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兰亭序杀局Ⅰ:玄甲卫-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什么。”萧君默一笑,“我只是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
  “什么问题?”
  “佛在《四十二章经》中说:‘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又在《心地观经》中说:‘在家逼迫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我想请教法师,作为一个志求解脱的出家人,你为何会舍弃清净自在的出家生活,把自己投入这样的‘牢狱’呢?到底是怎样的压力,迫使你做出了如此艰难的选择?”
  辩才呵呵一笑:“将军不要把我形容得这么悲壮。我离开寺院、蓄发还俗,完全是出于自愿,并未受到什么压力,更谈不上什么艰难的选择。”
  “法师这么说就言不由衷了。”萧君默言语犀利,脸上却仍旧是云淡风轻的表情,“在还俗的十六年中,你立誓不再落墨写一个字,如果不是在下奉旨找到你,你完全有可能终身封笔。而对于一个酷爱王羲之书法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由此我联想到,你蓄发还俗的原因,肯定也跟王羲之书法有关。准确地说,就是与《兰亭序》有关。”
  “将军的联想真是不着边际!”辩才哂笑道,“一个人竟然会为了一幅字帖完全改变自己的人生,这样的理由,将军不觉得有些牵强吗?”
  “这不叫牵强,只能说非同寻常。”萧君默也笑道,“法师既然肯对自己的人生做出如此非同寻常的改变,那也就证明了,与你息息相关的《兰亭序》,背后隐藏的秘密一定也非同寻常。”
  辩才的眼角微微跳动了一下。
  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的洞察力要比他想象的可怕得多。跟这样的人交谈,你随时有可能掉入陷阱,说出不该说的话。
  辩才轻轻放下了车窗上的布帘,索性闭上眼睛开始打坐。言多必失。他决定从这一刻起,不再多说一个字。
  看着辩才突然缄口,还把车窗遮挡得严严实实,萧君默笑了。
  这种时候,沉默其实就是无声的告白。他越是对这个话题讳莫如深,越证明这就是他想守护的秘密。萧君默现在基本上可以断定,辩才手中藏有《兰亭序》,或至少知道它的下落。他蓄发还俗、改头换面躲藏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守护《兰亭序》的秘密,而今上李世民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辩才和《兰亭序》,肯定也是想获取这个秘密。现在的问题只是: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兰亭序》眼下又在什么地方?
  当然,这并不是萧君默该犯愁的事。只要把辩才带回长安,他的使命就完成了,剩下的问题就让皇帝去犯愁吧。
  未时时分,太阳刚过中天,萧君默一行来到了洛州府廨。
  玄甲卫办案,向来不须知会当地官府,但一旦要把当地人犯带走,则须到州、县两级公廨进行报备,办理相关手续,所以萧君默一行才不得不进入洛州。若非如此,依萧君默的性子,根本不想跟当地官府有任何瓜葛。
  远远望见府廨大门的时候,萧君默有些诧异,因为洛州刺史杨秉均竟然带着一帮僚佐干吏亲自站在大门口迎候。
  洛州在唐代为上州,刺史为从三品,无论品级还是职位都比五品郎将高出许多,尽管玄甲卫的郎将身份特殊,很多地方官员都争相笼络,但搞出这么大阵仗,还纡尊降贵出门迎接,也实在是夸张了些。
  杨秉均到底是何用意?
  萧君默稍一转念,马上就明白了,这家伙如此煞有介事,肯定不光是冲着他玄甲卫的身份,更是冲着他身后马车上的那个人——辩才。
  想到此,萧君默不免多留了一个心眼。
  杨秉均一看到萧君默,便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萧将军,一早听说你破了大案,本官便命人置办了宴席,一来为你庆功,二来为你接风,可将军为何姗姗来迟啊?”
  “龙门形胜,伊阙风流,萧某一路贪图春光山色,便走得慢了。”萧君默下马行礼,“有劳杨使君久候,萧某真是过意不去。”唐代称刺史为使君,称县令为明府,对其他各级官员通常也以职务相称,不像后世动不动便以“大人”称呼官员。
  杨秉均闻言大笑:“将军要是喜欢这里,不妨逗留一两日,本官也好尽尽地主之谊。”
  “多谢使君美意!”萧君默笑道,“萧某倒是很想逗留,只怕圣上不答应。”杨秉均干笑了几声:“将军恪尽职守,令人钦佩啊!”
  二人寒暄着,一起走进了府廨。
  宴席非常丰盛,杨秉均频频劝酒,萧君默只喝了一两杯,便以职责在身为由一再婉拒。宴罢,洛州府的相关书吏领着罗彪去办手续,杨秉均则与长史姚兴一起请萧君默到正堂后面的花厅喝茶。
  “萧将军,本官听说,你今日一早抓获辩才后,却没查问《兰亭序》的下落,更没有查抄尔雅当铺,这是为何?”杨秉均才喝了两口茶,就迫不及待地问。
  终于图穷匕见了!
  萧君默在心里冷笑。前面那些盛大欢迎、热情款待的阵仗,都是为这一刻准备的,典型的先礼后兵的套路。
  今日上午,当萧君默去伊阙县廨办理相关手续、顺便包扎伤口时,伊阙县令便提出要查抄尔雅当铺,萧君默断然否决,并严厉警告他,除非有皇上的旨意,否则任何人也不能动尔雅当铺。伊阙县令没料到他的反应这么大,蒙了半天才问道:“为什么?”
  “这个案子由本官负责,你没有资格问为什么!”萧君默毫不客气道。
  伊阙县令心中恼怒,却不敢发作。萧君默却看都不看他一眼,随即带着辩才上路了。
  此刻,事情明摆着,伊阙县令一定是未能得逞,便暗中派快马飞报了杨秉均。由于辩才乘坐的是马车,萧君默一行走得慢,所以被他们赶在了前头。
  “杨使君,你刚才那句话,有个小小的谬误,萧某想更正一下。”
  杨秉均一愣:“谬误?什么谬误?”
  “辩才法师是圣上的客人,不是朝廷钦犯。”萧君默不慌不忙道,“所以,不能用‘抓获’这个词,只能说是‘找到’。”
  “话是这么说,但圣上之所以找辩才,目的也是要找到《兰亭序》。这一点,萧将军不会不知道吧?”
  “这我当然知道。”
  “既然知道,为何不审问辩才,也不查抄尔雅当铺?”
  “因为我可以确定,《兰亭序》不在辩才身边,当然也不会藏在尔雅当铺。”萧君默道,“我相信,辩才没有那么蠢。”
  后面这句话显然语带双关,杨秉均的脸色一下就变了。
  “萧将军,”旁边的长史姚兴发话了,“请你别忘了,你是在跟一位堂堂的三品大员说话,请注意你的口气。”
  萧君默闻言一笑:“是啊,可辩才一案,圣上是命我办理的,而不是命我们的三品大员杨使君,不是吗?”
  姚兴一下噎住了,只好悻悻闭嘴。
  杨秉均强忍怒火,又道:“你说《兰亭序》肯定不在尔雅当铺,凭什么这么有把握?”
  “不凭什么,就凭萧某一点小小的办案经验。”萧君默仍旧笑着道。
  杨秉均冷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五品郎将,入职玄甲卫不过短短三年,哪来这么大的口气!”
  “杨使君如果看不惯萧某,大可以请御史台参萧某一本,或者直接向圣上递密奏也行。要是您不方便跑这一趟,萧某愿意代劳,反正我正要回朝,顺带的事!”
  “你!”杨秉均终于拍案而起,官威大发,“萧君默,你别以为你是玄甲卫就了不起!你有权向圣上递密奏,本官照样也可以,别以为本官不敢拿你怎么样!”
  “杨使君消消气。”萧君默抿了一口茶,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巧了,说到密奏,萧某现在身上就带着一份,杨使君想不想看看,这份密奏跟谁有关?”
  杨秉均微微一震:“你什么意思?”
  萧君默微笑着从怀中掏出一卷帛书,对姚兴晃了晃:“姚长史,劳驾。”
  姚兴一脸讶异,立刻走过来接过帛书,交给了杨秉均。杨秉均一屁股坐下来,当啷一下扫落了案几上的茶碗,把帛书摊在案上看了起来。
  萧君默依然面带笑容,注视着他的脸色。
  杨秉均看着帛书,一开始满面怒容,继而脸色铁青,最后却是一片惨白,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囊一样萎靡了下去。
  萧君默的这份密奏,揭露了杨秉均及下辖洛阳、伊阙、偃师、阳翟、渑池、汜水等各县县令,这些年来打着为皇帝求购王羲之书法的幌子,对乡绅百姓巧取豪夺、敲诈勒索的种种罪行,连带他们几年来贪赃纳贿的斑斑劣迹,也都一笔一笔写得清清楚楚。可想而知,这样的密奏递上去,必将令皇帝震怒,也必将引发洛州官场的地震,而杨秉均作为一州刺史、封疆大吏,更是首当其冲,万死莫赎!
  这件事情,是萧君默在扮演书生“周禄贵”期间干的。起初他只是暗中调查“吴庭轩”,偶闻民间的一些怨言,就想不如搂草打兔子,顺带查一查,不料一查下去,竟然一发不可收。当他耳闻目睹这些官员对百姓犯下的种种罪行时,心中大为愤慨,于是专门花心思搜集了大量罪证,最后写成了这道密奏。
  “杨使君,”萧君默终于收起笑容,直视杨秉均,“如果你执意要抄尔雅当铺,我也没办法,只能在这份密奏上面再加一笔!该怎么做,你看着办。”
  萧君默不让杨秉均等人查抄尔雅当铺,首先当然是因为他相信辩才不会把《兰亭序》藏在家里,其次是想阻止这些贪官借机侵吞民财,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总觉得自己在良心上对辩才一家人有所亏欠,所以不想再让他们受到伤害。尤其是那个叫楚离桑的女子,虽然与他仅有数面之缘,但不知为什么,萧君默心里总是惦记着她。
  杨秉均颓唐良久,才抬起头:“萧君默,你想要多少钱,开个价吧。”
  萧君默朗声大笑:“杨秉均,你这是在侮辱我,还是在侮辱你自己?你真以为天底下所有人,都可以用钱买吗?”
  杨秉均冷哼一声:“少在这儿唱高调!千里做官只为财,自古皆然,我就不信你萧君默是个例外!”
  这时,罗彪办好手续,刚好回到花厅,一看到气氛不对,赶紧站在门口,不敢进来。
  萧君默无声冷笑了一下,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罗队正,事情都办妥了?”
  罗彪忙道:“回将军,都办妥了。”
  萧君默走到杨秉均面前,收起帛书揣进怀里:“杨使君,多谢你的盛情款待,来日若回长安,不管你变成了什么身份,萧某定当做东!告辞。”说完拱了拱手,大踏步走出了花厅,带着罗彪扬长而去。
  杨秉均睁着一双死鱼眼盯着萧君默远去的背影,猛然掀翻了案几,把愣在一旁的姚兴吓了一大跳。
  姚兴战战兢兢地凑过来:“使君,这小子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得给他点颜色了。”
  杨秉均想着什么:“先生还有几天会到?”
  “今日一早就把信鸽放出去了。前阵子我听韦左使说,先生最近在汴州一带活动,要是及时赶过来,顶多两天后就到了。”
  “辩才乘的是马车,走不快。”杨秉均略加思索,“萧君默最快也要三天后才能到陕州,刚好出了咱们的地盘。先生要是及时赶到,咱们就三天后在陕州动手,把辩才交给先生,我亲手宰了萧君默!”
  “对,事情做在陕州,到时候就算辩才被劫了,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