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商国师四个字,一字一顿,甚至比他的名字,更令人深刻。
  修道数千年,这是申公豹这辈子第一次扬眉吐气,他相信,这不是最后一次。
  因为他是大商国师!
  平灵王后仰,四肢摊平。
  是被吓死了,还是因为绝望心死,已经不重要了。
  申公豹接回头颅,双手又抱回袖子里。
  反正,大家都看到了。
  是平灵王先动的手,都把贫道的头砍下来了,贫道只是……合理反击。
  甚至连反击都算不上,还没动手,平灵王就已经倒下了。
  这样也好,普通手段申公豹也不太会,弄得个尸首不完整,还有些过意不去。
  平灵王失去战斗能力,王宫护卫放下兵刃,胜利者是来自五湖四海七拼八凑的联军。
  申公豹接收平灵王王宫,主谋身死,其他人不足为虑。
  整个平灵一阵阵欢呼声,那些没有出逃的平灵百姓本就是因为胆小,害怕平灵王追杀,才不敢出逃,现在申公豹攻破平灵,那就是救了他们!
  如果几个月之后,早已习惯强权统治的百姓未必会有这么大反应,可放在现在,恩同再造!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他们终于敢出门了!
  “国师,快些回朝歌吧!我们都已经忍不住想瞻仰纣王音容笑貌了!”
  申公豹有些头痛,蛮夷南迁,文化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
  “不急不急,你先带着人在城里,帮贫道做一件事。”
  现在不能急着回朝歌。
  从平灵暴乱到平定平灵,仅仅过了一个月。
  连续的变故,平灵民心不稳,若是冒然离开,很容易出乱子。
  这时候,必须竖立出一个核心人物,作为主心骨安定平灵上下所有人的心。
  申公豹自然不会让自己当这个核心人物,他已经是国师,位高权重,加上这次平叛功劳,再封就封无可封了。
  黄飞虎守南门的故事还被人津津乐道,他得适当分润功劳。
  这个核心人物,只能是纣王。
  也只有纣王才配得上如此民望。
  乌术与副将带着兵马以巡视治安的名义,在城中散布着纣王的英明神武。
  三千夷人带着玉器返回鸟夷,不过有三十多个没有牵挂的夷人留在了申公豹身边,跟着国师有肉吃。
  这三十几个夷人经过申公豹粗略调教,搭了个土台,登台唱戏。
  唱的是纣王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如何算到平灵王反意,又如何慧眼识珠。
  人们总是崇拜强者,更何况这个强者将他们从杀戮中解救了出来?
  上至贵族,下至百姓,无不对纣王感恩戴德。
  一切都很简陋,但城中血腥味因此淡了许多。
  ……
  子受派出的令使终于回来了,令使告诉姜桓楚一切,姜桓楚表示已经调度粮草,准备出兵。
  慢马减鞭在关爱马匹的同时,也带来了申公豹找姜桓楚借兵八千的消息。
  子受觉得不行,申公豹这是去送人头的,八千兵马你能把平灵给平了?
  对此,他只能摇头叹息,申公豹点了外交天赋,没点统军天赋,带兵打仗,而且以少打多,多半得损兵折将。
  问题不大,申公豹拿着玄鸟玉佩,这口锅能接住。
  子受将尤浑召来,让他汇报一下曹州的情况。
  得到的汇报是极好的,尤浑准确传达了自己的命令。
  李丙到了曹州,除了迁徙近水百姓外,什么也没干,足足半个月没有动静。
  多半是治不了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常人治水都很难治,何况一个残疾人?
  残疾人可能会打仗,可能会变成孙膑,变成马列西耶夫。
  但治水?
  大禹治水都得丈量自己身高确定度量,换做李丙,度量都得少一半!
  了解情况后,子受往寿仙宫去了,他不打算画蛇添足。
  这个结算期要稳,平灵和曹州的昏庸值已经稳了,不能再出岔子,多做,多错,越做越错。
  哪怕从现在开始什么都不做,凭着可能长达一年的平灵王叛乱,以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治好的水,也能刷出不少昏庸值。
  子受都开始考虑给自己放个年假了。
  ……
  自从纣王七年不语,一鸣惊人以来,天下便时常出乱子。
  先是北海袁福通造反,又是土方南下,蛮夷叛乱,从瘟疫到水灾,从灌江口大旱到陈塘关大潮,每年都有一款适合大商,每年都又不重样的粉墨登场。
  搞得大商百姓都觉得,不经历什么事都枉为大商人了。
  个别变态的,内心甚至隐隐升起一种扭曲念头,下次会是什么呢?
  天降陨石?海上飓风?拳头大的冰雹?几个月不熄灭的大火?
  人民发挥着想象力,还真是令人期待呢……
  敖丙来到曹州,已经很久了。
  他代表龙族投身纣王麾下,是为了在封神大劫时,刷刷功德,振兴龙族,方便龙族在天庭中取得更高的神位,再次光明正大行走在世间。
  因为他的大胆想法,龙族甚至将万龙甲梭哈在了纣王身上,气运相连。
  可等到摘星楼纣王直言不敬天神的时候,敖丙犹豫了。
  被拔掉龙筋失去法力之前,他是天庭兴云步雨滋生万物的正神。
  以前的自己,不也是天神中的一员吗?
  如果因此完全得罪了天帝,以后还怎么捞神位,怎么让龙族崛起?
  所以敖丙没有过多动作,来到曹州后,除了迁离泛滥河水边的百姓以外,只是默默的看着。
  然而看着看着,他终于悟了。
  ……


第221章 治水易,治人心难
  敖丙坐在石头上,小龙女站在一边。
  敖丙行事颇有章法,一开始就组织人手伐木采石,很快就在开阔的平原地,搭起了棚架。
  赈灾用粮本来应该是曹州侯负责,可惜曹州侯称府中没有余粮,不愿相助。
  幸好尤浑赶来,敖丙以玄鸟玉佩,向隔壁的冀州侯苏护调了粮与铜锅。
  苏护很眼馋这枚升级版的玄鸟玉佩,自己那块儿还是两年前的东西,老款的,不好用。
  锅里熬着粟米羹,一阵阵诱人的香气弥漫开来。
  棚架中衣衫褴褛的百姓,闻香而望,暗自吞咽口水,却一动不动。
  脸上多有挣扎之色,迟疑着不敢上前。
  小龙女急得跳脚:“白给粟米,还帮他们煮成了羹,难道要我亲自喂到他们嘴里吗?又没碗筷,拿什么喂?”
  敖丙也急,但他不跳脚,主要是跳不了。
  他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若有所思:“妹子,你用神奇的千年海螺告诉所有人,让他们来分取粟米羹。”
  小龙女一身华服,称得上极美,吹完海螺后,脸颊红鼓鼓的。
  没用,气出来的。
  千年海螺是法宝,当时在陈塘关甚至能从地上将声音传到空中的司海龙王耳中,不存在什么听不到的问题,而且因为是凡人接触不到的法宝,让传音更添几分严肃。
  百姓们都见识到这种神物了,可依旧来回踱步,有人畏畏缩缩往前踏了一步,却又飞快退回。
  敖丙英俊的脸上,出现几丝皱痕:“白吃白住都不来,其中必有蹊跷……”
  这是敖丙发自内心的话语。
  从拔掉龙筋之后,他历经了人间冷暖,那时候的日子,和这些百姓也差不太多。
  后来,纣王收下了他,一直没有任用,只是好吃好喝供着。
  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龙族考虑,这种不用付出劳动,白吃白住的美好日子,他能过到大商亡国。
  可偏偏这些百姓,没有如想象中蜂拥而上。
  这是一个个圣人?不食嗟来之食?
  圣人也要填饱肚子啊!伯夷、叔齐都甚香了,你们遭了水患的百姓,还能这么硬骨头?
  “分割棚户。”
  敖丙下令,他得做些什么。
  他将棚户粗略分割,各个区域之间用木栏分开,再派人巡弋,维持秩序。
  而后又将数口铜锅对称摆列。
  敖丙是个雅人,毕竟龙宫富裕,没事就能拿出什么奇珍异宝摆着玩,到了曹州,也就只能摆摆铜锅棚户。
  也许让人们减少交流,会好一些。
  一连几天,小龙女都在吹着千年海螺,而敖丙仍旧坐在石头上,一动不动。
  好在无论在任何时代,美女的影响力都不小。
  饥饿最终战胜了不知道因何而在的担忧,几日后,畏缩不敢前的百姓之中,终于出现了第一个人。
  那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小心翼翼地,趁着夜色,一步两步,似贼人般的步伐,舀了碗羹。
  还没等他退下享用,四周不断有黑亮的眼睛出现,看得他头皮发麻。
  而后,第二个百姓出现了。
  三个、四个……
  什么嘛,我还以为……
  次日一早,锅空了。
  小龙女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可爱至极,她觉得这也是一份功德,让饥饿的人们填饱了肚子。
  心中充斥着满满的成就感,原来这就是功德的感觉,比在龙宫里终日无所事事,要有趣得多。
  “三哥,这石头有什么好的,难不成还能孵出小龙来,我们回屋吧!”
  小龙女说着,就要将敖丙扶上轮椅。
  至于龙族是胎生还是卵生,这个问题她不太清楚,毕竟年纪还小,还没接触到这些生理知识。
  敖丙却轻轻摇头,仍旧眉头紧皱,神情凝重。
  “三哥,百姓来取食了,你怎么还这样?”
  敖丙沉声道:“不对。”
  小龙女有些迷茫:“哪里不对?这不是挺好?”
  敖丙叹了口气:“他们为什么要趁着夜色来取食?热腾腾的羹,难道不好吃吗?”
  小龙女一呆,讷讷道:“或许,他们不好意思吧……”
  “这种时候,会有人觉得不好意思?”
  “那……”
  “等到明日,若是还是夜晚取食,就得深入调查一番了。”
  次日,依然夜晚取食。
  敖丙正要遣人调查,不远处却来了一批人。
  “来了,来了!”
  “三老来了!”
  迁来的百姓们叫喊着,许多人神情一肃,面色苍白。
  还有一些人,将手指伸入喉咙,似是想将吃下的粟米羹掏出来。
  然而干呕一阵,吐得只是些胆水。
  敖丙看向来人,他听过三老的事迹,三老就是地方上年纪较大,颇有威望的人。
  在河水边的这些百姓之中,也有着三老存在。
  三老与百姓们汇合,身后还有个老妇人,看打扮,似乎是巫祝。
  巫祝是朝歌没有的。
  自武乙射天起,商王室就很讨厌巫祝,当今纣王更甚,巫祝避之不及,自然不会自找眉头。
  但在地方上,诸侯的领地中,这些人格外受欢迎。
  据说巫祝能以舞降神,能调动鬼神之力为人消灾致富,如降神、预言、祈雨、医病等等。
  跟随而来的巫祝是个老婆子,看年纪约莫七十岁,跟着来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都身穿丝绸的单衣,很是富贵,站在巫祝身后。
  巫祝与百姓一番交流后,百姓拿出了些什么东西,老婆子这才佩带着美玉,手持长剑,翩翩起舞。
  说是舞,也不那么准确。
  巫祝先是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随后再次将右足在前,左足向右,与右足并拢,接着反复一次,只是这次是以右足并左足,交相反复数次后,置脚横直,互相承如丁字,停止。
  敖丙冷眼相看,这群人能走路,还真是荒谬。
  这是什么所谓的降神舞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