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史-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祖之。母为太妃,盖二王三年之证。议者近背正经,以附非类,差之毫毛,所失

或远。且天子尊则配天,莫非臣妾,何为命之为国母,而不听子服其亲乎?《记》

曰:“从服者,所从亡则已。”又曰:“不为君母之党服,则为其母之党服。今

所从既亡,不以亲服服其所生,则属从之服,于何所施?若以诸王入为公卿,便

同大夫者,则当今之议皆不须以国为言也。今之诸王,自同列国,虽不之国,别

置臣僚,玉食一方,得不以诸侯言之?

敢据《周礼》,辄同三年。

当时议者,亦有同异。国子博士李郁于议罢之后,书难普惠,普惠据《礼》

还答,郑重三反,郁议遂屈。转谏议大夫,澄谓普惠曰:“不喜君得谏议,唯喜

谏议得君。”

时灵太后父司徒胡国珍薨,赠相国、太上秦公。普惠以前世后父无太上之号,

诣阙上疏,陈其不可。左右畏惧,莫敢为通。会闻胡家穿圹下坟有盘石,乃密表

曰:“窃见故侍中、司徒胡公,怀道含灵,实诞圣后,近枢克惟允之寄,居槐体

论道之明。故以功余九锡,褒假鸾纛,深圣上之加隆,极慈后之至爱,宪章天下,

不亦可乎!而太上之号,窃谓未衷。何者?《礼记》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尝禘郊社,尊无二上。’窃谓高祖受禅于献文皇帝,故仰尊为太上皇,此因上上

而生名也。皇太后称令以系敕下,盖取三从之道,远同文母,列于十乱,则司徒

为太上,恐乖系敕之意。《易》曰‘困于上者,必反于下。’比克吉定兆,而以

浅改卜,群心悲惋,亦或天地神灵所以垂至戒,启圣情。伏愿停司徒逼同之号,

从卑下不逾之称,则天下幸甚。”

太后览表,亲至国珍宅,召集五品已上博议其事。任城王澄、太傅清河王怿、

侍中崔光、御史中尉元匡、尚书崔亮并同有难,普惠并以理正之,无所屈。廷尉

少卿袁翻曰:“《周官》:上公九命,上大夫四命,命数虽殊,同名为上,何必

上者皆是极尊。”普惠厉声呵翻曰:“礼有下卿、上士,何止大夫与公。但今所

行,以太加上,二名双举,不得非极。雕虫小艺,微或相许,至于此处,岂卿所

及!”翻甚有惭色,默不复言。议者咸以太后当朝,志相党顺,遂奏曰:“张普

惠辞虽不屈,然非臣等所同。涣汗已流,请依前诏。”太后复遣元叉、贾璨宣令

谓普惠曰:“朕之所行,孝子之志;卿之所陈,忠臣之道。群公已有成议,卿不

得苦夺朕怀。后有所见,勿得难言。”

初,普惠被召,传诏驰骅骝马来,甚迅速,伫立催去。普惠诸子忧怖涕泗。

普惠谓曰:“我当休明之朝,掌谏议之任,若不言所难言,谏所难谏,便是唯唯,

旷官尸禄。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然朝廷有道,汝辈勿忧。”及议罢,

旨劳还宅,亲故贺其幸甚。

时中山杜弼遗书普惠曰:“明侯深儒硕学,身负大才,执此公方,来居谏职,

謇謇如也,谔谔如也。一昨承在胡司徒弟,当庭面诤,虽问难锋至,而应对响出。

宋城之带始萦,鲁门之柝裁警,终使群后逡巡,庶僚拱默。虽不见用于一时,固

已传美于百代。闻风快然,敬裁此白。”普惠美其此书,每为口实。

普惠以天下人调,幅度长广,尚书计奏,复徵绵麻,恐人不堪命。上疏曰:

“伏闻尚书奏复绵麻之调,遵先皇之轨。夙宵惟度,欣战交集。仰惟高祖废大斗,

去长尺,改重秤,所以爱万姓,从薄赋。知军国须绵麻之用,故云幅度之间,亿

兆应有绵麻之利,故绢上税绵八两,布上税麻十五斤。万姓得废大斗,去长尺,

改重秤,荷轻赋之饶,不适于绵麻而已。故歌舞以供其赋,奔走以役其勤。夫信

行于上,则亿兆乐输于下。自兹已降,渐渐长阔,百姓嗟怨,闻于朝野。伏惟皇

太后未临朝之前,陛下居谅暗之日,宰辅不寻其本,知天下之怨绵麻,不察其幅

广、度长、秤重、斗大,革其所弊,存其可存,而特放绵麻之调,以悦天下之心。

此谓悦之不以道,愚臣所以未悦者也。”

普惠又表乞朝直之日,时听奉见。自此之后,月一陛见。又以孝明不亲视朝,

过崇佛法,郊庙之事,多委有司,上疏曰:“伏惟陛下重晖纂统,钦明文思,天

地属心,百神伫望。伏愿躬致郊庙之虔,亲纡朔望之泽,释奠成均,竭心千亩,

明发不寐,洁诚禋祼,孝弟可以通神明,德教可以光四海。然后精进三宝,信心

如来。道由化深,故诸漏可尽;法随礼积,故彼岸可登。量撤僧寺不急之华,还

复百官久折之秩。已兴之构,务从简成;将来之造,权令停息。但仍旧贯,亦何

必改作。庶节用爱人,法俗俱赖。”寻别敕付外,议释奠之礼。

时史官克日蚀,豫敕罢朝。普惠以逆废非礼,上疏陈之。又表论时政得失:

一曰审法度,平斗尺,租调务轻,赋役务省。二曰听舆言,察怨讼,先皇旧事有

不便于政者,请悉追改。三曰进忠謇,退不肖,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四曰兴灭

国,继绝世,勋亲之胤,所宜收叙。书奏,孝明、灵太后引普惠于宣光殿,随事

难诘。延对移时,太后曰:“小小细务,一一翻动,更成烦扰。”普惠曰:“圣

上之养庶物,若慈母之养赤子。今赤子几临危壑,将赴水火,以烦劳而不救,岂

赤子所望于慈母!”太后曰:“天下苍生,宁有如此苦事?”普惠曰:“天下之

亲懿,莫重于太师彭城王,然遂不免枉死。微细之苦,何可得无?”太后曰:

“彭城之苦,吾已封其三子,何足复言。”普惠曰:“圣后封彭城之三子,天下

莫不忻至德,知慈母之在上。臣所以重陈者,凡如此枉,乞垂圣察。”太后曰:

“卿云兴灭继绝,意复谁是?”普惠曰:“昔淮南逆终,汉文封其四子,盖骨肉

之不可弃,亲亲故也。窃见咸阳、京兆,乃皇子皇孙,一德之亏,自贻悔戾;沈

沦幽壤,缅焉弗收,岂是兴灭继绝之意?”太后曰:“卿言有理,当命公卿博议。”

及任城王澄薨,普惠荷其恩待,朔望奔赴,至于禫除,虽寒暑风雨,无不

必至。初,澄嘉赏普惠,临薨启为尚书右丞。灵太后既深悼澄,览启从之。诏行

之后,尚书诸郎以普惠地寒,不应便居管辖,相与为约,并欲不放上省,纷纭多

日乃息。

正光二年,诏遣杨钧送蠕蠕主阿那瑰还国。普惠谓遣之将贻后患,上疏极言

其不可。表奏不从。魏子建为益州刺史,有赃罪,普惠被使验之,事遂得释,故

子建父子甚德之。时梁西丰侯正德诈称降款,朝廷颇事当迎。普惠请付扬州,移

还萧氏,不从。俄而正德果逃还。后除光禄大夫,右丞如故。

先是,仇池武兴郡氐数反,西垂郡戍,租连久绝。诏普惠以本官为持节、西

道行台,给秦、岐、泾、华、雍、豳、东秦七州兵武三万人,任其召发;送南秦、

东益二州兵租,分付诸戍。其所部将统,听于关西牧守之中随机召遣。军资板印

之属,悉以自随。事讫还朝,赐绢布一百段。时诏访冤屈,普惠上疏,多所陈论。

出除东豫州刺史。淮南九戍十三郡,犹因梁前弊,别郡异县之人错杂居止。普惠

乃依次括比,省减郡县,上表陈状,诏许之。宰守因此,绾摄有方,奸盗不起,

人以为便。

普惠不营财业,好有进举,敦于故旧。冀州人侯坚固少时与其游学,早终。

其子长瑜,普惠每于四时请禄,无不减赡,给其衣食。及为豫州,启长瑜解褐,

携其合门拯给之。在州卒,谥曰宣恭。

成淹,字季文,上谷居庸人也。好文学,有气尚。仕宋为员外郎,领军主,

援东阳、历城。皇兴中,降慕容白曜,赴阙,授兼著作佐郎。时献文于仲冬月欲

巡漠北,朝臣以寒甚固谏,并不纳。淹上《接舆释游论》,帝览之,诏尚书李䜣

曰:“卿诸人不如成淹论,通释人意。”乃敕停行。

太和中,文明太后崩,齐遣其散骑常侍裴昭明、散骑侍郎谢竣等来吊,欲以

朝服行事。主客不许,昭明等执志不移。孝文敕尚书李冲选一学识者更与论执。

冲奏遣淹。昭明言:“不听朝服行礼,义出何典?”淹言:“玄冠不吊,童孺共

闻。昔季孙将行,请遭丧之礼,千载之下,犹共称之。卿方谓义出何典,何其异

哉!”昭明言:“齐高帝崩,魏遣李彪通吊,初不素服,齐朝亦不为疑。”淹言:

“彪通吊之日,朝命以吊服自随。彼不遵高宗追远之慕,乃逾月即吉。齐之君臣,

皆已鸣玉盈庭,彪行人,何容独以衰服间衣冠之中?我皇处谅暗以来,百官听于

冢宰,卿岂得以此方彼也?”昭明乃摇膝而言曰:“三皇不同礼,亦安知得失所

归。”淹言:“若如来谈,卿以虞舜、高宗为非也?”昭明相顾笑曰:“非孝者,

宣尼有成责,行人亦弗敢言。使人唯赍袴褶,不可以吊,幸借衣飖,以申国命。

今为魏朝所逼,还南日,必得罪本朝。”淹言:“彼有君子也,卿将命折中,还

南日,应有高赏。若无君子也,但令有光国之誉,虽非理得罪,亦复何嫌。南史、

董狐,自当直笔。”既而敕送衣飖给昭明等,明旦引入,皆令文武尽哀。后正佐

郎。

其后,齐遣其散骑常侍庾荜、散骑侍郎何宪、主书邢宗庆等来聘,孝文敕淹

接于外馆。宗庆语淹言:“南北连和既久,而比弃信绝好,为利而动,岂是大国

善邻之义?”淹言:“夫为王者不拘小节,岂得眷眷守尾生之信!且齐先主历事

宋朝,当应便尔欺夺?”宗庆、庾荜及从者皆相顾失色。何宪知淹昔从南入,以

手掩目曰:“卿何不作于禁而作鲁肃?”淹言:“我舍逆效顺,欲追踪陈、韩,

何于禁之有!”宪亦不对。

王肃之至,銮舆行幸。肃多扈从,敕淹将引,若有古迹,皆使知之。行到朝

歌,肃问:“此是何城?”淹言:“纣都朝歌城。”肃言:“故应有殷之顽人。”

淹言:“昔武王灭纣,悉居河洛,中因刘、石乱华,仍随司马东度。”肃知淹寓

青州,乃笑谓曰:“青州何必无其余种。”淹以肃本隶徐州:“若言青州,本非

其地,徐州间今日重来,非所知也。”肃遂伏马上掩口笑,顾谓侍御史张思宁曰:

“向聊因戏言,遂致辞溺。”思宁驰马以闻,孝文大悦,谓彭城王勰曰:“淹此

段足为制胜。”舆驾至洛,肃因侍宴,帝戏肃曰:“近者行次朝歌,闻成淹共卿

殊有往复,卿试重叙之。”肃言:“臣于朝歌失言,一之已甚,岂宜再说。”遂

大笑。肃又言淹才词,宜应叙进。帝言:“若因此进淹,恐辱卿转甚。”肃言:

“臣屈己达人,正可显臣之美。”帝曰:“卿为人所屈,欲求屈己之名,复于卿

大优。”肃言:“淹既蒙进,臣得屈己申人,此所谓陛下惠而不费。”遂酣笑而

止。赐淹龙厩上马一匹,并鞍勒宛具,朝服一袭。转谒者仆射。

时迁都,帝以淹家贫,敕给事力,送至洛阳,使与家累相随。及车驾济淮,

敕征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