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受按照听过的云梦山传说胡乱编了个故事,就仿佛真的是因为听到了传说心痒痒,特意以葬虎为由出宫游玩一样。
  申公豹却是一愣,闻仲手中的钢鞭,也有些拿不稳。
  过了一会儿,申公豹拱手道:“陛下,此事并非传说。”
  子受惊道:“莫非确有其事?”
  申公豹点头:“此事发生在成汤年间。”
  成汤年间?倒也解释的通,大商规模最大的一次大旱就是在成汤推翻夏桀建立商朝的初期,那时候成汤还迫于压力,亲自登台祈雨。
  封神世界,传说成真实属正常。
  申公豹又道:“只不过惩罚龙女与农人的,并非龙王。”
  不是龙王还能是谁?这又不是春光灿烂猪八戒的剧本,龙女难道还自己心甘情愿身化泉眼不成?
  子受不以为然,也就没有追根问底,管那么多干什么,今天是来葬虎的。
  “墓穴就在青龙脊下,诸卿与朕一同为虎下葬!”
  子受让张桂芳大吼传令,车驾来到青龙脊。
  青龙脊下早有近卫领人挖好墓穴,盛大无比。
  子受留了个心思,天子下葬,列九鼎八簋,墓道四,车乘九,这是周礼中的规矩,周礼承于夏礼、商礼,在此时也有类似的规矩。
  所以老虎下葬,安排了八鼎八簋,墓道四,车乘九,作为一只老虎,也算活够本了。
  看到如此规格,闻仲终于站不住了,拿着钢鞭作势欲打。
  钢鞭是先王所赠,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在这个封神世界,钢、铁都有,打将钢鞭、虎尾钢鞭、钢刀出现过多次。
  但产量极低,没有仙人出手,能打成兵刃纯属瞎猫碰见死耗子,珍贵无比。
  “陛下,老臣……”
  子受一看闻仲,眼睛一闭,挨打也认了,今天这虎必须葬!
  “陛下!陛下!”
  在闻仲开口前,就有负责营造墓穴的近卫上前。
  小山般的身躯直接将闻仲挡住。
  “臣等挖出了许多竹简。”
  子受一懵,竹……竹简?
  修坟墓修出古董了?
  闻仲一惊,道:“拿上来。”
  “速速呈上让太师一观!”
  子受看闻仲对竹简很感兴趣,立即让人呈上。
  反正竹简又不可能碍着自己葬老虎,反而能拖延闻仲,少挨些打。
  近卫将竹简呈上,闻仲细细看去。
  《商法十八种》、《效法》、《汤刑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语书》、《为吏之道》……
  乍一看,似乎是成汤时期记载,有关法律的东西。
  子受也连连咂舌,这深山老林竟有这种东西,也不知道是哪个老祖宗没事埋下的。
  他记得上辈子云梦县睡虎地秦墓曾挖出一堆竹简,记载的正是律法之类。
  没想到云梦山也能挖出一堆商简。
  云梦山葬老虎的地方,不就是睡虎地吗?
  还真是巧了!
  秦人是殷商后裔,老祖宗的习惯果然一脉相承。
  人群中的辛甲喃喃道:“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而今诸侯乱政……”
  ……


第244章 鬼谷子王禅
  闻仲还沉浸在竹简里,子受抓住机会,开始给老虎送葬。
  七十二近卫举旗,三十六近卫引幡,余下近卫高举兵戈,浩浩汤汤十分威风。
  可惜杨任不愿意,不然再念上一篇祭文,效果肯定特别好。
  老虎下葬完,闻仲等人也不研究竹简了,神情复杂。
  丧葬礼仪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生命的礼仪,是人们对生命的尊重。
  即使进入现代社会,丧葬礼仪虽有所简化,但依然保留了些,既是善待逝者,也是抚慰生者。
  可纣王偏偏不按常理,给老虎办了个诸侯王级别的风光大葬。
  甚至还写上了霸天虎之墓,并追封一只老虎为王。
  荒谬之于,还是荒谬。
  有多少人诸侯贵族知道后,会直接上表不满?
  哪怕是在百姓之中,也会沦为笑柄!
  在诸侯乱政,变法关键的时机,纣王怎能如此倒行逆施?
  这和夏桀又有什么区别?
  不过闻仲没急着打人,只是将挖掘出的竹简仔细收好,这些竹简有些不对劲的地方,而且崇侯虎再三表明,葬虎没那么简单。
  等今日回府再好好研究一番,如果纣王真是改了性子好大喜功,再打也不迟。
  子受看闻仲没太大反应,长吁一口气。
  老头喜欢古董?要不干脆让他带队组织人手考古?
  子受抬头,望向山峰:“剑秀峰和龙王峰乃两座奇峰,既然来都来了这云梦山,索性便上去一观。”
  群臣无奈,领头的闻太师都不做声,他们也只得听从。
  子受纯粹是玩性大发,一直憋在宫里,出来晃悠的机会不多。
  连接剑秀峰与龙王峰的天然洞窟就是鬼谷,上辈子传说是纵横家老大鬼谷子隐居的地方。
  鬼谷子就是口缸,有哪路名人没有师承,都可以往他头上推,除了苏秦张仪外,孙膑、庞涓、商鞅,李斯、毛遂、徐福,全都被人套在他身上过。
  其实这要归咎于鬼谷子拾到无字天书的传说,这书每夜读一遍,则每夜可得一新书。
  第一夜得纵横术,传苏秦张仪;
  第二夜得兵书,传孙膑庞涓;
  第三夜得致富奇书,传给计然、范蠡、吕不韦、白圭等人;
  第四夜得《养性修真大法》,传茅潆、徐福、陶宏景诸人;
  第五得推命相面术,传给茅潆、司马季主、李虚中等人;
  第六夜、第七夜……,按这个套路套娃下去,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把天下名人都安到鬼谷门下都没问题。
  子受有些好奇,毕竟有传说鬼谷子历经夏商周三代活了千年,也许这时候鬼谷子就已经存在了。
  如果鬼谷子还存在,多半是个修道的,无字天书也很可能成真,这样一来,必须警惕。
  这样的大才如果没有投商还好,若是已经入朝为官,必须发配北海。
  除此之外,还得问问他有没有弟子,有一个是一个,全发配边疆。
  车驾上了山,子受有些怀念被自己拆毁的七香车。
  不过山上的景色当真不错,空气也好,上一趟不亏,洞窟之中竟有石桌石床,显然有人居住过。
  子受问向申公豹:“国师,你曾在云梦山苦修,此处便是你之居所?”
  申公豹拱手:“此乃王禅道友所居,前些日子他已经搬入朝歌南市。”
  哦,算卦去了。
  子受想起了摘星楼上那夜指出孟姜女坏自己好事的老道。
  这破道士一副仙风道骨,格外高冷,不给阐教几人面子就算了,还当场打他的脸。
  孟姜女突然出现的时候,子受是真的差点被吓倒在地。
  这样想来,王禅就是鬼谷子。
  本来鬼谷子就传说有王禅、王诩等多个化名。
  既然鬼谷子在南市算卦,那就不搭理他了,算卦总比入朝为官好,而且就在朝歌,万一哪天诸侯群起而攻顶不住了,还能急调他去合纵连横一下,兜个底。
  子受勒令群臣下山回宫,一路上心情极好,天空都仿佛更蓝了,就连坐在车驾上几经颠簸的屁股,也不那么疼了。
  就在御驾离开云梦山的同一时间,南市的王禅卦摊收摊了。
  王禅淡淡对着排队算命的人道:“明日休摊。”
  东市云中子的卦摊是老字号,但云中子恶了纣王,人们多多少少有些担心,以前倒是无所谓,也不害怕什么,可现在纣王高价收购木炭,万一让纣王不开心,不收炭了怎么办?
  北市多宝据说道行最深,算得最准,但北市前好像出了什么乱子。
  西市的姜子牙道行太浅,看起来不像仙家,就像个渔夫,虽然大家算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道行再浅基本都能算准,但人们总是想找个一看就知道很牛逼的来算命。
  于是王禅就成了最靠谱的那个。
  现在王禅要休摊一日,百姓自然不依。
  “道长,道长不行啊!”
  “道长,我还要算算妻子什么时候生呢!”
  “生产时间找稳婆啊!道长快给我算算明日炭价多少,我烧了一车炭,就等着卖呢!”
  王禅只是笑笑,一晃就没了影。
  在某个不引人注意的茅庐中,王禅对着大罗山的方向拱手:
  “弟子悟不得天地玄妙,窥不得万事,入不得诸门,破不得六道,众学一窍不通……”
  “悟性才德皆为下品,更兼心中执念,学不精清静无为,道心难成,辜负老师教诲!”
  话音刚落,一张图自空中飘来,慢慢悠悠,上头还有三个字——鬼谷子。
  王禅仿佛丢了魂一般,喃喃念叨着:“鬼谷……子……”
  龙女与农人的传说,还有后文。
  龙女被惩,化作泉眼后,精魂脱胎在朝歌南面王庄的王员外家,孩子出生后取名瑞霞。
  有一年遇到干旱,土地竟只结了一株谷穗,瑞霞便摘了谷穗,谷穗变成珍珠,钻入了瑞霞口中,不久瑞霞怀孕了。
  瑞霞因未婚先孕而被赶出家门,无家可归的瑞霞在云梦山天然洞窟中生下了一个男孩,这男孩后来被路过的骑牛道人收作弟子。
  原来,瑞霞是由龙女精魄转世,谷穗则是农人精魂所化。
  这便是鬼、谷、子。
  耳边传来一个声音:“清静无为,事事无为,事事为,顺天之时,随地之性,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皆因人之心。”
  王禅听得懵懂,却知道老师此言,是要他顺心而为。
  他恭敬捧着图,对着大罗山的方向,再三叩拜:
  “弟子玄都,今日起便以鬼谷子王禅之名,行走天下!”
  ……
  夜深了,崇侯虎连夜前往太师府。
  今日挖掘到的竹简全都在闻太师手中,崇侯虎猜到了一些东西,必须去印证一番。


第245章 崇侯虎:我进步了
  “假的?”
  闻仲险些把手中的竹简扔了。
  崇侯虎郑重道:“没错,假的。”
  “老夫看这些竹简所载内容条理分明、层次井然,北伯侯为何认为是假的?”
  假的?难道是纣王怕挨打,特意编了假的汤刑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闻仲一脸狐疑的看着崇侯虎,这些竹简记载的是商初的汤刑,现在大商使用的汤刑经过盘庚、祖甲的多次修改,早已与最初不同,崇侯虎……
  不是闻仲不相信,崇侯虎善于揣测圣意,但没人知道他还懂刑法啊!
  而且这些竹简相当重要,很可能是初版汤刑的遗补,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讲,竹简都更像是真的。
  “莫非北伯侯对汤刑有过深入了解?”
  “这倒是没有……”崇侯虎挠了挠头:“不过正是不了解,一无所知,我才觉得更不对劲。”
  闻仲皱眉:“此话怎讲?”
  崇侯虎酝酿了一会儿,道:“我看不懂竹简中的内容,所以只看过简首。”
  “例如这一册《封诊式》。”
  “《封诊式》共有九十八简,分二十五节,简首写有小标题,包括:《治狱》、《讯狱》、《封守》、《盗自告》、《盗马》、《争牛》、《群盗》、《夺首》、《黥妾》、《迁子》、《告子》、《疠》、《闹医》、《经死》、《穴盗》等。”
  闻仲扶须:“有何不妥?这些刑法老夫观之,颇有道理。”
  闻仲三目三十行,早就看过了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