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没有纸上谈兵的概念,只要拿出了东西来,肚子里头必然有货,群臣肯定相信纣王是个不世出的名将,放心让自己亲征。
  一份则是全都反着来,瞎鸡儿指挥,想赢都赢不了。
  就问你专不专业!
  子受自己看了都感觉毫无翻盘可能。
  完事,上朝!
  子受不由得感慨,虽然堵上了一条路,但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第316章 就这么定了
  九间大殿。
  散宜生撞柱子撞了大半年,突然一走,倒是有些不习惯。
  想到这里,子受越发觉得吃枣药丸。
  原版封神里,云中子和赤精子收了自己那俩便宜儿子,俩便宜儿子从便宜师傅手上忽悠了一堆牛逼法宝,结果倒头被申公豹说反,开始助商抗周。
  最后虽然还是扑街了,但总归打出过战绩,是不错的助臂。
  现在倒好,俩儿子没人收,收走了崇应彪和散宜生。
  即使崇应彪能倒过来助商抗周,还是平白少了个有生战斗力。
  而且收走散宜生的赤精子是代大师兄南极仙翁收徒。
  三教之中安然渡过封神大劫的人不多,南极仙翁就是其中之一,散宜生跟着他练一阵子实力肯定不差。
  看看,商灭周兴,大商表面看起来欣欣向荣,阐教就有了应对之策,开始强化西岐,平白多了个修仙的散宜生,难啊!
  子受看了眼那根有些落寞的柱子,以后你就跟张大为伴吧,还有之前在你身上撒过尿的“狗”官,如果你喜欢的话,下次再带点别的动物,咱换换口味。
  “诸卿都看看吧。”
  随侍的寺人直接拿出了舆图,有了纸以后啥都方便了许多,这张图放在大殿中央,哪怕站在末列也能看清。
  “这是鄂城……”
  “这是朝歌……”
  当即,子受就将柏举之战的正常操作说明了一遍,又提出了兵贵神速的概念。
  “陛下的战略,确实高明!”
  张桂芳瞪大了眼睛。
  他是行伍出身之人,以前在青龙关当副将时行军布阵,起码得花上小半个月和部将一起部署,要是是重大战役,那开战前先部署三五个月也不是没可能。
  某些不正面作战怀柔收拢、或是得了诏令不管不顾一个劲莽、又或是仗着自身勇武一人成军的外戚将领不在此列。
  纣王和那些外戚不同,拿出了正儿八经的战略部署。
  当然,严格来说,纣王这其实也算不得战略,只能算大局部署,大致的战争走向,距离真正完善的战略部署,还得到实地考虑山川水文等多种因素。
  但不管怎么说,能整出大局部署也很牛逼了!
  “楚地水路纵横,必然要乘舟,但逆流而行却会耽误奇袭,给了贼人反击之机。”
  “穿过主要水道之后,弃舟而行走旱道,依旧能发挥奇袭优势。”
  “鄂崇禹新丧,鄂顺威信不足,兵临城下,一战可定!”
  “兵贵神速,好一个兵贵神速!”
  武将们纷纷议论着,杨任等几个彻头彻尾的文臣则是摸不着头脑。
  虽然因为要去招贤馆考核武将的缘故,正在恶补行军打仗,有的还去过军营考察,但终究不够专业。
  鲁雄沉默许久,缓缓道:“能行!”
  费仲有了底,立即道:
  “兵贵神速,鄂顺贼子,狼子野心!”
  “区区楚地小贼竟敢冒犯我大商天威,虽远必诛!”
  “陛下圣明!不出半年,鄂顺必然拱手来降!”
  “陛下便是从未打上过战阵,也能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当之无愧的千古圣君啊!”
  子受有点懵,没想到费仲的彩虹屁拍得这么猛。
  “太师以为如何?”
  闻仲沉吟片刻,坚定地点了点头:“若是如此,短则三月,长则半年,一战可定。”
  这下子受心里有底了,既然这样能打赢,反着打就行,别什么三月、半年了,没有四五个月我连河都不渡!
  闻仲却是微微皱眉,这个战略确实不简单,很大概率能成功。
  可问题在于,纣王从未亲自带兵,上次平灵叛乱,朝歌刚想出兵,叛乱就被申公豹给平了,谁都不知道纣王的军事水平到底有几斤几两。
  大多数人都以为纣王只是知人善用,飞廉、申公豹等人,都调用的恰到好处,但真论及打仗,多半还是不行。
  毕竟有没有行伍经验,在行军打仗之中很重要,大商名将无论出身,所有人都是从小兵做起的。
  闻仲试探着问道:“招贤馆中可是又出了贤才?”
  就连截教仙人出身的闻仲,当年参军当了小兵,才知晓到底如何行军打仗。
  子受一愣,贤才?
  那倒没有,文武交叉审核加上瞎眼张大,基本把贤才都赶走了。
  半晌他才明白过来,闻仲是不相信自己有这种战略眼光。
  不愧是你,看人眼光真准!但怎么刺我的时候就瞎了呢?
  幸好我早有准备。
  子受轻轻扬了扬手中的崆峒印,道:“朕昨夜梦见武丁先王,先王梦中授朕兵法,朕一夜顿悟,略有所得。”
  这……
  这下文武百官全信了。
  万年、钱保都是梦中授艺,这事儿有先例。
  “先王还叮嘱了朕,要朕御驾南征。”
  果然在这等着呢!
  闻仲等人早有计较,纣王紧赶慢赶做出战略部署,必然是想御驾亲征。
  他们很了解自家君王的德行,凤凰山封禅时第一次出朝歌,就直接带着将士甩下文武百官,连夜跑了,性子太野。
  虽然正巧堵住了土方兵马,一通乱杀,但那一夜,不知为多少大臣埋下了心脏病隐患。
  子受见此,再添一把火:“武丁先王东征北讨,将土方、鬼方驱出中原,更收服虎方,开疆拓土无数,却也因疆土扩大不得不大肆封侯,从而留下诸侯后患。”
  “朕得先祖护佑方才为天下之主,先祖偶有过错,朕自然要亲自弥补。”
  这话一出,文武百官就和子受想的一样,没能再说出话来。
  武丁东征北讨唯独没有打过南方,第一次大封诸侯是成汤时期,第二次就是武丁时期,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打着武丁的名号亲自南征,理直气壮。
  虽然至今都不知道武丁长啥样子,但子受已然决定,改明儿就去宗庙拜拜他老人家的牌位。
  “就这么定了,接下来诸卿与朕一同商议一番,该如何与诸侯结盟。”
  结盟?
  文武百官纳闷不已,前几天就差把诸侯排排坐拉出来砍掉脑袋,现在想着结盟?
  纣王该不会以为放了诸侯后,他们就会感恩戴德吧?
  纣王在基础战略中透露的大局观很不错,怎么会想到这种不靠谱的事儿?
  唯有崇侯虎从容不迫。


第317章 上头决定了,你来当使节
  驱吴吞越,吴王比越王强,越王不可能坐以待毙,必然反抗。
  那么该如何反抗呢?
  崇侯虎老神在在的望着柱子。
  闻仲若有所思,崇侯虎那日拦着他说的话,他一直记在心里。
  果然如此,看来早在那日,纣王就开始制定战略了。
  本来放掉诸侯,就是因为诸侯之中可能有支持纣王的存在。
  不多,但是哪怕只有一个两个,只要在关键的时候添把力,足以起到重要作用。
  只是在闻仲看来,现在还没有必要急着结盟。
  驱吴吞越约莫还得一个月左右才能初见成效,匆匆派出结盟使节根本不顶用,唯有雪中送炭,等到吴越相争才能牟利。
  而且攻打鄂顺压根不需要诸侯帮忙,按照兵贵神速的战略直接奇袭就行了。
  这是阳谋,哪怕就这么大剌剌的在朝堂上讨论也没事,鄂顺知道也无能为力,他得先处理鄂崇禹死后的乱摊子,突袭太快,根本没能力应对。
  可以说,有了兵贵神速的战略,这场仗很容易打,就算纣王执意要亲征也没事,严格按着奇袭鄂城的方式打,最多也就小败一阵,最后还是赢。
  这样的话,御驾亲征反而还能增加纣王威信。
  但现在确实不是结盟的时机,只会耽误事,南下求的就是一个“快”字。
  闻仲憋不住心底疑惑,试探着问道:
  “陛下是想和吴王结盟?又或是越王?”
  吴王?越王?
  还没想到,子受支支吾吾一阵:“嗯嗯啊啊,没错。”
  真结盟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用使节刺激一下刚回家的诸侯,拉一波仇恨!
  不过表面上子受还是非常诚恳地道:“诸卿可否推举一些言善辩之士,朕当亲授符印,委其解我大商腹背受敌之患。”
  快点儿吧!给我排除错误选项!
  “杨大夫能说会道,颇有辩才……”
  “太颠颇有胆气,为使可展现我大商气魄。”
  “辛大夫通晓史事,典故信手拈来……”
  “国师精于口技,仙风道骨……”
  好嘞,这些人全都打个叉。
  不过排除这些人,剩下的人选还是有点多,还是得拜托张大出手。
  子受直入正题:“张卿总览招贤馆,素有识人之明,想必心中早已有了最优人选吧?”
  啊?
  张大愣了愣,怎么问道自己了?
  他眼神不好,刚才纣王虽然讲战略讲的天花乱坠,但他看不见舆图,根本不懂,一直在一边划水。
  可问到自己了,也不能不答。
  于是张大对着柱子拜了拜,道:“禀陛下,张友仁可为使。”
  他本来只是随便推举个人凑合凑合,虽然他认为张友仁有才能,但张友仁在朝中风评不好,纣王如果听了张友仁的事迹,多半会打消这个念头。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纣王却是一脸期待!
  “张卿家说的是,张友仁何人?诸卿说来朕听听!”
  群臣愣住了,张大有些愧疚,陛下对自己这么信任,自己却想着敷衍了事。
  群臣开始不断劝阻,诉说着张友仁的事迹。
  张友仁是通过招贤馆入选的新官,二十来岁的年纪,长着一张四十岁的脸。
  其实这也有好处,等他六十多岁的时候,不显老,而且面容不变,即使和亲朋离别十几年,也会被一眼认出。
  当然,张友仁最出名的一点,是能忍。
  事事退让,没有一点风骨,便是农户让他屈尊烫酒,他也心甘情愿。
  张友仁能进入朝堂还是因为一件极为传奇的事迹,有人听说他善于忍让,便去府上询问,张友人说自己不过只是凡事不想与人计较而已,那人便提出要与张友仁的妻子同榻而眠,而张友仁……
  他……不假思索的答应了,直接把那人给吓走了。
  这件事后来传出去,被当做一大乐事,张友仁被当做笑话,张大却认为张友仁身怀大才,还给他发过招贤馆的补助金。
  和姬昌那种怀有野心的隐忍不一样,他是真的忍,如果说姬昌是玄武是龙龟,那张友仁多半是绿毛龟。
  看到群臣如此,子受心中已有定计,张大才是朕的栋梁啊!
  只有栋梁才能选出栋梁!
  而且张友仁还有忍者神龟般的忍耐力,子受听了此人事迹之后,更是坚定不移。
  外交使节向来强硬,什么班超、苏武、张骞,尽展大国威风。
  太强硬了不好,就像申公豹一样,平灵王携郡守以令诸侯,申公豹觉得憋屈,不服气,一张嘴说动了一堆人,好不容易出来的平灵叛乱给他一个月平了。
  如果那时候换成张友仁就不一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