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宋末商贾-第4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日下午,陈君华留下一军护卫队和选出的三千降卒守城,挟带了其余的四千多降兵分两路出发。一路由武诚率十个军的护卫队、一军子母炮队和二十架装甲战车溯北清河而上,取东平府后再沿黄河岔道南下直指济州、滕州、邳州,以涟水为终点。陈君华自己则西向出兵,在五十天的时间内,白云军旗所指,盘踞在山东东西两路,河北东路的大小军阀无不闻风而逃。由严实派出的吏员及邹平野阵前举义的三支汉军配合下,大军到达处无不望旗而降,迅速进占博州、大名府御河以东的地域,返程北上直至把河北东路的御河以东、海河以南的大片地区收入囊中。
        到四月十五日为止,山东、河北两地北至海河。西至御河,南至黄、淮以北几乎所有地城镇都换上了白云旗。因为有林强云事先来到海州收降了杨妙真,派人率一部忠义军由涟水沿河而上,在邳州西北的黄河边迎上了武诚的大军说明情况。所以淮阴以下的淮北江岸。还是打着李全、杨妙真地青龙铁枪旗。武诚则下令,让忠义军旧部依然在多处慢吞吞地架设浮桥,做出一副准备向江南攻击为李蜂头报仇的姿态,以迷惑宋军。这种态势使费尽力气、消耗掉大量兵力夺占了楚州的赵范、赵葵死死约束大军,紧张地严守河防,不敢作过河之想。
        到四月十五日为止,经初步大略统计,新收取的地面共得人户七十四万一千三百七十六。口一百八十八万六千七百五十五。根据地控制的土地面积扩大了近七倍,人丁增加了将近一倍左右。占地面积增加超过了根据地巨头们的估计一倍有多,但人口的增加则只有原先估计四百万的一半还不到。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新收地面地使用花费。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山东、河北诸路,但凡有白云军旗插上的地方,立即就有在根据地内经过短时间跟班、官学里习学治政地官员胥吏,和作为地方治安主力地新编守备军从制武军手中接过地方管理权。新官府建立之初,就马上委派当地有声望、拥护新官府政策的缙绅、耆老或者识字之人为厢坊里隅的长贰,帮助官府、守备军进行民政管理。
        以原根据地为核心,大量粮食、种子、农具及耕牛,成辐射状源源不断地向各地输送。新纳入根据地的九十六县。由新官府组织规劝。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盘点人户、清丈分租土地、赊销粮食种子耕牛农具,大力垦地开沟农耕植桑进行春耕生产。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陈君华和武诚的两路大军除了以强势的兵力夺占目标州县外。还按林强云所说的办法,派出多队精干地小股军伍,越过御河、黄河,在金朝、蒙古占领区亮相,并进行骚扰活动,以使蒙古军及逃出去的大小军阀无暇率军回乡作乱。
        由于这一带自入春以来已经数月没下过雨雪,今年已有干旱的征兆,陈君华下令将邹原野大战俘获地大部分俘虏,连同早先被扣在根据地的高丽民夫,还有各州县收降的大批蒙古各族仆从、奴隶兵派军押至御河、黄河,强制他们在根据地一侧进行开路,并相机疏浚一些快被泥沙湮没、不方便通航的运河河道。
        由于新得到莱芜、利国两大铁监、石炭监,张国明和沈念宗两位安抚使几乎把所有能够勾抽出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放进去。到四月中时,以两大坑冶的原有部分人手为底子,两大铁监和石炭监已经初步开始采矿开治,再有一二个月即可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了。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双木商行属下的南北米面铺、粮食行店,海舶、漕船无不全力开动。无数根据地急需的生产、生活物资从两浙、两广、大江两岸的各州县装船出发,采取各种合法、非法的手段,通过各种合法、非法的渠道,络绎不绝地由水路运往胶西、海州、邳州三大转运站。然后,一部分物资由三大转运站改水运而走陆路,路近的地方由各地民户们自己采用人挑、肩扛、牛驮运回官府赊销给他们所需的救命物事。路稍远些的,则由官府和各地民户合作,用上了一切能够用得上的运输工具,将物资运回各地。另有大部分物资,则由官府组织能在现有河道上行走的大、小船只,发往各地州治,经官府之手流向所属县镇,再分派到当地民户的手上。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山东、河北上百个县数千村镇近二百万人的衣食住行,所需的各色粗细家什、日杂物事数量巨大,地方上初建的官府为治下子民的活命生存,已经不遗余力地拼命了,实在是没有多余的人和精力将方方面面都照管到。
        双木商行在此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双木所属的各地店铺、行社以最快的速度运作,带动本地与江南的行商小贩们鼓足大赚银钱地劲头,从各地般贩锅碗、盆瓢、针头线脑、粗细布帛和鱼、盐、海菜等诸般日用百货到各地,甚至连金国、高丽、倭国也有不少商贾参与到这次赚取银钱的大潮中。一时间。整个山东两路,河北东路一部和大名府路般贩买卖的人来往不绝,呈现了自蒙古兵入侵以来从所未有的兴旺景象。
        由于蒙古军入侵而已经糜烂了二十年地金国,因金宣宗南逃。
        人心瓦解。自中都陷落后,连中原也如鯛塘沸羹般致使鱼溃网烂了,山东、河北诸路份爆发了自金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反金自立浪潮。各部反金民军皆以红袄为号,人称红袄军。此时被收服纳入根据地版图的近百个县内,到处有溃散的小股红袄军余部、结社自保的村寨、占山为王靠打家劫舍以图活命的匪盗贼人。两三百股残军、强盗、贼寇这些年来已经养成了据地坐等肥羊出现,然后一拥而上抢劫来获得生活来源。他们得手时便大秤分金,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胡吃海喝一气,失手或是没有人货抢时。便宰杀养着的肉人为粮苦熬日月,过地是有一天过一天的无望日子。除结社自保的村寨外,没多少人会想到应该出力劳作。耕田种粮自给以作长久之计。
        因此。随着粮食物资地运到各州县,新占区内各地抢劫、**、谋财杀人地大小案件与日俱增,治安形势极为严峻。鉴于这种情况,根据地安抚使司、制武军和守备军大营三大政军衙门会商后决定,由护卫队、守备军各调一部兵力组成数支专门的军伍进行剿匪;另遴选忠诚精壮的部分新降仆从军、奴隶兵补充到护卫队、守备军中充实不足的兵力。
        更令得张、沈两位安抚使大人发愁的是,这段时间的官钱库、官粮库像是大开了闸门的河渠,金银铜钱米面稻麦豆椒等似流水一般哗啦啦的奔流出去。事先从各地商行勾抽来,折合约三千余万婚地银钱已经剩下不到五百万婚。虽然还有三千万婚的金银铜钱库存,但这是已经在根据地发行使用了的“齐鲁纸钞”保证金,是绝不能动用地。
        两年来购买储积的三百二十多万石粮食现时已经基本运空。只余下不足五十万石,这可是原根据地军民人等必须留下的口食,并用于平抑三州粮食市价的最低数量了,也是万万不可挪作他用的。
        两位安抚使大人仔细的算了一下,包括各地民户的赊销,官员军队的薪饷、食用,怎么也还得再有一千万贯的齐鲁纸钞,另加百万石左右的粮食方能解决全部的问题。若是再这样没有其他的银钱与粮食来源,接下去的日子会十分难过。
        虽然有消息说,这段时间里马上就会有粮食从两浙、两广、两湖诸运来,但可以运到多少还是个未知之数。何况,即使粮食能足量的运到,若是双木商行下属自己发运来的还稍好一点,可以先度支一部分银钱,以后再将欠下商行的余款补足。但是,由其他商家运粮食来呢,这个购粮款是怎么也不能拖欠的,又要如何解决才好?好在冉琥已经于去年底到今年初这一段时间里,在大宋境内开办了数百间金行,还可以劝说商贾们将齐鲁纸钞带到江南各地去兑换金银铜钱,要不然,两位安抚使大人可真的是要去上吊了。
        …………………………
        “红边的露袖蓝夹上衣,哦,是夹绵背子,怎么一直都记不住呐。白战袍飘飘,白袍内里还穿得有袴……不对,这不是袴,是裤,有军用铜头皮带挂系的裤子。外面灰脚帮(绑腿)将小腿缠得松紧合度,这身打扮穿得真是暖和。哈哈,就连这头上的露髻遮阳笠也平平整整地,戴上去真是好看得紧啊……只不过,似乎还有些美中不足啊!不象话呐,当兵的没有甲胄,好像是有点……有点……嗯,有点不怎么妥当。”过去的二十多年被饥饿和寒冷折磨得心惊胆战的直狗剩,一件不漏地穿戴上军中所有发给的披挂,浑身暖洋洋的说不出地惬意。长这么大,直狗剩还只是远远地看过蒙古的大官有穿一件、半件漂亮的衣服,没想到自己也有穿上如此爽滑新衣的一天。真是威风,真是舒服呐。享福喽,苦日子过到头喽。接下来只要皈皈服管,只要顺着官长地意肯听说听教,咬着牙忍上他五年七年的,攒下百来贯……不。就是几十贯银钱也可以,求官长放自己回去种地作田,然后寻个没人要的婆娘——就是年纪大点,或者是样貌丑点,甚至是死了汉子的寡妇也不怕——央媒婆说合讨来做老婆,也学别人般过过男耕女织地安宁生活……唔,若是计来的婆娘能为自己生下个一男半女的,这日子就像到了天堂一样。再无任何不足了。
        一个当大头兵的小卒子如何能积攒下银钱?还白日做梦想讨老婆,不会是发花痴昏头了吧!?
        “呸,连制武军的兵有薪饷发的都不知道。真是薯头、薯头。大薯头啊……你。”直狗剩心里大骂瘾想中提出疑问、不信自己能攒钱讨老婆的人,对那想象中没影的家伙狠狠教训了一番:“本大爷现在当地兵是什么,是制武军呢。制武军是什么样的军伍知道不?嘿嘿!不懂了吧,制武军就是京东安抚使衙门所属的禁军呐。守备军,守备军又怎么了,比南边地厢军好得多了。是,我当地是守备军,只是在各地站站哨。看看门,民夫不足时去做做劳役,有时也会出动去查察奸宄。也有可能围捕捉拿歹徒小盗,不是正规的护卫队。虽然守备军与护卫队比是差了那么一星半点的,但每人每月除了吃穿之外,就算是‘下卒’也还能度支一百二十文足的饷钱。若是有一天升到“中卒”,一月就会有一百八十文的饷钱,更别说‘上卒’的每月二百四十文了。诺,看看我身上穿的,从里到外一色全新的细麻布料子,脚上是什么看到没有,千层百纳布底面地布鞋嗳。瞧瞧,多么厚实的白鞋底,浆硬了黑色的鞋帮子上还有扣脚地鞋带,套上袜子往里一穿,暖得你脚底心冒汗。你穿过这么好的布底鞋没有!吃的,哈哈,年节庆典时吃的什么我就不多说了,就拿平常日子来讲好了,每天定规是一日三餐,早上人人一个比拳还大的馒头不算,稠得像饭般的大米粥、麦片粥随你放开肚皮可着劲地吃,管饱。不过,官长老兵们说,叫我们以后不要吃得太饱,以免训练时会得病    肚子痛,说是叫什么‘麻缠炎’的鬼病极为难治,须得局主以大法力将人开膛破肚才能治得好。这倒也是,全天下只有一个局主才修成了地行仙之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