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况两个工程是真缺人,国库也是真的没钱,不能这么做也必须这么做!
  子受很清楚,其实对于这种征调,流民中那些憨厚老实,知恩图报的人们,不会反对,自然也不会有怨言。
  但这些人他们憨厚老实啊!
  老实人不说话,影响力很小,反而是那些大发怨气的刁民,即便是流民,也会发出极大的声音。
  这些人都是刁民,骂骂咧咧乱上一阵,或是摇唇鼓舌搬弄是非,或传播道听途说的各种流言,或是直接开骂刻薄尖酸,轻轻松松便能带动一群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昏庸值就这么来了!
  如果再有西岐或是敌对诸侯掺上一脚,暗戳戳搞些小动作加大流言,那就真成了人言可畏,万民相责!
  不过傅言与甘盆却不知道子受早已跳过了田赋,开始研究流民转职的事儿,在第一次求见被拒绝后,又求见了数次。
  然而每一次,寺人回告给他们的都只有一句话:“朕身体不适,不见。”
  其实子受倒也没说谎,自从阿房宫皇家养生会所办起来之后,他没事就去坐坐,看起来确实是一副疲惫到骨子里了的样子。
  傅言与甘盆也只能摇头叹气。
  回到府中,傅言沉吟道:“甘兄,觉得田赋不妥的,并非只有我们两家,其他贵族更甚,早有应对。”
  甘盆心中一跳,谨慎问道:“傅兄,莫非……”
  傅言小声道:“今日去宫中求见,你也听到了些风声吧?”
  甘盆惊到:“听闻纣王欲征调流民充作民夫,是想在这件事上做文章?”
  傅言勉力笑笑:“我等是贵族,而不是朝中大臣。”
  甘盆拱手道:“是小弟错了,我们所站的不是大商,而是家中老幼。”
  傅言叹息道:“我也想行先祖之事,但今日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便明白纣王已铁了心,也只能和所有贵族一样,发出些反抗的声音。”
  甘盆迟疑道:“纣王……纣王素来仁中带狠,若是真狠起来,我等家族会不会……还请兄长容我等静坐一个时辰,稍作考虑。”
  “不必考虑。”傅言摇头晃脑:“思来想去,纣王都不会不理解收纳田赋的阻力,兴许只是想大胆尝试一番,一旦生阻,便会瞬间退去,今日回避,也理应是心中矛盾纠结,只是不便于明说,我等只要表明态度,纣王定会息了这个念头。”
  甘盆茅塞顿开:“是这个理!天下人皆知不可为,纣王偏偏倒行逆施,多半只是想尝试一番,不过这表态应该多加慎重,不能让纣王太过难堪,正好利用那些充作民夫的流民行事,既不让贵族为难,又给了纣王面子。”
  两人同声大笑,觉得心情特别舒畅,当即便温酒,开怀痛饮。
  整个十一月,流言飞走,无论是贵族还是流民,皆是怨气弥漫。
  忠厚老实的流民本来觉得帮朝廷做工也没什么,不给工钱就不给吧,国库紧张能理解,但是在无边流言与怨气面前,也渐渐改变了想法。
  哎呀,大家都这么说,那我也这么觉得,明明做了事,却又不给工钱,真是太过分了!
  心念及此,这些老实人也觉得不妥,纷纷跟着埋怨起来,竟是忘记了早前朝廷收纳他们,又给他们吃,给他们穿的恩德。
  刁民自然不用说,哪儿闹事哪儿就有他们。
  老实人不自在,刁民们不服气,各种怨言便漫无边际的传扬开来,纷纷埋怨着提出这一切的纣王,偏偏朝中大臣又要负责一年中最重要的腊祭与田赋,忙的食不暇饱,根本没时间处理。
  一时间,子受竟是陷入人人侧目千夫所指的奇妙境地。
  那就一个字,爽。
  ……
  子受让黄妃给自己做了个全身推拿,便起身上朝。
  姜后没什么力气,妲己老是舍不得,龙吉则与妲己截然相反,没个轻重,推拿完之后,子受浑身就跟遭了家暴似的。
  因而宫中正妃,只有黄妃与邓婵玉适合按摩,一个手上有力,推拿捏肩,一个大长腿踩背,齐活儿。
  来到殿上,朝臣正在议论,这时候他们也反应过来了,纣王竟趁着自己政务繁忙的机会,下令征兆流民为民夫。
  万年也被忽悠了,他还以为国库富裕了,就没多想,谁曾想国库更空了,便是想发工钱也发不起。
  收取贵族田赋不利,流民之中又怨言四起,难啊!
  子受压了压手,让群臣安静,做都做了,还能当没做过吗?
  这锅我背,我来背,背得稳稳的!
  姚中大义凛然的站了出来,他是御史,有风闻奏事之责,而且也得了傅言授意,到了这时候,就应该提醒下纣王,田赋这事儿做不下去,快些放弃吧。
  姚中耿声道:“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子受颔首:“但言无妨。”
  虽然是个生面孔,但是是御史台的人,这群喷子出列,多半是喷自己的,子受自然乐得听谏。
  姚中直言道:“臣听说,陛下征调流民做工,臣认为,朝中缺少人手,此举也不是不可,但不发工钱,却十分不公平,有所付出便有所得,这是不变的道理,臣知晓陛下心思急切,但也不可操之过急,如此反而适得其反,坏了事。”
  他这话,其实也是在暗指收取贵族田赋一事,一意孤行,反而会将贵族逼的铤而走险,之前跟着娄云衢叛乱的贵族,就有不少是因为商税太重而愤而叛乱的。
  子受砸了个核桃,塞进嘴里,天真道:“这样不可以吗?”
  姚中愣了愣,纣王连这都看不出来?
  “不可,正是如此,才不能服众,导致了今日流言。”
  “有什么流言?”
  子受假装一副啥也不知道的样子,其实比谁都关心,要是周围没人,他甚至能笑出声来,当前这样的局面,可不正是他最期待的吗?!
  倒是商容等朝中重臣十分着急,这可不是什么小事,那些流民本就身份不明,又性格暴躁,但凡有人扇动,是会出大乱子的!
  姚中正色道:“臣有数份民间发行的报纸,报纸中有所登载,陛下可遣人念出。”
  民间有办报纸能耐的只有贵族,姚中此举,自然是表明流民的怨言是贵族的手笔,从而示警。
  此举无非两个目的,一则是说明收取贵族田赋和做工不发工钱一样,不能做和人们意愿相违背的事,二则是表露贵族即使式微,屡遭打压,仍有一定力量,借助流民一事与万民之口,就能整出这幅局面,你纣王还是好好思考思考,想明白了就将此事揭过,大家当什么也没发生。
  “陛下,臣以为……”鲁雄脾气不好,听出了姚中的意思,流民的工钱暂且不说,收取贵族田赋是朝中大臣都认可的,容不得你说七说八。
  子受却微笑一笑,摆摆手:“不必动怒,这位……嗯……御史的话也不无道理,既如此,先听听百姓的声音便是,也不用找人了,你直接念吧。”
  子受极为大度,流民的怨言,贵族的反弹,全都来了,昏庸值还会远么?
  “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以民为镜可以知得失,朝中诸卿是民,诸侯贵族是民,流民亦是民,但念无妨。”
  说完子受在心里补了一句,知得失归知得失,改不改那就是我的事情了。
  姚中入仕为官是为了富贵,所以贵族伸手招揽,他便答应了,但也不能说他毫无为国出力的心思,听到这句话后,他微微愣神。
  “愣着干什么,念啊!”
  姚中也不知道在什么,好一阵才回过神来,取出第一份报纸,开始念诵了起来。
  他那并不大的声音在殿中回响:“三日,有一西岐流民在淇水河畔称陛下大贤,言陛下收纳流民,赈粮安之,民心所向,而此正合尧舜之道,仿若古之圣王……”
  姚中念了一通,把子受惊掉了下巴。
  不是说好怨言的吗?你这来一句尧舜之道,古之圣王是什么意思?
  你他妈要刺我?
  子受很清楚,凡是搬出尧舜之道都是耍流氓,大家都知道他们贤德,都知道他们圣明,实际上具体做了什么事,也就只有少数人知道,而正是这样,才更适合脑补,管你什么功绩,全往尧舜上靠就行了。
  提出这几个字,那就是红果果的拍马屁!
  群臣也一阵错愕,这展开不太对劲。
  姚中继续念道:“七日,有一老汉上山采野果,酿成酒水,赠于城门守将,以报收纳之恩。”
  好吧,这次不仅仅是拍马屁吹捧一番,直接干起实事,都军民鱼水一家亲了。
  你该不会拿的是朝廷刊印的官方报纸吧?
  子受面上已经有些不自然。
  姚中继续念:“十日,有人言伊尹以尧、舜的仁政来劝说夏桀,希望夏桀体谅百姓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不听,而有时日曷丧。”
  一下子,九间殿内就沉默起来了。
  子受也沉默起来了,这一手欲抑先扬不错啊!
  这个还挺狠,前头还是尧舜,后头就变夏桀,明里是在说伊尹劝夏桀体谅百姓疾苦,暗里说的是纣王强迫流民做工还不给工钱,百姓苦啊!
  啥意思?
  说白了,就是指责纣王,和夏桀类比。
  李靖微微皱眉,觉得有些过份了,他最清楚城外的流民都是些什么刁民。
  而且很明显,报纸上的这些内容绝不是没啥文化的流民能说出来的,就是那些因为收取田赋而不满的贵族,借着流民的嘴巴说出来的。
  子受心里暗喜,贵族很配合啊!不仅自己不爽,还煽动流民,完美!
  这报纸上,直接都说时日曷丧,拿夏桀做典范了,这还不是昏君吗?
  他之前还担心挨刺,现在想来,根本不必要,田赋触动了贵族的根本利益,他们就全是败家子,也不可能屈服!
  姚中见上首的纣王脸上喜一阵静一阵的,不由得悬起了心,完全捉摸不透的君王,才是最危险的。
  他试探着问道:“陛下,岂有此理啊!这报纸上是在说陛下与夏桀同等啊!”
  子受端坐不动,心里很开心,尽力保持表情严肃,不敢出声,生怕笑出来。
  商容却是出言辩解道:“陛下虽不敢比之尧、舜,却也不是夏桀那等亡国之君,大商有此繁荣之景,皆赖陛下之功,尧舜相隔已久,那时天下虽定,今日却无几人知晓,而今日天下虽未大定,但有小治,人人皆知陛下之功。”
  “征调流民却不予工钱,兴许有些小过,但过不至于夏桀,便是尧舜,便能保证自己从无过错?”
  “莫非,这千年来的君王,除了尧舜之君,便是堪比夏桀?陛下虽然称不得太好,却也不差。”
  “这些言论实属谬论,还得速速彻查,将报纸封禁,严惩祸首。”
  这一番话,简直让子受想给商容拔个罐再加套全身刮痧,让他卧床十天不能起,好好调理身体。
  听听,这话反驳的多有道理,多有力度,核心概念不就是那一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吗?!
  群臣倒是深以为然,不说别的,纣王功大于过。
  子受也知道自己功大于过,毕竟昏庸值是负的,可那功是怎么来的?
  那是我干的吗?
  是我吗?
  别说这些,你一个封禁报纸,那就是在断我赚取昏庸值的路子啊!
  子受皱眉,道:“朕向来不以言论治罪,类比夏桀又如何?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若是现在人们不明白,十年后,百年后,人们也会明白,天下有万民,便有一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