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渊仙族-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时候,王家的大宗物资顺着清璃江进入浊水溪。
  再逆流而上,通过运河,就能进入跃马川,到达鹤云湖坊市。
  据我所知,清璃郡各类矿石、灵木产量极高,在清璃坊市,根本卖不上价钱。
  可河阳郡北边是崇山峻岭,妖兽也很多,适合开发的矿山极其稀少,又没有水路运输。
  因而,整个河阳郡极其缺乏矿石、灵木。
  王家只要将自家产的矿石、灵木运过去,价格翻几番都是轻而易举。
  而且,河阳郡的需求量很大,王家运过去的矿石、灵木,绝对不会积压。”
  王守业问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隔在浊水溪与跃马川中间的,是铁屏山吧?
  这座山,山石极为坚硬,你们有本事挖穿?”
  李星河满脸喜色,道:“若是以前,我们都不敢想。
  可河阳郡各家族在铁屏山西侧,开山取石数百年。
  前一段时间,铁屏山被挖塌了,出现了一个十多丈宽的缺口。
  我们河阳郡的几个筑基修士,前去查探一番后,都觉得可以借这个山口,挖一条运河,连同浊水溪和跃马川。”
  王道远和王守业两人,都被惊得瞠目结舌。
  王守业有些哭笑不得,道:“你们河阳郡的修士是真贫啊!
  铁屏山的石头除了坚硬,又没有多高的价值,用得着去死磕几百年吗?”
  李星河尴尬地笑道:“这不是缺石料缺疯了吗?只能见石头就挖,没想到竟然挖出了这么大的好处。”
  王守业思索一番,道:“我王家缺人,可抽不出人去帮忙挖运河。”
  李星河丝毫不觉得奇怪,笑道:“这点事哪能劳烦王家,我们那边出人,反正最大的阻碍铁屏山,已经开出了个口子。
  其他的地方都算不了什么,以咱们筑基修士的实力,一百多里的运河,用不了多久就能开出来。
  我此来,只是想联系几个出产矿石、石料、木材的家族,能到鹤云湖坊市做生意。”
  王道远问道:“李前辈为何不联系杨家呢?杨家现在可是清璃郡北部的领袖家族,只要杨家点头,这些不都是小事一桩吗?”
  李星河叹了口气,道:“若是能说服杨家还好了,可这事有点损害杨家的利益。
  杨家以炼器为主,清璃郡的矿石、灵木越便宜,杨家好处越大。
  可一旦打通了清璃郡与鹤云湖的水路,清璃郡的矿石、灵木,有了新的销路,价格势必上涨,对杨家不利。
  杨家不亲自出手打压就算好的了,又怎么会帮忙?”
  王守业思索一番,道:“这事还真不好办,我王家与杨家几百年的交情了。
  若是真有损杨家的利益,我也不敢草率行事,需要与族中长老商议一番。”
  李星河也不着急,答道:“这是应该的,我目前就在铁屏山一带,主持开挖运河的事务。
  若是有了结果,可以告诉孟道友,由他转告我。”
  说罢,李星河与孟长风告辞离去。
  待他们走后,王守业问道:“道远,这事你怎么看?”
  王道远答道:“这方面咱们都是外行,我连灵木和矿石的价格都不知道,还是请十叔公吧,他老人家在这方面是行家。”
  王守业点头道:“那就召集各位长老,好好商议一下这个事情,尤其是要听听十叔公的意见。”


第一百六十九章 前往鹤云湖
  此时,庆典刚刚完毕,家族各长老还都留在玉泉峰。
  族长召集,各长老很快就到了议事堂。
  王道远将事情的原委,向各位长老陈述了一遍。
  之后,王守业道:“这件事的原委,道远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接下来要怎么办,还请各位长老商议一番。
  道昌,你是矿山长老,你来说说吧。”
  王守业是一心想把王道昌培养出来,然后自己当太上长老,有机会就锻炼他。
  王道昌被点名,只得站起身答道:“这个还要看到底能有多大的利润,若是真能翻个几倍的利润,这事干了也无妨。
  毕竟,咱们王家的所有矿山、林场,目前都处在压制产量的状态。
  清璃郡矿山和林场太多了,而市场就这么大一点,开采出来再多的矿石,也卖不出去。
  要运往清璃江下游,耗时又过长,一阶矿石和灵木根本不值得。
  若是能打通与河阳郡的水路运输线,就不怕有东西卖不出去,也就不用再压制产量,家族的收入也就能更上一层楼。
  至于得罪杨家,咱们又没有正面跟杨家过不去。
  矿石和灵木有了新销路,价格涨价,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又不是咱们王家故意做的,找事也找不到咱们的头上。
  再说,咱们王家以后要出售禁神蚕丝,那可是大利。
  卖给谁都是卖,就多卖给杨家一些,也就是了。
  杨家得了大好处,也就不会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只是我有些想不明白,孟长风为什么这么积极?
  他难道看不出来,这是得罪杨家的事?
  咱们得罪杨家,不会受多大影响。
  王家已经是杨家阵营中最强的下属家族,杨家要做什么事,必定要倚重咱们王家。
  不可能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和咱们王家反目成仇。
  孟家现在可全靠杨家罩着,才能生存下来。
  连活着都艰难,哪儿来的胆子得罪靠山?”
  九叔公笑道:“我是越来越佩服五哥的看人眼光了,他早就说道昌也是当族长的料,以前没怎么看出来。
  放在外面历练一番,果然是个好苗子。
  道昌分析得不错,咱们王家做了这生意也无妨。
  间接损害杨家利益,杨家也不会怎么样,以后可以用禁神蚕丝弥补。
  至于孟家怎么想的,道远,你来说说。”
  王道远起身答道:“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孟青山前辈临死前,说放心不下了。
  我和太公去吊丧的那天,孟长风借口答谢云翼背回孟前辈的棺椁,请我放出云翼,帮忙镇场子。
  得到梁家赔偿之后,也没有回礼答谢杨家和咱们王家。
  可以看出,孟长风确实是个有手段的人。
  他能看到眼前的好处,也有能力把好处拿下来。
  可却不懂得有来有往的道理,不会和其他势力打交道,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的掌舵人。
  而且,他的目光太短浅了,看不到以后的处境。
  他以为,杨家需要借助孟家,围堵梁家。
  孟家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杨家也能原谅,就没往后想想。
  几十年后,梁家老祖坐化,梁家必定衰落。
  杨家不再需要再严防梁家,还会容忍一个实力不强,还总想挖自己墙角的下属吗?
  自身没有站稳脚跟的能力,就想把靠山一脚踢开。
  或许,孟家的基业,就要毁在孟长风的手里。”
  十叔公惋惜道:“孟家也真是运气不好,唯一一个适合筑基的,却不是当族长的料。”
  王守业问道:“各位长老还有意见吗?如果没有意见,那就先答应着。
  随后,咱们再派人去试试,看能有多大的利润。
  要是利润少,那就少运过去一些。
  利润多,就在那里盘下一间店铺,好好做这个生意。
  这事就交给十叔主管,道昌和道远协助。”
  三人起身称是。
  王道远直接御剑前往青云峰,向孟长风说明王家的意思。
  孟长风得到消息后,就屁颠屁颠地给李星河传话去了。
  王道远告辞离开,心中暗道:“可惜了,这样的人,可以用来独当一面,却不适合用来执掌全局。
  是个将才,却坐在了元帅的位置上。”
  两个月以后,孟长风来到玉泉峰,转告李星河那边的消息。
  浊水溪和跃马川之间的运河已经挖通,李星河邀请王家派人去鹤云湖坊市,商谈合作事宜。
  王家早就做好了准备,派出十叔公、王道昌和王道远三人,带着两艘灵船,前往鹤云湖。
  两艘灵船,一艘装着王家所有种类的矿石,一艘装着所有种类的灵木,每一类都只装一点。
  这两艘船的货物,就是用来试水的,看看在鹤云湖坊市,能卖出什么价,也顺便展示一下王家的物产种类。
  两艘船从眠弓潭出发,一路向南行进。
  到了清璃坊市后,继续向南行进一百余里。
  到达浊水溪汇入清璃江的地方,此处的河水清浊各半。
  东半边江水清澈见底,西半边则是浊浪翻滚。
  灵船在此处转向,进入浊水溪。
  浊水溪水量丝毫不逊于清溪,只是水面较为狭窄,水流更急。
  西行三千余里,已经能够远远望见西边的高大山脉。
  这正是传说的铁屏山,真如一座巨大的屏风,将东西隔绝开来。
  又前行千里有余,铁屏山已经近在眼前。
  浊水溪本是从南向北流,却在此折返,转头向东流去。
  铁屏山被挖塌的地方,正好赶在浊水溪转弯处。
  这处被挖塌的地方,被取名“天门关”,这个名字也挺贴切,从东侧望去,确实像天上开了一道门。
  溪水在此处被人为地分为两条,大概一半的水量越过天门关,向西流去。
  王道远不敢让灵船贸然过去,万一天门关西侧是一个陡坡,灵船绝对会粉身碎骨。
  他提前御剑飞过天门关,发现西侧是一个巨大的缓坡,坡度比东侧还要小不少。
  灵船在此航行,毫无难度。
  天门关所在之处,可谓是恰到好处,将溪水引过天门,十分方便。
  要说是无意挖塌的,他真不相信。
  灵船越过天门关,进入运河。
  这运河宽二十余丈,深三丈有余,水流也不是特别急。
  灵船使用灵力驱动,勉强可以逆水而上。
  这河道不算多宽多深,可这是在岩石极为坚硬的铁屏山上挖出来的。
  铁屏山的岩石硬度,王道远一个金刀术打上去,也就在石头上留下不到一寸深的痕迹。
  百余里长的运河,绝不可能是短时间开凿出来的。
  为了打穿铁屏山,开通两郡的水路,河阳郡的几个家族,真就硬生生花了几百年的功夫。


第一百七十章 鹤云湖坊市
  船过天门关,剩下的水路就好走了,都是顺流而下。
  沿运河航行百余里,进入跃马川。
  跃马川上游河道,宽度仅有三丈多。
  运河汇入之后,河道宽度一下子扩展到近三十丈。
  跃马川下游河道,也是经过人为拓宽的。
  河岸十分整齐,并没有出现河水不受束缚,四处乱流的情况。
  顺跃马川向西航行两千余里,就到了鹤云湖。
  鹤云湖大致是个圆形湖泊,面积不大,直径不到两百里。
  这还是运河挖通,浊水溪注入之后,才有的规模。
  王道远在绿柳洲呆了近二十年,看惯了百川湖,再看这鹤云湖,实在太小了。
  近岸处,水下还有刚刚被淹没的青草。
  看来,运河挖通后,湖面扩张了不少。
  湖中心水很深,少说有三四十丈。
  鹤云湖所在的地方,是一处天然洼地。
  其东、西、北三面地势都很高,河流都向鹤云湖汇聚。
  唯有湖泊东南角地势低洼,湖水从此处流出,形成一条溪流,名为鹤云溪。
  鹤云溪宽五六丈,深只有一丈多,水流还非常平缓。
  这点流量,跟天门关那边引过来的水量,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以后,鹤云湖的水位还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