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极品御用闲人-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当赵桓忧心如焚之时,突然想起一个人来。太上皇昏迷之前,曾经提到过一个人,那就是韩毅。翻开此人履历,可以看出,韩毅跟王钰,从来都是连在一起。当年王钰出使辽国,韩毅就是副使,后来王钰任殿帅府副职,韩毅也在他手底下带兵。再后来,王钰被放了幽云外任,韩毅就是幽云骑军司的副长官。现在,王钰是京师卫戍区地最高长官,而韩毅又是他的副手。太上皇英明,从一开始,就把韩毅这颗棋子摆到了王钰身边。
    腊月二十三。
    禁宫西门,负责守卫宫门的武士们,正手持长戟,一动不动。一顶软轿,从宫里出来,行至宫门时,被武士拦住。禁宫守卫森严,任何出入,都有相当严厉的盘查。
    那轿边跟着一人,穿着便装,士兵们一时没有认出来。待走到面前时,才发现,原来是太上皇跟前的李吉李公公。
    “公公,您这是……”士兵们见他身着便装,疑惑的问道。
    “奉太上皇之命,出宫办事。”李吉在宫内名望极高,自然不屑于跟这些武夫一般见识。士兵们听他这一说,再不敢多问,甚至连轿中是何人也不盘查,就此放行。
    李吉跟着那顶轿子出了皇宫,一路西行,到了汴京城有名地揽月楼下。这揽月楼是京城里有名的酒楼,在这里,只要你有钱,就可以吃到南北各色佳肴。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无所不有。
    李吉早在两天前,就已经在这里定下了雅座。在楼下停住轿子,李吉上前,从轿中扶出一人,不是赵桓是谁?两人踏进揽月楼,只见宾客满座,呼朋唤友,划拳行令之声,不绝于耳,当真是热闹非凡。
    店里掌柜认出李吉,也不多言,直接领到楼上雅座前。李吉又打赏了一锭大银,叫他好生照看,不要叫不相干的人上来打扰。掌柜唯唯诺诺,领了赏银,自下楼去了。
    “大官人,就是这间。”李吉搀扶着赵桓,指着一处房间说道。言毕,推开房门,径直入内。那房中,却早已经候着一个人,三十多岁,相貌堂堂,英武不凡。身穿一领团花战袍,手执一柄西川折纸扇。见赵桓李吉二人进来,慌忙上前,一掀衣摆,就要拜倒下去。
    “韩将军不必多礼,请起,请起!”赵桓表现出了少有的“礼贤下士”,亲手扶住韩毅。君臣二人落座之后,李吉告辞出去,安排人手,布防在揽月楼四周,以防有变。
    一时无话,两人静坐于桌前,盯着那满桌的佳肴发呆。韩毅是个明白人,他知道皇帝今天为什么在此处秘密召见自己。校场事件,如今满朝文武都已得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韩毅虽未亲见,但也想像得出当日态势。
    圣上今天来的用意,怕是要让自己,对付王钰。
第122碗 政治献金
    卿,你是哪一年投的军?”终于,赵桓开口打破了沉似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其实内有深意。
    韩毅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臣是政和二年投身行伍,算起来,已经十五年了。”
    赵桓闻言微微颔首:“嗯,不错,十五年做到了从二品的大员。满朝文武里,你也仅次于王小宝了。”
    “臣受太上皇知遇之恩,悉心栽培,始有今日。”韩毅这句话,正是赵桓想要听到的。
    直视着韩毅,似乎要把他的心也看穿,这个人是太上皇安插在王钰身边的一颗棋子,而且是最关键的一颗,王钰一党能否清除,就在此人身上了。
    “韩毅啊,历年来朝廷待你不薄,如今国难当头,为何坐视不管?”赵桓正色道。
    韩毅一惊,慌忙起身,告罪道:“恕臣愚昧,不明白圣上的意思。但臣任职以来,克尽职守,从未懈怠,请圣上明察秋毫。”
    见他如此紧张,赵桓突然宽容的笑了笑,召手示意他坐下,又拿好话抚慰道:“其实这也怪不得你,有的人权势熏天,文武大臣都忌惮于他的淫威,你也是肉体凡胎,不能免俗嘛。”他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矛头直指王钰。
    横竖躲不过,韩毅思之再三,遂向赵桓问道:“陛下此话,可是指王相?”
    赵桓略一停顿。语气沉重地叹道:“不是他还有谁。相信当日校场事件,你也有所耳闻吧?王钰竟然当着文武大臣的面,顶撞于朕。殿帅府太尉秦桧,忠心护主,反被他一顿训斥,丝毫不顾及为臣之道。此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当初,太上皇用他。也是不得已。想必太上皇当年就已经看出此人其志不小,是以安排你在他身边。”话到此处,赵桓伸出了右手,搭在了韩毅的肩膀上。
    “韩爱卿,朕希望你作郭子仪,李光弼等辈。你的意思呢?”
    郭子仪,李光弼皆唐朝中叶一代名将,击败叛军,保下李家江山。韩毅听到此处,已经明白,皇帝要王钰死。蔡京祸国殃民多年,到最后仍旧能落个流放岭南,至少还能善终。不料,皇帝对王钰这位于江山社稷有着卓越贡献的大臣竟然如此忌惮,非要他的命不可。
    为臣之道。忠君爱国,天子诏命一下。就当奋勇无前,绝无推脱之理。但……
    见韩毅沉吟。赵桓心冷如冰,莫非此人也屈服了王钰的淫威之下?若真如此,那这赵家的天下,只怕是要在自己手中败落了。想到此处,不觉心里悲戚,仰天长叹一声,竟然掉下泪来。
    韩毅一见,大惊失色。跪拜在地,急声说道:“臣死罪!陛下既然下了诏命。臣安敢不从!若王相真有不臣之心,臣当亲手杀之,以绝后患!”
    “好!好!爱卿不愧为国之忠臣,朕心甚慰。本当对你加官进爵,奈何王贼势大,恐其见疑。待灭贼之后,再行封赏。”赵桓转悲为喜,亲手扶起韩毅,连连称赞。
    说了一阵客套之后,赵桓终于问到了具体行事地步骤。只因王钰身为宰相,集政权,财权,兵权于一身。早前自己下诏,让殿前司与南府军共掌京城卫戍,王钰唆使部下,百般阻挠。显然已经准备跟自己的摊牌了。若不削去他的兵权,只怕要扳倒他,就没那么简单了。
    韩毅沉思良久,却无良策,君臣二人正沉默间,李吉慌忙奔入房内,对赵桓说道:“圣上,南府军杨志所部,正往这边奔来!恐怕事情已经泄露!”
    赵桓骇得面无人色,失足跌坐在地,环顾左右,惊慌失措的问道:“必是王钰得到消息,要来加害于朕!这,这如何是好?”
    韩毅一个箭步奔到窗边,轻轻拉起窗户,向楼下望去。只见杨志全副披挂,领着一彪军士从楼下经过。却并无进揽月楼盘查的意思。心里稍安,正要关窗回房,突然瞥见,杨志抬起头来,向楼上张望,正好看到自己!
    但他却不动声色,转过头去,带领士兵从楼前穿过,又投别处去了。韩毅见状,心里已经明白。圣上在这里秘密召见自己的事,王钰早就知晓。暗叹此人神通广大,韩毅关上窗户,回到房中向赵桓奏道:“李公公多心了,杨志所部只是在执行日常地巡逻而已。”
    赵桓却并不笨,那杨志官居虎贲军统制,在大宋军队中,已经算是中级武官,巡城这种琐事,需要他亲自负责么?受了这一遭惊吓,他杀王钰之心,更加坚决。急忙催问韩毅,铲除王党的具体步骤。
    韩毅推脱不过,只得含糊其词的回答道:“王钰如今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恐怕寻常手段奈何他不得。除非……”
    “除非什么?爱卿直言无妨!”赵桓一把拉住韩毅右手,急不可耐。
    “除非相机杀掉此人,南府军中群龙无首,那时再个个击破,想必不是难事。”韩毅这主意虽然是含糊其词,在赵桓听来,倒也的确是个办法。如今的王钰,跟蔡京有所不同。蔡京哪怕权倾天下,但他手中没有兵权。所以可以通过正当途径,下旨将他革职抄家。可王钰身为京师卫戍区最高长官,控制着整个京城。一旦下旨要法办他,只怕他会狗急跳墙。
    又商议了一阵,韩毅始终没有拿出具体实行的细则,只说是兹事体大,需从长计议。赵桓见状,也不便再催促。又好言抚慰了一阵,赵桓起身回宫。因此次召见,属于绝密,韩毅也不便相送。
    出了揽月楼,李吉轻声问道:“圣上,韩毅此人,可靠么?”
    “哼!朕先前问他时,他面有难色,沉吟不语。此人立场不明,不可轻信,如王党一倒,他也留不得!”赵桓语含怨毒,拂袖而去。李吉听到这话,呆立当场,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腊月二十四
    离年关还有六天,京城百姓已经在准备年货,准备欢度汉人最盛大的节日。汴京城里,一如既往
    不凡。这两年王相主持变法,日子好过了一些。似f都没有觉察到,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要发生了。
    这一天,久未在军营露面的王钰,率吴用,林冲,关胜,秦明等人,亲自视察南府军大营。士兵们见到统帅,欢喜不已,王钰此来,给士兵们带来了丰厚的年货。各军各营,他都会亲自将年货发到管军的将领手中,再三嘱咐,一定要分发到人手。
    “相爷来啦!”捧日军原先并不是王钰嫡系,在南府军中地位尴尬,属于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那一类。自南府军奉诏回京后,原来的将领被调到其他卫戍区负责操练骑兵,捧日军由杨效祖亲掌,这才纳入了王钰嫡系范围之内。
    王钰一到,士兵们排着整齐的队列,雄纠纠,气昂昂,夹道欢迎。
    “好!本相给将士们拜个早年,来年,咱们南府军一定会更兴旺,更强大!”王钰笑容满面,从队列之前走过。威武的士卒,昂首挺胸,目光随着王钰而移动。
    “相爷,小人有话讲!”刚走到队列尽头时,一个士兵突然大声叫道。杨效祖脸色微变,这小子怎么这么不懂事,相爷面前,岂能放肆?
    “大胆!你怎么……”杨效祖正要训斥,王钰却挥了挥手,制止了他。走到那士兵面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阵。突然笑道:“我认识你。”
    这话对普通士卒来说,可以算是天大地荣誉。小王相爷日理万机,政务缠身,这南府军十万勇士,偏偏认识你,这不是天大的荣誉是什么?不过这话,也只能听听而已,谁知道相爷是不是真的认识。
    “你叫陈有为吧?”不料。王钰竟然还真的叫出了这士兵的名字。
    军中顿时一片欢呼,那叫陈有为的士兵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连话也不说不清楚了:“相爷,是,是的,小人就是陈有为。您怎么,还,还记得?”
    “哈哈!”王钰负手大笑,“我怎么不记得?当年隐空山大战,本相杀入乱军之中,在我背后扛着大宋国宝战旗的,不就是你么?”时隔几年,没想到王钰竟然还记得这么清楚。
    “哎,你怎么还在当兵?没提拔么?”王钰转过身,向杨效祖问道。
    杨效祖闻言躬身回答道:“相爷。您亲自定下了军功制度,这两年南府军在京城。没有仗打,所以士卒们也就没有机会得到提拔。”
    王钰点了点头。看了陈有为一眼,转身说道:“哎,规矩是死地,人是活的嘛。陈有为当年随本官奋勇杀敌,那个时候就该提拔了嘛。我看这样吧,升他作个提辖官!”杨效祖领命。
    “哎,你不是有话要说吗?说吧。”王钰和颜悦色,完全没有一点当朝一品丞相的架子。
    陈有为被王相记住姓名。本就是大喜事一件,现在又被提拔为提辖。简直是双喜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