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古代耍无赖-第4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一个家族,要避免所有人,这就有些难度了!
想了半天,夏柳还是道:“现在黄金就存储在内园吧,至于白银,尽量集中些,派专人看管!等到以后有了安全的储存方法后再研究。”
夏柳跟朱由检谈了印刷纸钞的事情,由于他现在的身份地位,根本不用通过什么内阁、智囊团的,直接跟朱由检商量。但是即便是朱由检同意了,这满朝文武还是能够知道的,因此这几天朝廷上发生了极大的震荡!虽然这些朝廷绝大部分都是新进的,而且很多都与四大家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四大家族现在也在为夏柳说话,可是这印钞关系重大,从根本上上出发,大部分的朝臣还是不答应的。
激烈的反应在预料之中,因为夏柳有宋应星之前的铺垫,不过虽然预料到,但是要真正的解决,还是要花脑筋的。
准确的说,这次的分歧,表面上是印钞权的归属问题,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都是姓朱的,何况这印钞权。不管你是谁,权力威望有多大,这样做明显是在挑衅皇族的权威,无视皇上的存在!说重点是欺君!
然而在深层里,还是第一次群臣闹意见的继续,虽然人不一样了,但是他们身后各自所代表的还是相同的。现在大明开了海禁不错,商业是蓬勃发展起来了,可这个社会还是古代,商人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提高!拥有土地的人基本上都是诗书之家,多少都有当官的,作为他们来说,把这印钞权交给夏柳,岂不是本末倒置么?一个国家能把财富统统给这个商人?
为了处理此事,夏柳只得临时取消去北方的决定,后方不稳,前方如何能够打好仗!
义云社,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大明全国范围内乃至蒙古、原本朝鲜的商人都纷纷加入,一时间,在善事不断的情况下,义云社也飞速发展壮大了起来。由原本只有少数的几个,变成了几百,并且每天还有人来北海庄院要求加入义云社!
但是,义云社原本的建立初衷就是以商人为首,来做善事,并且逐步扩大商人的影响力,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共识,商人是诚信的。而现在加入义云社的人越来越多,鱼龙混杂,为了肃清商人队伍,免得被那帮文臣以及百姓抓着什么把柄!夏柳特别的让负责青楼的慕容谷,赌场的长孙道去调查这些加入义云社的商人的背景!
另外,在表面上,他召集起义云社的当家人,决定在京城开一次大型的募捐等活动,救助在天寒地冻之中受饥饿寒冷的百姓!
在四大家族的支持下,义云社之内的众人并没有多少反对意见,因为夏柳也把当前的情况跟他们讲明!要想以后真正的发展起来,必须提高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让人们认识到商人的重要性,就算得不到全民的尊重,最起码要告诉他们,做商人也是很有前途的!不过中国几千年来的官本位、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即便是现在的很多商人,他们有了钱之后还是选择回乡购地,当地主老爷!不把资本投入在生产之中。这也是阻碍商业发展的一个原因。
夏柳当然不会对这些全盘的了解,但是他最起码也知道要真的从根本上把商人的地位提高,必须要改变思想!
可是这思想怎么改变呢?
大型善事连续三天,集资了三十万白银!购买了大量的粮食以及棉絮、煤炭等物!给这些百姓过冬。而且在标语上,夏柳是煞费苦心!尽量选择比较震撼的语言,而且能够表明商人诚实守信等优良品质的。
这次的活动确实在京城造成了不小的震动,商人真正的关心起百姓,这是前所未有的,即便是朝廷在很多时候都没有商人这股亲热劲儿!让原本以为无商不奸的百姓们十足的感动了一把,认为这商人还是很不错的。
那些当朝的官员,有些在科举之时便被四大家族收买,现在在不断的活动下,也都开始动摇了。不过明一代,忠臣、耿臣以及不怕死的直臣是颇多的,前些年的海瑞,在有些官员心中还是记忆犹新的,因此碰上这事,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也就到了!
当然,个性归个性,真的能做到海瑞那样视死如归的可没几个!而且这些新晋官员也都是多少有些真才实学就,对商业在大明的作用在客观上也是颇为了解或认同的。忠君思想固然有,但没有海瑞那么执拗、偏执!他们争论的重点还是在于,这印钞权,是不能给一个人的!大明天下百姓的安定,全部系在一个人身上,不管是谁都会有一种很不安妥的感觉,当然了,皇帝除外!
夏柳没想到自己先前是为了扶持商人,把这批新晋官员扶了上去,结果这帮人有才有学没错,可他们心里有的还是皇帝,一切都围绕皇权!对他夏柳即便不是以叛臣逆子看待,但看夏柳的目光都是带有怀疑的。
【会员上传】 第632章 … 陈子龙
更新时间:2009…10…13 14:34:44 本章字数:3184
看来真正的要做地下皇帝,还不是那么容易的!夏柳心里明白,要让只个古代社会发展进步,必须要把这些人的思想给改变过来!可是思想……这场战争可不比那灭朝扫日来得容易!自己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纵观这全中国,有几个人的思想有多先进?有多开放的?
他忽然想到,任何社会总该有几个离经叛道的人,即便是在这样的古代环境下,不屑皇权,有平等民主等意识的还是大有人在的!想到这里,他立马派人询问现在这个社会中有没这样的人物!
卫明自从跟了夏柳之后,一门心思的做好亲随,凭着他的机灵,倒还深得夏柳欢心,很受器重,这次寻人的任务也就交给他去办了。
这卫明也是聪明,夏柳告诉他这些人思想跟寻常人不同,对这些传统的东西有些异端的想法的,心想当年自己在太湖帮的时候,那些兄弟们烧杀抢掠,视伦理道德于无物,这够异端了吧!可是这些人都是大老粗,夏柳现在什么身份,找的人怎么可能是这样的呢?因此他心道这人怎么也得有些文化吧!有些体面吧!因此一想之下,便去了趟京城著名的书斋——云古斋!
“掌柜的……”卫明一身灰亮的长袍,皮帽鹿靴,这行头是比以前上了不止一个档次,不过这心态还很不错,没有一般暴发户的样子,跳下马后,执着马鞭进了那云古斋。见这云古斋内的书籍倒是琳琅满目的,但愣是左右没人,只得喊了两声。
喊了声后,还没人出来,卫明便朝里走了几步,顺便很是好奇的瞧瞧这云古斋内的书籍,不瞧还好,一瞧倒是吃了一惊!这书籍书架上都蒙上了层半寸厚的灰尘,许久没有动过了。
这云古斋不是京城第一书坊么?他可是打听得明明白白,可怎么看这里完全像是废旧了的书库啊?别说人影,就是鬼影都没!
“你找谁?”卫明心里正古怪,突然听到一个冷峭的声音,吓了一跳,连忙转身。只见那书架尽头,探出来一个脑袋!长得倒挺秀气,可就是显得面黄肌瘦,十七八岁的年纪!
见卫明发愣,那少年微微一笑,大声道:“这里的掌柜不在,我暂且充当一下掌柜的,请问这位兄弟,你是来买书,还是来找人的?”
卫明定了定神,道:“我是来问人的!”
“问人?”那少年倒是有些诧异,“你问什么人?”说话间,从那书架间走了出来,卫明这才瞧清楚此人,身材中上,双肩较为宽,看起来颇有些魁伟挺拔的气势,身中握着一本苍黄的书卷,衣服倒还不错,不是苏锦便是云缎,显然家世不凡。举步之间稳健洒脱,只是看起来脸色不是太好!不过眸子里倒也闪着些许光芒。
“不知兄台怎么称呼?”卫明见过的大人物不在少数,此时镇定心神后,便客客气气的问道。
那少年拱手笑答道:“陈子龙!”
卫明连忙热乎了一下,随后把夏柳的吩咐给说了遍,让这个叫陈子龙的少年帮忙想一想,是否有这样的人物!
陈子龙神情有些怪异,那双闪烁的眼睛盯着卫明好几秒钟,随后才道:“阁下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打听这个?”
“呃……这个恕我不能相告!”卫明道。
陈子龙不以为意的一笑,别有所指的缓缓说道:“现在有这样思想的人不在少数,前有王阳明的心学,后有李贽的童心说!在社会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不过这些都是异端学说,平日里听听而已,千万不可相信!”
“王阳明?李贽?”卫明也不懂这些,不过心想终于能找出这个人名来了,下面找人就不会费多少功夫了!便忙道:“这位兄弟,请问王阳明和那个李贽住哪?我好去……拜访拜访!”
“哈哈……”陈子龙笑道:“卫兄弟真是风趣,这两人可是当朝各家学派的第一人,死去多年了,就算未死,我看他们也绝不会接受你的拜访!”
死啦?卫明顿时有些沮丧,随后问道:“那陈兄,他们虽然死了,可总该还有一些其他人吧?”
陈子龙点点头,“这个当然,不过我可先跟卫兄讲明,心学曾盛极一时,但是随后被朝廷打压下去。李贽虽然名噪天下,可也在狱中自杀。抱有这些思想的人下场都不会很好,现在的学派,人丁稀少,已经大不如前了。”说着,这个陈子龙好似有些惋惜,摇头长叹。
卫明听他这么说,不免有些得意,笑道:“陈兄,有我家主人在,就算他们只有一个人,那也不怕!”
陈子龙一怔,过了半晌才道:“卫兄,你可知道这个古云斋为什么会变成如今的模样?”
卫明摇摇头,陈子龙道:“二十多年前,这人古云斋还是天下第一书坊,可是自从一个圣者陨落,这书坊也随之黯淡失色!若不是这家书坊的主人坚持,恐怕早就关门大吉了。”
卫明奇道:“什么圣者?”
“这个圣者就是刚才提到的李贽!他的思想在当时震动了整个的大明,但是后来被朝廷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关押牢狱,最后无奈自杀!而这间古云斋的主人与李贽是挚友,当年曾大量的出过他的书,被朝廷查封过数次!虽然自从李贽死后,古云斋也未曾出过一本书,但是门庭冷落,第一书坊名存实亡了。”
这……卫明这时感觉到一丝的不妙,主人这次要自己寻找这样的人,肯定是与最近朝廷争论有关,万一主人也闯出这么大的祸来,岂不是下场也很悲惨?
卫明心里开始为夏柳考虑了,不过担心归担心,他还是很相信夏柳有能力摆平这样的麻烦!因此他眉毛一皱之后,很快便舒展开来,“陈兄不必担心,这样的小事我们会处理的,只要请陈兄告知人物便行。”
陈子龙虽然年龄不大,也就弱冠之数,但精通经史,落纸惊人,已经是江南几社之首,乃江南新一代的才子,虽然暂时还未能与前辈文人钱谦益等争辉,但在江南,已然锋芒毕露!这几社当初建立时,本是通过以文会友,选择知己,学习制艺,但是后来随着朝廷政局的变动,朝廷选拔人才开始着重真材实料!制艺等反而不是很重要了。
陈子龙也有些眼光,在几社经过与众社员的讨论后,认为这是朝廷兴盛的征兆,当年王安石变法也不过如此,加之有一条鞭法的大力贯彻,他们信心十足的认为该是他们一展拳脚的时候了。不过由于陈子龙还未有参加会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