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丕受汉献帝禅让后不也说了句:“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再说了,这也不是什么瞎编,后世的《竹书纪年》当中,都有过提及,而这一世的商末距离三皇五帝时期还隔着一千年,依然有大量不清不楚的事情。
  毕竟黄纸都是现在才出现的,之前还得靠乌龟壳子和竹简,哪能记载太多细致的事情?
  就连闻仲这等修仙之人,也有许多事情不太清楚。
  至于赵公明等天皇时期得到的仙人,虽然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但修仙的不太关心人族的事情,而且也有些事不能说。
  还有子受不知道的一件事,在颛顼绝地天通,真正的巫遁去后,确实造成了一段历史的空白,可以说,这时候基本没多少有关夏初之前的记载。
  这些言论一经面世,便迅速传播开来,无论什么时候,标新立异都是最引人瞩目的。
  在引起大量热议的同时,也引来不少好事者深思。
  很快,便有人将天皇伏羲到夏启称天子的这记载不清晰的六百年,称之为空白的六百年。
  有人说,是天神磨灭了文字记载,因为这些言论似乎是从宫里流传出来的,而纣王一直不敬天神,一定是知道些什么。
  又有人说,都是夏启干的,他要当天子,所以抹去了一段碍事的历史。
  还有人说,这空白的六百年历史全都被记载在石碑上,被称为历史正文,而这些历史正文全都被封存在古都昆仑城,辛环四兄弟就是得知了这一秘辛,才出走再次落草为寇,以山贼王的名义在各个山头寻找昆仑城遗志。
  子受则得意洋洋的召见了辛甲。
  在皮脩去西岐后,辛甲接手了祖庙以及陵墓建设,那些贵族也由他接待。
  片刻后,辛甲入宫,神色匆匆。
  “拜见陛下!”
  辛甲似乎在忙着些什么事,手上还有一大摞奏疏。
  子受问道:“爱卿是在处理什么急事吗?”
  “是……”辛甲满头大汗:“贵族那边出现了些问题。”
  子受呵呵一笑,哪能没有问题嘛!
  贵族们肯定更愿意将自己的先祖往好的方向想,要说那些无的放矢的猜测,无伤大雅是不可能的,夏启、伊尹什么的另说,不少贵族都以自己是尧舜的后代为荣,来一出尧幽囚舜野死,后人们推崇的禅让成了争权夺利,还能不出问题?
  但是,你们除了骂,又能怎么样呢?
  你们反驳不了啊!
  有记载吗?没有。
  有考证吗?没有。
  啥都没有还不让我持怀疑态度?
  我也不是肯定,只是提出一个可能而已!
  更加乐观一点的话,如果贵族能够证明这些言论都是胡说八道,并拿出了空白六百年的实情,那子受更乐呵了。
  诬陷先祖实锤啊!
  而且子受也对那些真真假假的历史很感兴趣,白听了一段未知历史,还赚了昏庸值,我稳赚不赔,世间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吗?
  子受淡定地喝了口葡萄酒:“然后呢?”
  辛甲恭敬拜道:“然后他们就中计了!”
  子受:?
  计?什么计?谁的计?


第437章 天下如棋,一步三算
  子受手里的葡萄酒,瞬间就不香了。
  什么叫中计了?
  从辛甲的表情中,子受嗅出了一丝不详的味道。
  辛甲将手中的奏疏递出,兴奋道:“陛下之计,神机妙算,分而化之!”
  “原本各地贵族虽然来了朝歌,也捐赠了钱财,但并未影像到根本,所以,陛下便开始用计。”
  “首先是激怒,告知各地贵族要挖其祖坟,迁其先祖遗骨,再强制……呃强制手术,不断激发其心中怒意!”
  “然后,便是在各个贵族之间,制造矛盾。”
  “天下之大,各地贵族不可能一条心,甚至大多互不相识,而贵族都自视甚高,谁也不服谁,陛下最开始就是利用了祖庙雕像,在他们心中开了一道口子,让他们在先祖功绩的高低上,争执不下。”
  “而这次的谣言,就是将口子扩大!”
  “虽然确实有些是在污蔑先祖,但也有些事是值得怀疑,就好比帝舜,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如臣所记无误,苍梧之地在那时是片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既没有重镇需要视察,也没有强邻劲敌需要防范,十分可疑。”
  “夏启杀伯益这些,也都是说不准的事。”
  “而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将贵族们心中的怒意转移到了各自身上!”
  “比如伯益的后人费氏,一群费氏族人就和那曾造反的娄云衢打了起来,不仅让那娄云衢暴露了身份被抓,还影响了贵族声誉,显然陛下之计大功告成,造成了贵族阶级之间的内乱!”
  子受拿着酒爵的手僵住了,大脑一片空白。
  什么玩意?
  贵族内乱?
  就因为这些模棱两可的谣言?
  脑子呢?
  子受沉默片刻,问道:“贵族为何会相信这些谣言?”
  辛甲则淡定地解释道:“陛下何必考验臣?那些贵族并不是听信了谣言,而是寻常百姓信了,贵族们不得不为此争一个面子啊!”
  “那些因为祖庙特意远道而来的贵族,本就是族中对先祖最为憧憬的群体,即使民间百姓听闻谣言,一百人里只有三个人信了,在朝歌百姓的基数下,相信这事的人也不少!”
  “贵族为了保证自身家族地位与声誉,又怎能对此无动于衷?”
  “乱啊!全乱了!自陛下封王引得诸侯内乱之后,又以先祖引得贵族内乱,全乱了!”
  辛甲激动得难以自制,继续道:“陛下此计,神鬼莫测,这一乱,就彻底断绝了诸侯联合的可能,即使有心联合,为官的贵族之间也互有间隙,难以携手同心,久而久之必将暗生龌龊!!”
  “这一计,胜于雄兵百万!”
  “人人皆赞虎狼之将有万夫莫当之勇,而臣却以为,陛下的每一道诏令,都顶的上千军万马!”
  “陛下当真神机妙算,深谋远虑!”
  什么神机妙算、深谋远虑,子受感觉自己是在玷污这两个词。
  “所以……他们大打出手了是吧?”
  啊?
  辛甲愣了一下,随后震惊得睁大双眼:“陛下莫非还想以私斗为由,将他们逮捕?”
  子受大手一挥:“对,必须逮捕,律法之上,私斗就是犯罪,全都抓起来!尤其是那个娄云衢还是反贼,抓都抓了还等什么,直接砍了。”
  “呃……”
  子受觉得还不够:“这些人里,如果有还没做包皮环切的,就全拉去割了,多余的东西就该切掉。”
  辛甲思考再三,虽然觉得抓人可能会让事态更严重一些,但这是刑部的事,他管不着,也就不再多想。
  将奏疏呈上后,他就被喝退了。
  不过在离开偏殿时,辛甲还不忘再三感叹:
  “陛下之计甚妙,将危机消灭于无形之中!”
  子受啪一下就把桌案给拍碎了,看着碎成好几半的桌案,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诸侯,内乱了。
  贵族,内乱了。
  乱来乱去,这谁还顾得上骂我啊?
  好不容易开始掰正的昏庸值,莫非又要倒扣?
  子受之前心态还挺好的,觉得稳赚不赔,不管怎么说,最少都能捞个诬陷先祖的骂名。
  现在,他发现自己彻底错了。
  这一手仇恨转移的骚操作,愣是把自己给摘出去了!
  “这群贵族就是该死啊!咱们没完!今年之内,祖坟挖开,遗骨全部迁走!!”
  ……
  刑部。
  李靖的大光头今天依然亮瞎人眼。
  宫中发下抓捕私斗贵族的诏令后,刑部就忙碌了起来。
  狴犴一边整理着卷宗,一边感慨道:“这才是明正律法啊!无论是哪里的贵族,只要入了大商境内,触犯了新法,管他是谁,都一样抓!”
  獬豸点点头:“去年因为私斗致死,抓了不少流民,今年再生私斗,则抓贵族,没有任何通融之处,如此循序渐进,才能让新法更加深入人心。”
  狴犴道:“似乎这还是陛下的分化之计,你怎么看?”
  獬豸摇了摇头:“我哪懂得计谋,阴谋诡计什么的最头疼了。”
  狴犴也无奈摇头,他们能在一天之内断清数百件案子,但说到阴谋诡计,却完全搞不懂了。
  倒是李靖感叹道:“这是陛下的一盘大棋啊!”
  “你们看,先以羊毛衣等一应事务收拢朝歌本地的贵族,再以公卿下乡之策生产新农具,缓和双方关系。”
  “然后就是以祖庙为引,让各地的贵族来到朝歌。”
  “各地贵族来到朝歌后,会学到新农具的生产方式,让朝歌贵族的利益受损。”
  “但陛下别出心裁,以迁墓及空白的历史让这些贵族分心,无暇顾及新农具的生产,再加上因为捐赠祖庙,手中资金匮乏,难以大规模生产,如此一来,就只能从朝歌贵族手中购买新农具,再自行发售。”
  “毫无疑问,朝歌贵族将垄断近一两年的新农具贸易,而农具虽是消耗品,但消耗速度并不快,新式农具出现,赚的最多的,也就是这一两年。”
  獬豸却是更加疑惑起来:“那要照李尚书这么说,陛下其实为朝歌本地贵族谋利?如此费尽心思,只是为了他人做嫁衣?”
  李靖浓眉一挑,道:“不,陛下绝不会做这种利人不利己的事,朝歌贵族赚上一笔,最后肯定要吐出来,这些贵族什么德行,你我看了这么多卷宗,判了这么多案子,难道还不知道吗?陛下不会容忍他们做大。”


第438章 朕亲率十八万大军,给黄帝抬抬棺
  “那……”
  “你想,大量的钱财是掌握在天下各地的贵族手中,还是掌握在朝歌贵族手中更好呢?”
  “是处理朝歌贵族更容易,还是处理西岐的贵族更容易呢?”
  李靖想了一会儿,用了一个极为粗俗的比喻:
  “这些朝歌的贵族,就像是西园豕房里的猪!”
  “陛下先给他们吃好喝好,养的白白胖胖,到了腊祭的时候,才好杀来吃肉啊!”
  “当前的喂养,是为了来日能一刀切下更多的肉!”
  “陛下就是在养猪!”
  獬豸沉思片刻,点点头:“李尚书此言方解我惑!”
  狴犴也赞叹道:“那些钟鸣鼎食又于社稷无用,整日只知道贪图享受的贵族,不就和豕房中的猪一样吗?陛下在为社稷牟利的同时,还暗骂了那些贵族!”
  “要真如李尚书所说,陛下已经不仅仅是出奇计分化贵族了,这简直就是一步步一环环,将那些社稷蛀虫玩弄于股掌之中!”
  “陛下之智,恐怖如斯!”
  李靖叹了口气:“陛下啊,也是被逼出来的,如果贵族于社稷有利,陛下又怎么会屡次算计贵族呢?”
  “要是一个个贵族都如同朝中大臣一样,愿意为了江山社稷,为了人族大地,将所学奉献出来,陛下定然将他们当做座上宾。”
  几人感叹半天,越是赞叹这一套连环计如何出彩,就越是觉得贵族的尾大不掉,越是觉得纣王圣明。
  连带着,对收押贵族也没什么顾虑了,管他呢,反正一切都在陛下的算计之中啊!
  纣王视天下如棋,一步三算,能在这棋盘之中扮演一个棋子,是为人臣子的荣幸!
  更何况,有功德赚!
  几人继续献上膝盖,没过一会儿,有寺人相召。
  “朝会?”
  李靖、獬豸、狴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