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行-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严想了想,道:“大人,您现在已经脱离了大明朝廷,原本朝廷册封的官职自然是不能再用了,山东素有“膏壤千里”的美誉,昔日周武王灭商纣,天下更始,武王首封辅佐有功的姜太公于齐,而武王之弟周公则封于鲁,依下官浅见,您不如自封周王如如何?”
    “周王?”庞刚眉头皱了皱,对着下手的众位官员道:“诸位以为华严的提议如何?”
    这时,孟卿站出来反驳道:“不好,眼下庞大人只是虽然占据三省之地,但周围依然群狼环视,如若贸然称王,咱们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不妥不妥!”
    “嗯!”庞刚微微点头道:“还有哪位有话要说么?”
    闻人君也站了出来躬身道:“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正则事不成,咱们既然已经不归大明管辖,那么取一个名号自然是应该的,这有何不妥,至于会否成为众矢之地嘛,咱们难道还怕他们不成?”说到这里,闻人君脸上却是呈现出一种傲然之色,近些年青州军连战连胜,就连闻人君这样的文官也养成了一股傲气。
    魏同年也捋须说道,“唔,闻大人所言极是,《诗。鲁颂。宫》有云:“泰山巖巖、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山东秉承周朝礼乐典仪,尊尚仁义、伦理、人和,乃“礼仪之邦”,取名一个“周”字确实很好,至于闻赞画所忧之事确实不是什么大问题。”
    看到连老板的岳父也投了赞同票,闻人君也就没人说什么了,不过是一个名号而已,立了也就立了,难道还有什么不好的吗?
    “周王?哥们以后要做周王?”庞刚一下就傻了眼,貌似明朝已经有过周王这个称号了吧?
    当庞刚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时,魏同年就摇头道:“大人所忧实属不必,大明确实有过周王称号,但那不过是周懿王、周惠王等藩王称号而已,此时此周非彼周,大人不必担心。”
    “呃,还有这么一说的。”庞刚一阵无语,难道自己这个周王是当定了吗?貌似周朝的下场不是很好吧。
    想到这里,庞刚正想反对,不过当他看到下面这么多文武官员都在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时,庞刚心中一动。这才醒悟过来,原来重要的不是取什么名号,而是众人现在只是求一个心理安慰而已。
    自古以来,造反历来就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职业,虽然胜利了封公封侯都没问题,但失败了就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掉脑袋,大家提着脑袋跟着自己干。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吗,现在只是为了求一个心理安慰和一个名号而已,叫什么真的很重要么?叫周王就周王呗,大不了以后咱们的地盘就叫大周了。
    “好!大周就大周!”就这样,庞刚就把自己的名号定了下来。
    崇祯十一年八月一日,庞刚在山东青州正式自立为周王,统领山东、河南、湖北三地,并对军队和官员重新进行了整编和册封。
    庞刚将麾下十万大军重新进行整编。这十万大军庞刚将其编为五个军团,每个军团两万人,军团下设四个营。每个营五千人,每个营下设五个千户,每个千户下设十个百户,每个百户下设两个总旗每个总旗五十人,总旗下又设立五个小旗,每个小旗十个人,因此小旗也是大周军最小的单位。
    这五大军团的编号分别是第一军团到第五军团。只是庞刚的这种懒人式的编号却着实为众人所反对,众人纷纷进言,你看人家的军队都叫什么飞龙军、玄武军。怎么到了咱们这里就只剩下了一二三四五了呢?
    最后还是庞刚恼了,瞪眼道:“要那些虚名有什么用,难道起一个威武的名字这支军队就会变成一支强军不成?”
    呃,好吧,您是老板。您说咋样就咋样,最终众人还是被庞刚抛出的那五个大饼给引诱过去了,最后庞刚大手一会,五大军团从第一军团到第五军团的统领将军分别为王志、黄春生(大壮)、李源、程凯和宾世乾、五人担任。这五个人都是最早跟着庞刚的老人了,这个任命也在众人的意料之中。也没有什么人表示反对,只是当最后庞刚准备任命治下三省的巡抚时,下面的官员们虽然面上装成满不在乎的样子,但眼里那期待的眼神早就出卖了他们。
    庞刚想了想,自己麾下三个省,山东是根本,巡抚的人选自然是非魏同年这个便宜老丈人莫属,剩下的河南和湖北两个地方的巡抚人选却是要好好考虑才行。
    过了半晌,庞刚才到:“诸位,本官……庞刚还没说完,魏同年就站了出来正色道:“殿下,既然您已自立为王,已不是大明朝廷的官员,那您就应自称为孤王或本王才是,切记不可如同以往般自称本官了。”
    “靠,还有这么一说吗?”庞刚很是无奈的点了点头:“那好吧,本本王决定,山东巡抚由魏同年继续担任,河南巡抚由华严担任,湖北巡抚嘛……说到这里,庞刚的话语顿了顿才继续道:“湖北巡抚就由李仙风担任吧!”
    “臣等谢过王爷恩典!”
    庞刚的话一出口,魏同年、李仙风和华严立刻跪拜在了地上,向庞刚行了个大礼。
    看到眼前这个景象,庞刚也很无奈,自己不过是刚刚自封为王,眼前这些家伙就成了磕头虫,连魏同年这个岳父也不例外,最后庞刚只好说道:“都起来吧,咱们这个大周不讲究这个。”
    “谢王爷恩典!”魏同年三人欣然起身,站了起来,显然对庞刚的任命很是满意。
    众人对庞刚的这番话倒也没什么抵触情绪,明朝的君主关系还不像历史上的满清入关后那么糟糕,大明时期的读书人讲究的是君王与大臣共治天下,从这点来说,,明朝的读书人是将自己看成了和君王一样,可以共同治理国家的人,而不像满清那样把臣子们当成奴才看待。
    尤其是李仙风,他以一个明朝投诚过来的臣子能被庞刚委以重任还是很满意的,虽然他也知道庞刚之所以把他任命为湖北巡抚也是因为目前手底下没有多少可供使用的官员,但从这点来看庞刚这个人胸怀还是很宽广的,不会因为他曾经当过明朝的官就会有猜忌之心。
    分封完了几省的巡抚后,庞刚又将目光投到了闻人君身上,笑道:“闻卿,本王今日就封你为青州知府,往你能好好办事。不要辜负了本王的信任!”
    “谢王爷!”
    闻人君冲着庞刚深深的一鞠,他也知道,以他一个刚投靠庞刚的人来说,庞刚能把他放到青州知府这么一个位子上已是实属难得,他也不敢要求更多了……庞刚自封为周王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天下不禁大哗,庞刚的此番行为却是遭到了无数读书人的唾骂,有骂他狼子野心的、也有骂他罪该万死的。更有甚至骂他是乱臣贼子要求朝廷出兵讨伐的等等。但令人惊讶的是,身为当事人之一的大明朝廷却是一反常态没有发表任何看法,只是表示了沉默,这却是让大明许多读书人大跌眼镜。
    盛京皇宫御花园里
    身材肥胖,穿着一身明黄色常服,没有戴帽子,露出了一根金钱鼠尾巴的皇太极漫步在御花园中,在他的旁边是他的宠妃大玉儿,即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与历史上不同。这个时空的满清遭到了庞刚几次无情的打击,兵力损耗严重,再也不能如同历史上那样肆无忌惮的攻击大明边境了。身为大清皇帝的皇太极也为此也操碎了心,此时的他看起来比起一年前苍老了许多,还不到五十岁的他已经两鬓斑白,老人斑也悄悄的爬上了他的脸庞。
    缓缓的走在青石铺就的小路上,皇太极缓缓说道:“爱妃,朕得到线报,那庞刚已然在青州自立为王,正式脱离了大明的管辖,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大玉儿想了想道:“皇上。这不是很好吗?那庞刚脱离了明国,那就意味着大明的实力又被削弱了几分,且山东于我大清的疆土隔着湖北、山海关一带,何况,庞刚既然敢自立为王。首先那明国皇帝就容不下他,两边势必要发生冲突,这样一来那庞刚就再也不能对我大清构成威胁了呀。”
    皇太极苦笑道:“你呀,你的看法怎么和代善他们如出一辙呢。”
    大玉儿转动着滴溜溜的眼珠,好奇的问道:“臣妾这话有何不妥之处吗?”
    “你们的眼皮子终究是浅了些。”皇太极叹气道:“从近处看。确实是如此,但你们可别忘了,那庞刚上次侵犯我大清领土难道是从陆地上进来的吗?他可是还有一支颇为强大的水师,且皮岛又在他的手里,他随时可以从皮岛侵犯大清!即便是庞刚要和明国开战,一时无力兼顾我大清,若是他被大明灭了还好,可要是他一统中原坐了天下,坐拥整个中原天下的他会放过咱们大清吗!”
    大玉儿沉默了半晌,才轻声道:“皇上,以后的事又有谁能说清楚呢,想咱们大清自太祖皇帝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以来,经历了无数磨难方使走到今日,这岂是侥幸?那庞刚再厉害也是人,臣妾就不信没有法子对付他了。皇上,要不咱们和明国联手灭了那庞刚,您看如何?”
    “呵呵呵呵……皇太极被逗笑了,看了看依偎在自己身边的大玉儿。
    今年二十六岁的大玉儿正处于人生中的黄金年龄,乌黑的秀发下一双凤眼透着一股子聪慧和自信,挺拔高耸的鼻梁显示了其主人的是个极有主见的人。
    皇太极笑道:“爱妃啊,你虽然为人聪颖,但对于国家大事却有些想当然啊。且不说明国愿不愿意于我大清联手对付庞刚,即便是他愿意,难道他们会放开边关任凭咱们大清勇士入关吗?若是明国不愿意放开边关,咱们大清和那庞刚可是隔着上千里啊。”
    大玉儿不服气的说道:“咱们也不必亲自出兵啊,据臣妾所知,明国在关宁和山海关那边可是囤积着十数万重兵,咱们可以和明国约定,允许他们调集山海关和关宁兵马攻打庞刚,在此期间咱们大清绝不会攻击他们的边关,这样不就行了吗。”
    “哈哈哈……皇太极再也忍不住大笑起来,指着大玉儿道:“大玉儿,你呀,你真是太天真了。你以为明国的大臣们都是吃干饭的,咱们说什么他们就会乖乖早做吗?”
    大玉儿也知道自己这个法子有些一厢情愿,但出于女人的天性,她还是娇嗔的搂着皇太极的胳膊不依的撒娇这,“臣妾知道自己笨,比不上您,那您就说说看,您有什么办法对付那大明和庞刚。”
    皇太极露出了神秘的微笑道:“你还真说对了,朕当然有办法对付他们!”
    以皇太极老辣的经验,自然不会出此昏招,不过他却是想出另一条毒计……未完待续)rq!~!
第四百三十六章 来使
    崇祯十一年八月十六日陕西西安府
    天刚闪亮,李自成像往常一样,早早就起了床,匆匆地漱洗毕,便挂着花马剑,提着马鞭,走出老营大门。尽管知道天色大亮后天气肯定很炎热,他仍然穿着一件半旧的深蓝色标布箭衣,紧束丝绦,外罩老羊皮绎红色山丝绸旧斗篷,戴一顶北方农民喜欢戴的白色毡帽,上有红缨,脚穿一双厚底毡马靴。在清晨的凉风中做了几个活动,过了一会,他的义子李双喜和一群亲兵们牵着战马走来。他从一个亲兵手中接过丝缰,腾身骑上乌龙驹,向着寨门走去。
    李自成此时的心情不是很好,自打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