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行-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庞刚等人拿出了军籍勘合后这名门官翻来覆去的查看,却总是不放庞刚他们进去,开始王志和大壮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当庞刚往这名门官手中塞了一锭散碎银子后这名门房才面露满意之色把他们放进去。
    大明的兵部衙门相当于后世的国防部,他除了设有兵部尚书、左右侍郎各一名外,还下设有武选清吏司、职方清吏司、车驾清吏司、武库清吏司等几个分司,其中武选清吏司负责大明各军官的职务任免、品级升降、人员调动、考核授勋等职务调动,号称兵部中的小吏部,权利很大。
    当庞刚来到武选清吏司时,看到几名低级武将正在恭敬的给一名员外郎见礼,他们不仅下跪后磕头行礼,而且还公然拿出了一封银子恭敬的递给那名员外郎,而那名员外郎也若无其事的收了下来。看到这样的情形庞刚的眉头不仅皱了起来,他也知道明朝的官员俸禄非常之低,因此平常有一些孝敬也是必不可免的,但是像这样公然在办公场所收受贿赂却是太过了,只是庞刚虽然看不惯却也不想去干涉,毕竟有些东西是他所无能为力的。
    庞刚几人排着队走在了后面,当轮到庞刚时庞刚朝着那名员外郎拱了拱手后也学着刚才那几名武官从怀中掏出了军籍勘合、晋升公文以及一封银子交给了那名员外郎。
    谁知道那名员外郎并没有接过庞刚手中的军籍勘合,而是冲着庞刚大发雷霆,只见那名员外郎手指都指到了庞刚的鼻子上大声喝道道:“汝一小小五品武夫,见到本官为何不下跪。”
    庞刚微微一怔,面色微微泛起一丝恼怒,自己虽然还没有换过军籍勘合,但也是一名五品千户。这名员外郎不过区区一名从五品,最多也就是五品的官员,竟敢冲着自己大吼大叫,还要让自己向他下跪。庞刚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以来,除了给崇祯皇帝、卢象升等几名有数的高官下跪之外,还从未对别人下跪行礼,更别提给这位和自己平级的官员下跪了。
    而看这名员外郎四十许人,一脸文质彬彬的模样,竟然拿敢指着自己的鼻子毫不留情的大骂,庞刚心中不禁渐渐涌起一阵怒火,皱着眉头沉声道:“你是何品级,竟然让本官向你下跪行礼?”
    “大胆!”庞刚此言一出,顿时就像惹了一个马蜂窝,不但那名员外郎,就连旁边几名正在办公的官吏也像是被踩了尾巴似的跳了起来,这名员外郎原本清瘦的脸庞涨的通红,手指颤颤巍巍的又指向庞刚连说话的声音也变了:“匹夫竟敢如此嚣张拓跋,简直是不分尊卑目无法纪,来人啊,把这名丘八给我赶出去!”
    这名员外郎这么一骂顿时把原本就憋了一肚子气的庞刚给惹毛了,他一把抓住了这名员外郎的手指用劲一扭,只听到“咔嚓”一声轻响,这位刚才还气势汹汹的员外立刻惨叫起来,只见他立刻倒在了地上捂着右手疼得在地上满地的打滚,众人定眼一瞧原来这位员外郎的右手食指竟然被庞刚给拧断了,所谓十指连心,这位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员外郎如何能承受这种剧痛,看着这位疼得脸色发青的同僚,从未经历过这种事情的官吏们一个个吓得面如人色,有些人指着庞刚吓得哆哆嗦嗦的说不出话来,还有的人立刻跑了出去。
    庞刚也不理会旁人,而是慢慢走到还躺在地上大声惨叫的员外郎轻蔑的说道:“你这贼厮好不懂事,适才本官银子军籍勘合都给你了,可你还不知足,竟然想让本官给你下跪,你也不撒泡尿看看你自己时什么德行,你这小小的五品员外郎承受得起本官的下跪么?”
    这名员外郎倒也硬气,他那双小眼露着怨毒的目光,用已经变得嘶哑的声音恶狠狠道:“你你这该死的丘八,你等着,老夫不会放过你的,你这个军籍勘合一辈子也办不了!”
    “不放过我?”庞刚一听冷笑了,他伸出手掌轻轻的拍着员外郎的脸,眼神中轻蔑的神色一览无遗:“你算什么东西也敢说不放过我,还不给我办军籍勘合?本官今日算是给足了你面子,但是你却偏偏要自找倒霉,那就修要怪本官不客气了!”
    说完庞刚右手一把抓住了他的腰带,一把提起了他站了起来大步向外走去,这名员外郎像小鸡般被庞刚抓了起来,一百来斤的体重在庞刚的手里却是轻如无物。
    “你,你要干什么?快放老夫下来。”这名员外郎被庞刚提在半空中,原本还挺硬气的他终于有些惊恐的大声叫喊了起来,庞刚没有理他只是大步向门外走去,嘴里还不忘吩咐道:“大壮,王志,跟本官去面圣,本官就不信了,这天子脚下就没个说理的地方了?”
    大壮、王志等人早就看这名嚣张的员外郎不满了,闻言后齐声应了一声跟在庞刚身后就走了出去。
    这里的情况终于惊动了兵部里许多正在办公的人,一队负责衙门安全的官兵也赶了过来,他们看到庞刚一行人出来后纷纷抽出了腰刀把庞刚一行人为围了起来。为首的一名把总大叫道:“凶徒休走,赶紧把员外郎大人放下束手就擒,否则格杀勿论。”
    “噌噌”只听到几声脆响,大壮和王志也抽出腰刀和这些官兵对峙起来。
    看着周围拿着刀枪气势汹汹的十多位官兵,庞刚轻蔑的一笑把手中的人对着指向他的兵器一摆,轻笑道:“本官警告你们,这不关你们的事,本官这就带着这个贼厮去面见圣上,你们要是有兴致也可以跟着本官一同前往皇极门,否则本官真的不介意杀几个人来立威。”
    说完庞刚大步向外走了出去,只剩下一众官兵和满院子的官吏眼睁睁的看着庞刚向外走去却无一人敢阻拦。
    !#
    。本站《》
第一百五十二章 登闻鼓
    第一百五十二章登闻鼓
    “老李,待会到了翠烟巷你可要带着哥几个选个好地方,你在北京可是熟门熟路,我们这些第一次来京城的土包子可就全靠你了,书迷们还喜欢看:。”兵部衙门外,刘泽清搂着保定总兵李重镇的肩膀眉开眼笑的说。
    “没问题,待会我带大伙到一个好地方,那里的姑娘在京城也是数一数二的漂亮,高矮胖瘦都有,保证让大伙满意。”由于经常来京城,对这里已经是熟门熟户的李重镇把胸脯拍得碰碰响。
    “呵呵呵那待会可就全看你老李的了。”一群原本威风凛凛的将领们此刻却笑得恶形恶状。
    突然马如龙指着前面涌出来的人群奇怪的说道:“诶?兵部衙门那是怎么了?怎么一下出来这么多人?”
    “咦,那不是庞参将吗?他怎么提着一个人出来了?看他的衣裳还是个五品的文官呢,不好肯定是出事了?”众武将们一看竟然是庞刚提着一个人出来了,心中大惊纷纷涌了上去,其他书友正常看:。
    “庞老弟,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怎么提着一个人就出来了?”
    “是啊,你这唱的是哪出啊?”
    庞刚刚从兵部衙门口出来众将就涌了上来纷纷询问起来。
    庞刚恨恨的说道:“众位大人有所不知,这位贼厮就是兵部武选清吏司的员外郎,末将适才去与他换过军籍勘合,自问该给的孝敬和公文都没有问题,可就是因为末将没有给这厮下跪,他竟然拿就冲我咆哮起来,不给我办理军籍勘合手续,末将气愤之下就把他提了出来向皇上问清楚,我大明有没有不下跪就不给办理军籍勘合的王法。”
    “呃!”众将领一听这话顿时就愣住了,话说这玩意还真不少见。明朝自中叶以来,朝廷上重文抑武之风愈来愈重,在最鼎盛的时候一名四品的游击要给五品的粮道守备下跪的事情也不罕见,因为这些文官们牢牢的把持着他们的粮饷,那些武将们为了能按时领饷不得不对那些文官们卑躬屈膝。虽然到了崇祯末期因为边关经常告急,朝廷也比以往更加依赖军队,因此军队将领们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文尊武卑的观念却并未从朝廷大部分官员的脑子里剔除,更何况今天庞刚在没有换过军籍勘合之前就只是一名五品的千户,给同为兵部武选清吏司的员外郎下跪那真是太正常了。
    按说这位员外郎的今天的反应也属于正常的行列当中,但是他今天却偏偏碰上了对这一套一窍不通的家伙。说实话庞刚对于这个时期上下级见面时下级要作揖甚至要下跪的礼节虽然不是很感冒,但也并没有太大的反感,在庞刚看来认为既然这套礼仪能够在华夏实行了几千年,就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但庞刚对于向一名和他平级甚至是低了几级的官员下跪却是绝不认同,因此他适才那名员外郎对他的谩骂才会引起了他这么大的反应。
    刘泽清近几日和庞刚挺对胃口,忍不住出言劝道:“庞老弟,你可不能犯糊涂啊,趁你现在和这位员外郎的事没有闹大,赶紧到城外找卢督师,请他老人家回来说两句就没事了,可千万不要闹大了,否则闹大了你别说新晋的参将了,就是你原来的官职能不能保住还两说呢,其他书友正常看:!”
    “是呀庞参将,这里是兵部,别说你了,就是咱们这些总兵到了里头也要客客气气的,若是刚才的事情传到皇上耳中你就麻烦了。”李重镇在一旁也劝道。
    “这”听到众将领异口同声的劝导,庞刚也为难了起来,看了看手中的这位员外郎脸上露出了犹豫的神色。
    “哈哈哈你这个丘八知道害怕了吧,本官可以告诉你,你这次完蛋了,别说晋升了,我一定要你生不如死!”这时庞刚手中的这位员外郎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原本痛得发青的脸庞浮现出一丝狰狞之色,他突然提高了声音大声吼道:“这次本官看你怎么死!哈哈哈”
    “你”看着这名员外郎眼里那犹如毒蛇般怨毒的眼神,庞刚就知道今天这事已经是无法善了了。
    “诸位大人!”庞刚对众位将领拱了拱手道:“末将与这厮的仇既然已经结下了,就没有再低头的道理了,末将还是和他上金銮殿上面圣见分晓吧,若是皇上怪罪下来大不了末将就解甲归田了。”说完,庞刚提着这位员外郎大步向适才的来路走去。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坐了天下后就制定了一个规定,在皇极门外设立了一个登闻鼓,并专门设有专人管理,一有冤民申诉,皇帝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一律重判。到明宣德年间,一位官员曾上奏取消登闻鼓,宣德皇帝以其为祖上所设未肯,但多流于形式,因为自从天启年间后就再也没有人敲响过了。
    太和殿上,崇祯正和众文武大臣们商议了一会清兵撤军后该让众勤王军马何时各自归建的事情,突然就听到外面隐隐响起了一阵鼓声。
    “咚咚咚!”
    “咚咚咚!”
    “咦,这好像是登闻鼓的声音。”
    “不是好像,这分明就是登闻鼓的声音,不过这鼓不是已经十多年没有响过了吗?怎么今天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又把它给敲响了。”
    听到众大臣议论纷纷的声音,崇祯也有些奇怪,登闻鼓还是在他那个死去的哥哥天启皇帝在位的时候响了一次,至今已经十来年没有响过了,怎么今天又响了呢?莫非出了什么大事?想到这里,崇祯的心中不由得一紧,正要命人出去查看,突然一名大汉将军匆匆上前大声禀报道:“启禀皇上,山东总领青州、莱州、登州三州参将庞刚正在皇极门外敲登闻鼓,声称有冤情要禀报圣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