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近卫们帮助百姓、调解纠纷的事迹,他也听过一些,只是没放在心里,没想到竟是为了今天!
  这就是民心啊!
  跟着近卫勤王的百姓不过千人,在偌大的朝歌城中不过沧海一粟。
  可这代表着近卫平日里的行为得到认可,民心向着纣王!
  今天是千人,明天也许就是万人、十万人,乃至整个天下!
  这才是王。
  雷开一时间竟有些羞愧。
  他忽然大彻大悟,难怪子启殿下会说纣王早已堪破了他们的反意,这等藏兵于民的计谋,赢取民心的行为,直接让他们的造反失去了大义!
  纣王昏庸无道,不可能会有平民百姓支持,可事实相反!
  雷开狠下心,杀。
  全杀了,他早就无路可退,三十余近卫加上近千平民,分出一千人就能杀干净。
  正待他发号施令时,又有一拨人马赶来。
  当先是一名红甲女将,英姿飒爽。
  雷开知道黄飞莺率军支援南门去了,南门是崇黑虎大军所在,不好对付,她理应被拖住,可为何到了这里?
  看将士们的气势,不像是南门失守,到底发生了什么?
  很快,另一支人马给了他答案。
  冀州苏护,不是来趁火打劫,是来勤王的。
  雷开猛地发现,三支人马将自己包围了。
  一瞬间,他明白了,完全明白了,一切都是计谋。
  原来他们密谋良久的造反,纣王早就安排的明明白白。
  恐怕从府中议事的时候,就被盯上了,这期间纣王一直没有动作,不是没发现,而是在给他们机会。
  “哈哈哈哈!!”雷开仰天大笑几声,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傻。
  子受已经在系统面板锁定了要换的东西,此物一出,贼军必灭。
  只等昏庸值结算。
  忽然传来一阵笑声。
  谁在底下吵吵嚷嚷?笑得跟哭似的?
  子受伸出头往下看去,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军队。
  哎呀,敌人变多了,不过这东西厉害,再多来点人也没事。
  这时,一骑而出,对着烽火台拱手。
  “臣,冀州苏护救驾来迟,请大王恕罪!”
  “臣殷破败……”
  “臣黄飞莺……”


第45章 陡生变故
  苏护?这暴脾气不是题了反诗要造反吗?还救驾勤王?
  黄飞莺?这谁……噢,西宫黄贵妃,你带兵打仗去了?真把战场当棋盘了?
  殷破败?名字不记得,身上甲胄倒是能看出是之前的卸甲近卫,后头跟着一票拿着农具耀武扬威的平民百姓是什么情况?
  要你去鱼肉乡里你发展成警察局了?为百姓服务?还民兵队搞群众武装?
  看到烽火台下的千军万马,以及风中飘摇的大商旗帜,子受哀莫大于心死。
  你们可以来,但能不能别卡时间卡的这么好?
  祸不单行!
  根据子受的推测,昏庸值评定是取四个月内的最后结果来看。
  不管过程如何,只要在结算时间点别人觉得昏庸,那就昏庸,别人觉得英明,那就英明。
  而人物占比则根据地位来平衡权重。
  朝臣、诸侯占比高,但这一群体数量少,平民百姓占比低,但群体数量多。
  想获得巨额昏庸值,就得同时让多个群体认为自己昏庸。
  像之前子受靠着不早朝获得昏庸值,是最低效的方法,只是大臣觉得君王有点昏庸懒惰,百姓哪管你早不早朝。
  其实结算期内,子受一开始都做的很好,天命之论让贵族觉得他不敬天,怒怼云中子让百姓觉得他侮辱有道真修,烽火戏诸侯让诸侯感到被戏弄。
  加上零零散散的市井骂名,所以他才会觉得自己能获得很大一笔昏庸值。
  虽说发生了点小意外,真的有人造反。
  不过那时候子受觉得只是最后的烽火戏诸侯失败了,前面的其他事情还能弥补。
  百姓和贵族肯定还是觉得他昏庸的,到结算时仍旧有不错的收获。
  可问题在于,苏护来了,殷破败来了。
  苏护一来,流言不攻自破,什么纣王险些逼死妲己,通通是假的。
  苏护那暴脾气全朝歌都知道,纣王真要做了那种事,他还会第一个冲进朝歌勤王?
  冀州可不是离朝歌最近的诸侯封地啊!
  可见一切都是计划好的。
  殷破败问题就更大了,直接带着百姓来支援自己,都做到这个地步了,百姓还会觉得自己昏庸?
  这下完了,在百姓眼里自己肯定成了个不惜以自己为诱饵,扫清朝中贼子的明君。
  至于天命之论,还得靠时间慢慢发酵。
  比如莫名其妙被雷劈了,遭到天谴,那些诸侯才会认定自己是个昏君,现在虽然也能提供一点昏庸值,但并不多,也就换几颗丹药当糖豆吃吃。
  子受早已关了系统面板,他甚至都已经不敢去估算结算时间,因为越想,就越绝望。
  四个月啊!又浪费了四个月!
  他很想让底下的人快点走,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但是他不能这么做。
  别说这些人能不能理解命令,就算他们带着兵马走了,也不可能瞬间逆转百姓的看法,而且他没昏庸值,处理不了剩下的叛军。
  子受终于明白了历朝历代君王们的身不由己。
  当昏君都已经这么困难了,当明君肯定更难吧!
  站在烽火台上,怀中抱着妲己,子受一时之间百感交集。
  幸好他足够坚强,为人君者不可轻易哭泣。
  除非哭能让别人觉得自己昏庸。
  他怀中的妲己目光中闪烁的崇拜。
  妲己觉得很庆幸,庆幸遇到了这样的纣王,有力敌叛军的勇武,也有掌握一切的智慧。
  她越来越不相信女娲所说的成汤基业只剩二十八年气运,有着这样雄才大略的君王,哪怕一时有乌云遮蔽天空,他也会像太阳一样,光芒太盛,终究照出个云开见日。
  就在子受努力给自己打气,准备重提信心的时候,远方传来了呼喝声。
  “杀呀!”
  还有人?
  有完没完啊!
  诶?好像有点不一样?
  约莫七千人左右,身无片甲但都配置着刀剑,从北门外郊野冲来后,就和冀州军杀在了一起。
  叛军?
  子受有些疑惑,雷开带领的是他原本掌握的兵,没有多余,而崇黑虎手上的曹州兵马和北伯侯兵马应该都败了,不然黄贵妃和鲁雄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那这些叛军是哪里来的呢?
  妲己幽幽的声音传来:“大王,这些贼人应该是黄花山上的山贼。”
  叛军还勾结了山贼?
  还真是准备万全。
  子受回忆了一下,演义里也提过黄花山山贼,里头似乎有人略懂道法。
  好像麻烦了。
  无论是苏护还是殷破败,在凡人里都算得上武艺拔群,但对付会术法的奇人异士,很吃亏。
  贼首邓忠青面红发巨口獠牙,一柄开山斧到处乱砸,力大无穷勇猛异常,好在苏全忠表现出色,一人一戟甚至略占上风。
  但其他人就没那么好对付了。
  比如那个肋生双翅飞在天上拿着锤钻无可阻挡的老二辛环。
  分明就是个低配雷震子,锤钻迎面相交,便能带走一条人命,偏偏还能飞,根本打不着。
  老三张节使一杆长枪,殷破败提着青铜犁对敌,吃了武器亏,幸好他体重大,底盘扎实,能死战不退。
  老四陶荣最过分,祭出了法宝聚风幡,一旦摇动霎时间飞砂走石,播土扬尘,天昏地暗,不少士兵都被迷了眼。
  连带着山贼与雷开所部的叛军士气都被提起来了。
  主将越猛,士气越高昂。
  “爱妃且暂留台上,孤去去就回。”
  子受叮嘱妲己后,便下了烽火台。
  昏庸值肯定结算不了多少,没能力一口气扫平叛军,又有山贼突袭,战事不利,很危险。
  这些人打乱了子受的全部计划,现在他没办法,也没工夫管昏庸值的事情,先得把叛军摆平,安然度过这次叛乱。
  刚才恢复了些体力,自己又力大无穷以一敌百,肯定能影响战局,看到大王都如此奋勇,士兵们士气也会回升,能减少他们的压力。
  最起码,也能少死些人。
  虽说是刻意在当昏君,但子受到底还是个正常人,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将士们为了保护自己而倒下。
  在昏君之前,他是人族之王,大商之主。
  反正结算时间都过了,接下来的四个月努力昏回去就好。
  “孤当与尔等同战,同袍同泽同捐躯!”


第46章 烽火镇诸侯
  “大王至圣,犹死战,吾等何人,岂能更惜身命?”
  自从子受加入混战后,商军这边便个个不惜性命悍不畏死的冲杀。
  士兵不是瞎子,他们看得见。
  纣王明明可以在烽火台上搂着美人看他们生死搏命,但没有,而是踏着烧得滚烫的石路,下到地面,与将士同战。
  说一百句鼓舞士气话,也不比得亲上战场。
  殷破败觉得自己更有力量了,虽然因为体积过大,目标太明显,面对的敌军最多,但他不怕。
  我们的王就在身边同战,有什么后退的理由呢?
  看着纣王英勇的身姿,殷破败作为曾经的近卫,有种说不出的荣耀感。
  只有子受自己知道,在这英勇身姿下的无可奈何。
  子受看着一个个打了鸡血的将士,心如刀割。
  今夜在这群将士中留下的印象,也不知要多久才能淡去,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啊!
  这个局面,简直是满盘皆输。
  古代就是这样的,在士兵们看来,纣王无比尊贵,却愿意和他们同袍同泽同捐躯,那他们也要给与回馈。
  可他们身无长物,有的只有满腔热血与忠诚,那么,便只能将这些献给王了。
  子受也没办法,不这么做,本就处于下风,对方还有空军和法宝,万一让叛军打赢了咋办?
  忽然发生了件匪夷所思的事。
  只见一团磅礴气浪激射而出,霎时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叛军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全军覆没。
  便是邓忠、辛环、张节、陶荣也没能幸免,纷纷被裹挟其中。
  也不知持续了多久,此前被烽火招来的诸侯,也终于紧赶慢赶的来到了朝歌,第一时间就发现北门附近的战事,接连到场,全都看到了这奇异的一幕。
  他们看到烟尘散去之后,近万叛军栽倒在地,而那几个无可阻挡的修士,竟也无法起身。
  半空中一柄宝剑孤悬,径直飞到了纣王手中。
  又有一女道人鱼尾金冠,神穿大红八卦衣,麻履丝绦,乘着青鸾从天而落,对着纣王拜了拜道:“贫道石矶,乃一散修,大王手中之剑名曰太阿,此剑无形、无迹,但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而凝聚,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即成此剑。”
  子受已经麻木了,他不知道石矶为什么会在这里,也不知道太阿剑为什么会飞到自己手上,他只知道这一套连招下来,事态越发严重了。
  这年代的人们都信仙信神,这么多人目睹气浪激射飞沙走石,又有乘青鸾而来的仙人背书,估计在场所有人都把自己推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地位。
  大概是大魔导师子受?
  就算抛去这些人对自己的崇拜,天命之论带来的昏庸值恐怕得减少一大堆。
  天命之论针对诸侯贵族,而诸侯们刚到,正好亲眼见证了这一幕,这不正是“孤即天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