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极品御用闲人-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毅?他指挥过大规模骑兵军团作战么?他有丰富的战场经验么?他地资历威望足以震慑群雄么?”一连三个问题,问得萧充哑口无言。使得他实在弄不明白。摄政王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若是真要罢我兵权,那我已顺水推舟,举荐了王上的亲信,可他为何有此一问?
    “林冲,呼延灼,董平,刘焉。你们之中,还有没有人要交出兵权,辞官归田的?”王钰转向余下众将,沉声问道。
    一阵沉默,众将不知如何自处,许久。老将刘焉起身拜道:“回王上,兰州重镇。面对金国西辽两大强敌,臣在此地经营多年,熟谙敌情。官职兵权,固然重要,但臣并不眷念。可臣不认为有谁比自己更了解西北军情。臣年近八十,廉颇虽老,壮心未已,愿作北伐马前之卒。”
    众将闻言,不禁为他捏一把汗。好个不晓事的老将军。你不交出兵权也就罢了,反倒在摄政王面前夸起口来,一旦触怒王上,恐怕下场难以预料。
    可这还没有完,刘焉话刚说完,林冲也拜道:“王上,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为国征战,当仁不让,臣自认为有能力统率全军,若北伐开始。臣愿作先锋,不打下金国。死不瞑目!”
    林冲啊林冲,亏得你还是王上布衣之交,结拜兄弟,在此关键时刻,竟与王上唱起反调,岂不闻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事情已经如此明朗,你何必抓着兵权不放。
    王钰闻言,微微颔首,叹了口气,以手拊额,作沉思状。良久,听他唤道:“萧充。”
    “臣在。”萧充急忙回答道。
    “孤且问你,你是汉人,还是契丹人。”王钰这个问题,让萧充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不敢贸然回答,因为眼前这位年轻的统帅,越来越让他摸不透了。如果一个不小心,回答错了,恐怕就有杀身之祸。
    “臣,臣是汉人。”思之再三,萧充回答道。
    “汉人?哼哼,可你的父亲是契丹人,你忘记了自己的根本么?”王钰冷笑道。
    萧义预感大祸临头,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索性一头磕在地上,只等谕令一下,引颈待戮。
    “头抬起来!本王只是半个军人出身,可也知道,军人就算是死,也要昂首挺胸!”王钰似乎对萧充这样的态度十分不满。
    萧充战战兢兢的抬起头来,正迎上王钰凌厉地目光,一个机灵,又低下头去。王钰再度起身,几个大步跨到萧充面前,伸出手去。萧充稍微一怔,伸出右臂,王钰亲手将他搀扶起来。
    打量半晌,只听他说道:“不管你是汉人,还是契丹人,在本王心里都无差别。待将来海内一统,不论汉回蒙苗,女真契丹,都是我华夏臣民。自古皆贵中华,而轻狄夷,本王独爱之如一。”
    萧充大感意外,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没等他回过神来,王钰已经颁下谕令:“传本五谕令,从今日起,全军乃至全国,再有议论汉夷有别者,定从重处治!”
    言毕,又回视萧充,问道:“卿还要辞官归田么?”
    萧充沉吟不语,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头脑都有些不清楚了,王钰视之,也不催促,转向种师道:“老将军,令弟是本王深为钦佩之人。血战沙场,战功卓著,临终时都还在任上,先贤楼上挂第一口钟,永警后人。本王希望,你们同胞兄弟,都作国家的擎天巨柱,撑起西北半壁江山。”种师道面有愧色,诺诺连声,思
    的丰功伟业,和死后的极尽哀荣,不禁有些惭愧。
    “好了,闲话少说,趁着今天你们七位卫戍长官都在,本王有一件事情要宣布。”王钰大步走回上首,却是龙行虎步,十分矫健。
    众将顿首,听见王钰命道:“来人。”帐外有人轰然应诺,随即步入帐内,众将视之。乃徐宁也,他手中捧着一样东西,仔细一看,居然是诏命。
    将军们慌忙起身,于帐中集体跪听宣旨,王钰因为特权,上殿不参,下殿不辞,所以不必起身。
    “制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华夏有史四千余载,每逢盛世,其兵威之巨,远播海外。震慑宇内。我朝自开国以来,一战契丹,二战党项,虽各有胜负,但于我泱泱大国,实不相称。今举国安定。百业兴旺,然女真蒙古。虎视于北,契丹余逆,坐望于西,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幸赖诸将,舍生忘死,征战沙场,保我社稷安宁。特嘉奖如下。”
    “林冲。”
    “臣在。”
    “加兵部尚书衔,进上柱国,晋爵燕国公。领太原,汾州,晋州牧,节制辖区内所有文武官员。”
    “萧充。”
    “臣在。”
    “加兵部尚书衔,进上柱国,晋爵幽国公,领幽州,云州牧,节制辖区内所有文武官员。”
    “呼延灼,晋爵河中郡公。领庆州牧,加食邑两千五百户。董平。晋爵银州郡公,领夏州牧,加食邑两千五百户。种师道,晋爵谓州郡公,领延安牧,加食邑两千五百户。刘焉,领兰州,熙州,西宁州,秦州牧,加食邑三千户。望诸卿精诚团结,克尽职守,待海内一统,宇内澄清,朕必重赏之,钦此。”
    “臣等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罢诏命,众将方知王上苦心,今日宴会,非但未取我等性命,反而加官晋爵,更开大宋先河,以武官领州牧,节制所有文武官员,权柄之大,前所未有。其目的,就在于为北伐作准备,将指挥权,行政权高度集中,以求高效。可恨我等,先前妄自猜度。
    “怎么样,各位国公,郡公,朝廷给了你们最大限度的权力和奖赏,要是打不好仗,你们对不起我王钰,对不起朝廷,对不起国家。”王钰高深莫测地笑着。
    萧充有着一种死而复生的感觉,一时感激涕零,上前三步,再三哭拜道:“臣自弱冠从军,上峰同袍皆视充为外族,其心必异。得王上知遇,几度擢升,臣诚惶诚恐。今王上以大权加身,充愿效死命!充有一言,不吐不快,乞王上恕臣之罪。”
    “幽国公有话,不妨直说,孤恕你无罪。”王钰笑道。
    “是,臣先前来时,妄自猜度王上用意,实乃万死之罪。今王上对臣委以重任,充若再生二心,天诛地灭!死于五雷轰顶之下!”萧充说罢,连磕三个响头,血流满面。
    “哎,幽国公言重了。本王提到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的典故,实则为了警戒各位,上下一心,精诚团结,才能成大事。若互相猜疑,同床异梦,则我北伐大业,必然功败垂成。诸位将军,都是朝廷的柱国之臣,本王对你们,是绝对信任地。回到辖区后,整军备战,待本王军令一下,当一往无前。今日,本王允诺,北伐开始之后,首破上京者,封王爵!擒获敌酋者,封郡王!”
    当日宴会,众人把酒言欢,十分畅快。宴会结束之后,诸将各回京城,准备来日启程回到各自防区。众将先走一步,只有林冲留了下来,与王钰同行。
    春光明媚,暖风拂面,王钰似乎有些醉了。骑在马背上,摇摇晃晃,一直无言。林冲比他短了半个马头,亦步亦趋的跟在旁边。徐宁领着卫队,远远相随。
    “林大哥有话想说吧?”王钰突然问道。
    林冲很久没有听到过这个称呼,一时有些讶异,正想说话时,好像想起什么,摇头道:“王上英明果敢,一切安排自有深意,臣不敢妄自猜度。”
    王钰听到这句话,似乎有些失望,扭头看了他一眼,脸上一片落寞之色。从今以后,我王钰再无知己,呵呵,高处不胜寒呐。
    林冲其实是明白人,王钰今天地安排,可谓用意深远。众将实则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他故布疑阵,让众将兵出兵器才能进山,此时众将已经起疑。待进了山,又见山内并无伏兵,众将又疑,如此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实际,有两处鬼门关等着各位将军。如果在进山之前,有人不敢交出兵器,向后退却,那他必然死在徐宁卫队的利箭之下,这是第一处。在进山之后,下马之时,如此有人不肯进帐,而是夺马飞逃地话,也是必死之疑。
    庆幸的是,将军们都严格按照摄政王的命令行事。惟独有一个萧充,似乎有逃走之意,摄政王好像也不忍心杀他,见他久未入帐,还让自己出去召唤。当时萧充那个姿势,摆明就是了想夺马出逃。
    而最后,摄政王祭出的并不是屠刀,而是升赏的诏命,或许就是对将领们忠诚的一种奖励吧。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北伐势在必行,身为军人,梦寐以求地时机终于来到了。
第一百八十七碗 蒙古向大宋称
    今年,王钰积极准备着北伐大计。按他的设想,这不会战,这几年来,国家一直隐忍不发,再三示弱,为的就是积蓄力量,以到达一击即中的目的。军事上的准备日渐成熟,大宋兰州至幽云一线,驻兵五十余万,更有精兵十万的宁夏都护府如同一把尖刀,直插金国心脏。
    按理说,他的这一切安排过于保守,不符合他一向作事的风格,因为金国的西面还有一个契丹遗族建立的西辽国,且与大宋是同盟关系。一旦北伐开战,西辽国举兵相助,金国焉有不破之理?
    可王钰对西辽国似乎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契丹与大宋世代为敌,耶律大石可是从来都没有忘记过重回东方。伐金之战,大宋必须作孤军奋战的准备,而不能寄希望于旁人。北伐一旦开始,宋军必须以极快的速度,发起雷霆一击,一战定乾坤。
    有鉴于此,历年来军队都在组建训练骑兵部队,革新战法,研发装备。京师造办局,幽州造办局更是昼夜开工,马不停蹄的赶制军械。火炮云梯,强弓硬弩,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部队中。
    是年七月,金国名将兀术历经苦战,终于平定了蒙古的叛乱。这一仗,可谓是两败俱伤,蒙古固然退回了草原,可兀术的十余万人马,战死过万,伤者不计其数。完颜亮一直秉持的安抚蒙古,南拒大宋的策略,遭到了严重打击。而此时,金国国内意见仍不统一,一班功劳卓著的老臣把持朝政,与完颜亮为首的少壮派针锋相对。
    完颜亮此时重复王钰当年经历过的岁月,王钰历经千辛万苦。才将军国重权收归己有,完颜亮与他相比,优势更为明显。因为军队将领对现状极为不满,强烈要求变动,完颜亮的策略符合他们的观点,得到了军队将领地支持。而王钰当初,南府军不过十万之众,支持者不过童贯,尚同良,种师中等人。而且上面还压着城府极深的徽宗赵。
    完颜亮缺乏的是威望,他没有上过战场,不像王钰当初那样拥有卓著的战功。要完成集权的过程,必须要拿出实际的行动来。然而就在此时,上天给了完颜亮一个绝佳的机会。
    塔塔儿人本是蒙古的分支,但其历来追随金国作战,将矛头对准自己的族人。甘心作女真人的鹰犬。而金国对于这忠心耿耿地奴仆,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爱护姿态,两族之间,通婚不断,金国皇室时常以公主,郡主下嫁塔塔儿部首领。
    而塔塔儿首领也时常送自己的女儿进入金国皇宫。嫁于皇帝王爷。大宋绥靖三年,塔塔儿首领第七个女儿年满十六岁。要送到金国皇室。而皇室之中成年的宗氏,且尚未婚娶者,仅完颜亮一人。这桩婚事,自然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