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悲剧……”
  师延摇头,不是他抗命,而是这玩意他真不会。
  以往的戏曲剧本,都是由实事改编,贴近生活,贴近民生,这也是他抛弃雅乐投身庸俗戏曲的原因所在,无他,戏曲更真实,更能影响大众。
  可悲剧……我大商如此美好,百姓安居乐业,有肉吃有钱花,生了病有的治,生育率都上去了,哪来的悲剧?
  再说了,即使有悲剧,那也是少数情况,不符合大商国情,又怎么能变成戏曲登台演出呢?
  朝歌第一名伶子衍平时吃喝玩乐遛狗逗鸟,闲暇时还写些高雅版本的小刘备,可他就算再不靠谱,也知道不唱诋毁大商的戏曲。
  难道要去西岐取材?
  子受颇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你就不会编吗?朕来教你,你记着,杨白劳和小白菜,不对,好像是杨乃武?”
  子受眉头一皱,到底是杨什么来着?
  想了一会儿,索性也不这么麻烦了,直接道:“就杨二郎和无心菜了。”
  “杨二郎和无心菜?”
  子受眉头轻舒,笑道:“我大商以法治国,严明律法,但其中,难免有冤假错案。”
  师延沉默了,这个真没有,刑部大殿前头摆了个鼓,供人伸冤,几年过去,一声没响净长草了。
  子受并不在乎,没有就编啊!
  “杨二郎是个举人,无心菜是个颇有姿色的女子,无心菜很有上进心,想加入妇女联合会自立自强,于是杨二郎闲来便教无心菜读书,一些流氓馋无心菜美色而不得,就一个劲编排,街坊邻里就起了‘羊(杨)吃白菜’的闲话。”
  “后来无心菜的丈夫暴病死了,报到官府,因为坊间的蜚语流言,府衙怀疑起了杨二郎,认为杨二郎与无心菜私通,暗中下毒毒死了无心菜的丈夫,好能够在一起。”
  “万万没想到的是,本来稍微查探一下就能明白的事,在官府的一同乱操作下,将暴病的人定为了中毒身死,并将杨二郎与无心菜抓入大狱。”
  “杨二郎的亲朋知道杨二郎素来刚正不阿,便帮他上访,可诸多官员为保全自己面子,不肯认错,官官相护,不准杨二郎翻供,并将其屈打成招,以‘通奸谋命’定拟上奏,甚至连当朝君王,在知道此事后,也因为此事牵连的人越来越多,以为区区草民反复翻案,百官不安,官场地震,不成体统为由,强行压下一切反对声音。”
  子受越说越激动,还顺手往自己身上安了口锅,当今天下除了大商没有任何地方依法治国,也没有任何地方的刑法如大商一般严厉,这不仅是在控诉严酷的法律,还在诉述大商吏治的黑暗、郡县制所导致官官相护的恶果。
  不过这还没完,这时候应该有一个眼里容不得砂子的正义人士出现,为杨二郎沉冤昭雪,进一步衬托。
  子受决定将这个人选交给李靖,于是继续道:“刑部尚书见吏治黑暗痛心不已,决意替杨二郎翻案,以示警饬,不惜压下身家性命,亲自坐镇,联合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甚至开棺验尸,最终才得到实情,为杨二郎与无心菜沉冤昭雪,可这时距离案发,已经过去了三年。”
  “这……”师延张大了嘴,这也太黑暗了吧?
  这样的戏曲,真能在大商境内传唱?还无心菜,怕是要被扔无心菜啊!
  “还没完。”子受却并没有给师延说话的机会,继续道:“出狱的杨二郎与无心菜才是关键,两人出狱后,看透了黑暗吏治,只想一死,欲以鲜血祭告天下‘百姓盼望青天’,后得到了刑部尚书‘自有青天’的回答,才转念放弃。”
  “可两人都已是一身伤残,几为废人,杨二郎的举人功名未有恢复,无心菜也难免遭人指指点点,两人不禁黯然自问,这冤案是昭雪了么?真有青天么?”
  子受一拍案,道:“最后尾幕别忘了,一曲冤歌传百年,长伴遗恨说青天,加一个杨二郎仰天长叹一句悠悠青天何薄于我!”
  师延不禁怀疑起人生,这样诋毁国家的戏曲,当真能过审?
  子受立即给他立下定心丸:“别忘了你现在的身份,战忽局,向敌人展示我大商虚假的一面,让敌人看到大厦将倾,在战略战术上全都藐视我们,如此,才有可趁之机,这可是重任,朕只信得过你。”
  “这就朕交给战忽局的第一道诏令,务必编好杨二郎与无心菜的戏曲,并在各地传唱,朝臣方面的压力,由朕来顶住。”
  子受弄出戏曲,本就是为了抹黑自己,可惜以前朝中阻力太大,只能侧面抹黑,不仅被连番曲解,还整出了孟姜女这种事,现在有了战忽局,明面上有一个理由,虽然有点扯,但总归是个理由,直接开黑的阻力就小得多了。
  “臣遵命……”
  师延点头称是,总不能当面抗旨,不然绝对走不出这皇宫。
  他沉着脸,从听故事的时候,他就开始了思考,这个故事的故事性很不错,传唱度定然很广,但会带来些不好的言论。
  大商重法,分明是将故事往身上引,更何况还出现了刑部尚书这一官职,很难不让人多想,这摆明了是在说大商吏治不明,甚至连君王都不作为。
  到底是为什么呢?
  以这样的代价来战忽,师延总觉得有些大了,莫非其中还有些自己没看出来的东西?
  想了想,也只能这样解释了,朝中早有公论,陛下之谋神鬼莫测,圣意也不是人人都能揣测出来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看看何时一切才能明朗起来。
  见着师延接旨,子受又问道:“汜水关的战况如何了”
  师延一愣神,陛下总算来到了战忽局的主要任务,前线的情报他早就整理好了。
  “不太乐观,南宫适领军与窦荣将军在汜水关僵持不下,姬叔乾领军攻打佳梦关,两人似乎有所图谋。”
  “各地诸侯也在集结粮草兵马,只要周军取得一点战果,必然发兵,到时候就难办了。”


第517章 月旦评
  “西岐怎么就南宫适、姬叔乾两个?大军呢?”
  子受挑了挑眉,窦荣干的很不错,能堵住南宫适,就是不知道能在西岐大军手底下撑多久。
  希望越久越好,西岐大军不急着来攻,就更好了。
  只要战事不逐渐升级到阐截二代弟子,一切都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西岐大军还在岐山逗留,由姜子牙率领,只是不知是何缘由,行军极为缓慢,臣谨遵陛下旨意,不愿让探子间人无故牺牲,便也没有派人细探,没有更多情报。”
  “好!干得漂亮!”
  子受不禁拍手叫好,情报不足,下头的将领就不会轻举妄动。
  既不会擅自行动主动出击,遇上下手狠毒的仙人白白送了性命,也不会莫名其妙打个胜仗声势名望大涨,实乃两全其美之事。
  师延沉默一阵,才道:“谢陛下夸奖。”
  听说汜水关的牢狱中已经关满了西岐的间人,可见探子间人的处境之危险,一旦被抓,难逃一死。
  他见识少,不过想来,古往今来,像纣王这样仁义爱民,为了区区探子的性命,就放弃情报优势的君王,一定不会太多。
  这样的做法是否值得称道另说,毕竟为了几条人命而耽误战机,很难说的上英明神武,但这样的君王一定是值得臣下以死相报。
  子受摩挲着下巴,道:“没有西岐大军的情报动向,但我们也不能束手待毙,战忽局至关重要,尤其是负责对外战忽的六局,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假情报忽悠西岐,只要大家都得不到真的情报,就扯平了。”
  “是!”
  师延有些激动,比起编戏曲传唱,他更希望战忽局在商周之战中立功。
  国难当头,哪个大商臣子不想为国尽忠?
  “你整个名将榜出来。”
  名……名将榜?
  略微疑惑了一会儿,师延便想通透了其中的关节。
  除了彻头彻尾的咸鱼以外,人这一辈子,所求之物,不外乎功名利禄。
  功,有了,根据新法,上阵杀敌就有功,有功则封侯,封妻荫子,没有人怀疑纣王会食言,飞廉就是先例,何况纣王封敌对的诸侯王都封了十几个,只要有功,必然封侯。
  利禄,也有了,大商文武的俸禄多的用不完,即使是被削减俸禄的老臣,也不愁吃喝,没俸禄难道不会自己经商吗?
  所缺的,就只有名了。
  大商的文武们,名声并不好听。
  尤其是在诸侯陈列纣王十罪之后,这些为国为民的臣子们,通通成了他人口中助纣为虐的奸人。
  尽管他们自己知道事实是怎样的,可听着市井间的谣言,总归不太舒服。
  而名将榜,正好补足了大商文武所缺的“名”。
  名将榜一出,领兵出阵的将领,必会兴致高涨,打起仗来,也就更加卖力。
  “朕大致上将天下名将分为了三种。”
  子受侃侃而谈,师延则极为严肃的坐于案前,提笔压纸。
  这可是侧面改变占据,激发将领士气的宝贝。
  “这第一种,为手无缚鸡之力,弱不禁风型。”
  “啊?”师延愣住了,笔悬在空中,迟迟没有落下,他知道名将有分个人勇武的,有分智慧谋略的,怎么还有弱不禁风的?
  “写。”子受摆手道:“朕要你写,你就先写着,有什么事记完了再说,你难道想要抗命?”
  “臣不敢……”
  师延唯唯诺诺,落笔记事。
  子受继续道:“手无缚鸡之力,弱不禁风型,以窦荣、杨任、李燧、张凤、鲁雄、黄飞虎、飞廉等为主,他们或许懂些兵法,能打几场胜仗,有些小聪明,但武艺不高,无法带动三军士气,更不能冲阵杀敌,只会躲在后方摇唇鼓舌,还容易生疾患病,耽误战机,拉低士气。”
  师延:“????”
  这不就是谋将吗?
  窦荣虽然武艺平平,但有将才,擅长防守,能和有备而来的南宫适大军僵持许久,足以见得能耐。
  临潼关总兵张凤虽然年纪大了武艺拉胯,还没能识破逆贼萧银的反心,导致了一次叛乱,但老将军年轻时也算得上有勇有谋,不然也当不了一关总兵,鲁老将军也是如此,都只是年纪大了腿脚不便罢了,战场经验丰富,绝对是良将。
  何况还有武成王黄飞虎?
  武成王虽然斗将几乎未赢过,但没人敢说他武艺弱,这叫手无缚鸡之力?
  飞廉倒是实话,那五短身材,真的肩不能抗手不能提,怕是连自己都打不过。
  不过这杨任、李燧,又是怎么回事?
  想到此处,师延不禁发问:“陛下是不是口误说错了,杨大人是御史,李大人是科举状元,两人都是文官,又怎么算得上将军?”
  “没事没事,迟早要上战场的,先记着。”
  子受大手一挥:“第二种,是逞匹夫之勇,有勇无谋型。”
  “这种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全凭个人武艺,打起仗来只有勇气,没有计谋,只会凭着一腔热血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鲁莽行事,不会用计,虽然能冲阵,但容易中陷阱,遇上武艺更强的敌人,反而发挥不出来,若是被大军围攻,更是唯有一死。”
  “朝中这样的将领,可就多了,方相、方弼、邓九公、邬文化、姜文焕、苏全忠、邓秀……除了那些文不成武不就和手无缚鸡之力的,我大商将军几乎全是这等莽夫!”
  师延心情很复杂,虽说有那么点道理,但这几个,尤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