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仲用了一个委婉的词,申饬。
  直接说申公豹莫名其妙跑去东边指着平灵王鼻子骂人家不忠不孝,谁的面子上都不好过。
  子受淡定自若,朝臣的不满,也是昏庸值来源嘛!
  “确有其事。”
  很好,陛下认错了,知错能改,是好事。
  九间殿里顿时如同炸开一般,他们不像闻仲,早已私下入宫询问,只是凭着些许流言蜚语进行猜测,现在则是一切都放在了台面上。
  申公豹和尤浑,怎么能这样?
  之前尤浑带着战俘家眷北上,已经是私自行为,不过那是好事,群臣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可现在是指着人鼻子骂,骂的还是诸侯王,这是天大的坏事啊!
  真就不给诸侯王一点面子呗?
  不忠不孝,堪称是这时代最恶劣的骂人之词!
  赵启突然道:“陛下,臣请弹劾国师。”
  申公豹毫无功劳,却位居国师,早就有很多人不满。
  会法术?认识仙人?
  那又怎样,这是大商的朝廷啊!
  闻太师当年,也是从小吏做起的!
  现在,申公豹更是是非不分,陛下一时昏庸,辨不清忠奸,难道你申公豹也眼瞎吗?
  朝中有费仲、尤浑,就已经很糟糕了,又多出个申公豹?
  费仲尤浑只是大夫之位,申公豹却是能与闻太师分庭抗礼的国师啊!
  对此,子受只是淡淡道:“国师有何过错?若有过错,应当彻查,只有彻底查清,才能问罪,朕曾言万方有罪,罪在万方,这自是理所应当的事,此事便交由闻太师彻查。”
  赵启没辙了,陛下就一个字,拖。
  不撞南墙不回头。
  当年陛下在陈塘关提出的万方有罪,罪在万方,是李靖变法的基础之一,意思就是谁的错,就治谁的罪,没有代人受过这一说。
  陛下以这句话忽悠了很多人,比如被剖肚子的孕妇。
  只要有病人家属找上门闹事,近卫直接将之叉走。
  一句话,医学院是纣王设的,要怪,就怪纣王,要闹事,就去宫前闹事。
  现在陛下又提起这句话,分明就是给申公豹背锅,申公豹无错,一切都是听命行动。
  这样一来,必然追查到纣王头上,难不成弹劾陛下?
  子受又补充一句:“若是朕有过错,不可隐瞒不报!”
  闻仲正色道:“陛下所言当真?”
  九间殿顿时安静了下来。
  子受凛然正色:“此事事关重大,是非曲直,若不彻查,何以服人?”
  一言不发的崇侯虎一脸了然之色。
  陛下的意思很明显,铁了心要为事后所发生的一切担负责。
  毕竟已经过了好几天,陛下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像陛下这样的君王,也就昏庸一时,总的来说还是圣明的。
  崇侯虎明白,一个人再怎么圣明,也很难控制骄傲自满的心态。
  唯有在发现错误后,接受群臣的问责,才能警醒自身,减少出错。
  陛下一直在警醒群臣,自然也需要被群臣警醒,毕竟无论君王还是臣下,都会有疏忽的地方。
  这才是知错就改!
  闻仲虽然没崇侯虎想得多,但他也知道这是个警醒纣王的机会,应道:“臣一定详查。”
  子受厉声道:“不但要详查,还要查有实据,事关重大,唯恐有伤我大商国体,不可怠慢!”
  不仅得查出问题,还得大肆宣扬。
  骂了人之后平灵王总得有反应吧?
  平灵贵族、百姓,总得有异议吧?
  各方诸侯贵族总会人人自危吧?
  得把一系列连锁反应查清楚!
  就算平灵王真的造反了,也得想办法控制舆论,让人认为造反是因为不堪受辱!
  必须给所有人留下一个纣王出了个昏招的印象!
  无论平灵王造不造反,都有昏庸值可赚!
  至于到时候群臣问责怎么办?
  嘴上一套,事实是死不悔改就完事了!
  不久后,子受接到了东伯侯快马传来的急报。
  平灵王以郡守的名义杀戮贵族,攻伐临近诸侯,姜桓楚不知真假,遣人来问。
  昏庸值这不就来了?
  平灵王真是自己的好朋友啊!
  当即,子受令人回传东伯侯,平灵王是造反,根本不存在什么郡守,准备平叛。
  他特意给令使换了匹慢马,一来一去几番操作下来,早就到昏庸值结算期了!
  ……


第216章 大智慧
  崇侯虎的治所叫崇城,鄂崇禹的治所叫鄂城,所以姜桓楚的治所叫临淄。
  申公豹已经进了城,见到了姜桓楚。
  诸侯国发生了乱子,抢班夺权或是跳跳舞杀杀人,都不算什么,这是人家自己家的事。
  苏护父亲的冀州侯,就是因为前几代冀州侯窝里反自相残杀,才被封为侯。
  各地诸侯都不会管,商王更是懒得搭理。
  但这次平灵王不同,他打着大商的名义,大肆杀戮。
  姜桓楚听了申公豹的描述,叹了口气:“此人……禽兽啊!”
  申公豹凝视着姜桓楚:“东伯侯怎么看?”
  姜桓楚咬牙切齿地道:“诛杀贵族大臣不说,更是将女眷送入军营,糟蹋妇女……”
  “是啊,平灵王无道,人人得而诛之。”
  申公豹颔首点头。
  诛之?哪那么容易啊!
  姜桓楚现在不知该如何是好,去往朝歌的信使还没回话。
  临淄中有大量从平灵逃来的百姓,有些事,他甚至比第一时间就溜走的申公豹更加清楚。
  可是难啊!
  太难出兵了。
  究其原因就在于平灵王退隐幕后,打着平灵郡郡守的旗号。
  哪怕有申公豹背书,说平灵王纯粹鬼扯,也没用。
  姜桓楚不敢。
  纣王想要清理诸侯,想要改封地为郡县,这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他姜桓楚虽然与纣王有姻亲关系,儿子也成了大商第一个郡守,但他终究还是一方诸侯。
  若是因为冒然出兵,留下了口舌,日后该怎么办呢?
  哪怕纣王不在乎,其他诸侯呢?
  许多诸侯本就看自己亲近纣王不爽,如果冒然在朝歌诏令下发之前,出兵攻打大商所支持的“郡守”,必会借此发难。
  那些诸侯可不管是诈称还是真的,也不管你东伯侯是不是早就知道郡守是假的,他们就知道,在朝歌澄清一切之前,东伯侯出兵打了郡守!
  平灵王正是算准了这一点!
  姜桓楚也不得不感叹,平灵王抛弃了世俗礼仪,当真是个疯子。
  “国师就先留下吧。”姜桓楚对着申公豹道:“平灵王冒称郡守谋反,发现国师逃走,必然派兵拦截,老夫……暂时无法出兵,国师先在临淄避难吧。”
  申公豹眯着眼睛,双手从袖中猛地抽出,眼眸里闪过一丝精光,道:“陛下圣明,一眼就洞穿了平灵王心怀反意,所以才下旨责骂,希望平灵王迷途知返,然而平灵王不仅不思悔改,更是诈称郡守大肆杀戮,原形毕露。”
  “今日贫道才发现,平灵王哪是不忠不孝之徒?分明是不忠不孝不义的狗贼,人人得而诛之。”
  姜桓楚感触良多,朝中文武竟是没一个人看出平灵王的狼子野心。
  如果陛下依着朝臣,派出郡守接替平灵王,现在就是跳进东海都洗不干净了。
  陛下必然会成为支持平灵王屠杀大臣贵族、攻伐诸侯,甚至是将女眷送入军营的罪魁祸首。
  姜桓楚觉得,平灵王早已谋划多时,趁着纣王不敬天帝,不尊天命,让诸侯不满,又发生地崩、水患等灾害的时机,一举爆发。
  此等事,势必引发哗然,到了那时,平灵王甚至可以废除傀儡郡守,强势再起,振臂一呼,引来无数诸侯响应,反攻朝歌。
  申公豹冷不丁问道:“不知侯爷打算如何处置呢?”
  这……
  姜桓楚也没辙,只能等。
  现在平灵王奸计虽然被戳穿,结果不会那么糟糕,但在短时间内,仍旧没有丝毫破绽,需要时间来破解流言。
  “陛下相距平灵千里之外,仍然明察秋毫,但平灵叛乱,却是触之不及,身为臣子,自当为君分忧。”
  “虽说如此……”
  姜桓楚颇为头痛,申公豹是在逼他出兵,他是东伯侯,镇守大商东疆,平灵王的事,和他也有一定的关系。
  可要是因此留人口舌,麻烦更大啊!
  想了想,他才道:“逃至临淄的百姓都希望诛杀平灵王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可平灵王手头兵马不少,更占据着舆论,临淄兵马虽多,讨伐也没那么容易。”
  申公豹直视姜桓楚道:“贫道向侯爷借兵七千。”
  以国师的名义带兵平叛,倒是个好办法。
  可七千人能干什么?
  平灵王只怕有数万兵马。
  而且申公豹一个修道的,会带兵吗?
  “侯爷若是不作为,恐怕也会留人口舌。”
  姜桓楚脑壳痛,申公豹说的也有道理。
  他突然觉得,崇侯虎是有大智慧的人。
  如果他学着崇侯虎,直接呆在朝歌,也就没这么多狗屁倒灶事儿了。
  早知有今日,就该去朝歌养老。
  人在朝歌,根本不知道这事,不知道,就不用理!
  没事就赌赌马斗斗鸡,还能看望闺女。
  “也罢也罢,老夫就借国师兵八千,即使不敌平灵叛军,也请国师护住平灵百姓出逃。”
  姜桓楚遥望朝歌,这事还得看朝廷怎么处理。
  朝廷正在处理,平灵王以郡守之名大肆杀戮的消息已经传得满朝。
  九间殿上正在商议。
  费仲激动地道:“陛下圣明啊!”
  费仲振振有词地道:“陛下见微知著,洞若观火,一眼识出平灵王乃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罪大恶极之徒,此等真知灼见,恒古未有!”
  “这贼子如此大逆不道,臣竟阻拦陛下责骂此等狂徒,臣……万死!”
  一阵马屁,听得子受头皮发麻,舒服是舒服,但让他这么吹下去,昏庸值就没了。
  “卿等无罪……”
  费仲继续道:“陛下胸怀宽广,竟赦臣死罪,臣敬佩不已,臣肝脑涂地,难报效万一!”
  吗的,你让我把话说完,把功劳扔出去了再拍行不行?
  子受拍案,道:“非是朕功,此乃国师出言提醒,朕才醒悟。”
  费仲又道:“陛下圣明,忠言纳谏……”
  众人一个个脸色迥异,这费仲……
  不过也好,没能识出平灵王野心,还阻止陛下问罪,不也是他们的错误吗?
  费仲这么一番说辞,到让众臣心里好受了许多。
  众人们回忆了一番,费仲好几天没跳蹿了,怎么今日突然……
  “陛下圣明,费大夫说的是。”
  原来是尤浑回来了。
  可惜尤浑去的是曹州,不然就有平灵的第一手消息了。
  上首的子受道:“先议正事,诸卿以为,该如何平叛?”
  ……


第217章 一席话语,拱手来降
  接下来,便是群情激愤的大臣们,争着要出兵。
  能征善战一看就知道是百战之将的飞廉不在朝歌,平叛人选自然得从朝臣里头挑。
  如果能平息如此骇人听闻的叛乱,该是多大荣耀啊?!
  黄飞虎、苏全忠、姜文焕……
  武将向来不服输,一众本应该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外戚,战绩一个比一个硬,这让他们怎么甘心。
  只是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
  叫嚣着平叛容易,可真到了平叛时,就得多方面考虑了。
  平叛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