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灵圣母面带笑意,对杨戬很是满意。
  闻仲也颇为欣慰,早前他还在北疆纠结继承人的事情,现在就来了。
  杨戬心性、悟性上佳,难能可贵的是,和自己一样有着三只眼,三目三十行,学习速度很快。
  金灵圣母道:“为师观你八九玄功已有小成。”
  杨戬抱拳:“弟子愚钝,自入朝歌参军以来,便随着执金吾于山林间狩猎,与野兽凶物厮斗,略有所成。”
  八九玄功是道门三教第一护法玄功,人、阐、截三教亲传都可修行,但适合此功法的人极少,能修行如此迅速的人,更少。
  闻仲唏嘘不已,这就是天赋差距,他也拜金灵圣母为师,得授八九玄功,有着金刚护体,刀枪不入之能,但他当时足足耗费了数年,才略有小成。
  “汪汪!”杨戬身边的一只白毛细腰的大狗挑着舌头,似在邀功。
  “大黑!”杨戬呵斥道,师门长辈面前,不得放肆。
  他在朝歌狩猎军中占据要职,除了手中那柄斩杀作恶的三首蛟龙,剥皮削骨后由金灵圣母炼制的三尖两刃刀、拜师时所授的金弹银弓外,大黑也有不小功劳。
  大黑能嗅出猎物所在方向,一旦有大支无法力敌的兽群靠近,便会预警,帮助狩猎队多次避开危险。
  “无妨。”通天挥手:“你乃我截教三代弟子,此狗不错,本座便送它一道机缘,赐名哮天。”
  通天没啥能送的,穿心锁都送出去了,而且杨戬是三代弟子,即便通天算出他是应劫之人,也不适合太过优待,毕竟一边的闻仲也是三代弟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一道法力注入哮天犬身上,似有变化。
  杨戬摸了摸狗头,他还是觉得大黑叫得比较顺口。
  开局一条狗,法宝全靠凑,除了妹妹,也就大黑和他最亲。
  这时,闻仲抚须道:“师弟,雷将军打算明日在陛下面前为你请功,朝歌百姓偶尔能吃上肉食,你等功不可没,陛下必定重赏。”
  “全凭师兄安排。”杨戬有些激动,终于能见到那位纣王了,也许,自己能在他心中留下印象。
  自灌江口降雨后,杨戬就已经暗下决心往朝歌一行,报效国家,为纣王效死,哪怕为一小兵,为一杂役也值得。
  后来拜金灵圣母为师,学得道法,多了一丝救母希望,可他也未曾忘记报效纣王,反而因为武艺更甚以往,越发坚定。
  现在的自己肯定救不了母亲,但在凡间却是少有的武艺高强之士,为什么不为圣明的君王做些什么呢?
  别的不说,只是为灌江口降雨,替自己顶包,救了灌江口一地百姓,就足以让他杨戬肝脑涂地赴汤蹈火。
  通天点头称善。
  他这次来朝歌的主要目标就是观察纣王,马场里见过一面,但看出的东西并不多。
  朝堂上才是看出君王作为的地方。
  ……
  次日,早朝。
  升殿,群臣山呼,却发现了不对劲,怎么隐隐有股酒味?
  子受假装自己彻夜饮酒喝了个荤七八素。
  实际上以他的酒量,葡萄酒根本喝不醉,不过只要弄得满身酒味,在衣服上撒点酒,让群臣们闻到就可以了。
  杨任皱眉,第一个跳来出来,民间多有流传杨大夫直言敢谏的美名,他就是大商第一诤臣。
  杨任先是恭敬一礼,纣王小德有亏,偶有荒谬之行,但大德无损,总体上是一个圣明的君王,值得他用心辅佐,不足的地方,当然由他们这些臣子弥补。
  他朗声道:“君彻夜饮酒,酒气大冲于殿,耽误政事,臣愿君废酒,不然,臣请死。”
  子受一听,以死直谏?!
  可他再一看,杨任。
  这个大喷子是满朝文武中最配合自己的人,只有他敢乱喷一气。
  要是没有杨任,何不食肉糜多半只能憋在心里,压根没机会说出来。
  这种人肯定不能死,死了谁来配合自己?
  商容没他敢说,遇事喜欢明哲保身,闻仲没他有文采,调动不了群臣情绪。
  子受思量,反正他也不是要逼死大臣,那是暴君行为,昏君挨挨骂就行了。
  于是他道:“杨卿勿要如此,朕少饮便是。”
  先敷衍过去,明天再带着酒气上朝,杨任就又会开喷,反复几次,昏庸值不就来了?
  纣王明知有错,却不纳谏,敷衍臣子!昏君!
  杨任没想到这次劝谏这么轻松,微微一愣。
  这时费仲出列,恭声道:“幸矣,臣遇明君也!若杨大夫遇上夏桀,死久矣!”
  他的意思是如果杨任对夏桀死谏,早就凉透了。
  费仲捻着小胡子,颇为得意,看我多会说话,这么一来,必能讨得陛下欢心。
  尤浑一个激灵,他想不出这种阿谀奉承的方式,但他会抄啊!
  他立刻出列,大声道:“陛下圣明,此臣之幸!”
  两大狗腿开口,立即改变朝臣风向。
  “陛下圣明,此臣之幸!”
  反正多喊几句又不会少块肉,而且陛下继位以来,的确是明君作为,夸一夸不吃亏。
  闻仲不留痕迹的朝殿后看了一眼。
  通天正与赵公明、金灵圣母等弟子施了法术,隐在一旁,静静旁观。
  听了臣子们的山呼,通天笑了起来,道:“纣王的确是明君,人无完人,谁又能保证自己完美无缺?纣王设有招贤馆招贤,又能听得臣子劝谏,便能最大程度弥补自身不足。”
  子受只得感慨,奸臣就是奸臣,真他娘的会说话。
  不过问题不大,明日继续带着酒气上朝,今天夸得越狠,明天骂的越狠。
  “卿等有何奏?”
  雷开出列,拱手道:“臣有奏,臣尊陛下之旨意,布军于山野间狩猎,已有收获,臣请为诸将士表功!”
  子受微微失神,我什么时候让你去打猎了?现在才上报?
  为了搞明白雷开到底干了什么,只好道:“宣有功将士入殿。”


第103章 帝八年,灌江口晒盐
  “启禀陛下,臣领军入山林郊野之间,至今已斩杀猛虎、野猪、鹿等万余……”
  子受听着雷开介绍,忽然有些懵,野外资源也太丰富了吧?
  怎么还有大象、犀牛?
  这还得怪他贪恋温柔乡没怎么出过宫,见识少,这点还挺符合昏君特征。
  此时大商正处于一个相对温暖的时期,气候温润湿热,最南方才有大象、犀牛,在朝歌附近都能找到,主要有野水牛、圣水牛、黑熊以及诸多鹿科动物,都是上好的肉类来源。
  而且这是封神世界,寻常人到也罢,似雷开这等将领武艺不俗,徒手搏虎并非难事。
  百姓还真是……吃上肉糜了。
  不过还好,吃的不多,打猎也是有成本的,又不是白送。
  雷开吹捧一番后,开始为将士们表功,作为一个叛将,他深知自己不宜立下太大功劳,行事谨慎,宁愿把大功劳都分在部下们身上。
  子受第一眼便看见了为首的俊美少年,和李丙一样帅气,只比自己差了一点点。
  想到李丙,子受打算给他安排点活儿干,那可是个人才。
  还有龙吉也是,好心办坏事的高级人才,一直呆在宫中,虽然享尽齐人之福,但也要做点贡献,多挣些昏庸值嗑药,也就更快乐些。
  杨戬心潮澎湃,数月前,他只能在祭坛之下,仰望纣王,而今天,他终于能站在纣王面前拜下,为这位英明神武的君王做些什么。
  他不由得紧了紧双拳,师兄曾言日后大商有一劫难,诸侯或将反叛,引起战事,自己一定要努力修行,为纣王匡扶天下。
  “臣,杨戬拜见陛下!”
  子受正在想些心思,忽然听到下首高呼。
  谁?
  杨戬?
  不会是同名同姓吧?
  子受定神,仔细看着杨戬,眉心有一道类似疤痕一样的东西,但不是伤口,不仅无碍形象,还有点小帅。
  大商又不是人人认为眉心上长着第三只眼,故意在眉心画上印记的印度。
  不是假的,那肯定是真的,这人眉心真有第三只眼,是正版杨戬。
  子受问道:“你可是灌江口人士?”
  “是。”
  不应该啊!
  灌江口不是被龙吉下的海水雨给弄得寸草不生了吗?
  哪怕自己安排了人手布置他们往陈塘关迁徙,至多也只能保证他们不造反,哪能毫无怨言?
  可看杨戬的表情,不仅没有一丝抱怨,反而格外敬重自己。
  子受谨慎起来,这展开有点不对劲。
  他问道:“灌江口百姓现今如何?”
  “具是对陛下感恩戴德。”
  子受:?
  一场海水雨把你们的田地都毁了,你们还感恩戴德?
  斯德哥尔摩……不对,灌江口综合征?
  杨戬听到纣王问起灌江口,按捺不住心头激动,纳头便拜,连拜数次后,才红着眼道:“灌江口遭逢大旱,作物无法生长,天气炎热,民不聊生,幸赖陛下降雨,予我等一线生机!”
  “自陛下离开数日后,田地中竟多了许多晶莹的盐粒!”
  “戬与乡亲们研究后,发现竟是陛下降雨所留,陛下那日所降之雨具是海水,被烈日蒸发后,便留下盐粒!”
  “灌江口常年干旱,艳阳高照,又有风吹拂,被晒干的地上结出大片的盐晶,一眼望去,就好像刚下了场雪!”
  “清理拾取后,便可卖出!”
  “自陛下降雨后,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海水雨降下,灌江口虽然仍处于干旱,但却有了无数盐粒,百姓安居乐业!”
  金灵圣母在殿后含笑。
  她当日来到灌江口,正准备降雨,忽然发现纣王之前降下的雨颇为不凡,竟是引海水而降。
  而降下的海水在日晒后,得到了盐粒,百姓得以有了生存物资。
  饮用水可以从灌江自取,百姓抱怨的是无法种粮,可盐比粮食金贵多了!
  此后,金灵圣母便招来灌江口龙王,每隔一阵子给灌江口一地降海水。
  这也算钻了天帝的空子,不让下雨?那我下海水啊!
  还能美曰其名水淹灌江口,为天帝出气。
  有金灵圣母撑腰,天帝也不能说什么。
  子受听完后,就知道这次结算期的昏庸值得少一半。
  灌江口百姓歌功颂德,现在也就封禅、宿醉上朝、万方有罪、何不食肉糜等行为能称得上昏庸。
  就是不知道系统会不会来个倒扣,如果被歌功颂德会倒扣,指不定又得少一半。
  盐有多重要?
  盐不仅满足人的生活实用需要,更是不可或缺的营养剂和调味品。
  黄帝和蚩尤牛逼吧?
  为了争夺河东盐池,这俩大佬进行了两场战争,即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
  这两场战争的胜利,使黄帝牢牢控制了河东盐池,控制了中原地区的食盐命脉,最终成为老大。
  因为现在只有从神农时期发明出的煎、煮盐能得到盐,但效率极低,烧一锅海水,要把约九成水分蒸发后,盐才开始析出,耗费的薪柴太多了。
  如此一来,自然形成河东盐池就变得极具战略地位。
  所以肉林才会引来大部分臣子劝阻,连商容都要通过杨任表示自己的反对意见。
  盐真的太重要了,不能如此铺张浪费。
  可现在……
  灌江口直接晒出了大量盐。
  按子受的眼光来看,灌江口的盐都是未经过滤含有氯化镁的粗盐,可这是什么时代?有盐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而且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