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脑筋掰不弯起码也得让他少说话。
  费仲艰难的解释道:“奏章报来的时候,臣也曾怀疑,可如果把时间往前推三日,正逢朝歌叛乱,大王一剑扫平贼子,叛乱便奇迹一般迅速平息。”
  “臣原本也不信荒诞之事,可石矶娘娘座下青鸾,不也是神鸟?不由得不信啊!”
  苏全忠又要开口,被苏护死死捂住嘴。
  玄鸟,凤凰,都是祥瑞。
  而且大商之祖成汤以玄鸟托生,又以凤凰为守护神,更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子受趁着苏全忠还没挣脱的机会,立即道:“朝歌新定,凤凰山又有祥瑞,孤欲往凤凰山一行,祭祀先祖。”
  祭祖?
  商容若有所思,他曾掌管礼乐,深知祭祖的套路。
  祭祖很容易让人想到祭天,而祭天与纣王此前的天命之论相驳。
  这是不是说明,纣王态度缓和,想以祭祖暂退一步?
  之前的逆天之言,其实都是为了让叛贼露出马脚,并非真心实意?
  这是一种对诸侯的示好?
  商容觉得,应该是这样。
  其他大臣以及整军完毕前来上朝的诸侯,也都是这样想的。
  只有子受不是这么想。
  如果不这么说,你们会让我去凤凰山?
  如果让你们知道我决定去凤凰山是为了称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特意创“皇帝”一词代替大王成为正式称号,肯定会力劝。
  子受知道自己的功绩,顶多就是平了两次叛乱,这算什么?
  还能比武丁大?
  还能比成汤大?
  如果来一手以“封”祭祖先,以“禅”祭万民的封禅,自号皇帝,有哪个能服?
  肯定都觉得他膨胀了。
  然后紧接着就是水淹陈塘关。
  昨天不淹,前天不淹,非要你纣王称皇帝,来到陈塘关之后才淹,这算什么?
  天谴啊!
  大逆不道啊!
  然后罪己诏减轻民怨,保证自身安全,混过到结算时间,轻松收割一大波昏庸值。
  “大王圣明!”
  ……
  子胥余,和比干一样是帝乙的弟弟,宗室。
  封地在箕,和子干封地在比所以叫比干一样,人们多称他为箕子。
  至于子启为什么叫子启,而不是微子,是因为这个阶段他还没被封到微。
  箕子老了,尤其是最近发生的叛乱,更让他心力憔悴。
  子启和比干,这两个素有贤名的王室,怎么会造反呢?
  可他们真的造反了。
  想到情同手足的比干,想到自己看着长大的子启,箕子觉得很累。
  幸好当今纣王圣明,没有追究比干,不过他们终究是做了错事,箕子觉得该避避嫌,所以这几天都以身体抱恙为由,没有上朝。
  正在他卧床休息时,忽然有宫中的寺人来报。
  诏令传完,箕子拜下,身子摇摇晃晃的。
  太仁慈了。
  纣王太宽厚了。
  诏令他前往凤凰山,布置祭祖一事。
  祭祖,只是普通的祭祖吗?
  并不是,宗室对王权发起挑战,罪过实在太大了,而在平叛之后的祭祖,意义非凡。
  纣王是在替王兄、王叔,向先祖告罪啊!
  箕子眼眶都湿润了,纣王竟然是这样的仁君,哪怕到了这种地步,也不曾忘记血脉亲情。
  他颤巍巍的回到房间,缓了很久,才让仆人扶着自己出门。
  既然接下了布置祭祖的任务,他就要做到最好,这样的君王配得上最高规格的祭祖。
  没有任何犹豫,第一时间便拖着年迈的身体远行。
  汽车人,出发。


第54章 监国重任
  汽车……箕子不敢怠慢。
  作为剩下唯一一个有分量的宗室,准备祭祀是他分内的事。
  仁君啊!
  他老了,不能建功立业,可纣王都做到这个地步了,他也得趁着还能动的时候,为君分忧。
  路上他就派出快马联系凤凰山附近的陈塘关,提前准备祭祖所需,以往祭祖只在太庙之中,这次规模更大,而且不是单纯的祭祖,也是在替子启、比干告罪悔过,一定要盛大筹备。
  箕子心里痒痒,恨不得把闻仲的墨麒麟借来,越快到凤凰山越好,这肯定是要载入史册的一次祭祖,这样仁德的君王,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极为厚重的一笔。
  箕子的车架一离开朝歌,百姓们就议论起来了。
  有近卫每天绕着朝歌吼,想不关心时事都难。
  虽然近卫们的步伐有碍市容,体型又容易堵路,但能听到有意思的消息,也很不错,为朝歌百姓平添几分生活乐趣。
  比干得知此事后,对着王宫拜了几拜,他又如何不知,如此盛大的祭祖,是为了给他洗清罪过呢?
  只是无以回报,只能召集剩下的三分之一奴隶,继续做研究。
  原本比干就能以七窍玲珑心与世界万物交流,现在七窍归一,更是不得了,堪称大商第一智者,对能承载笔墨的物件,已经有了些眉目。
  ……
  子受找到了小透明殷郊、殷洪。
  他打算让这俩孩子监国。
  俩孩子一个十三岁,一个十一岁,能监出什么东西来?
  不出乱子就不错了,出了乱子更好。
  至于这俩孩子为什么不叫子郊、子洪,纯粹是因为念着顺口。
  子受满怀期待的对着俩孩子道:“孤要摆驾去凤凰山祭祖,准备让你二人监国。”
  十一岁的殷洪不明所以,十三岁的殷郊成熟一些,道:“父王,我们兄弟二人年纪尚幼,不足以压服群臣,还请父王另派几名德高望重的老臣,共同处理国事。”
  这怎么行?
  子受严词道:“这次祭祖非同小可,孤会带走朝歌群臣,你二人不必担心老臣篡权,可以尽情施为。”
  殷郊:“……”
  我不是这个意思啊!
  朝中都没大臣了,让他们去管理整个朝歌?还得处理各地奏报?
  就算累不死他们也完全弄不清啊!
  看殷郊的模样,子受决定他不好忽悠,转而对殷洪道:“这大商社稷,总归要有人继承,洪儿,如果你的兄长成了大商之主,你想辅佐他让我大商更强盛吗?”
  殷洪毫不迟疑:“想。”
  子受循循诱导:“那么你必须有足够的能力。”
  殷洪道:“我知道,要像父王一样雄才大略才行!”
  子受:“……”
  其实他觉得自己挺无能的,甚至还有点昏庸,只是其他人的认知出了问题。
  他保持笑容道:“能力离不开锻炼,孤离了朝歌,这里就是你们二人说了算,你们有梦想吗?有想做的事情吗?如果有,就要从现在开始,放手去做,而不是一直停留在脑海里。”
  “哪怕你们出了错,也能收获成长过程中宝贵的经验,孤会为你们收尾。”
  你们随便干,屁股我来擦,骂名我来背,这昏庸值我赚定了!
  殷洪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父王是说,我看谁不顺眼,就可以打死他吗?”
  子受眼前一亮,好孩子!
  他立即道:“打死倒不至于,但你可以把他绑了吊在树上,或是捏造罪名投入牢狱,狠狠出口气就好。”
  “父王莫要笑话王弟,孩儿懂了。”殷郊忽然插话,一拍胸膛,气势如虹道:“父王是想说我们现在还小,还具有可塑性,所以让我们放手理政,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补救,就像王弟一样,如果他一直觉得讨厌一个人就要打死他,那么往后肯定会养成暴虐的性格,长大后很难改正。”
  子受心里不禁起了疑窦,我说过这些吗?
  嗨,管他呢,反正让你们监国就行了,俩孩子还能整出什么大事?
  “来来来,这是玄鸟玉佩,见佩如见孤。”子受掏出两个玉佩,殷郊、殷洪一人一个。
  反正这东西多。
  后宫也要好好叮嘱一番,大臣们可以随驾,但妃子不行。
  一个个宝贵着,如果只是去凤凰山封禅,让她们看看自己装逼,也不错,可还要去陈塘关看海,就不太方便了。
  虽然最后没淹下来,前面势头还是很恐怖的,不要受惊了才是。
  有稳重的姜王后在朝歌,也可以保证殷郊、殷洪行事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
  ……
  几天后,子受亲自拟了一份诏书。
  朝中大臣,只留阿猫阿狗两三只就行。
  明面上是祭祖,实际上是封禅称皇帝,当然要所有人都看着。
  少一个人,昏庸值都会少上一份。
  大臣们有些不安。
  商容忧心忡忡的道:“大王,此次……不但让两位殿下共同监国,连朝中公卿都随驾走了大半,这……老臣只恐……”
  他也是两位殿下的老师之一,这分明就俩半大的孩子啊!
  虽然殷洪已经有十三岁,再过一年就可以选王妃,但他们到底不够成熟,若是有人辅佐还好,可根本没什么能臣辅佐,他们能做好吗?
  子受微笑:“不是让费大夫留下了吗?还有杜太师。”
  费仲?杜元铣?
  一个在招贤馆调教小臣的宠臣,一个在司天监看星星的老臣。
  商容一脸难色。
  子受顿了顿:“孤想看看,两位王子能否独当一面,到底谁更有才能。”
  谁更有才能?
  商容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为了选择储君啊!
  纣王本就不是长子,对于自己的继承人,又怎么会完全依赖于古老的传统呢?
  对国家社稷而言,当然是一个更有才能的君王,才是更适合的。
  而且纣王英明神武,正值盛年,理所应当给孩子们一点机会,至少现在闹出事来,以大王的雄才伟略,总归能够力挽狂澜。
  看商容被忽悠住了,子受便语重心长的对着大臣们道:“按照孤所说,所有大臣提前准备,等候消息传回便一同出行。”
  ……


第55章 忠义步
  帝辛八年,八月。
  距离平叛已经过去四个月。
  这四个月里,子受默默等待。
  他要蛰伏。
  安全第一,子受已经被大臣们的奇思妙想给整怕了。
  天天和自己作对,大王圣明就挂在嘴边,这谁受得了?
  反正这等待哪吒抽龙筋的四个月里,没什么制造昏庸值的机会,让箕子多准备准备,封禅称皇帝一定得浩大一些,膨胀一些。
  等到凤凰山封禅水淹陈塘关的时候,就是自己崛起的日子。
  一手绝杀与这四个月的正常表现形成强烈发差,让大臣们更加失望。
  长城早在三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修建,战俘、奴隶都运走了一大批。
  比干贡献了大量奴隶,子受得知后,很纠结。
  你一个反贼怎么就为国出力了呢?
  好在他听说比干最近聚集剩下的奴隶一直在庄子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可能是以献奴为计策,让自己安心,在暗地里搞七搞八。
  这才对嘛!
  你要是个大忠臣我留你干什么?
  崇侯虎、苏护、姜桓楚以及一些比较亲近自己的诸侯都贡献出了奴隶,至于一些不愿意送奴隶或是暗箱操作故意送少的诸侯,子受也不在乎。
  贡献了奴隶才会修诸侯封地所在的长城,不给奴隶的就先放着。
  西伯侯姬昌倒是给足了奴隶,不过子受没打算给西岐修,要修也得推后。
  这是个天怒人怨的活儿,西岐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百姓都以为姬昌是西岐的绝对老大,一旦修建长城失了民心,西岐百姓肯定骂姬昌而不是自己。
  箕子上奏了几次,半月前就可以开始祭祖,只是都被子受驳了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