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艺伎浮世绘-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说,乐鼓为中国古代的都昙鼓。现代日本艺伎用的乐鼓,小鼓用手击,大鼓用槌击。三味线和乐鼓都是音色单纯的乐器,越是音色单纯,演奏难度就越大,要求演艺者技艺精湛,对乐曲有独到的见解,才能充分展示乐曲的魅力。因此艺伎在成名之后,还必须时时练习,精益求精。
  日本的传统音乐透露着怪异、深邃、简单利索的风格。简单利索有如现在的日本设计,怪异有如日本人的那种叫人难以理解的作风性格。
  不熟悉日本的传统音乐的人也许会觉得所有身着和服的演奏者用三弦琴或萧等乐器演奏出的每首乐曲都大同小异。实际上,日本的传统音乐分类很细,有50个,也有人说有80个不同类型。其中纯粹由乐曲演奏的种类只是极小部分,而绝大多数都是歌唱与乐奏的组合。而且,歌唱大部分都是单旋律,而伴奏大部分都只有一种乐器。
  日本传统音乐根据歌唱的发声法、乐器以及它们的音色是否相同为基准而分门别类。例如“义太夫曲”,“常盘津曲”、“三弦曲”等,它们都是歌唱与三弦琴伴奏的组合,而如果在唱声或乐器两方面,即使只有一方面音色不同,则就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音乐。
  不过,无论是唱声还是乐器,其音色的差异有很多是非常微妙的,只有专家才能听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但日本的传统音乐却是非常注重这些音色的微妙差异,并非常小心不使这些音色混同起来或是融合在一起,可以说,这也是日本传统音乐分类很细的原因之一。
  谣曲则具有能乐脚本的特点,也可独立演唱。大部分创作于15~16世纪,尤以观阿弥、世阿弥父子的作品居多。一般在横笛、小鼓、大鼓、手鼓的伴奏下进行演奏,由主角、配角、扫边角色等出场人物的演唱部分和合唱部分构成。现在保留的台本,各个流派合计共有240个剧目,其中半数以上是世阿弥的作品,近世也有人试作新的曲目,但流行者不多。现代日本的演唱中,还依稀保留着这种传统歌曲成分。日本的歌曲在演唱时较多使用颤音,而且真假嗓子交替使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霸气书库(www。29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除了日本传统的弦鼓之乐外,舞蹈也是艺伎展现风姿的绝佳方式。她们的舞姿飘逸婀娜,在华彩丽服的陪衬之下,仿佛让人以为置身仙境,忘却世间烦忧。
  然而,原始的日本舞蹈最初并不用于娱乐,而是用于祭祀活动的,称为神乐,以招魂、镇魂和祈祷动作为基础。后来受到中国传入的伎乐、雅乐和散乐的影响,使得日本舞蹈在艺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江户时代歌舞伎的产生和发展,开创了日本舞蹈的新局面,出现了很多不朽的名作和著名演员。
  雅乐是日本宫廷中祭祀时的音乐舞蹈,现在宫厅内仍上演。其舞蹈节奏缓慢,动作不同于一般的日本舞蹈,保留“剑指”等姿势。所用的打击乐器是鼓,弦乐器有筝、琵琶、和琴。日本歌舞伎舞蹈是根据念佛舞和集体舞创造出来的。起舞蹈的特色是舞、踊、震三要素结合。采用的是歌者不舞、舞者不歌的形式,由乐人歌唱,伴奏乐器以三味弦为主。歌舞伎现在已是发展到300多个流派,主要有贺山流、花柳流等。
  如今,日本的舞蹈大部分是以三弦为主体伴奏音乐的。有的戏剧要素浓厚,动作活泼;有的动作极少,甚至能在一张榻榻米上进行表演。日本舞蹈大致区分为“舞”和“踊”,一般能乐以前出现的称为“舞”,能乐是指产生于中世纪的日本传统音乐;歌舞伎以后出现的称作“踊”,歌舞伎则是大众化的一种戏剧艺术,在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形成,其押韵的台词、美妙的舞蹈、悦耳的音乐、豪华的服饰,均表现出日本传统戏剧的特点。
  日本舞蹈舞者的培养,与茶道、插花,甚至与相扑运动一样,或承继家传,或师门相承。日本舞蹈作为传统文化,长期深得日本人民的喜爱,现在虽然年轻人能够欣赏的日益减少,但作为一个艺术品种,至今仍然得到不断的发扬光大。
  舞蹈是艺伎表演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年轻的艺伎,以舞蹈表演为主,称为“舞伎”。这些舞蹈就源自歌舞伎等日本传统戏曲,艺伎身穿靓丽的和服,手持绢伞或纸扇为道具,和着鼓声弦乐起舞。舞蹈的动作幅度不大,而着重手势语言,表演者的感情全部通过手的细微动作来表达,面部一般没有表情,仿佛戴上面具一样。舞蹈的内容大都是伤春、孤独、怀念等传统美的意境,由于舞蹈的表达手段有限,手的动作就十分讲究,每一种细微变化都有特定的含义。和三味线一样,在简单中寻求变化,蕴藏着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妙。如果未能欣赏到艺伎的舞蹈,那要说是一大憾事。但是欣赏艺伎的舞蹈,要静静地坐下来,慢慢体味它幽玄之美,它蕴涵着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凄美、物哀、空寂。
  
茶、花、酒、棋、书倾心陶醉…艺伎之〃品〃(1)
  茶道
  日本的茶道所追求的是一种清、净、和、寂的精神境界,茶道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所谓茶道,其基础是茶会,没有茶会也无所谓茶道。茶会即人们的聚会,参加茶会的人们通过茶道的途径,摆脱凡俗现实社会的制约。艺伎也是通过学习茶道,参加茶会,来达到自身精神的超脱,在追求清、净、和、寂的精神境界的同时,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心灵相互沟通。
  作为一种特殊礼仪,茶道不同于一般的喝茶、品茗,是具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和规则的表演艺术,包括点茶、冲茶或抹茶、献茶、接茶、品茶、奉还以及茶具的选择与欣赏等等。艺伎起源于茶屋,茶道自然就成为艺伎的表演内容之一。
  艺伎的茶道礼法一般分为三种,即炭礼法、浓茶礼法和薄茶礼法。其中炭礼法包括烧沏茶水的地炉准备炭的程序;浓茶礼法为茶道中最郑重的礼法,饮茶之前,要请客人先吃叫做“怀石”的简单却是精雕细琢、充满美感的饭菜;薄茶礼法是茶道中最基本的礼法,一般学习茶道都先从薄茶礼法开始。茶道中使用的茶为粉末茶,是将四月末五月初采集的优质嫩茶,经洗、蒸、干燥后再研磨成粉末状后而成。在艺伎茶道的礼法当中,最受重视的是叫做“点前”的表演,是指在茶室的固定位置,按规定摆放、使用茶具、为客人沏茶的一系列动作。
  “茶仙”卢仝的《七碗茶诗》这样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滑,六碗通心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茶圣”陆羽相提并论。
  艺伎的茶室一般以四张半草垫大小的茶室为标准茶室,大于四张半草垫的茶室为“广间”,小于四张半草垫的茶室为“小间”。茶室里一般都有壁龛和地炉,壁龛处悬挂字轴或画轴,下面摆设花瓶花卉。地炉的位置决定室内草垫的铺设方式,一般客人都坐在操作者的左手,称为顺手席。
  艺伎的茶器一般有釜、柄勺、风炉、茶碗、茶巾、茶勺、建水等。“釜”是烧水用的,一般为铁制。“柄勺”是把烧的水倒入茶碗的用具,一般为竹制品。“茶碗”是饮茶用的,一般为陶瓷制品,是茶道中最重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器具。因在茶道艺术里,有一重要内容就是对茶器的欣赏,其中对茶碗的种类、形状、色彩等的欣赏是所有参加茶会的人们所期待的。“茶巾”是擦拭茶碗用的。“茶勺”是往“茶碗”里放茶的竹制小勺,“建水”是盛放洗完“茶碗”等不要的水的器具。
  艺伎的庭院也很有日本特色,进入这个庭院仿佛脱离开凡俗世界,身心清静,有种精神的超脱感。通往茶室的小路叫“露地”,一般由卵石等铺成,走过“露地”有一“手水钵”,客人在此洗手、漱口,然后再进入茶室。
  艺伎与茶道有共同之处,都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追求一种雅致的感觉和脱俗的意境。
  古人云:茶道即人道,品茶即品人。茶品与艺伎的人品相得益彰,自然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无我之境。一如野鹤游于闲云,潜龙戏在深渊,无主客之分,浑如一体。把饮茶文化提高到如此程度,唯具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才能做到。  
  艺伎茶道的繁纷复杂的形式,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这表达了艺伎对茶的尊重,对交流的渴望。
  品茶,需要有超凡脱俗的心境,需要用心去感觉。只要用心去感觉,哪怕一杯最普通的茶沫,也会感觉得到它的喜怒哀乐,也会看见它情感丰富的内心。某些人为了标榜格调,动辄抛千斤以求一饮,实在是暴殄天物。艺伎的修养和品位,不是用金钱能够买得到的。只要用心去感受,即使是一杯乡间土茶,也会有非同寻常的发现。
  开水冲下后闻到的香气袭人,这香味就是喝茶最好的享受。只有慢慢地体会和领悟,慢慢地感觉和发现,慢慢地经历和成长,才是走近艺伎的唯一途径。
    花道
  花道也称“插花”、“华道”、“生花”,即把适当剪下的树枝或花草经过艺术加工后插入花瓶等器皿中的方法和技术。同茶道一样,花道既是艺伎表演的项目,也是艺伎培养艺术气质的功课之一。
  艺伎的花道艺术美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要求,花的色彩、明暗、大小、轻重、寒暖、清浊以及枝、叶、茎的不同都表现着不同的美。另外,插花所用花器的形状、材质、颜色等也对作品有很大影响。还有在插花艺术上,对花的素材的剪切、弯曲、曲直等造型上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而且还考虑到花的生理特性,采取在水中剪切花茎以防止导管进入气泡,或烧其根部、或打碎根部、或用药水浸泡根部,以改善花对水分的吸收。
  艺伎的花道艺术虽然复杂多样,对插花艺术美的认识也是因人而异,但有一点,即超越其外观的装饰性,通过插花来表现自我的精神追求却是一致的。另外,插花艺术还有三个共通的基本理念,即:“天、地、人”,这是构成宇宙的三要素,轻上为天,重下为地,人代表万物,使天地和谐。这种天、地、人三要素正是代表着大自然,插花艺术也正是要通过具有生命的花木素材,创造出瞬间的造型美,来表现这种代表大自然的理念。
  
茶、花、酒、棋、书倾心陶醉…艺伎之〃品〃(2)
花道使用的花器、工具等因流派及插花的种类不同而各异。花器的材质多为陶瓷,也有金属、玻璃、木、竹、塑料等。从花器的形状来看,也是多种多样,有壶状的、盘式的、高脚式的,形状有圆形的、四方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菱形的等等。使用的工具大致有花铗、花留、水壶、刀、锯、钳子、锤子、铁丝、两头钉等。
  花香,是花的内涵;而与艺伎相对应的,是美貌以外的东西,如:学问、修养、素质、性格等等。艺伎的天性是爱花的,爱其艳,爱其丽,爱其香,从古至今,从舞台到现实,头上戴花,脸上贴花,身上穿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