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赤侠-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哎哎,道是我可不是白吃你家包子的嘞……”

    手指点了点老板,“东郭先生”走到门口,直接将两幅画贴了上去,然后道,“老板啊,以后家里要是有什么难处,给这两幅画点上眼睛,保你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呐。”

    笑呵呵的“东郭先生”冲老板点了点头,然后哼着小曲儿,乐颠颠地扬长而去。

    “这臭要饭的,莫不是踩点子要劫我家?”

    “你这夯货,你一个卖包子的,劫你作甚?是图你的包子,还是图老娘的姿色?”

    灶间忙活的厨娘兼老板娘,手持擀面杖,叉着水桶腰,宛若母夜叉一般怒目而视。

    “娘子,娘子,我就那么一说,就那么一说……”

    连连告饶,夫妻二人走到门口,左邻右舍也多有过来围观的。

    “这是甚么人?”

    “怎地有眼无珠?”

    “不如点上吧?李老板,拿一支笔,给这人点上眼珠子。”

    “点甚么点!我当家的做人本分,做包子实在,这是高人指点,你们懂什么!”

    老板娘叉着腰站到门口,直接将围观众人轰走,然后转头看着自家的大门,见画上猛男确实是威武雄壮,鄙夷地对丈夫道:“你看你,再看这汉子……”

    “咋地?你这模样还想偷汉子不成?”

    包子铺老板的眼神更鄙视地看着妻子。

    “你说甚么?!”

    “哪有只许说我,不许说你的?”

    老板一脸委屈,犹自有些倔强,然后盯着门上的画像看了看,觉得这画上的猛男,当真是像要从里头跳出来一样。

    有了这个感觉,老板心中暗忖:兴许真是个驱邪的物事也说不准,还是好好留着,不揭了去。

    只是不曾想过了个把时辰,有几个豪商听闻此事,径直到了李记包子铺,找到了画像,立刻仔细打量,又让带着来的随员认真检查。

    待各自随员都是连连点头之后,这几个豪商立刻找到了铺面里头睡大觉的李老板。

    “李老板,在下有一桩买卖,想跟李老板详谈,不知能否赏脸?”

    “李老板,我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来呢就一个事,你的两扇大门,连门带画,一口价,五千两!”

    “五千两买你的坟头去,五千两你这是在坑谁?我出三万两!”

    “有你这么涨价的吗?”

    “有啊,我们开钱庄的就是这么涨价的,六倍起步,上不封顶。”

    “好,奉陪。十八万两。我一个盐贩子钱是没多少,掏个十几二十万两,倒也不是难事。”

    “入娘的,老子还没有开始谈,你们就把价钱涨到十八万两?!”

    没来得及开口说话的豪商一脸懵,他进门啥也没说呢,三句话,两扇大门三万两。

    想要缓一缓情绪,价格已经到了十八万两。

    而在睡大觉的包子铺李老板脸皮一抖,什么情况?!

    这群家伙是来寻自己开心的?

    自己是在做梦?!

    不对啊,眼前几个人他知道啊,也远远地见过啊,都是大明州的豪商,不像是假扮的啊。

    衣服料子不差,身旁随从都穿得体面无比。

    就别人腰间的香囊,那挂着的珠子,怕不是把他包子铺盘了都没问题。

    前店后院一起打包的那种。

    这一通热闹,彻底惊动了街坊。

    好事者终于都来看热闹,众人议论纷纷,后来者才知道,这群大明州明面上最有钱的几个人,居然亲自到李记包子铺买两扇大门。

    “李老板的大门,肯定是用了好料子,不然这么多大财主来争抢?”

    “指不定是什么名贵木料,李老板这是发了呀。”

    “不是说买画儿吗?”

    “什么画,说的是门,跟画有一个铜板的干系?”

    一时间,李记包子铺头一次在没生意的时候,比生意火爆时候还要火爆。

    更为离谱的是,五个豪商,都让人带来了定金。

    一家定金是一马车的现银,纯纯的雪花银,一看就是成色好还是去年铸的,震得围观众人目瞪口呆。

    一家则是大车赶了两箱金,金灿灿明晃晃,都是包子大小的金饼子,那真是叫人大开眼界。

    一家则是珍珠玛瑙做了个聚宝盆,径直摆上了李记包子铺的铺面,陡然见了亮,当时就珠光宝气。

    一家则是绫罗绸缎排成排,那丝面如镜、光滑无匹,这样的料子,寻常人家听都没有听说过,何曾亲眼见过。

    还有一家,比前面几家都要低调了一些,只有两张纸,一张是京城夏邑的房契,一张是大明州本地的东城院房地契……

    如此大的动静,把大明州州府的官吏都惊动了。

    衙署内,知州询问幕僚,问怎么这么大的动静。

    “明府,是几个豪商想要争夺两幅画。”

    “可是名家之手?”

    “不是,只是平常匠人手笔。”

    “那为何如此?”

    “盖因这两幅画,唤作‘赤侠像’,有诛魔驱邪之效。”

    “什么?!”

    听说是“赤侠像”,知州脸色大变,连忙道:“来人,快请本地‘真人’前来!”

    “这……明府,可是有甚么变故?”

    “你们有所不知……”

    知州神色凝重,“豪商家中多聘用有术士,以往国运昌盛时,无甚用场。如今……自然是有了用武之地。”

    语气有些担忧,知州接着道:“有些事情,你们其实并不知道真相。不过今天既然提到了,那本府也不妨说一说。”

    “当初大巢州遭遇的天灾,其中……有鬼神作祟。若非北阳府魏赤侠挺身而出,其实,大巢州百姓不可能有活口。”

    “啊?!这……”

    “朝中对此事三缄其口,对魏赤侠,也是悄悄封赏,不便告知于四方。因此真相和谣言交织在一起,普通百姓,也无从分辩真相。但是现在‘赤侠像’现身我大明州,又为豪商所追捧,这意味着什么,你们可知道?”

    “‘赤侠像’确有威能?”

    “有没有威能,那是别人的事情。对我等本地官吏而言,要担心的,难道不是本地可能有大灾出现吗?”

    “啊?!”

    猛然一个激灵,属官们顿时反应过来,的确是这样啊,如果不是为了避难躲灾,谁会争夺一张画?

    那些豪商,莫非身旁的江湖术士,算到了什么灭顶之灾不成?!

    不多时,众多大明州的除妖人抵达州府,本地“真人”脸色凝重,迈步而入,径直去寻大明州知州……



314 知州梦中会龙神



“林真人,听闻……”

    “明府!贫道有要事通禀!”

    不等大明州知州说完话,州内除妖监“真人”林欢一脸严肃,只是他在外间走廊中行走时,还是仙风道骨模样,到了知州大老爷的厅堂,立刻变成了一个发福的中年道人。

    若是魏昊在此,大概会十分惊诧,因为此人模样,便是他干掉的金宝楼楼主林欢,全无区别。

    甚至说话的方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跟胖员外林欢如出一辙,纯粹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林真人,可是有祸事发生?”

    “大旱将至,而且是三年大旱。”

    “什……什么?”

    大明州知州有点懵,感觉脑子转不过弯来,半晌才再次问道,“大、大旱?还是三年大旱?!”

    “不错。”

    “这从何说起啊!”

    知州整个人都快要炸了,这大夏朝要不要亡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才当了一年不到的知州,按照官制,最少也是三年起步,封顶十三年。

    当然十三年那种是小概率事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且十三年为官一方,必然是跟某个重要事件息息相关的。

    所以正常来说,三年任转算是常态,门路好的,一两年就能走人。

    捞钱这种事情,身为知州,哪里需要三五年那多,一个月捞够十年的开销,这就是正常状态。

    他已经够本了,也早就动了跑路的心思,可现在要是来了大灾,那就完了呀。

    必须率众抗灾,这是职责所在。

    而抗灾作为特殊时期,会延长任期的,这就导致一个问题,什么时候灾情结束,什么时候他的任期结束。

    当然也有办法提前,比如说抗灾不力,那肯定是知州不用做了,以后什么都不用做……

    “明府,贫道绝非危言耸听,而是‘钦天监’‘巡天监’‘除妖监’三方打探之后的确切消息,本地水脉,正在飞快衰退。一些菏泽精灵,全都去了别处避难。如今还找不到缘由,但整个大明州的地下,是真的水脉断绝,地上的水,用一点少一点。如今还是正月,积雪消融,多少还有一些,可只要到了三月、四月……春耕绝对不用想了。”

    林欢这番话已经是相当的客气,实际上一地水脉断绝,就只能仰仗天意。

    老天爷降多少雨,那就有多少水。

    “你们当真不知道为何水脉断绝?!”

    突然眼神严厉地盯着林欢,知州郑重道,“若是知晓,却瞒而不报,你可知道干系?莫要以为现在国事衰败,便能蒙蔽中国!”

    “明府!”

    林欢同样声色肃然,“若贫道知晓,还需要偷偷来说吗?直接上报夏邑,岂不轻松?!”

    “不可!”

    “是啊,明府也知道不可。”

    “……”

    不可当然是不可能的,夏邑显然也已经知道了大明州水脉断绝的情况,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转移走大明州的百姓。

    至少要分流一部分。

    否则,春耕初期就会出现缺水抢水的情况,这可不是几万人十几万人地界,而是数十万人上百万人的朝廷直属州。

    “林真人有呼风唤雨之能,可否开坛做法,求来及时雨?!”

    知州思路清晰,指望长期求雨,可能性不大,但是关键时候来一点及时雨,保证春耕夏粮,那么至少第一年还能挺过去。

    粮食减产一半都是小问题,节衣缩食总能过,活着就好。

    捞钱归捞钱,但他并不是愚蠢之徒,放任灾情的下场,丢官都是最好的。

    那大巢州知州姚馥兰,可是被直接斩杀成灰,什么都没有留下。

    姚氏族人甚至都不敢阻拦家乡的牌坊被取缔,一切都是在悄无声息中结束的,一个家族因一人之故,说覆灭有点过分,但三代之内想要重新崛起,可能性几乎为零。

    尤其是现在国祚飘摇,开科取士的路径肯定会中断一些时间,期间想要振作门楣,依靠的,大抵上就是马上取功名。

    “贫道可以开坛做法,但是,还请明府知晓,即便是顺应天意的正法,也总有强弱大小,倘若阻力重重,该来的雨,或许会有,但会迟一些、少一些。其中关窍,明府也是心知肚明……”

    “本府如何……啊,是了,本府明白了。”

    原本知州心想自己一个朝廷官吏,怎会理解你们修道中人的门道。

    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在朝中为官,这些人间修真,何尝不是在为天庭做事?

    朝中为官,需要靠山,有人来办事,重重关卡摆在那里,盖一个章就要求一个衙门,别看有些衙门小,关键时候,没有别人盖章签字,你公侯子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