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为龙之道-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千多年,道行不浅,此时已经隐约觉察到自己之前杀掉的那头妖虎恐怕与白虎妖王有很密切的关系,否则它不会这么拼命。
而且他在冥冥中感到了一股威胁,好像有哪个修为不下于他的高手在暗中窥视着他,伺机下手!这种锋芒在背的感觉让他警惕之心大起,不敢再犹豫下去。
“迟则生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枯荣魔尊暗想,于是他对白虎妖王说:“虎王,之前那件事是我不对,我也不知道你那么看重你的那位族人。但是,它毕竟还只是一只妖虎,没有化形,按照你们万妖盟和我们修真界之间的协议,凡是未化形的妖兽都是可以随意捕杀的,我也只是遵守协议罢了。”
顿了顿,枯荣魔尊又接着说:“不过,毕竟是我又杀害了你的族人,有错在先,这样,”说着,他肉痛的从储物空间里拿出一个二寸高的白玉药瓶,“这是我从前得到的一瓶‘万年石钟乳’灵液,功能洗经伐髓,是夯实根基、提升修为的无上灵药,就赔给虎王,表示我的歉意,如何?”
最后又阴测测的加了一句:“如果虎王执意要与我拼个两败俱伤的话最得意的绝不会是你我二者中的一个。”
枯荣魔尊心中也很肉痛啊,这“万年石钟乳”灵液乃是他五百年前在一处地底溶洞中得到的,炼制丹药用了一部分,剩下的大部分都在这玉瓶里,说舍得那是骗人的,可以如今为了避免更严重的冲突发生,威胁到自己的老命,也只有忍痛送人了。
白虎妖王当然明白这“万年石钟乳”灵液的珍贵之处:这万年石钟乳汇聚大地精华凝结而成,本身便是极品宝物,含有的灵气甚至超过极品玉石,而它每隔一年就会滴下一滴灵液,这灵液是“万年石钟乳”的精华所在,本身又属水,带有水的柔和性质,随意最适合作为炼丹的调和物,只要一滴,就可以极大的保证一炉丹药的成功率。
就算直接服下,也可以纯化修为、洗经伐髓,枯荣魔尊居然把它都作为赔礼,的确是大出血了。
而且它也听明白了枯荣魔尊话中的意思:我是按协议办事,就算在无意中得罪了你,也是无心的,拼到现在这个地步,也应该适可而止了,我都赔了你“万年石钟乳”灵液这样的宝物,足够你培养出好几个优秀的手下了,足以弥补你的损失。这十万大山毕竟凶险莫测,再拼斗下去,一定会两败俱伤,说不定就会被别人渔翁得利。
其实经过这一番拼斗,白虎王虽然仍旧怒火熊熊,但是却冷静了许多。万妖盟中也不是一片和睦,它自家知自家事,在万妖盟中也有几个对头,平日里也是明争暗斗不断,要不是有盟主压着,早就散伙了。
而且它也发现,这枯荣魔尊不愧是魔道的大魔头,修为比他还稍高一筹,不是它自己一个能对付得了的,平到最后,肯定是两败俱伤,要是真的被对头发现,那可就真危险了。
正好枯荣魔尊先道了歉,又赔了礼,总算有了台阶下,于是也就隔空一招,收下了枯荣魔尊手中装载着“万年石钟乳”灵液的白玉瓶,说:
“魔尊既然是无心之失,我也不再追究,此时就这么揭过吧,时候不早了,就此告辞!”它心中的怒火还未熄灭,也实在是懒得与枯荣魔尊再多说些什么,所以简单的拱了拱手,就离开了。
“果然是妖兽蛮夷,不知礼数,哼,今日先放你一马,日后再见分晓。”枯荣魔尊恨恨的一挥袖子,也施法遁走了。
白虎妖王和枯荣魔尊相继离开一刻钟离开后,云龙的身影出现在他们交战过的这片土地上。他看了看周围一片狼藉的地面,说:“经此一遭,地脉已经破损,非要百年后才能恢复。也罢,我既然恰逢此处,就结一场缘法吧。”
说完,就施了一个“搬山咒”和一个“甘霖咒”,“搬山咒”挪动土石、修复破损的地脉,“甘霖咒”降下甘霖促进附近植被生长,半个时辰后,这片地域又恢复了郁郁葱葱、山石灵秀的地貌。
云龙不是没动过趁着白虎妖王和枯荣魔尊两败俱伤时出手擒下他们的想法,凭他的修为,起码有八分把握,并且还能获得他们的法宝丹药。
尤其是枯荣魔尊的那件“阴阳神魔旗”,给擅于施展阴阳术的云沧海分身使用一定很适合,说不定还能对阴阳术有更深的领悟。不过他最终还是没做,因为这不符合他的龙之道:
龙的爪牙深藏在云雾之中、只司职自身本分、蜷缩起爪牙锋芒,所以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称;但是,龙也拥有强大的杀伤力,所谓“龙有逆鳞。触之必怒”,所有的敦厚隐忍,是指在底线之外,龙是没有任何威胁的,一旦触及底线,则龙奋起神力,怒而杀人,爪牙毕露、倏忽间起于九天之上,搏杀冒犯者于万里之外。有力而不乱,有威而不暴,这是真龙的本性。
简单的来说,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我过甚,我必杀人!”
白虎妖王和枯荣魔尊之前并没有冒犯过他,甚至之前一点儿关联都没有,而无缘无故的伤人,是不符合龙之本性的,所以他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不做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任凭白虎妖王和枯荣魔尊离去。
在做出这份决定的一刹那,云龙突然觉得心神一清、道心通明,对龙之道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
第七十二章 有舍必有得 万载空青
第七十二章有舍必有得,万载空青
云龙之前虽然有很大把握拿下白虎妖王和枯荣魔尊,不过白虎妖王和阴阳魔尊都可以说是身经百战、老奸巨猾之辈,肯定都有几手绝招作为底牌,拼斗下来会付出不小的代价;而且这种趁人之危的行为与他的本心和龙之道不服,会导致道心受损。
现在,他的做法顺应了自己的本心和龙之道的做法,所以道心才更进一步,这也是不小的收获了。要知道,到了云龙这种的修为层次,道心想提升一丝一毫都非常不容易;一般都是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打磨,才能一点一滴的提升道心,增加修为。
所以修真者都是前期修炼比较容易,一旦修炼至天仙后,修炼的难度就会骤然增加百倍,因为到了仙人的程度后,只有道心、境界提升了,修为才能随之提升,否则,就算闭关苦修千年万载,修为也不会有多大进步反而会有可能因为道心境界压制不住功力增长,导致走火入魔。
而能够提升道心的方法主要只有两种:心境、功德。所以好多仙人都会下凡游历红尘、积修功德,这也是为什么凡间有那么多神仙传说的部分原因。
云龙默默感受了一下随着道心提升而松动的修为,如果说原先的修为就像被坚实堤坝拦截的江水,虽然反复冲击,却始终冲不破拦截的堤坝;
而现在,道心的提升就如同将堤坝破开了一个口子,破口虽然小,但是却使使江水有了宣泄的方向,通过反复的冲击,终将冲破关口,浩浩荡荡的流向大海。
云龙微微一笑,放走白虎妖王和枯荣魔尊后所带来的稍许遗憾之情一扫而空。刚转头要走,眼角余光扫过一片碎石,却“咦?”了一声,手一招,将埋藏在其中的一颗与众不同的石头抓到了手上,仔细端详:
这颗石头有拳头大小,颜色青中透白,中心有些透明,好像藏有液体,稍微摇晃,还能听到水声;两端呈金色,一端稍白、一端稍黑,比一般的石头沉了很多。
“居然是深藏在山腹中的万载空青!怪不得受到了两大绝招的波及还没有破损。”云龙称赞道。接着又自言自语:“金土相生,所以这万载空青才能吸收庚金之气,还顺便将绝招对轰后与庚金之气纠缠在一起的阴阳魔气吸收了。呵呵,真是造化神奇。”
空青,又名“青油羽”、“青神羽”、“杨梅青”、“青要女”,是一种药物,功能明目,去翳,利九窍、通血脉、养精气。治青盲,雀目,翳膜内障,赤眼肿痛,中风口歪,手臂不仁,头风,耳聋。
而上万年的空青更是修炼者提升修为、炼制丹药的佳品,而且如果直接服食,还可以增强目力,进化出一双能够洞彻下至九幽、上至青冥的神目。
而且这块万载空青外壳更是吸收了精华的西方白虎庚金之气和阴阳魔气,成为了很特殊的三属性材料,如果精心培养的话,说不定可以炼成独特的法宝。
云龙收起这块变异了的万载空青,自觉这次十万大山之行的收获不小,不但观看了两大绝顶高手的大战,收敛了自己稍微升起的骄傲之心;
还见到了这块难得的变异万载空青,说不定日后还能从中揣摩出些许白虎妖王和枯荣魔尊功法上的奥妙,增强自己的见识和法术修为。有了如此收获,他就不打算再去收集别的天材地宝了,因为他已经很满足了。所以,云龙径直隐藏身形,离开了十万大山。
之所以要隐藏身形,自然是因为十万大山此时还是三大势力的地盘,他一个外人还是不要太嚣张的好。
十三年之后,玲珑谷内。
元武子正在看他的师弟舞棍,说来也奇怪,自从三年前这位师弟上山后,师尊就没有教过他高深的修炼之法,只是传授了他一些凡人修习的武技和兵法韬略、治理天下之法,好像并不在意他,否则为什么不教他修仙之术呢?
但是奇怪就奇怪在这儿,师尊虽然没有教授他修仙之术,但是使用了巨量的药材和耗费功力为他洗经筏髓,改善体质,并且亲自为他讲解那些知识,答疑解惑,显然是十分关心他。
“难道师弟今生没有修仙的缘分吗?”元武子想。
他也拜入云龙门下几十年了,时常听云龙讲道,云龙曾经说过: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修仙的,因为人本来只有百岁的寿元,但是修仙却是长生之术,也是夺天地造化之术;既然讲究一个“夺”字,那就意味着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必须要与天争、与人夺!既然要参与争夺就要有承受的能力。
这就需要有“仙缘”,所谓“仙缘”,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有没有修仙的缘分、根骨、心性、气运,只有拥有了这些,才有修行修行之术的资格,可以承受长生不老、夺天地造化而带来的天地业力。
而那些没有“仙缘”却强行修行长生之术的都会遭到天地业力的反噬,轻的功力全失成为废人;重则魂飞魄散、灰飞烟灭,即使有人强行护持都没有用,反而会加重反噬,被连累到。
正因为如此,所以那些修真门派收徒弟首先讲究的都是“仙缘”,而有“仙缘”的都是千里挑一、甚至是万里挑一,所以想挑选一名徒弟是很难得的,甚至有的修真者一辈子都不收一名徒弟,就是因为没有找到投缘的;
而那些修真门派的门人都很少,小的算上掌门也只有两三个,大的也不过几百个都是因为收徒困难的原因(当然,这只是人间界,所以人才不多;天地灵气越浓厚,有“仙缘”的人才出现的就越多,稀少都是相对而言的。)
在元武子眼中,师弟就是没有“仙缘”的人,所以才没得到师尊传授仙法。
不过师弟的棍法使得真的很好:力不虚用,握也坚固。挪展身形、只在数尺之地进退闪让,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