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行-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二十三章 先找上门来
    节日总是短暂的,过了正月十五,无论是官府还是军户民众都不能窝在家里了,该上班上班,该干活干活,而庞刚呢也催促着闻人君、华严、孟卿等人开始了他的扩军计划。
    扩军是件大事,尤其是扩兵五万,更不是小事,绝对瞒不了人,这些日子整个青州、莱州、登州、济南、衮州等地都在讨论着冠军侯又要征兵的消息。
    这个消息不但对于山东的原著居民来说是个好消息,对于那些流落到山东,衣食无着的流民来说更是一条活命之路。
    这些年山东富饶的名声已经开始流传到了周边的各个州府,每到冬至总有许多衣食无着的流民涌向山东,而且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就像今年,山东就收容了不下四十万流民,这些流民的到来不但缓解了山东各个行业对人力的需求,而且也带来了许多合格的兵源。
    现在在山东,是个人都知道,在庞大人手下当兵那是很有奔头的,首先,每个月会有最低一两银子的饷银。其次,当了兵不但意味着你能吃得好穿得暖,而且你还可以靠着饷银养活三口之家,冠军侯还会发给大家每户十亩到二十亩的田地,虽然这些田不可能是什么良田,但你只要细心的伺候几年,加上勤加灌溉,用不了几年就会变成良田。
    更重要的是跟着冠军侯打仗能有缴获和赏银,那些最早跟着冠军侯的兵们现在哪个家里不是盖了新房娶了媳妇。跟着一个能打胜仗,而且还有大把赏银拿的将军谁不愿意啊,
    因此,过完年后,许多流民就来到各自所在州府的征兵点开始报名,从正月十六开始,来报名点报名当兵的人就开始络绎不绝。
    由于此次征兵分别在青州、登州、莱州、济南、衮州等地分别进行,虽然征兵是由各地官府主持,但庞刚也都往各地派了军队代表进行监督,防止地方官员敷衍了事。征兵工作一直进行了二十多天才算完成,直到二月初才结束。
    不过和累得不行的各个下属不同,庞刚却是将时间大部分都花在了陪伴孔若兰母子和众妻妾的身上,而下属们也都很识趣的很少打搅他,因为他们都知道,瞅着天下越来越乱,大人说不准啥时候又要领兵出征了。
    可能是全世界第一间用水泥建造起来的大屋子里,足有近百平米的大厅上烧着四盆熊熊燃烧的炭火。幽蓝色的火焰非常的漂亮,庞刚的众妻妾们就坐在大厅里打马吊。
    这种全副牌有40张纸牌的东西也就是麻将的前身,在明代,马吊在士大夫阶层里非常风行,后世的清人吴伟业在他所著的《绥冠纪略》中就认为明朝之所以会亡,很大原因上就是因为马吊。当然,这样的结论在庞刚看来是有失偏颇的,不过这也足以说明马吊的在大明的流行程度。
    由于庞刚的妻妾人数不少,一桌马吊并不能容下所有人。除开孔若兰要坐月子不能上场外所有人都兴趣盎然,就连巧儿也站在诶蔓葶的身后出谋划策。
    看着众妻妾玩得开心的情形,庞刚很是有一种满足感。他坐在一旁的躺椅上,懒洋洋的喝着茶,又细细思量着开春后要做之事,一时间不由得沉静下来。
    “夫君、夫君,人家在跟你说话呢!”
    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庞刚耳边响了起来,将庞刚从沉思中拉了起来,庞刚抬头一看,才发现李雪珠正撅着小嘴看着自己。一张玉雕粉琢的娃娃脸虽然紧绷着。却因为明艳如花,还是让人觉得相当可爱。
    由于大厅里烧着火,地面下还铺着地龙,厨房里烧着的火保证了大厅里一直都是热气腾腾,李雪珠和诸女穿的并不多。一身细布的淡黄纱绫沿边对襟背子,白杭娟绣花裙子是时下大明最时髦的款式,李雪珠还在背子的对襟别出心裁地加了几条丝带,系在胸前,不但勾勒出了一对与她年龄极不相称的险峻的双峰。而且丝带还不时随着她的动作飞荡飘摇,更平添了几分飘逸。
    她身后的背子也不似江南那般长的遮住了后臀,却只到小蛮腰处,越发显得身材纤浓得度。蜂腰轻摆,系着的那条葱绿丝带若隐若现,悬着的大小五六块玉佩叮当作响,着实悦人耳目,
    “嗯,这丫头不愧是从小生长在朝鲜王室,还真是会打扮。”
    庞刚心中暗赞,手里却没闲着,伸手将她拉了过来,让她坐在了自己的大腿上笑着问道:“好雪珠,是夫君不好,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哼,坏夫君,刚才人家说你不听,现在人家不说了。”雪珠昂着小脑袋,翘鼻微微翘了翘,一副可爱的样子跃然呈现在庞刚面前。
    庞刚爱怜的搂着她的娇躯笑着赔罪了一番这才哄得她又笑了起来,被哄得开心的雪珠很快就不老实的扭动着娇躯在夫婿的大腿上乱动,惹得庞刚一阵好笑,将手向上一撩,顺势探进了她怀里,一把握住了一只硕大险峰。
    “宝贝,你今年十七了吧?”
    庞刚一触手就体会到了惊人的弹性,只堪勘握住一半、比正在做月子的若兰尚丰一筹的险峰竟还像未过门时一般微微上翘,而这样的弹性只能出现在青春正艾的少女身上。
    “嗯,过了年人家就十七虚岁了。”雪珠“嘤咛”一面靠在庞刚身上,贴着这厮的耳朵轻喘道,一双白生生的藕臂环住了庞刚的脖颈,脉脉含情地望着自家夫君,大眼里荡漾着温柔的水波。
    庞刚被雪珠不断扭动着的娇躯惹得很是难受,正寻思着是不是抱着她进房间去,就在这时,大门被人推开了,一名丫鬟走了进来对庞刚道了个万福后说道:“禀侯爷,闻赞画在外头求见!”
    “嗯,闻人君,这家伙来了?”
    庞刚有些惊讶,不过他还是将雪珠放了下来,伸手在她丰硕的臀部轻轻拍了一下道:“你先和众姐妹玩吧,为夫去办点事。”
    “嗯,那妾身先去玩了!”
    雪珠虽然有时很活泼调皮,但却非常懂事,从不在庞刚做正事时来打搅他,听了庞刚的话后就跑到正在打马吊的陈圆圆身边“出谋划策”去了。
    由于大厅里都是丫鬟和女眷,不方便接待外人。庞刚站了起来,将丫鬟递过来的裘皮大衣披在身上,打开大门走了出去。
    出了门,庞刚就看到闻人君正站在门外十来步的地方含笑看着自己。
    看到闻人君,庞刚没好气的笑骂道:“闻赞画,你来找本官作甚,难道又有一副《汉宫春晓图》要送于本官?”
    闻人君嘿嘿一笑,拱手道:“大人明鉴,卑职家里只有这么一副传家的画了,本想送与您拍拍马屁的,但前些日子您却派人送来了五千两银子,这可是让卑职大赚一笔,倒是卑职贪财了。”
    “赚个屁,你小子要是知道日后这幅画会成为华夏十大传世国宝的话肯定会后悔到肠子都青了。”庞刚心里暗骂这家伙不识货,嘴上却是没好气道:“你不是协助华经历做征兵之事么?怎么今儿却有空到本官这里来了?”
    闻人君笑道:“好叫大人得知,卑职正是奉了华经历之命来向您禀报,咱们的征兵已经完成了,五万新兵正分别在济南、青州以及莱州等地训练,待三个月新兵期过后再重新整编入军中。大人,咱们的兵马可是越来越强壮了!”
    庞刚轻叹道:“是啊,兵马越来越强壮了,但是事情也是越来越多了。”
    “事多有什么不好,大人欲成就大事就得忙起来,如今正是吾等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啊。”
    闻人君面带兴奋之情,自从投靠了庞刚以后,整天忙碌的他精神愈发的健硕起来,仿佛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
    “呵呵,我说不过你这张嘴皮子。还有什么事都一块说吧!”庞刚摇头道。
    “卑职什么事都瞒不过大人。”闻人君笑道:“湖北方面已经传来消息,刚过完十五,闯贼就派出了麾下大将刘宗敏率五万大军往常德府杀去,眼下常德府依然告急,湖南巡抚汤洪光已经连续发了几封八百里加急给朝廷,请求朝廷出兵剿匪。”
    庞刚不动声色道:“嗯,还有么?”
    “还有就是”闻人君犹豫了一下才说道:“据衮州府知府禀报,今日在衮州附近出现了一些商贾和流民,他们在衮州府大肆广布流言,说什么“闯王仁义之师,不杀不掠”;还编出了童谣,让小儿在大街小巷到处传唱:“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家都欢悦”衮州知府目前已经抓了上百名散布谣言之人,严刑逼供后他们交代,他们都是闯贼派来的,目的就是扰乱咱们的军心民心,看看有没有可能在咱们这里起事!”
    “哼”庞刚脸色一下就黑了下来,不怒反笑道:“好啊,本官还没有找他们的麻烦呢,他们到先找上门来了……未完待续)rq!~!
第四百二十四章 阿姆斯特丹
    对于闻人君适才说的那几句话庞刚实在是太熟悉了,李自成也就是靠着这些话才忽悠了数十万流民攻下了北京城,建立了他那短命的大顺王朝。
    庞刚淡淡的问道:“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时不纳粮!真能如此吗?这句话肯定是李自成手底下的谋士提出来的吧?”
    闻人君躬身道:“大人说的不错,自打李自成攻下湖北后,天下震动,有许多科考无望的读书人都投奔了他,其中以三人为首,他们分别是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其中又以李岩为首,听闻是此人提出了那些口号,也正是他命人来我衮州府搞破坏的。可笑如此荒谬的话语竟然也会有人信,真真可笑之至。”
    闻人君有些想不通,为什么这么明显是骗人的话也有人信,哪朝哪代不纳粮啊?老百姓不纳粮当官的吃什么?朝廷怎么运作?老百姓不纳粮了难道闯贼们吃自个么?
    仿佛看穿了闻人君心中所思似的,庞刚沉默了一会,才轻叹道:“这些没什么好奇怪的,老百姓没了活路,此时只要有人站出来振臂一呼,即使他们明知是谎言,他们也会犹如溺水之人抓救命稻草般牢牢抓住不放的。”
    俩人慢慢的在内院走着,鞋底踏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口鼻间不时喷出白雾。
    闻人君搓了搓几乎冻僵的手道:“昔日,卑职在家中读书时总是不明白,为何这天下盗贼总是如同地上的韭菜般割了一茬又会长出来一茬,莫非他们就不想好好过日子么?直到卑职名落孙山后游历各地才知道,不是百姓不想好好过日子,而是官府和朝廷不想让百姓活啊。
    听说在天启年间,宫中有珍珠灯,高四五尺,全用珍珠穿成,每一颗珍珠有一分多重;华盖和飘带皆用众宝缀成,带下复缀以小珠流苏。一尺多高的珍珠灯。据说一共有四十九盏。官中各殿都有极贵重之彩灯数盏,殿陛甬道,回旋数里,全有白玉石栏,石栏外边每隔数尺远有雕刻精致的龙头伸出,颌下凿有小孔,专为悬插彩灯之用。无殿陛石栏处,立有莲桩。每桩悬挂琉璃灯一盏。紫禁城中各处所悬各色花灯,共有数万盏。遇宫女成群嬉耍,碰落几盏,顷刻间就有太监拿新的换上。如此太平豪华景象,转眼间己成陈迹!如此骄淫奢侈,百姓如何不反呢?”
    庞刚微微一笑:“闻赞画,你这番话若是让朝廷听见就是有十个脑袋也得掉了。不过适才你所言虽然没有错,但却不能成为那些贼寇四处掳掠的理由。那些流寇岁自称义军,但所幸之事比起官军来更加令人发指。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