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五代史-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言敬瑭可留京师,昭胤、专美曰:“敬瑭与赵延寿皆尚唐公主,不可独留。”

乃复授高祖河东而遣之。是时,契丹数寇北边,以高祖为大同、振武、威塞、彰

国等军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屯于忻州。而屯兵忽变,拥高祖呼“万岁”,高祖惧,

斩三十余人而后止。于是帝益疑之。

是时,高祖悉握精兵在北,馈运刍粮,远近劳弊。帝与延朗等日夕谋议,而

专美、文遇迭宿中兴殿卢,召见访问,常至夜分而罢。是时,高祖弟重胤为皇城

副使,而石氏公主母曹太后居中,因得伺帝动静言语以报高祖,高祖益自危惧。

每帝遣使者劳军,即阳为羸疾不自堪,因数求解总管以探帝心。是时,帝母魏氏

追封宣宪皇太后,而墓在太原,有司议立寝宫。高祖建言陵与民家墓相杂,不可

立宫。帝疑高祖欲毁民墓,为国取怨,帝由此发怒,罢高祖总管,徙郓州。延朗

等多言不可,而司天赵延义亦言天象失度,宜安静以弭灾,其事遂止。

后月余,文遇独直,帝夜召之,语罢敬瑭事,文遇曰:“臣闻‘作舍道边,

三年不成’。国家之事,断在陛下。且敬瑭徙亦反,不徙亦反,迟速尔,不如先

事图之。”帝大喜曰:“术者言朕今年当得一贤佐以定天下,卿其是邪!”乃令

文遇手书除目,夜半下学士院草制。明日宣制,文武两班皆失色。居五六日,敬

瑭以反闻。敬瑭上书,言帝非明宗子,而许王从益次当立。帝得书大怒,手坏而

投之,召学士马胤孙为答诏,曰:“宜以恶语诋之。”

延朗等请帝亲征,帝心忧惧,常恶言敬瑭事,每戒人曰:“尔无说石郎,令

我心胆堕地!”由此不欲行。而延朗等屡迫之,乃行。至怀州,帝夜召李崧问以

计策。文遇不知而继至,帝见之色变,崧蹑其足,文遇乃出。帝曰:“我见文遇

肉颤,欲抽刀刺之。”崧曰:“文遇小人,致误大事,刺之益丑。”乃已。是时,

契丹已立敬瑭为天子,以兵而南,帝惶惑不知所之。遣审虔将千骑至白马坡踏战

地,审虔曰:“何地不堪战?虽有其地,何人肯立于此?不如还也。”帝遂还,

自焚。高祖入京师,延朗等六人皆除名为民。

初,延朗与暠并掌机密,延朗专任事,诸将当得州者,不以功次为先后,纳

赂多者得善州,少及无赂者得恶州,或久而不得,由是人人皆怨。暠心患之,而

不能争也,但日饱食高枕而已。每延朗议事,则垂头阳睡不省。及晋兵入,延朗

以一骑走南山,过其家,指而叹曰:“吾积钱三十万于此,不知何人取之!”遂

为追兵所杀。晋高祖闻暠常不与延朗事,哀之,后复以为将。岁余卒。专美事晋

为大理卿,开运中卒。当晋之将起,废帝以昭胤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出为河阳节度使,与审虔、文遇皆不知其所终。

呜呼,祸福成败之理,可不戒哉!张濛神言验矣,然焉知其不为祸也!予之

所记,大抵如此,览者可以深思焉。废帝之起,所与图议者,此五六人而已。考

其逆顺之理,虽有智者为之谋,未必能不败,况如此五六人者哉!故并述以附延

朗,见其始终之际云。

○康思立

康思立,本山阴诸部人也。少为骑将,从庄宗破梁夹城,战柏乡,累以功迁

突骑指挥使。明宗即位,历应岚二州刺史、宿州团练使、昭武军节度使,徙镇保

义,皆有善政。潞王从珂反于凤翔,愍帝遣王思同等讨之,思立有捧圣、羽林屯

兵千五百人,乃以羽林千人属思同。思同至凤翔,军叛,降于从珂。思立闻之,

欲尽诛羽林千人家属,未及,而从珂兵已至,思立乃以捧圣兵城守,从珂兵傅其

城,呼曰:“西兵七万策新天子,尔五百人其能拒邪?徒陷陕人于死耳!”捧圣

兵闻之,皆解甲,思立遂开门迎从珂。废帝即位,以思立初无降意,颇不悦之,

徙安远,又徙安国,以年老罢为右神武统军。石敬瑭反太原,废帝以思立为北面

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废帝幸怀州,遣思立将从驾骑兵出团柏谷救张敬达,未至,

而敬达死,杨光远降晋,思立疾,卒于道。晋高祖入立,赠太子少师。

○康义诚

康义诚,字信臣,代北三部落人也。以骑射事晋王,庄宗时为突骑指挥使。

从明宗讨赵在礼,至魏而军变,义诚前陈庄宗过失,劝明宗南向。明宗即位,迁

捧圣指挥使,领汾州刺史。从破朱守殷,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领河阳三

城节度使。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复为亲军都指挥使,领河阳,加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

秦王从荣素骄,自为河南尹,典六军,拜大元帅,唐诸大臣皆惧祸及,思自

脱,独义诚心结之,遣其子事秦王府。明宗病,从荣谋以兵入宫,唐大臣朱弘昭、

冯赟等皆以为不可,而义诚独持两端。从荣已举兵,至天津桥,弘昭等入,以反

白,明宗涕泣召义诚,使自处置,而义诚卒不出兵。马军指挥使朱弘实以兵击从

荣,从荣败走,见杀。

三司使孙岳尝为冯赟言从荣必败之状,义诚闻而不悦。及从荣死,义诚始引

兵入河南府,召岳检阅从荣家赀。岳至,义诚乘乱,使人射之,岳走至通利坊见

杀,明宗不能诘。义诚已杀岳,又以从荣故,与弘实有隙。愍帝即位,弘实常以

诛从荣功自负,义诚心益不平。

潞王从珂反凤翔,王思同率诸镇兵围之,兴元张虔钊兵叛降从珂,思同走,

诸镇兵皆溃。愍帝大怒,谓朱弘昭等曰:“朕新即位,天下事皆出诸公,然于事

兄,未有失范,诸公以大计见迫,不能独违,事一至此,何方转祸?吾当率左右

往迎吾兄,逊以位,苟不吾信,死其所也!”弘昭等惶恐不能对,义诚前曰:

“西师惊溃,主将怯耳。今京师兵尚多,臣请尽将以西,扼关而守,招集亡散,

以为后图。”愍帝以为然,幸左藏库,亲给将士人绢二十匹,钱五千。是时,明

宗山陵未毕,帑藏空虚。军士负物扬言曰:“到凤翔更请一分。”朱弘实见军士

无斗志,而义诚尽将以西,疑其二心,谓义诚曰:“今西师小衄,而无一骑东者,

人心可知。不如以见兵守京师以自固,彼虽幸胜,特得虔钊一军耳。诸镇之兵在

后,其敢径来邪!”义诚怒曰:“如此言,弘实反矣!”弘实曰:“公谓谁欲反

邪?”其声厉而闻。愍帝召两人,争于前,帝不能决,遂斩弘实,以义诚为招讨

使,悉将禁军以西。愍帝奔卫州。义诚行至新安,降于从珂。清泰元年四月,斩

于兴教门外,夷其族。

呜呼!五代为国,兴亡以兵,而其军制,后世无足称焉。惟侍卫亲军之号,

今犹因之而甚重,此五代之遗制也。然原其始起微矣,及其至也,可谓盛哉!当

唐之末,方镇之兵多矣,凡一军有指挥使一人,而合一州之诸军,又有马步军都

指挥使一人,盖其卒伍之长也。自梁以宣武军建国,因其旧制,有在京马步军都

指挥使,后唐因之,至明宗时,始更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当是时,天子

自有六军诸卫之职,六军有统军,诸卫有将军,而又以大臣宗室一人判六军诸卫

事,此朝廷大将天子国兵之旧制也。而侍卫亲军者,天子自将之私兵也,推其名

号可知矣。天子自为将,则都指挥使乃其卒伍之都长耳。然自汉、周以来,其职

益重,汉有侍卫司狱,凡朝廷大事皆决侍卫狱。是时,史弘肇为都指挥使,与宰

相、枢密使并执国政,而弘肇尤专任,以至于亡。语曰:“涓涓不绝,流为江河。

荧荧不灭,炎炎奈何?”可不戒哉!然是时,方镇各自有兵,天子亲军犹不过京

师之兵而已。今方镇名存而实亡,六军诸卫又益以废,朝廷无大将之职,而举天

下内外之兵皆属侍卫司矣。则为都指挥使者,其权岂不益重哉!亲军之号,始于

明宗,其后又有殿前都指挥使,亦亲军也,皆不见其更置之始。今天下之兵,分

属此两司矣。

○药彦稠

药彦稠,沙陀三部落人也。初为骑将,明宗即位,拜澄州刺史。从王晏球破

王都定州,迁侍卫步军都虞候,领寿州节度使。安重诲矫诏遣河中指挥使杨彦温

逐其节度使潞王从珂。以彦稠为招讨使,明宗疑彦温有所说,戒彦稠得彦温毋杀,

将讯之。彦稠希重诲旨,杀彦温以灭口,明宗大怒,然不之罪也。长兴中,为静

难军节度使,党项阿埋、屈悉保等族抄掠方渠,邀杀回鹘使者,明宗遣彦稠与灵

武康福会兵击之,阿埋等亡窜山谷。明宗以谓党项知惧,可加约束而绥抚之。使

者未至,彦稠等自牛儿族入白鱼谷,尽诛其族,获其大首领连香等,遣人上捷。

明宗谓其使者曰:“吾诛党项,非有所利也。凡军中所获,悉与士卒分之,毋以

进奉为名,重敛军士也。”已而彦稠以党项所掠回鹘进奉玉两团及遗秦王金装胡

等来献,明宗曰:“吾已语彦稠矣,不可失信。”因悉以赐彦稠。又逐盐州

诸戎,取其所掠男女千余人。

潞王从珂反,彦稠为招讨副使。王思同兵溃,彦稠与思同俱东走,为潞王兵

所得,囚之华州狱,已而杀之。晋高祖立,赠侍中。

 卷二十八 唐臣传第十六

○豆卢革

豆卢革,父瓒,唐舒州刺史。豆卢为世名族,唐末天下乱,革避地之中山,

唐亡,为王处直掌书记。庄宗在魏,议建唐国,而故唐公卿之族遭乱丧亡且尽,

以革名家子,召为行台左丞相。庄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革虽唐名族,

而素不学问,除拜官吏,多失其序,常为尚书郎萧希甫驳正,革颇患之。庄宗已

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说,唐末为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后事梁为礼部侍

郎。革以说能知前朝事,故引以佐己,而说亦无学术,徒以流品自高。

是时,庄宗内畏刘皇后,外惑宦官、伶人,郭崇韬虽尽忠于国,而亦无学术,

革、说俯仰默默无所为,唯诺崇韬而已。唐、梁之际,仕宦遭乱奔亡,而吏部铨

文书不完,因缘以为奸利,至有私鬻告敕,乱易昭穆,而季父、母舅反拜侄、甥

者,崇韬请论以法。是时唐新灭梁,朝廷纪纲未立,议者以为宜革以渐,而崇韬

疾恶太甚,果于必行,说、革心知其未可,而不能有所建言。是岁冬,选人吴延

皓改亡叔告身行事,事发,延皓及选吏尹玫皆坐死,尚书左丞判吏部铨崔沂等皆

贬,说、革诣阁门待罪。由是一以新法从事,往往以伪滥驳放而毙踣羁旅、号哭

道路者,不可胜数。及崇韬死,说乃教门人上书言其事,而议者亦以罪之。

是岁,大水,四方地连震,流民殍死者数万人,军士妻子皆采稆以食。庄宗

日以责三司使孔谦,谦不知所为。枢密小吏段徊曰:“臣尝见前朝故事,国有大

故,则天子以朱书御札问宰相。水旱,宰相职也。”庄宗乃命学士草诏,手自书

之,以问革、说。革、说不能对,第曰:“陛下威德著于四海,今西兵破蜀,所

得珍宝亿万,可以给军。水旱,天之常道,不足忧也。”革自为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