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彭遵刚一回家,发现家里居然都快没木炭烧了,吓得他都想回上林苑了,毕竟宫里不缺炭。
  可再一想,事有蹊跷。
  抬升炭价,无疑是将贵族往绝路上逼。
  做买卖本就是纣王给所有贵族的生存机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所以彭遵来到了北市,想调查一番。
  北市人很多,收木炭的宫人依旧拉着车站在最瞩目的地方,木炭是这个时间段所有人都绕不开的话题。
  炭价,在一日之间,暴涨了几十倍,供不应求之后,一直都在上涨。
  每一个贵族家里派来的下人,都寻找木炭,试图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木炭过冬。
  “有木炭吗?”
  “莫得。”
  “这木炭,只怕还要继续涨下去。”
  “又涨了,涨了!一斤涨了三文钱。”
  “快抛掉!”
  “不行,只怕还得等到初春,或者宫里不收购木炭了,才会跌下来……”
  “继续囤?”
  ……
  市集上,木炭价格不断走高,宫里却没有停止收购,只是不断熔掉先王的青铜器铸钱,越来越多的钱在市面上流通着,以往市面上的铜钱是不够流通的,不少人挣了钱,都不太舍得花,现在却不同了。
  也有人传,宫里不仅在收炭,偶尔还卖上一些,实际上收取的并没有那么多。
  彭遵觉得极有可能,肯定是纣王又想着法儿从贵族手里头掏钱,宫里拥有大量木炭,卖给谁怎么卖卖多少钱,还不是纣王说了算?
  许多想到这一层的贵族,眼睛都红了,不少人甚至起了投奔西岐的念头,在这种昏君治下,家底迟早被掏空。
  市集上一些贵族家仆挂上了木牌。
  “收蛇……”
  “收油……”
  “收木材……”
  “收无心菜……”
  “收山葡萄……”
  当然,更多的木牌还是在收木炭。
  这好像有些不对劲……
  彭遵四下张望着,发现了不少趁着休息日来到市集的朋友。
  此刻,大家都没有将注意力放在价格高昂的木炭上。
  因为完全没有必要,他们发现了更多东西。
  除了炭价外,其他物资的价格也涨了起来。
  卖无心菜的去烧炭了。
  卖油的去烧炭了。
  捕蛇捕鼠的去烧炭了。
  都去烧炭了,物价不就涨了吗?
  与其花心思收购木炭,倒不如……
  去其他地方收购!
  当然不是收购木炭,如果大量高价收入木炭,其他地方也会变成如朝歌一样的景象,彭遵决定,均衡收购。
  反正无论收购什么,都能盈利。
  盈利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占据市场。
  行动必须要快!
  据说南边有的是木头,东边有的是无心菜……
  经商早就是朝歌贵族们定下的转型方式,商队都已经筹建完毕,只等路修好!
  如今伯夷已经被陛下召回,这不就意味着,道路基本通常,可以开车?
  殷郊、殷洪作为皇子,多半遗传了纣王的木工手艺。
  一直和贵族子弟在上林苑做买卖的他们,根据七香车做出了稳定性、平稳性更强的四轮车,出行更加方便,一直在上林苑宫市内兜售!
  虽然没有正版七香车传闻中自走的能力,但只要用马拉着,畅通无阻,载货更多!
  动起来!
  彭遵等人只有一天的休沐日,必须抓紧时间在这一天内安排好一切。
  一辆辆拉货的马车,已经预备好了。
  数不清的仆从已经准备完毕。
  还有沿途所有的关节,也需派人立即前往打通。
  这对贵族们而言很简单,他们奴隶仆人多,而且家事渊源,地方诸侯也要卖他们一个面子。
  这一路,固然遥远。
  贵族们从来都不是笨蛋,知道最适合的处世之道。
  纣王不仅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明路,还帮他们抬高了物价,让一切有利可图,可以说,一步步推着他们走,他们还会停步吗?
  不会!
  而且朝歌如今并非什么东西价格都居高不下,在一切上涨的趋势中,粮价宛如淤泥中的莲花,一动不动。
  早些时日为平定平灵所调用的粮草,实在太多了!
  在朝歌谷粟满仓,粮价甚至有些低贱,但在其他地方,粮食就是硬通货!
  想到这里,彭遵不得不佩服纣王的一步一算。
  从一开始的宫市、修路,再到七香车、调粮、买炭提高物价,让一切都成为了可能。
  宫市累计经商经验,修路确保道路畅通减少路程,七香车平稳速度快,载量大,物价高,有利可图。
  甚至,还有彭遵差点忘掉的马场,也发挥了作用。
  最热衷与赌马的,还不是他们这些贵族子弟?
  赌着赌着,就有了经验,懂得识别马匹,知道什么样的马吃苦耐劳好养活,什么样的马是不可多得的畜力。
  而且马场开办这么多年,还有不断涌入擅长养马的牧民,马匹早就到了一个规模,足够他们组建商队。
  甚至,彭遵想到了一个更长远的地方,只是有些朦朦胧胧。
  难怪……难怪纣王会如此支持贵族经商。
  这样想下去,往来于天南地北,路途似乎是远了一些,可实际上,并非不可能。
  彭遵立即回家,想将一切告知老爹,彭家家主没工夫顾上这些,正在准备参加腊祭宴饮。
  往年腊祭并没有宴会之类,也没什么气氛,主要就是忙,忙着点算田赋,但今年破天荒宴请百官贵族,定有深意。
  ……


第256章 只要胆子大
  六合宫,子受今天陪着邓婵玉夜谈,大长腿够劲。
  第二天,子受就整理好了腊祭章程。
  他打算将腊祭办成大商年会,既然是年会,抽奖肯定要有吧?
  鞠躬尽瘁,赏陈塘关观潮。
  忠心耿耿,赏灌江口日光浴。
  呕心沥血,赏北海堆雪人。
  废寝忘食、赤胆忠心……
  子受几乎掏空了词库,赏赐没别的,就是休假。
  大臣们兢兢业业积劳成疾,让你们多休息休息,不过分吧?
  看看闻仲,闻大爷七老八十的人了,还努力上朝,干三天休十,争取当四朝老臣。
  再看箕子、梅伯,都是老王叔了,走路还得拄拐,注意身体啊!
  至于正值壮年的臣子……
  杨任是吧?你看你都没个后代,肯定是政务太忙了,放你几天假全力造小人去吧,没有后代是不孝啊!
  袁洪七兄弟?妖怪就不能找老婆?我老婆还是狐狸呢!趁着休假出去转转,万一有姑娘瞎了眼呢?
  反正,尽力给朝臣放假就行了。
  西汉五日一休,大唐十日一休,大宋一年能休一百多天。
  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明朝因为碗哥是个工作狂,官员一年就休十八天,碗哥挂了才变成五十天。
  清朝假期最少,除夕封印,初六开印办公,总共假期只有五天。
  至于大商呢,还没休沐这个概念,大臣们基本全年办公,只有子受三日一朝。
  如此勤政,甚至因为没有休沐的概念而没有怨言,这怎么行?
  只要胆子大,文武放产假!
  休起来!
  大商有资格上朝的文武,也就百来个,不过参与腊祭的臣子有近千人。
  子受往里头塞了一大批玄鸟卫。
  虽说玄鸟卫都是泼皮闲汉,但子受当然不会因为这一点而歧视他们,因为他们俸禄高啊!
  玄鸟卫就是新官的代表,是小臣的代表,和老臣、贵族有着本质上的冲突!
  这一次腊祭能安生?肯定不能!
  哪怕文武顾及自己的面子不发作,来参与的贵族呢?
  贵族本就因为炭价上涨不满,再让他们和泼皮闲汉同席而食?
  子受可是见识过玄鸟卫的吃相!
  抽奖赏赐的方式,子受也早已安排好。
  公平?
  当昏君管你公不公平,必须暗箱操作啊!
  不然扔去休假的是无名氏怎么办?
  他的目的是把朝中有分量的臣子放去休假!
  吃食方面,子受也毫不手软。
  腊祭本就有许多珍馐上供,加上酒池肉林直供,没别的,就是吃!
  至于助兴节目嘛,还是让子衍来,唱戏。
  就唱《智取花石纲》,刚编的!
  只戏曲还不够,伯夷已经回了朝歌,收集的曲子也要唱起来,靡靡之音不能少。
  子受也没忘记添加一些娱乐活动,毕竟自己的人设是个贪玩的昏君。
  当然,主要还是休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呵呵,没可能,我大商文武要各个都成了诸葛丞相,当个锤子昏君!
  ……
  腊祭。
  文武百官从九间殿离开。
  他们其实并不太喜欢宴饮,毕竟一天的政务已经很累了,宴请很复杂,不仅是吃喝,还得玩乐,这是礼仪,并不轻松。
  伯夷还没来及上谏,刚到朝歌就被通知参加腊祭,而第二天,就是腊祭的时日。
  短短的一天内,他只来得及探听些近来发生的事情。
  但知道的越多,越是担忧。
  奢靡之术治国是他提出来的,没错,可他也没有让陛下以远超出市价的价格购买货物啊!
  急功近利,那居高不下的炭价,只怕会把一切推入坟墓!
  伯夷跟着群臣走进酒池肉林,桌案以十人一桌,足有百桌。
  戏台早已搭建好,戏曲自出现以后,已是富贵人家宴饮必备。
  此举深得前来赴宴过贵族家主之心。
  而且据说唱戏表演的是子衍,给足了所有人面子。
  不仅有戏台,戏台下头还有各式各样的新奇物件。
  有一个青铜壶,壶边置有箭矢。
  听寺人介绍说,是纣王发明的游戏,投壶。
  将箭矢投入壶中,按数量多少可以获得赏赐。
  伯夷眼前一亮。
  这时候,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
  成年的贵族男子甚至以不会射箭为耻辱,而且主人请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辞的,伯夷自己就因此练习过射箭,虽然算不得神射,但也能做到不失礼。
  可今天不同,伯夷早已发现,来此的除了文武百官朝歌贵族,还有出身泼皮闲汉的玄鸟卫。
  这些玄鸟卫会射箭吗?
  肯定不会,连箭都买不起的人怎么可能会射箭,敲闷棍套麻袋什么的倒是特别熟练。
  贵族显然不待见玄鸟卫,很可能以此发难,纣王定是为了缓解双方矛盾,才创造出了投壶。
  用箭投青铜壶来代替射箭,射不出难道还投不出?
  投的难度小得多,多投几次总能中,也算为以玄鸟卫为代表的大商新官员留了几分面子。
  不过伯夷还是有些惴惴不安,纣王将一切安排的很好,可有些东西,早在年前就留下了漏洞。
  比如他在诸侯朝贺时提出的奢靡治国。
  乍一看没有问题,但随着时间推进,渐渐发现问题了。
  现在纣王显然走到了一个误区之中,盲目抬高物价,这是大忌。
  王公贵族奢靡之风兴起,消耗许多物资,可物资是不变的,总会有消耗完的时候。
  而现在,纣王以百文一斤的价格收购木炭,更是扰乱了市场,直接让朝歌之中的木炭供不应求,甚至人人都去烧炭,其他物资大大减少。
  伯夷虽然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市场物价大乱,居高不下,一定不是什么好现象。
  没有什么治国之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