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白云生处有仙楼-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日,白云楼陆续吞噬了六颗青荧光点,神识更加凝实,和青玉间的感应已然涨到了一丈二。
    看书练字明显更容易做到聚精会神,凝神后听觉更加敏锐,夜里视物也清晰了几分。
    神识壮大后思绪越发通透,以前一些模糊的记忆只要凝神回思,也变得越发清晰。
    想起有几本杂经怪谈中,有提到过神识,但却只有寥寥数语。
    流云道经倒是有些神识的描述,道经有云:人有精气神,修道之人炼精化气,运转周天,再凝气炼神,转后天为先天,才能算将将入得道之门槛。
    神识随周天运转缓缓增长,日积月累的修炼才能稍稍凝实神识,修炼精气可以精气充盈。
    神识越凝实修行才能越精进,故精气是修炼之基,神识是修炼之本。
    白云楼不禁慨然,之前苦寻修炼之路而不可得,如今却有了这异常的神识壮大之法,也算得偿所愿。
    这次游学路过流云观,顺路去找老道讨教一二,应该会有收获。
    青玉异常之事,倒未说与老爹知道,出行在即,免得老爹知晓后徒增担心。
    昨日特意将青玉拿与阿爹把玩,提及敷额有清凉感,老爹依言敷额,却也无甚异常。
    看来是某种机缘下自己才得了好处,这种缘法真是可遇不可求,白云楼深知青玉的神奇,早已贴身收好。
    一路看看闲书,观观沿河风景,顺风行船,沿河入江,匆匆大半日就到了江边一处码头。
    白老爷安排了米店的老伙计李叔随行,路上也好帮忙打点。
    船到码头,李叔拿了行李跟着白云楼下了货船,在镇子东头找了家客栈先安顿下来。
    见天色尚早,白云楼让李叔在客栈候他两日,拎着一个包袱就出了客栈。
    顺着镇北的路,向出云峰流云观而去,不到半个时辰来到山脚,零星有几个香客从山上下来。
    白云楼随阿娘来过流云观,路径倒是记得,闲庭信步间,已进得山门,来到半山别院。
    给守山的小道士递上拜贴,才知道,观主老道近来修道有所收获,已去后山闭关一月有余,看来此次无缘得见了。
    小道士看了看手中的拜贴,字体工整飘逸,一看落款“学子白云楼拜上”,眼中一阵惊异,忙问:“可是洛水县的白公子?”
    白云楼拱拱手道:“正是。”
    小道士忙道:“观主闭关前吩咐过,如白公子来观,可在观中便宜行事,万勿客气,白公子,有事随时吩咐即可。”
    白云楼讶然,这老道难道有神算之能,居然算到自己来观之事。
    既然如此,反正离书院开院还早,就在别院多住几日,读读道经,看看流云,若是能和老道见上一面,那自然圆满。
    和小道士说了要在别院小住几日,小道士自然应允。
    领着白云楼来到别院里最靠里的一间静室,静室门口一颗高大银杏树微露新芽,在夕阳下透出勃勃生机。
    静室一旁便是别院书房,小道士看着书房言道:“观主有言,这书房白公子得闲可随意观阅。”
    白云楼闻言道:“有劳观主挂念了,若观主出关勿忘告知,到时也好当面谢过。”
    小道士应诺告退,白云楼在别院斋堂用过斋饭,回到静室时天色已暗。
    静室不大,却也雅致,竹榻,竹椅,一木几,墙上挂着四个行云流水般的大字“静若流云”。
    推开一侧的窗棂,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寂静山谷,月光下山峦叠嶂起伏,一弯溪水,几处浅潭,松林影影绰绰,果然好景致。
    夜间无事,白云楼有点闲不住,拿着油灯去了一侧书房寻起书来。
    这两天神识渐强,让白云楼对修道有了新的希冀,为了验证推敲所得,特找了几本关于脉络穴位之类的医经,其中竟还有一本手绘脉络图解,倒真是意外之喜。
    空山人静,叶落虫鸣。
    回到静室,白云楼在竹榻上静坐片刻,拿起这几本医经图解仔细研读。
    神识壮大果然益处多多,不到两个时辰,这几本书册已读十之七八,看夜色已深,稍作收拾,便盘坐在榻边入了定。
    许是出云峰灵气充足,稍一凝神,便入了识海,这次吞噬起青荧光点也格外顺利,一连吞噬了四颗,神识才有了饱胀之感。
    次日一早,白云楼睡到自然醒,来到窗前,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云海翻腾,浩浩荡荡,初升红日照耀其上。
    霞披万丈,灿如锦绣,几座山峦微露山尖,时隐时现于云雾之中,宛若仙境。


第五章 论道法
    扶窗而立,白云楼看着这苍茫云海,不禁想到识海下层那飘荡的浊云,是否和这云海一样,其下也另有天地呢。
    是夜子时,白云楼入得识海,神识散着青荧的微光,微微凝神,用神念观瞧识海下方翻腾的浊云。
    只见浊云翻腾间也有隐约青光闪现,看来浊云内也有青荧光点。
    经过几天的吞噬,白云楼大致猜到这些青荧光点的根脚,应该是一种破碎的无主的神识碎片。
    这些神识碎片的原主人应该无比强大,一缕破碎的神念在自己的识海中散落成万千光点后,每个微末光点都能明显的壮大自身神识,可见一斑。
    而且据古书所述,只有强大的修真者才能入得识海,而且见到的识海都是混沌一片,像自己识海这般泾渭分明的,绝对非比寻常。
    观瞧了一阵识海下回荡起伏的幽暗浊云,白云楼控制着神识缓缓下沉,将将没入浊云,一阵熟悉的气息包裹而来。
    白云楼紧守灵台,微微试探,却松了一口气,原来这翻腾的浊云就是自己的记忆之海。
    这一缕缕记忆翻滚飘荡,萦绕缠杂,汇成了这一片记忆浊云,经过数次探查,白云楼算是大致摸清了这片浊云的深浅。
    这片记忆海分了数层,最浅层这些飘荡缠杂的都是些日常纷杂的记忆,有的清晰,有的模糊,神识在浅层记忆海中自由穿行,毫无所阻。
    再向下是中层记忆海,却是平静无波,这里的记忆规整有序,大都是平日所学。
    微一凝神,来到一缕记忆前,稍稍放开心神,融入这片记忆,正是这两日研读那本医经之景。
    进了这片记忆,除了那本医经清晰可见,周边物什尽皆模糊,白云楼动念间,将这片记忆观了一遍,凝神退出时,倒是发现这片记忆清晰了几分。
    略一试探,白云楼了解了加深记忆的方法后,便往记忆海深处沉去。
    如果说浅层的记忆海像云雾,中层像水流,这深层记忆海就如江泥,神识游走举步维艰。
    白云楼浅尝辄止,这种深层记忆不敢轻易尝试,免得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多番试探后,白云楼的这缕神识也有些疲乏,于是在浅层记忆海中吞噬了数个青荧光点。
    这一吞噬倒是发现,这记忆海中青荧光点和记忆海外的青荧光点有区别的。
    记忆海外的青荧光点暖如温泉,吞噬后神识会明显壮大,这记忆海中的青荧光点却冰冰凉凉,吞噬后神识没有壮大,不过多了几分韧性。
    如此看来,偶尔吞噬一些记忆海中的神识碎片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一番查探,白云楼彻底放下了心中块垒,可以安然入眠了。
    随后几日,白云楼过得很是悠闲,偶尔研读医经道传,得闲纵情游山赏水。
    不过倒没忘记帮阿娘添了那份带着叮嘱的香火钱,还让下山采买的道长给客栈的李叔捎了口信,稍晚几日再启程去书院。
    研读了几天的道观的藏书,每晚入识海顺便加深一下记忆,收获也是不小。
    这日一早,守山的小道士匆匆跑了来,见到白云楼作个道揖,脆声道:“白公子,观主出关了,听说公子来了,让小道相邀公子前往一叙。”
    白云楼闻言甚是欣喜,自然应邀,随小道士一起往后山而行。
    后山树木繁盛,枝头一片春意,随处可见清泉潺潺。
    转过几个弯,来到一处竹林前,有两间草庐掩映竹林间,倒是个清幽的闭关之地。
    一个老道站着草庐前,精神矍铄,鹤发童颜,正是观主闲云子。
    白云楼忙上前见礼,躬身道:“云楼见过道长,上次一别,甚为挂念,此次上山特来拜会。”
    闲云子抬手虚扶,笑道:“看小友神采奕奕,清新透体,看来两年不见,小友机缘不小啊,走,庐内一叙。”
    庐内一矮几,两蒲团,一矮榻,简洁质朴,微风和暖阳透帘而入,四处散着清新的竹香。
    老道东首坐了,顺手拿起几上的红泥茶壶倒了两杯,道:“白小友,来尝尝出云峰后山的清茶。”
    白云楼在西首蒲团上坐下,谢过老道,端起茶杯,闻了闻茶香,抿了一口。
    茶香四溢,白云楼不禁心神一振,赞道:“不愧是出云峰的茶,应该是多受了出云峰云雾的滋润,才浸染出这清新脱俗的山茶,道长,这茶有名字吗?”
    老道抚须笑道:“无甚雅名,就叫清茶罢了,就如修道,看似神奇,其实就是通过修持自身来探寻这方世界的奥秘而已。”
    白云楼斟酌道:“修持自身,探寻奥秘?年幼时读过一些仙神传记,修为高深者可呼风唤雨,遁游天地,心甚向往,这些神奇的仙法就是奥秘吗?”
    “非也非也。”老道品了一口清茶道:“奥秘是规律规则,万物运转变幻的法则,看清了法则本源,则一法通,万术成。”
    “这世界法则万千,寻常人也能看破一些规律法则,春耕秋收,日月轮转,大千世界有了这些规律法则才生生不息。”
    “修道者修持自身,也是在探寻这些法则,修道者修为越高,看到的法则才能越多,越清晰。”
    白云楼了然道:“受教了,道长的教诲不敢或忘,道长赠与的两本道经也是收获良多,学生有一事不明,还望道长解惑。”
    “小友请言。”
    “学生与道长非亲非故,而且学生资质愚笨,何故得道长青睐如斯,学生不胜惶恐。”
    闲云子抚须笑道:“这也是贫道和小友的缘法,那日在崖边晨练,偶遇小友,小友一片赤诚求道,明知求道无望也无气馁之心,让贫道见到一个炽热而坚定的初心,因而有所感悟,这才有了这次闭关,刚才所言正是此次闭关所悟,所谓因果缘法,不外如是。”
    “贫道有一法可观人气象,上次观小友一片赤诚坚定,这次闭关此法大成,看的更为清晰透彻,小友现在神魂强韧,透体清明,应是神识得了大机缘。”
    白云楼闻言道:“正是,前两日得了个机缘,壮大了神识,此次出门游学,特来请道长指点一二。”
    老道闻言道:“果然,大部分修道者终其一生修炼,神识增长也是有限,神识壮大可谓天大机缘,小友切勿将机缘泄于人前,免得招惹祸端。”
    白云楼应声颔首:“学生记下了。”


第六章 获神通
    见白云楼虚心受教,老道兴致大起,接着道:“人有三宝精气神,神识乃修道之本,有了神识的底子,资质也可以徐徐图之。”
    “老道修为有限,无法为小友洗筋伐髓,不过可以和小友说说这修炼的本源之法,正所谓万法归一,各门各派修道法门千差万别,但其本源是一致的。”
    “修道之初须得跨过炼精化气这道门槛,静坐时用神识在丹田处观想,炼精化气,资质天赋异禀者数日可成一缕后天之气。”
    “据古经记载识海内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