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骠骑-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将是陈氏投资公司的职员,你们将得到新身份及新的名字,我要求你们忘记过去的名字,尽快熟悉自己的新身份。”
话还没说完,下面有人开始喊,并提出异议:“马组长,不行啊,我们有好几个原先就是星马人,亲朋故旧的不少,要是路上碰到人家问起名字咋改了?还能装作不认识?”
马迁安盯着话的家伙,挠了一下头,“小屁事还来问我?自己编,说在国内当了上门女婿要改姓改名,或者说混上了报社编辑起的笔名,那些人又跟你没仇,你爱叫啥叫啥,谁那么无聊问你这些?”
恍然大悟的家伙们不愿在这个小问题上纠缠,这事儿其实真不难,在这个时代,干革命工作的要是没3、5个别名,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革命者。这个头儿对这事门清啊,看来小事上不要挑战这个大个子了。
马迁安见大家都不说话了,继续亮起大嗓门喊:“都过来领护照,注意这都是空白的,自己想好新名字,想好要填的内容然后到陈老先生那里,让他给你们填上,再次强调,内容写上以后不再更改,国内地址一律写西安附近的小县城,都记得牢牢的明白吗?”
众人好奇的围拢来一人拿了一本空白护照,细心的人又仔细的查验了真伪,检查过后都不由自主点点头,做得太像了,连纸张印章钢印一应俱全,填内容就成了。他们对护照并不陌生,从正规途径回国的华侨都在南洋当地的领事馆办过这个东西,他们是华侨,国籍还是中国,原先虽出身在南洋,但护照还是中国领事馆给办的。这次转换新身份,原来的护照按要求都留在了延安。
王飞鸿惊叹一句,“这是哪个高手做的?延安竟然还有这等人才?神了!”
陈东顺早就过来半天了,听到王飞鸿的惊叹,忍不住笑了,“小伙子,这本来就是真的,哪里有假?一本一两黄金的代价,他们怎么好意思弄假的呢?不过等一会儿贴完照片,确实还得加工一下钢印的凸凹痕,这是个小问题,他们连印章和钢印机都卖了一套给我。”照片大家都有,登机前由专人连夜冲洗出来的。
“谁?谁呀?这么大胆子?”
陈东顺笑而不答,小儿科的问题他不屑回答。弄点真护照,弄一些假身份的人移民南洋,简直不值一提,大把金票砸下去,国民政府行政院侨务管理处的那几个家伙早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还管他什么谁谁谁,爱谁谁,谁出国当华侨都成,留下美元是真。不就是卖高级猪崽嘛,记住分肥给我就成。
陈嘉申了解到重庆政府的真相后,马上聪明的利用了这个潜规则,这一切都是在他的安排下进行的。
众人名字想好后,纷纷走到机舱前部陈东顺的地方,一个接一个报写要填的内容,马迁安也在旁边帮忙记录新名字,不过一个给自己取名叫蒋总才的家伙在马迁安严厉的眼光鄙视下,**改了别的名字,这小子这不恶搞呢么?就凭这名字,以后走到哪里想不叫人注意都难,不知道自己是暗棋么?呆子!
终于弄好了,再有几十分钟飞机就该临时降落昆明补充燃料。马迁安安排大家坐好,自己手拿一摞填写好的护照,挨个念名,护照的排列并没有顺序,他从最上面的一本拿起开始编号,“黄小明”
黄小明站了起来,哦,原来是王飞鸿。
“黄小明,组内编号oo1,代号黑山老妖。”马迁安不忘恶搞,开始随意编排。
“徐平之,组内编号oo2,代号我十二。”啥叫我十二,莫名其妙的,2号徐平之很是疑惑。
“刘先创,组内编号oo3,代号降落伞。”
…………
“蒋干才,组内编号oo9,代号零零狗。”这小子是那个给自己取名蒋总才的家伙。
李凤山偷懒,给自己改了个李山凤的名字,编号o15,代号捂不住。
千奇百怪的代号,亏这个领导能编的出来。刚念完个人的新身份新代号,oo8号奇怪的问,“组长你是不是oo7啊?你刚才念的编号里没有oo7。”
马迁安立即做惊讶状,笑眯眯的回道:“呀?这都让你现了?没错我就是詹木斯,编号oo7,代号天才。”
oo2和oo9都刚刚回过味来,越想自己的代号越觉得难听,一听组长“以权谋私”给自己起了好听的代号,马上鼓噪大家给他换号。
喧闹了一阵,马迁安投降了,给自己改了一个代号,“好拉好了,我就叫打死也不说吧,再不改了。”
李凤山笑嘻嘻想接话,被马迁安“严厉”制止。
飞机已经到了昆明郊区边缘,那里有一个简易机场。飞机开始持续降低高度。机头驾驶舱部位,领航员已经打开无线电通讯设备,直接呼叫机场指挥塔台,这么近的距离,电台可以直接通话了。
地面的声音在哔哔啵啵的电流声中磕磕绊绊显露出来,听得出来,地面指挥人员与这架飞机的领航员很熟。马迁安问过陈东顺,驾驶人员可不可靠,陈东顺拍着胸脯打了保票的,能去延安这么秘密的事情,不可靠的人是不可能让他们去的,所以马迁安在机上的活动也没有太避讳驾驶舱中的人员。
地面塔台一个声音笑着骂:“老张你还舍得回来啊?咋不叫日本人的飞机把你打下来,等的老子我心里着急,那批货都准备好几天了。”
领航员回骂,闽南腔的国语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沈细妹你个老不死的家伙,是不是赌钱又输了,急着出货?要不然你有这么好心还盼着我回来?”
“哎吆,天地良心啊,昨天日本人飞机还来轰炸了呢,我这是担心你碰上,快点落下来吧,我还得把你的飞机做好伪装藏起来。”
马迁安与陈东顺对视了一下,心中暗惊陈嘉申先生好手段,连这个机场的关键人物也被他收买,这陈老先生在想啥呢?一步一步前瞻性的布局,比自己想象的要出色的多了,真是一个干大事的人。
昆明这个城市,马迁安从陈东顺口中了解了不少,结合着自己以前的记忆,一个粗略的概况在他的脑海中被勾勒出来。
现在的昆明可以说是比前几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开始了现代化的大展。1935年前,全市采用机器作动力的雇工3o人以上规模的近代企业才几十家,其余大多是一些分散的小手工业的厂店作坊,规模狭小,设备简陋手工操作为主。抗战爆后,国民政府在昆明投资办厂,拉开了现代工业落户昆明的序幕,另一点,昆明作为大后方云南省的省会,又是国际通道滇缅公路的终点,吸引了大批企业迁移与此,大量资金设备人才流入昆明,有力的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使昆明有一个落后的消费型小城市变成了一个工业品生产型城市,大量熟练技工及家属在此安家落户,使昆明人口由1o万激增为3o万。
昆明迎来了第一个工业展黄金时代。到今年为止,昆明已经展成了与重庆、川中、广元等地齐名的工业基地,成为大后方八个工业中心之一。现在较大的工业企业已经过了8o家,包括兵工、机器、冶炼、化工、纺织等重要的行业,产业工人增加到4万余人。兵工企业已经可以制造轻重机枪、迫击炮,最令马迁安感兴趣的是,昆明竟然还有飞机制造厂,尽管不能生产较高档的飞机,但也仿制出了一种双翼轻型飞机。
还能生产精密的光学仪器,还能冶炼生铁及钢材。
令马迁安感兴趣的不止这些,昆明最有名的企业是生产各种机器的机械厂,几乎各种机床它都能造,这又一次印证了马迁安的观点:中国人什么都能干,只要你把它逼到墙角,他就会爆出强大的反弹能力。
真是一个好地方!而且云南的政治环境也很吸引马迁安关注。因为云南的头儿是龙云。
这龙云经营云南好多年,至今没有让老蒋插足进来,保持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况马迁安知道的是,龙云曾抵制了老蒋要他限制***活动的要求,这说明,在云南的***组织不会遭到大规模破坏,应该拥有较大的自由度,这也是有利的一面。
马迁安心思又活泛起来,他心头又有了一个主意,他打算与陈嘉申商量一下,看能不能从老龙那里弄点宝贝出来,唔,这个可能性很大呀!
第172章 虚与委蛇
飞机降落、弹跳了一下,滑行,又颠簸几下。WwW、QunabEN、coM马迁安听到了飞行员李前守低声咒骂了几句,抱怨跑道不平。马迁安也感受到了大地的“实在”,摸着额头刚被撞出大包,扒着飞机舱内的一块突起朝外看。
一个巨大的弹坑出现在跑道左侧,一群衣衫褴褛的劳工拉着一具石辘辘在马迁安的眼前一闪而过,显然这个简易的飞机场还没有完工,或者说他们在压实填补完的弹坑。
北部湾日海军航母上的飞机经常来轰炸昆明,这里的人们对此好像都习以为常,有什么怕的?炸了再建,你炸你的我忙我的各不相干。相对于战争后期美军大规模地毯式轰炸日本的规模,现在日军的轰炸就是小儿科。美军每次轰炸可以不计成本砸下上千吨炸弹,日军现在的水平实在是不值一提,每次来昆明抠抠嗖嗖投下十来吨炸弹就算“较大规模”了。况中国人的战略目标异常分散,重要的厂矿分布在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内,日本人没有实力花费巨大代价搞地毯式,所以每次轰炸的效果有限。这种层次的轰炸不仅不能震慑昆明人的胆魄,反而激起民众同仇敌忾的抗日决心,实在是日本人预想不到的效果。
飞机慢慢滑行到跑到尽头,马迁安就从机头部位看出去。1个跑道导引站在一辆卡车上面挥动着小旗,引导者巨大的dc3滑向一条偏僻的小跑道,小跑道隐藏在蓊蓊郁郁的树木中,小跑道尽头是一个伪装极好的枝条搭建的“机库”,从空中根本就分辨不出被枝叶盖住的这个地方。中国人搞伪装的光荣传统又一次得到证实。
飞机刚在机库中停稳,螺旋桨巨大的啸叫声还未散去,领航员老张口中的沈细妹就已经搭乘另一辆卡车赶来了。
舱门打开,陈东顺领着一群早已换好衣服,衣冠楚楚的“职员”钻出了飞机,引得沈细妹惊讶的张大嘴巴,在这个偏僻的机场真的很难见到这么一群器宇轩昂,西装笔挺的年轻人,看他们都听陈东顺指挥的样子,这群人八成是陈氏公司的。
沈细妹是机场管理处处长,本机场最大的头目,刚才跟领航员对话是他客串了一把航空管制官。
“老陈,这些人都是你们公司的?”沈细妹不放心,拉住陈东顺的手“亲热”的问了一句。
陈东顺则不以为然的反问,“怎么?别的公司能养得起像他们这样的人么?你看看他们身上的西装?看到没?没一百块大洋下不来的。”
沈细妹再仔细打量了一下离自己最近的几个人,分辨了一下他们身上的西装,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制服”,苦笑着说:“还真是不能比,一百块的东西就是比我这十块钱的东西好,你老哥真是财大气粗,佩服佩服!”
旁边早有小型加油车挤进了机库,几个人在飞行员的注视下忙碌的给飞机加油,一切都轻车熟路。
陈东顺拉了一把沈细妹,低声说:“走吧,我的沈老弟,你又给老哥淘换来什么好东西来?我们谈谈?”
沈细妹听到陈东顺主动问起,眉开眼笑的二话不说拉起陈东顺就走。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