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史-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成即位,兼散骑常侍,接对周、陈二使。武平初,诏与诸儒修定五礼,除

尚书左外兵郎。陈使傅縡聘齐,以道衡兼主客郎接对之。縡赠诗五十韵,道

衡和之,南北称美。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待诏文林馆,与范阳

卢思道、安平李德林齐名友善。复以本官直中书省,寻拜中书侍郎,仍参太子侍

读。齐后主之世,渐见亲用,与侍中斛律孝卿参预政事。道衡具陈备周之策,孝

卿不能用。

及齐亡,周武帝引为御史二命士。后归乡里,自州主簿入为司禄上士,隋文

作相,从元帅梁睿击王谦,摄陵州刺史。大定中,授仪同,守邛州刺史。文帝受

禅,坐事除名。

河间王弘北征突厥,召典军书。还,除内史舍人。其年,兼散骑常侍,聘陈

使主。道衡因奏曰:“陛下比隆三代,平一九州,岂容区区之陈,久在天网之外?

臣今奉使,请责以称蕃。”帝曰:“朕且含养,致之度外,勿以言辞相折。”江

东雅好篇什,陈主尤爱雕虫,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

及八年伐陈,拜淮南道行台尚书吏部郎,兼掌文翰。王师临江,高颎夜幕中,

谓曰:“今段定克江东以不?君试言之。”道衡答曰:“凡论大事成败,先须以

至理断之。《禹贡》所载九州,本是王者封域。郭璞有云:‘江东偏王三百年,

还与中国合。’今数将满矣。以运数而言,其必克一也。有德者昌,无德者亡,

自古兴灭,皆由此道。主上躬履恭俭,忧劳庶政。叔宝峻宇雕墙,酣酒荒色。其

必克二也。为国之体,在于任寄。彼之公卿,备员而已。拔小人施文庆,委以政

事;尚书令江总唯事诗酒,本非经略之才;萧摩诃、任蛮奴是其大将,一夫之用

耳。其必克三也。我有道而大,彼无德而小。量其甲士,不过十万,西自巫峡,

东极沧海,分之则势悬而力弱;聚之则守此而失彼。其必克四也。席卷之势,其

在不疑。”颎忻然曰:“君言成败,理甚分明。本以才学相期,不意筹略乃尔。”

还除吏部侍郎。

后坐抽擢人物,有言其党苏威,任人有意故,除名,配防岭表。晋王广时在

扬州,阴令人讽道衡,遣从扬州路,将奏留之。道衡不乐王府,用汉王谅之计,

遂出江陵道而去。寻诏征还,直内史省。晋王由是衔之。然爱其才,犹颇见礼。

后数岁,授内史侍郎,加上仪同三司。道衡每构文,必隐坐空斋,蹋壁而卧,闻

户外有人便怒,其沈思如此。帝每曰:“道衡作文书称我意。”然诫之以迂诞。

后帝谓杨素、牛弘曰:道衡老矣,驱使勤劳,宜使朱门陈戟。”于是进上开府,

赐物百段。道衡辞以无功。帝曰:“尔久劳阶陛,国家大事,皆尔宣行,岂非尔

功也?”

道衡久当枢要,才名益显。太子、诸王争与交好,高颎、杨素雅相推重,声

名籍甚,无竞一时。仁寿中,杨素专掌朝政。道衡既与素善,上不欲道衡久知机

密,因出检校襄州总管。道衡一旦见出,不胜悲恋,言之哽咽。帝怆然改容曰:

“尔光阴晚暮,侍奉诚劳,朕欲令尔将摄。今尔之去,朕如断一臂。”于是赉物

三百段,九环金带并时服一袭,马十匹,慰勉遣之。在任清简,吏人怀其惠。

炀帝嗣位,转潘州刺史。岁余,上表求致仕。帝谓内史侍郎虞世基曰:“道

衡将至,当以秘书监待之。”道衡既至,上《高祖文皇帝颂》。帝览之不悦。顾

谓苏威曰:“道衡致美先朝,此鱼藻之义也。”于是拜司隶大夫,将置之罪。道

衡不悟,司隶刺史房彦谦素与相善,知必及祸,劝之杜绝宾客,卑辞下气,而道

衡不能用。会议新令,久不能决,道衡谓朝士曰:“向使高颎不死,令当久行。”

有人奏之。帝怒曰:“汝忆颎乎?”付执法者推之。道衡自以非大过,促宪司早

解。奏日,冀帝赦之,敕家人具馔以备客来侯者。及奏,帝令自尽。道衡殊不意,

未能引诀。宪司重奏,缢而杀之。妻子徙且末。时年七十。天下冤之。有集七十

卷,行于世。

有子五人,收最知名,出后族父孺。

孺清贞孤介,不交流俗。涉历经史,有才思,虽不为大文,所有诗咏,大致

清远。开皇中,为侍御史、扬州总管司功参军。每以方直自处,府寮多不便之。

卒于襄城郡掾。所莅官皆有能名。道衡偏相友爱,收初生,即与孺为后。养于孺

宅,至于成长,殆不识本生。太常丞胡仲操曾在朝堂就孺借刀子割爪甲。孺以仲

操非雅士,竟不与之。其不肯妄交,清介独行,皆此类也。

道衡兄温,字尼卿。沈敏有器局,博览坟典,尤善隶书。仕周为上黄郡守。

周平齐,徙燕郡太守,以简惠称。宣政元年,赐爵齐安县子。卒于郡。子迈嗣。

迈字弘仁,性寡言,长于词辩。开皇初,袭爵齐安子,改封钟山。历位太子

舍人。大业中,为刑部、选部二侍郎。

道衡从父弟道实,位礼部侍郎、离石郡太守,知名于世。从子德音,有俊才,

起家游骑尉。佐魏淡修《魏史》,史成,迁著作佐郎。及越王侗称制东都,王世

充之僣号,军书羽檄,皆出其手。世充平,以罪诛。其文笔多行于世。

聪弟和,南青州刺史。和子善。

善字仲良。少为司空府参军。再迁盐池都将。孝武西迁,魏改河东为秦州,

以善为别驾。善家素富,僮仆数百人。兄元信,杖气豪侈,每食方丈,坐客恒满,

弦歌不绝;而善独恭己率素,爱乐闲静。

大统三年,齐神武败于沙苑,留善族兄崇礼守河东。周文帝遣李弼围之,崇

礼固守不下。善密说崇礼,犹持疑不决。会善从弟馥妹夫高子信为防城都督,守

城南面,遣馥来诣善,云“意欲应接西军,但恐力所不制。”善即令弟济将门生

数十人,与信、馥等斩关引弼军入。时预谋者并赏五等爵。善以背逆归顺,臣子

常情,岂容阖门大小俱叨封邑,遂与弟慎并固辞不受。周文嘉之,以善为汾阴令。

善干用强明,一郡称最。太守王罴美之,令善兼督六县事。寻为行台郎中。

时欲广置屯田以供军费,乃除司农少卿,领同州夏阳县二十屯监。又于夏阳

诸山置铁冶,复令善为监,每月役八千人,营造军器。善自督课,兼加慰抚,甲

兵精利而皆忘其苦焉。迁大丞相府从事中郎。追论屯田功,赐爵龙门县子。迁黄

门侍郎,除河东郡守,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宇文氏。六官建,拜

工部中大夫,进爵博平县公。再迁户部中大夫。

时晋公护执政,仪同齐轨语善云:“兵马万机,须归天子,何因犹在权门,”

善白之,护乃杀轨。以善忠于己,引为中外府司马,迁司会中大夫,副总六府事。

加授京兆尹,仍行司会。出为隆州刺史,兼益州总管府长史。征拜武威少府。卒,

赠三州刺史。帝以善告齐轨事,谥曰缪公。子褒嗣,官至高阳郡守。

善弟慎,字伯护。好学,能属文,善草书。与同郡裴叔逸、裴诹之、柳虬、

范阳卢柔、陇西李璨并友善。起家丞相府墨曹参军。周文于行台省置学,取丞郎

及府佐德行明敏者充生。悉令旦理公务,晚就讲习,先《六经》,后子史。又于

诸生中简德行淳懿者侍读书。慎与李璨及陇西李伯良、辛韶、武功苏衡、谯郡夏

侯裕、安定梁旷、梁礼、河南长孙璋、河东裴举、薛同、荥阳郑朝等十二人,并

应其选。又以慎为学师,以知诸生课业。周文雅好谈论,并简名僧深识玄宗者一

百人,于第内讲说。又命慎等十二人兼学佛义,使内外俱通。由是四方竞为大乘

学。在学数年,复以慎为宜都公侍读。累迁礼部郎中。六官建,拜膳部下大夫。

慎兄善又任工部,并居清显,时人荣之。

周孝闵帝践阼,除御正下大夫,封淮南县子。历师氏、御伯中大夫。保定初,

出为湖州刺史。界既杂蛮夷,恒以劫掠为务。慎乃集诸豪帅,具宣朝旨,仍令首

领每月一参,或须言事者,不限时节。慎每见,必殷勤劝诫,及赐酒食。一年之

间,翕然从化。诸蛮乃相谓曰:“今日始知刺史真人父母也。”莫不欣悦。自是

襁负而至者千余户。蛮俗,婚娶之后,父母虽在,即与别居。慎谓守令曰:“牧

守令长是化人者也,岂有其子娶妻,便与父母离析?非唯萌俗之失,亦是牧守之

罪。”慎乃亲自诱导,示以孝慈。并遣守令,各喻所部。有数户蛮,别居数年,

遂还侍养,及行得果膳,归奉父母。慎以其从善之速,具以状闻,有诏蠲其赋役。

于是风化大行,有同华俗。寻为蕃部中大夫。以疾去职,卒于家。有文集,颇为

世所传。

薛寘,河东汾阴人也。祖遵颜,魏河东郡守、安邑侯。父乂,清河、广平二

郡守。寘幼览篇籍,好属文,起家奉朝请。从魏孝武西迁,封郃阳县子。废帝元

年,领著作佐郎,修国史。寻拜中书侍郎,修起居注。迁中书令。燕公于谨征江

陵,以寘为司录,军中谋略,寘并参之。江陵平,进爵为伯。朝廷方改物创制,

欲行《周礼》,乃令寘与小宗伯卢辩斟酌古今,共详定之。六官建,授内史下大

夫。

周孝闵帝践阼,进爵为侯,转御正中大夫。时前中书监卢柔,学业优深,文

藻华赡,而寘与之方驾,故世号曰卢、薛焉。久之,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

三司,出为淅州刺史。卒于位,吏人哀惜之。赠虞州刺史,谥曰理。所著文笔二

十余卷,行于世。又撰《西京记》三卷,引据该洽,世称其博闻焉。寘性至孝,

虽年齿已衰,职务繁广,至于温清之礼,朝夕无违。当时以此称之。子明嗣。大

象末,仪同大将军、清水郡守。

薛憕,字景猷,河东汾阴人也。曾祖弘敞,逢赫连之乱,率宗人避地襄阳。

憕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疏宕不拘,时人未之奇也。

江表取人,多以世族。憕世无贵仕,解褐不过侍郎。既羁旅,不被擢用。常叹

曰:“岂能五十年戴帻,死一校尉,低头倾首,俯仰而向人也!”常郁郁不得志,

每在人间,辄陵架胜达,负才使气,未尝趋世禄之门。左中郎将京兆韦潜度谓曰:

“君门地非下,身材不劣,何不{敝衣}裾数参吏部?”憕曰:“‘世胄蹑高位,

英俊沈下寮’,古人以为叹息,窃所未能也。”潜度告人曰:“此年少实慷慨,

但不遭时耳。”

孝昌中,杖策还洛阳。先是憕从祖真度与族祖安都拥徐、兖归魏,其子怀

俊见憕,甚相亲善。属尔朱荣废立,怔遂还河东,止怀俊家。不交人物,终日

读书,手自抄略,将二百卷。唯郡守元袭时相要屈,与之抗礼。怀俊每谓曰:

“汝还乡里,不营产业,不肯取妻,岂复欲南乎?”憕亦不介意。普泰中,拜

给事中,加伏波将军。

及齐神武起兵,憕乃东游陈、梁间,谓族人孝通曰:“高欢阻兵陵上,丧

乱方始。关中形胜之地,必有霸王据之。”乃与孝通俱游长安。侯莫陈悦闻之,

召为行台郎,除镇远将军、步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