子为符宝典书。

黄掴九住,临潢人。大定间,以荫补部令史,转枢密院令史,调安肃州军事

判官。明昌四年,为大理执法,同知蓟州军事,再迁潞王府司马,累官河东北路

按察使、转运使,改知彰德府事。战殁。赠荣禄大夫、南京留守,仍录用其子孙。

乌林答乞住,大名路猛安人。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累官补尚书省令史,除山

东提刑判官、英王府司马。御史台举前在山东称职,改太原府治中。签陕西按察

司事,历汝州、沁州刺史,北京、临潢按察副使,迁蒲与路节度使。未几,以罪

夺三官,解职,降德昌军节度副使。崇庆初,戍边有功,迁一官,赏银百两、重

币十端,转利州刺史。贞祐初,改同知咸平府事,迁归德军节度使,改兴平军,

就充东面经略使。寻罢经略司,改元帅右都监。赴援中都战殁。赠荣禄大夫、参

知政事,以参政半俸给其家。

陀满斜烈,咸平路猛安人。袭父猛安。明昌中,以所部兵充押军万户,戍边。

承安中,讨契丹有功,除陈州防御使。迁知平凉府事,改保大军节度使,徙知彰

德府事。贞祐四年,大元兵复取彰德,斜烈死焉。

尼庞古蒲鲁虎,中都路猛安人。明昌五年进士。累官补尚书省令史,从平章

政事仆散揆伐宋。兵罢,除同知崇义军节度使事。察廉,改东平府治中。历环州、

裕州刺史,翰林待制,开封府治中,大理卿。寻擢知河南府事,兼河南路副统军。

贞祐四年,急备京西,为陕州宣抚副使、兼西安军节度使。是岁,大元兵取潼关,

戍卒皆溃,蒲鲁虎御战,兵败死焉。

兀颜畏可,隆安路猛安人。补亲军,充护卫,除益都总管府判官、中都兵马

副都指挥使,累官会州刺史。贞祐初,为左卫将军、拱卫直都指挥使、山东副统

军、安化军节度使。土贼据九仙山为巢穴,畏可拥众不击,贼愈炽。东平行省蒙

古纲劾奏畏可不任将帅,朝廷不问。改镇西军,权经略副使,历金安、武胜军。

兴定四年,改泰定军。是岁五月,衮州破,死焉。

兀颜讹出虎,隆安府猛安人。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累官补尚书省令史,除顺

天军节度副使,召为治书侍御史、刑部员外郎、单州刺史、户部郎中、河东北路

按察副使、同知大兴府事、秦州防御使。丁母忧,起复泗州防御使,迁武宁军节

度使,徙河平军、兼都水监。坐前在武宁奏军功不实,降沂州防御使,迁汾阳军

节度使、兼经略使。兴定二年九月,城破死焉。

粘割贞,本名抄合,西南路招讨司人。大定二十八年进士。历教授、主簿,

用荐举除河北大名提刑知事。察廉迁都转运户籍判官,累官泰定军节度副使。丁

父忧,服阕,除德兴治中、宣德州刺史。贞祐元年十二月,贞以礼部郎中摄国子

祭酒,与恩州刺史摄武卫军副都指挥使粘割合达、河间府判官摄同知顺天军节度

使事梅只乞奴、保州录事摄永定军节度副使伯德张奴出议和事。二年,和议成,

赏银二百两、重币十端、玉吐鹘。改户部侍郎,历沁南、河平、镇南、集庆、汾

阳军节度使。贞祐四年,改昭义军,充潞州经略使。兴定二年,入为工部尚书。

由寿州伐宋,攻正阳有功。权元帅左都监,守晋安府。兴定三年十一月,城破,

贞与府官十余人皆死之。

 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六十一

◎忠义三

○徒单航完颜陈和尚杨沃衍乌古论黑汉陀满胡土门姬汝作爱申

(马肩龙附)禹显

徒单航,一名张僧,驸马枢密使某之子也。父号九驸马,卫王有事北边,改

授都元帅,仍权平章,殊不允人望。张僧时为吏部侍郎,力劝其父请辞帅职,遂

拜平章。至宁元年,胡沙虎弑逆,降航为安州刺史。会北兵大至城下,声言“都

城已失守,汝可速降。”航谓其民曰:“城守虽严,万一攻破,汝辈无孑遗矣。

我家两世驸马,受国厚恩,决不可降。汝辈计将安出?”其民曰:“太守不屈,

我辈亦何忍降,愿以死守。”航乃尽出家财以犒军民,军民皆尽力备御。又五日,

城危,航度不可支,谓其妻孥曰:“今事急矣,惟有死尔。”乃先缢其妻拏,谓

其家人曰:“我死即撤屋焚之。”遂自缢死。城破,人犹力战,曰:“太守既死,

我辈不可独降。”死者甚众。

完颜陈和尚,名彝,字良佐,亦以小字行,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父乞哥,

泰和南征,以功授同知阶州军事,及宋复阶州,乞哥战殁于嘉陵江。贞祐中,陈

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所掠,大帅甚爱之,置帐下。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安

平都尉斜烈事之甚谨。陈和尚在北岁余,托以省母,乞还。大帅以卒监之至丰,

乃与斜烈劫杀监卒。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

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斜烈以世官授都统,陈和尚试补护卫,未几转奉御。及斜烈行寿、泗元帅府

事,奏陈和尚自随,诏以充宣差提控,佩金符。斜烈辟太原王渥为经历。渥字仲

泽,文章论议与雷渊、李献能相上下,故得师友之。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

自居禁卫日,人以秀才目之。至是,渥授以《孝经》、《小学》、《论语》、

《春秋左氏传》,略通其义。军中无事,则窗下作牛毛细字,如寒苦之士,其视

世味漠然。

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

预知之。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

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宜翁素凶悍,耻以理屈受杖,竟郁郁以死,留语其妻,

必报陈和尚。妻讼陈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杀其夫,诉于台省,于近侍,积薪龙津

桥南,约不得报,则自焚以谢其夫。以故陈和尚系狱。议者疑陈和尚,狃于禁近,

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奏上,久不能决。陈和尚聚书狱中读之,

凡十有八月。明年,斜烈病愈,诏提兵而西,入朝,哀宗怪其瘦甚,问:“卿宁

以方城狱未决故耶?卿但行,吾今赦之矣。”以台谏复有言,不敢赦。未几,斜

烈卒。上闻,始驰赦陈和尚,曰:“有司奏汝以私忿杀人。汝兄死,失吾一名将。

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他日,汝奋发立功名,国家得汝力,

始以我为不妄赦矣。”陈和尚且泣且拜,悲动左右,不能出一言为谢。乃以白衣

领紫微军都统,逾年转忠孝军提控。

五年,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先已沐浴

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三军之士踊

跃思战,盖自军兴二十年始有此捷。奏功第一,手诏褒谕,授定远大将军、平凉

府判官,世袭谋克。一日名动天下。

忠孝一军,皆回纥、乃满、羌、浑及中原被俘避罪来归者,鸷狠凌突,号难

制。陈和尚御之有方,坐作进退皆中程式,所过州邑常料所给外秋毫无犯,街曲

间不复喧杂,每战则先登陷阵,疾若风雨,诸军倚以为重。六年,有卫州之胜。

八年,有倒回谷之胜。自刑徒不四五迁为御侮中郎将。

副枢移剌蒲阿无持重之略,尝一日夜驰二百里趋小利,军中莫敢谏止。陈和

尚私谓同列曰:“副枢以大将军为剽略之事,今日得生口三百,明日得牛羊一二

千,士卒喘死者则不复计。国家数年所积,一旦必为是人破除尽矣。”或以告蒲

阿,一日,置酒会诸将饮,酒行至陈和尚,蒲阿曰:“汝曾短长我,又谓国家兵

力当由我尽坏,诚有否?”陈和尚饮毕,徐曰“有。”蒲阿见其无惧容,漫为好

语云:“有过当面论,无后言也。”

九年正月,三峰山之败,走钧州。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陈和尚趋避

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兵士以数骑夹之,

诣行帐前。问其姓名,曰:“我忠孝军总领陈和尚也。大昌原之胜者我也,卫州

之胜亦我也,倒回谷之胜亦我也。我死乱军中,人将谓我负国家,今日明白死,

天下必有知我者。”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

死不绝。大将义之,酹以马湩,祝曰:“好男子,他日再生,当令我得之。”

时年四十一。是年六月,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塑像褒忠庙,勒石纪其忠烈。

斜烈名鼎,字国器,毕里海世袭猛安。年二十,以善战知名。自寿、泗元帅

转安平都尉,镇商州,威望甚重,敬贤下士,有古贤将之风。初至商州,一日搜

伏,于大竹林中得欧阳修子孙,问而知之,并其族属乡里三千余人皆纵遣之。

杨沃衍,一名斡烈,赐姓兀林答,朔州静边官庄人,本属唐括迪剌部族。少

尝为北边屯田小吏,会大元兵入境,朝命徙唐括族内地,沃衍留不徙,率本部族

愿从者入保朔州南山茶杞沟,有众数千,推沃衍为招抚使,号其沟曰府,故残破

镇县徒党日集,官军不能制。又与大兵战,连获小捷,及乏食,遂行剽劫。官军

捕之,拒战不下,转走宁、隩、武、朔、宁边诸州,民以为病。朝廷遣人招之,

沃衍即以众来归。时宣宗适南迁,次淇门,闻之甚喜,遂以为武州刺史。

武州屡经残毁,沃衍入州未几,而大兵来攻,死战二十七昼夜不能拔,乃退,

时贞祐二年二月也。既而朝廷以武州终不可守,令沃衍迁其军民驻岢岚州,以武

州功擢为本州防御使。俄升岢岚为节镇,以沃衍为节度使,仍诏谕曰:“卿于国

尽忠,累有劳绩。今特升三品,恩亦厚矣,其益励忠勤,与宣抚司辑睦以安军民。”

沃衍自奉诏即以身许国,曰:“为人不死王事而死于家,非大丈夫也。”

三年,奉旨屯泾、邠、陇三州,沃衍分其军九千人为十翼五都统,亲统者十

之四。是冬,西夏四万余骑围定西州,元帅右都监完颜赛不以沃衍提控军事,率

兵与夏人战,斩首几二千,生擒数十人,获马八百余匹,器械称是,余悉遁去。

诏陕西行省视功官赏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