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稍稍琢磨了一会儿,他有点明白了。
  原因还是在羊毛身上,西岐有羊,西羌也有羊,再往西一点,西戎的羊更多。
  可这些羊都都不是大商贵族的,过了这么些年,羊毛衣的技术也流出去了,西岐有贵族,而且与西羌、西戎相交密切,这么可能把这些羊毛交给他人呢?
  大商境内的这些贵族自然不愿意,他们要羊,要更多的羊,既然如此,那不如让纣王出兵像姜文焕打西羌一样,把西岐也给打下来。
  到时候,西岐的贵族还凭什么和他们抢羊?
  子受瞥向蜀王杜宇,好一个羊吃人啊,你到底是哪边儿的?
  此番过后,群臣纷纷拜下,他们又如何不明白纣王的意思?
  纣王这是将一切都抗在了自己身上!
  这是一国之君的担当!
  纣王虽然不像先帝圣皇一样,有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担当,但他在国家忧患之际,能毫不迟疑的将万方护在身下!
  这和纣王还是储君时的托梁换柱何其相似!
  储君时,抗的不过是宫殿一角,继位为君,便要顶天立地,扛着整个大商!
  人群之中的崇侯虎低下了头,泪水不自觉地涌了出来。
  这联名上书,自然是他假托商容的名义做的,为了让那些贵族签名,他也付出了不少代价。
  但这都是值得,他才是获益最多的那个人。
  纣王在昆仑古城面对诸侯的那日,不仅仅是说了要以一己之力扛起一切,更是在宣战万国时,将他们这些亲附大商的诸侯也涵盖进去了。
  这可不是连友方也一起打的昏君之举,而是为了他们着想啊!
  崇侯虎因为自家老弟是仙人的原因,微微了解一点大劫的内容,大商文武西征很积极,但结果却不容乐观。
  纣王拜申公豹为国师,肯定也知晓部分大劫,所以并不看好西征之业,甚至连成汤基业都可能无法保全,所以才会说出那么一番话,将战事成败全都抗下。
  纣王向他和姜桓楚、苏护、杜宇等人宣战的时候,就是以此为基础做出的后手。
  仁义之君,自然不能在战败之时,让友方也跟着受累,因而才特意出言对他们宣战,这样一来,即使战败,他们这些亲附大商的诸侯,也不至于落得个株连的下场,能免于一死,保全后代。
  崇侯虎想着想着,不仅潸然泪下,豆大的泪水滴落在地面上,在那种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纣王竟还考虑到了他们,这样的恩德,便是以死相报,也是值得的啊!
  纣王刚才不就看了杜宇一眼?显然是有这个意思在其中,说不定这一举动,将向来摇摆不定的蜀王也打动了!
  “陛下身为大商君王,为国家社稷,抗下西征之事,是非过错加于己身,自然并无不可,可臣等身为大商臣子,就没有资格与陛下一同来抗吗?”
  商容年迈,咳嗽两声,声音虽然虚弱,但却格外坚定:“陛下继位不过十三年,诸侯反叛,又屡遭大难,臣等不能随陛下定万世策,安社稷天下,也要随陛下遗臭万年,若是征讨不利,或是江山社稷不保,还望天下人将罪名归咎于我大商文武!”
  他瞥了一眼身后俯首的群臣,一拜再拜,声情并茂地道:
  “天下虽然乱,诸侯亦叛,但陛下还有我等,这大商江山,这天下社稷,臣等要和陛下,一起扛!”
  子受无言以对,半晌后,盯着商容,道:“诸卿的心意,朕知道了,老丞相……”
  商容拱手,颤巍巍上前:“臣在。”
  子受道:“朕记得,老丞相与姬昌年纪相仿?”
  “是。”
  “这样啊,姬昌死了,老丞相要注意保重身体才是……”
  “多谢陛下关心,老臣身体……”
  商容刚想说自己这几年疗养的很好,冷不防就听到一句,“来人啊,送老丞相去阿房宫刮痧。”
  “臣……”
  商容还想争辩一番,阿房宫的大保健确实有效果,但过程也是真的难受,而且去多了,难免还会有些流言蜚语。
  “叉下去。”可子受显然不给他机会,喊来近卫直接将商容给架了下去。
  老头儿不错啊,连出师表都会写,要不是年纪大了,是不是还得来个六出岐山啊?
  等身宽体胖的近卫们带着商容挤过殿门后,子受才道:“还有一件事,朕数日前夜观星象,见到祥风庆云之瑞,西北角有紫气数十丈,冲霄而起,帝星见于毕、胃、昴之分,煌煌如月,可昨夜此星黯淡无光,似是已坠……”
  群臣皆停下了痛哭流涕,西北方祥瑞?紫气冲霄?帝星?又黯淡无光,还已坠?
  这是说姬昌?
  子受说道:“姬昌心怀反意,如今已身亡,但朕思前想后,他哪怕如何大逆不道,也不能掩盖其做出的功绩,朕决定,不仅要在昆仑古城为姬昌塑一雕像,还需为他想一谥号,也好教其瞑目,让世人知晓他的功劳,不知你们有何想法?”
  杨任发问:“谥号是何物?”
  子受回答道:“这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其功过是非的号,用来对其生前功绩进行概括。”
  杨任、李靖等人对视一眼,他们似乎看出了纣王的用意。
  这谥号,很妙。


第509章 我赞美我的敌人
  妙在哪里?
  自然是舆论上。
  现在最让大商陷入困境的,不是敌人来势汹汹,陈兵边境,而是纣王十罪所带来的人心不稳。
  这就是诸侯的手段,占据舆论。
  站在道德高地上的诸侯指指点点,还能随意吐痰,站在下头的大商只能默默受着。
  大商的臣子们努力了一年,想改变这种被动举动,却也只能勉强保证大商境内的民众不相信这些外部谣言,可在大商之外,就没办法了,他们一直想扳回来。
  而谥号,正是扳回一城的办法。
  先按部就班,认认真真给各个先祖上谥号。
  毕竟先祖棺椁、雕像,都在昆仑古城内,本来还有人想搬走,可先祖都显灵了,自然得一直放在昆仑古城。
  而昆仑古城在大商境内,属于大商。
  先祖虽然将功绩碑给抹去了,但谥号只是个大体上的概括,肯定不会抹去。
  到时候等人们都认可先祖的谥号,以大商定下的谥号为准后,再在昆仑古城为姬昌塑雕像,并定下姬昌的谥号。
  姬昌的谥号自然不用多说,肯定要用恶谥,尽管这手段有些不那么光明正大,但无疑能逆转风评。
  大家都承认了大商给先祖的谥号,轮到姬昌,即使不愿意,也会扯上一段时间的皮,会有不少人跟着相信姬昌其实和谥号一样,是个大恶人。
  如此一来,大商起兵伐西岐,就成了正义之师,西岐出兵攻打汜水关,则是大逆不道。
  就在臣子们琢磨着要给姬昌上个怎样十恶不赦的谥号时,子受道:“姬昌的谥号,朕已经想好了,就叫启天弘道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王,至于先王与其他人族先贤的谥号,就由你们来定了!”
  子受绞尽脑汁才想出这么个谥号,他可不想再费神想其他谥号,本来还打算顺嘴提一句纣者,恶谥之极也,想了想自己骂自己太傻逼了,也就放弃了。
  群臣为之一愣,姬昌这谥号,好像是……美谥啊!
  而且几个字,就将姬昌的行为瞬间洗白。
  称天子不叫跪舔仙神,那叫启天弘道,多年翦商大计不叫身怀野心谋逆造反,那是替父亲报仇,纯仁至孝。
  再加上姬昌广为流传的贤名,伟光正的形象,就这么确立起来了。
  纣王这……这是在称赞自己的敌人?
  辛甲立即道:“陛下,此事重大,臣对谥号有些兴趣,还请陛下容臣回去研究一番,来日再确定谥号,姬昌的谥号,不可就这么定下了……”
  群臣自然纷纷赞同,把姬昌捧这么高,他们再打西岐,岂不是显得不仁不义?
  “不可!”子受果断摇头拒绝:“姬昌难道配不上这个谥号?他所推广的菜圃、农具、小麦,少说也使得数万人不用再饿肚子,难道还担不起吗?”
  “陛下此言差矣!”杨任振振有词,道:“姬昌做了再多事,也改变不了他暗中勾结蛮夷来攻,心有不臣的事实!”
  “陛下乃名义上的天下之主,姬昌是下属诸侯,是臣,哪有以臣攻主的道理?如此大逆不道之人,定要上个恶谥才行!”
  “臣知晓陛下一生仁义,可决不能因为姬昌的些许假仁假义而宽容以待,姬昌一个无德无才之辈,怎能担得起如此谥号?陛下才是德布于四海之人,还请陛下三思!”
  杨任这一番慷慨陈词破口大骂,自然得到了朝臣们的赞同。
  马上他们就要攻打西岐了,自然得极力抹黑姬昌,姬昌越坏,他们越理所应当,不仅师出有名,军心也更稳定。
  “什么蛮夷,那些不过是居住偏僻的人,难道他们就不是炎黄子孙了吗?诸侯也只是名义上称臣罢了,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哪有什么主臣之分?”子受还是摇头,不肯退让:“姬昌的谥号就这么定了。”
  杨任同样不肯退让,梗着脖子道:“那还请陛下说出个道理来,不然臣绝不会同意。”
  子受一时间哑口无言。
  说出个道理?我哪有什么道理啊!
  歪理倒是不少,我要给姬昌竖立个正面形象,用姬昌来反衬出自己的昏庸。
  而且姬昌的所作所为,也确实令人佩服,身具高位还能每天种田做实事,比当今的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贵族诸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菜圃就是姬昌自己在西岐种地种着种着发明出来的,上位者能亲下到田地里,这可不容易。
  反正子受认为自己是做不出来的,拿着农具都嫌累。
  是后宫妃子不漂亮还是贡品瓜果不好吃?好好的皇帝不享乐,闲的没事去泥地里打滚?
  可子受觉得,他要是实话实说,只怕杨任等人更不同意。
  他思来想去,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沉声道:“诸位爱卿,莫非还不懂吗?”
  懂……懂什么?
  杨任等人一愣,莫非陛下此举,有深意?
  这并不是单纯的给姬昌上谥号,而是另有算计?
  甚至这份算计,比抹黑姬昌与西岐获得大义更重要?
  按陛下以往的行为,好像……确实有可能。
  子受见着臣子们面上的迟疑之色,心中颇为得意。
  要你们脑补,补出后遗症了吧!
  “朕只想说,懂的都懂,不懂的,朕也不会在这朝堂上解释,此事事关重大,细细品吧,利益牵扯太大,说明白透亮了,对任何人都没好处,此事涉及的东西太多,牵扯到的人也很多,朕只能说到这个地步。”
  群臣一阵沉默,陛下都这么说了,那必然确有其事。
  只是他们一时愚钝,没能想清楚其中的关节,便是崇侯虎,也没能看透。
  子受乐了,没想到还能这样对付群臣!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灵机一动之下的方法,还挺管用!
  见着群臣再没有对姬昌的谥号有异议,他继续道:“今日最后一件事,不日便要开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朕决定设立一个战略忽悠局。”
  战略忽悠局?
  这又是一个群臣没听过的新名词,不过他们根据纣王前面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心中倒也能猜得一二。
  鲁雄出列,拱手问道:“敢问陛下,这战略忽悠局,可是用来搜集敌国情报?将情报调查后统一整理分析,从而得到敌军的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