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姬昌内心一阵奚弄,要你纣王好大喜功,要你纣王一意孤行,结果好了,给人逼反了!
  叛乱了!叛的好!
  要怪啊,也只能怪纣王不守道义。
  与土方结盟时背信弃义,直接砍了土方首领,前车之鉴在此,哪个蛮夷首领会真心臣服?
  “什么……”闻仲横眉怒目:“于越反了?”
  于越?
  不是虎方吗?
  姬昌细细回想起来,太鸾刚才说的的确是于越,而非虎方。
  倒是自己一直想着虎方会乱,所以才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可于越……
  “是……”
  闻仲继续厉声问道:“邓总兵之前称已收服于越,为何又再度叛乱?”
  太鸾知道老太师在朝中的威信,听到责问,连忙道:“于越首领从朝歌回到部族后,族中有人不满,因为前任于越首领刚刚身死,而且死在商人手中,有不少人不愿意臣服我大商,邓总兵派女儿前去定于越首领之心,告知三山关必会支持他,原以为,定其心后,于越首领便能处理好族中之事,谁料到……”
  话都不用说完,谁料到于越首领和族人达成共识,一起反了。
  这下子,文武大臣包括姬昌,全都傻眼了。
  子受也傻了,乱的不是虎方、鬼方,是于越啊?
  他遑急问道:“虎方呢?虎方可有乱象?”
  太鸾敬佩的看向纣王:“自虎侯入朝歌后,虎方族人无人统领,散作一团散沙,最初虽有乱象,但各不统属,谁都不服谁,影响力有限,张山将军入虎方整治,虎方族人归心,虽仍有人心怀不满,却在可控范围之内。”
  “于越作乱后,张山将军行李总兵之法,言称虎方与商人相同,可因军功获封,招募了一支以虎方族人组成的军队,正往于越边地进发……”
  “陛下圣明,料事如神啊!”
  ……


第147章 我特么干什么都是对的
  料事如神……
  子受很迷茫,为什么会这样呢?
  闻仲已是一脸严肃,于越再度反叛,其实没什么,于越王身死,新的于越首领即使反了,也不可能如以前的于越王一样,整合百越所有部族叛乱犯边。
  内乱的百越战斗力也就那样,有邓九公在完全不必担心,唯一麻烦的,也就是带路党没了。
  鲁雄连忙请罪:“陛下,臣不该阻止陛下让于越首领居于朝歌啊!”
  太鸾也开始解释道:“蛮夷部族首领,与诸侯不同,与大商不同,只推举有能力的人为首领,首领与族人一体,邓总兵立下的于越首领虽是前于越王之子,但无法服众,他在朝拜时得了不少赏赐,可于越族人们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杨任了然,接过话茬:“如此一来,于越族人自然不会感激大商,于越首领回到部族,想要立足于族中,只能选择妥协以求坐稳首领之位,此我等臣子阻拦之过,陛下洞悉于越之心,我等却没能遵从,反而再三阻拦,臣有罪!”
  闻仲道:“现在请罪,为时已晚,太将军,若是三山关需要朝歌发兵支持,老夫当亲自领军。”
  一直默不作声宛若老农的姬昌,眼中闪过一抹惊异之色。
  他万万没想到,纣王从未去过百越,竟也能看穿越人心思。
  便是自己常年与西戎打交道,也没想到这一层,纣王洞察局势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太鸾道:“太师倒不必如此,我三山关兵强马壮,又多了张山将军带领的虎方族人,虎方族人虽不是越人,却也居住在越地,跋山涉水只是小事,于越之患不足为虑。”
  闻仲点头,轻抚长须,雷厉风行道:“现在应依陛下之诏,将土方首领招入朝歌,以防其反复,等到于越叛乱平定之后,同样依诏将于越首领招入朝歌,分化首领与族人,如此一来蛮夷群龙无首,分而治之,首领失去权柄,但不失富贵,族人即使心有不满,却无人带头,只有小乱,却比举族而反容易平息的多。”
  子受摇头:“不可。”
  我得跟你们反着来才行,于越一反,对自己威望有损,却因为百越各部族内斗而无暇顾及大商,这不是很好嘛?
  不就能稳定供应昏庸值吗?
  土方也是这个道理,土方连着挨了好几次毒打,即使伊上斜又有反复,也必然不敢南下,只会成为稳定的昏庸值制造机。
  闻仲若有所思,颔首道:“陛下说的也是,既然已经让土方首领归族,若是贸然将之召回,说不定会拒绝,土方首领与于越首领不同,已经得到族人认可,如此之下,只会觉得我大商不信任他,多半会将其逼反,虽不至于有危机,但必然影响陛下威信。”
  子受立即改口:“朕想了想,于越既然已经反叛,还是将土方首领也招入朝歌吧,以免其反复。”
  鲁雄眼前一亮,上前道:“陛下说的是,土方若再次反复,虽无大祸,却也不得不防,与其等到某个时间突然反叛,让我等措手不及,索性将其首领招入朝歌,若是心存反意,必定直接反了,可我等已有准备,以雷霆之势平之,强行带回即可。”
  子受:“……”
  合着我说什么都是对的啊?
  杨任接着补充道:“若是土方首领没有反意,则万事大吉,我等便可继续计划,除了为其封爵外,还可将土方族人迁入内地,可以发放一些荒地让土方族人耕种,土方族人习惯了安定的农耕生活,必然不想再去草原受寒挨饿,便会感激陛下恩德,一点点分化其首领与族人,直至土方完全融入我大商之中,到时候,那土方首领再有能耐,难道还能煽动已经感恩戴德的族人,让他们抗拒能长出粮食的土地吗?”
  “陛下之计,实乃长治久安之道!”
  子受背过身去,沉吟不语,这特么好像干什么都不对劲啊!
  姬昌看到群臣激动之色,不由得倒退几步,这一切,一定是纣王做给自己看的。
  退着退着,不小心碰倒了青铜犁。
  听到声音,子受如梦初醒,这里还有个大奸贼呢!
  “西伯侯素有贤名,以为如何?”
  姬昌飞速思考着,这必是纣王在试探自己,谨慎道:“臣以为,杨大夫所言虽有可取之处,可荒地也是大商所有之物,冒然予了土方人,只恐生乱,而且土方人不善农耕,即使有了地,没有专人指导,也不容易种出粮食,臣听闻陛下正谋筹修路人手……”
  “没错,修路的奴隶不够,朕也只得强行征调百姓充作民夫了。”
  听到这句话,姬昌心里有底了,纣王能想出将蛮夷分而治之这等高明计策,怎么会做出强征民夫这等失民心为人唾骂的昏招呢?
  必定是在试探自己。
  姬昌将头垂的更低,小心翼翼道:“依臣之间,陛下可让土方族人修路,这样既能分化土方首领与其族人,又能获得足够人手来修路。”
  闻仲脸色阴沉下来。
  鲁雄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姬昌。
  杨任直接破口大骂。
  即便是一言不发明哲保身的商容,也是脸色骤变。
  你姬昌,真有反心啊?!
  这不摆明把陛下往火堆上推吗?!
  百姓不愿意被征为民夫,除了不想放弃逐渐优渥的生活外,还有一个因素是不愿与奴隶为伍。
  即使陛下封奴隶石不凡为将军,也不代表奴隶的地位上升了,国人从来都看不起奴隶。
  土方归降,不就应该以杨任的计策,给他们厚待,从而收他们的心吗!
  刚才太鸾也说过,于越首领得了好处,可于越族人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才不会感激大商,有此叛乱。
  现在你姬昌却献策,不仅不优待土方族人,反而让他们与奴隶一同修路?
  这不是将他们当做奴隶看待吗?
  即使土方首领在朝歌,他们想暴乱也没人领头,可终究会感到不满,从而影响到纣王威名!
  而且有此开头,往后还会有外族归降吗?
  等到于越叛乱平定,那些于越人,会心甘情愿臣服吗?
  这是潜在危机啊!
  子受看到群臣们的反应,立即做了决定。
  果然还是敌人靠得住啊!
  “可,西伯侯不亏为国之柱梁,虽身陷羑里,却不忘为朕分忧,朕便采取西伯侯之策,招土方首领入朝歌,令其族人协助修路!”
  群臣一再劝谏,多方面解释着姬昌之策的缺陷,杨任直言姬昌有反心,应当斩首于街市。
  子受却不听劝,乾纲独断。
  于越叛乱也并非坏事,至少自己的命令更有分量了,即使大臣们觉得不对劲,只要不太过分,也可能通过。
  文武具是瞪着姬昌,姬昌却如同木人一般,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果然都是纣王的试探,久居朝歌的文武百官,又怎么知道蛮夷的心思?
  蛮夷比大商百姓更卑微,谁能令他们吃饱喝足,让他们能够繁衍生息,便是莫大恩德,表面上,修路看似地位低贱如奴隶,实际上则不然,蛮夷根本不在乎,吃口热乎的,能吃饱就行了。
  只有在边地,才知道蛮夷困苦到了何等的地步,西戎各部族中,谁拳头大,谁就有理,普通族人的地位实际上与大商的奴隶差不了多少!
  纣王虽然也没去过边地,但这份洞察力,让人拜服。
  姬昌仍是讷讷站着,心中却不断翻腾,如此一来,应该暂且瞒过纣王了吧?
  自己诚心献计,都是为了大商着想。
  只有让纣王放松警惕,放自己回归西岐,才能再行翦商之策。
  ……


第148章 做个梦也不安生
  喘息声渐渐平复,有了姬昌妙计,子受难得睡了个好觉。
  昏庸值一多,什么都能做。
  他甚至还安逸的做起了梦,梦里隐隐看见了三个人,画面极为模糊。
  依稀能听到什么始皇乃圣德圣王,四海皆服,万民称颂,功德无量,人族有帝如此,甚感欣慰……
  子受怕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好不容易得姬昌妙计,梦里又不安生。
  再往下听去,声音也变得模糊起来,就好像两千度近视加重度耳聋一样。
  伏羲身衍八卦,一阵光华。
  轩辕问道:“皇兄可是算出了什么?”
  伏羲肃穆道:“始皇平四夷,人族气运再涨,我借着气运演算,确实算到了些东西。”
  神农道:“莫非是……”
  伏羲道:“天地大劫,在所难免。”
  轩辕长叹一声:“纵使当今始皇将天下治理得再安稳,万民也难免涂炭,杀劫亦不可免,人族因战祸颠沛流离身死殉难,成为仙人应劫之物,此事我等早已知晓,可惜,却是无能为力。”
  伏羲看向轩辕黄帝,良久,开口道:“你我便不属于人族么?”
  “这又是何话语?”黄帝一惊,随即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方才卦衍,借人族气运大涨之机,卜出许多未知之事,天机混乱之前,若一切定数不变,轩辕坟遭焚,轩辕庙被毁。”
  轩辕黄帝在三皇中排最末,但却是香火最旺盛的一个。
  因为他是人族的人文初祖。
  此前鬼方首领、于越首领所称祖上是金天氏、有熊氏之后,这金天氏、有熊氏,其实都是黄帝的亲族。
  之后虎侯所称的葴氏,也是如此。
  因为轩辕黄帝是被所有人认可的人族共主。
  无论怎么祭拜,香火都有他一份。
  烧轩辕坟,毁轩辕庙,就是在破坏他的香火啊!
  “皇弟可还记得你遗落凡间用以镇压气运之物?轩辕箭已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