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行-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就是庞刚了,若是换了别的官员,一听到孔林提出的这个要求恐怕早就翻脸了。你一个商贾怎么连战舰和火炮都想购买,你想干什么,想要造反吗?
    不过咱们这位从后世而来的周王的思维却是有别于常人,庞刚也觉得要是让现在的商贾手无寸铁的就满载着货物漂洋过海前往欧巴罗,那简直就是将货物白白送给那些海盗,想了想,庞刚点点头道:“这件事我原则上同意,但是购买的火炮必须要在官府备案,作何用途,每艘船上装备多少门炮都要有规定,否则官府有权直接做出处罚,严重的甚至要以谋反罪论处!”
    说到最后,庞刚神情非常严肃,“你是我亲戚,更应当守规矩,我可不希望有一天你被别人告到我这里来,届时我认得你,国法却不认得你!”
    看到庞刚严峻的神色,孔林知道自己这位妹夫可不是闹着玩的,赶紧诺诺的答应后就告退了出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四十七章 黑色好
    纵观华夏上下数千年的历史,各个朝代英雄辈出,可以说各领风骚数百年,但若是让庞刚说出他最为钦佩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被誉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这位被誉为华夏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人物可不是一般的了得。他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北击匈奴,南服百越,修筑万里长城,奠定了后世华夏数千年版图的基本格局,把华夏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华夏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华夏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在庞刚看来,后世咒骂秦始皇,说他焚书坑儒,残暴无道的人都是一些蛋疼的闲人,秦始皇对华夏民族做的贡献那就是不可磨灭的。比起后世电视剧里那位靠着种红薯让国人吃了几天红薯饱饭的后,就厚着脸皮高唱着自己还要“再活五百年”的那位蛋疼皇帝不知强了多少倍。
    秦始皇的功绩就连后世的西方学者也惊叹道:“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十五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是中国两千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其影响之深广,是后来的任何其他帝王都难以比拟的。在世界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帝王还有很多,但他们的实际影响却无法同秦始皇相比。”
    正因为对秦始皇的敬仰和崇拜,当闻人君和王志、大壮等人前来询问庞刚,新既然已经自立为周王,那原来大明的旗帜符号等东西自然不能再行袭用了,请庞刚指定一个颜色作为军队的制式色时,庞刚就毫不犹豫的说了黑色两个字。
    “黑色?”闻人君等人面面相窥了一眼。闻人君犹豫了一下后问道:“王爷,黑色属水,水德乃先秦之色,我等用之恐不详啊。”
    “屁的不祥!”对于这样的论断庞刚向来是嗤之以鼻的,为此还不惜爆了粗口:“水德有什么不好,你们不就是想说大秦只存在了短短数十年不吉利吗?秦始皇留下了千载骂名吗?”
    看到庞刚心中不悦,众人都不吭声了,只有李源在一旁低声咕囔。“知道您还用黑色。”
    “胡说!”庞刚怒了,指着李源骂道:“你懂个屁,黑色咋啦,黑色不好吗?那要依你的意思用什么颜色啊,和大明一样用红色,还是像鞑子那样八个颜色都要,弄得像块花布似的才好看吗?”
    老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李源吓得低下了头不敢吭声。其余的人也是站在一旁噤若寒蝉连喘气都小心起来。
    发了一通火候,庞刚的气也慢慢的消了,他看了看低着头的众人。叹了口气道:“你们啊,我适才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你们不知道变通的缘故,李源,我就先说说你吧,你说你一个大老爷们,书也没读过几本,你咋就知道秦始皇是坏人呢?你都是听谁说的?
    还有你,闻人君,你也算是饱读诗书的人了。怎么人云亦云的事你也信,秦始皇他怎么你了,他烧了你家房子还是抢你媳妇了,你咋就这么不待见他呢?他不就是焚书坑儒,然后杀了四百六十多个读书人吗?至于让你们骂了一千多年吗?别的不说了。大明的永乐帝杀方孝孺一家十族的时候人可不止四百六十多人吧,怎么不见你们这么骂人家啊?”
    庞刚一连串喝问将闻人君骂得哑口无言,秦始皇只是杀了四百多人读书人而已就让世人骂了一千多年,可历朝历代哪朝的皇帝杀的读书人比他少啊,也没见谁被骂了这么久啊。人家大诗人李白还专门写诗歌颂了秦始皇了呢。什么“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将众人大骂了一顿后,就再也没有人对新成立的大周军用黑色作为制式颜色有什么不满了,最后庞刚还决定用白虎旗作为自个军队的旗帜,白虎位于西方,属金。金主杀伐,用它作为军旗是最好不过的。
    讨论结果出来之后,至此,庞刚麾下的大周军就正式将颜色改为了黑色,同时以白虎旗作为军队的标记,本来闻人君等人还要求要将大周之下的官府也一并改制,但庞刚想了想却否决了这项提议,毕竟自己现在的地盘太小,若是将官职也再次改动的话只会徒惹人笑话。
    改变了军队的颜色、旗帜后,接下来庞刚要做的东西就是要讨论扩大地盘的问题了,庞刚现在有了林峰从欧巴罗带回来的八百多万两银子后,腰包可是鼓鼓的,那么再次扩军的问题就提到了日程上来。
    看重整齐坐在下首的众人,庞刚道:“好了,大家都议议吧,咱们现在银子有了,而且咱们现在有了三个省的地盘,现在的十万大军守成还可以,但若想和流寇、大明以及满清争夺天下恐怕就不够了,大伙说咱们应该再招多少兵源为好?”
    闻人君想了想,才谨慎的说道:“王爷,下官以为若是要争夺天下,没有五十万以上的大军那是万万不能的,依咱们现有的兵力那就还得再行征兵,但咱们目前的兵源可没有这么多啊。”
    “五十万!”庞刚失笑道:“我的闻知府啊,你以为五十万大军是从天上掉下来,你还真敢想啊,且不说能否征召到五十万大军,即便是真能征召到五十万大军咱们现在也养不起啊,以咱们目前的财力来看,养二十到二十五万已经是咱们的极限了,除非是咱们能迅速占领江南诸省,把江南数省的财力迅速的转化过来,这样才能养得起五六十万大军,否则你想都别想。”
    李源再次忍不住的说话了,“二十万就二十万,卑职以为,咱们若是有了二十或者是二十五万大军,收复江南足矣!”
    “不可!”
    一听李源喊着要收复江南的话,闻人君急忙拦住了,“李将军你不可犯糊涂,你知不知道,咱们既然已经占据了河南、湖北和山东三省,为何不切断漕运通道吗?为的就是生怕朝廷狗急跳墙抽调九边所有兵马前来对付咱们,如此一来势必会生灵涂炭,河南数省也势必会沦为废墟。”
    “打就打,难道咱们害怕他不成?”李源惧怕庞刚,但可不会怕闻人君这个白面书生,他瞪起了眼睛:“别说咱们可以继续征兵了,就算是依咱们现有的十万大军,朝廷就算是来二十万兵马咱们也丝毫不用怕他”
    “不怕?”闻人君冷笑道:“若是咱们和大明朝廷血战之时,鞑子趁机涌入关内,咱们又该如何抵挡?”
    “鞑子入关?”李源这下哑了,想了想有些疑惑的说道:“不会吧,难道朝廷为了和咱们打仗就这么任由鞑子入关?”
    看到李源的模样,一旁的庞刚不禁失望的摇了摇头,这个李源,即便是当了统领两万大军的军团长官了,战略眼光还是这般没长进,看来他在这个职位上也算是到头了,若是加更重的担子给他反倒是害了他。
    庞刚叹了口气,摆摆手:“好了,这件事你们也别争了,现在大明就是一个巨大的靶子,鞑子、流寇以及所有人都盯着他们,咱们虽然是另立了山头,但在他们眼里还是比不上大明这个招牌好使,而且还有朝廷挡在前头,因此咱们才能这么安生的坐在这里算计别人,否则你们想想,若是流寇和鞑子都一蜂窝的冲着咱们而来,那么咱们三省之地回事什么样子?”
    听到这里,李源也不禁打了个寒战,“是啊,若是咱们的地盘和满清接壤,而流寇又不断和咱们捣乱,咱们还能安心发展吗,恐怕各地都是硝烟四起吧,即便是能将鞑子和流寇赶出去,恐怕家里的坛坛罐罐也会被砸个稀烂吧?”
    李源这才恍然大悟的道:“所以您才不让咱们掐断朝廷的漕运吧?”
    庞刚似笑非笑的看着李源,意思很明显,你小子总算是没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王爷,那咱们此次还要招兵的话,能养得起吗?”
    闻人君是文官,最关心的就是民生的事情,现在山东省养了十万陆军,再加上数万水师,已经是满负荷运转了,若是再扩兵的话他可是很害怕粮食接济不上啊。
    “不打紧。”庞刚显得很是胸有成竹,“你可别忘了,湖北这块风水宝地现在可是在咱们手里,自古两湖就是产粮大户,虽然湖北已经遭到了流寇们的洗劫,许多东西已经都已经被破坏,但好处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原本的士绅富户也被他们洗劫一空,今后咱们做什么事时,阻力也会少了很多,开春之后,咱们立即就发动人手开始重新丈量土地分田到户,只要辛苦一年,粮食就会有的!”
    庞刚看着窗外已经消融了不少的积雪,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四十八章 皮二蛋
    大雪慢慢的化了,山间的泥路愈发的泥泞,人走在上面不到一会就会弄得满身是泥,此刻的皮二蛋就穿着一双草鞋行走在这样的一条小路上。
    皮二蛋是湖北保宁府暄县郊外的大兴村人,从小父母双亡的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家里穷的只剩下一个土炕和一堆干草了,因此今年已经二十的他还是光棍一条,在乡下来说,二十岁还没娶媳妇的男人已经算是晚婚了,为此皮二蛋也没少遭人白眼。
    皮二蛋虽然穷,但从小就跟人习武的他却是练了一身的好身手,等闲三四个汉子也打不过他,为此周围的几股响马有几次都想拉他入伙,但都被他拒绝了,因为他始终记得他爹临死前对他说过的话,那就是宁愿饿死也不能做辱没祖宗的事。所以,很听他爹话的皮二蛋很惨,惨到了连饭都不能吃饱的地步。
    皮二蛋一边走路,一边将背上的布袋往肩膀紧了紧,感受着里面的东西,皮二蛋心里就很开心,布袋里有两只山鸡,那是他昨天在山里打的,今天他就要赶到县城去换上十几斤糙米,可以让他吃好几天呢。
    一想到能今后十多天的伙食有了着落,皮二蛋就很开心,对于他来说,能吃饱饭就已经是最好的事了,至于旁人常说的娶媳妇这档子事他压根就没想过。
    走在路上的皮二蛋心里由于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