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全真掌教开始纵横诸天-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不觉天色大亮,那个少年也苏醒了,被他动静吵醒的杨卓荦就收了神功,瞪着大眼看着他。
见这个少年彬彬有礼,长得也眉清目秀,显然是个书香门第的出身,李莫愁二人都点点头以示还礼。
林清玄淡淡说道:“相识亦是有缘,我姓林,她姓李,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满身鲜血昏迷在暗巷里?”
那少年稍稍迟疑,杨卓荦已经柳眉倒竖,冷哼道:“我家祖爷爷祖奶奶还能蒙骗你不成,我好好地坐在这你怎么不问我的名字?忒的无礼!”
少年闻言一晃神,躬身道:“是小子失礼,敢问姑娘尊姓大名?”
杨卓荦白了他一眼,道:“现在想起来问了?我却不说!”
“这……”
李莫愁微微一笑,道:“黄莺儿不得无礼。”
“是,老祖奶奶。”杨卓荦答应一声,这才转头蛮横的说道:“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杨卓荦,长辈们都唤我黄莺儿。”
少年慌忙施礼,然后暗暗咬牙道:“两位道长和杨姐姐是我的恩人,小子也不敢隐瞒,我姓方,叫方升,家父上方下渠,祖父江湖人称金瓜锤。”
李莫愁微微皱眉,却是不曾听闻,林清玄却点头道:“你祖父有个妹妹是拜入峨眉掌门风陵师太座下,法号灭绝吗?”
方升躬身道:“林道长认得我姑奶奶吗?”
林清玄轻轻摇头,道:“不曾见过她,倒是认得她师祖郭襄,也就是人称一明神尼的峨眉祖师。”
方升心头一惊,但又不敢多说什么。
林清玄见他不信也不解释,问道:“你怎么一身鲜血,可是遇到恶人了吗?”
杨卓荦这个时候隐隐还有些气,催促道:“方小子你快说,我老祖宗神通广大,你谁都不要怕了。”
方升想起来自家的身世眼圈一红,一边大哭一边缓缓说道:“昨晚明教的金毛狮王谢逊闯入我家,一掌打死了我家祖父,后来我爹爹出手阻拦他,此人竟然狂性大发屠戮了我方家满门,我当时被他大吼一声震得昏死了过去……
醒来后发觉家人都被杀了,正要离开去峨眉报信,忽然被人追杀,逃亡中就阴差阳错遇到三位了……”
杨卓荦看着蛮横无理,实则心肠最软,见方升痛哭流涕就上前拉住他的手,也红着眼圈低声安慰起来:“方家哥哥你不要难过……遇到恶人咱们打败他……我老祖爷爷最厉害……是活神仙……他一定能把你爷爷救活……”
方升听得心中感动,泪水越发止不住,对于什么神仙救活爷爷的话自然是不信,只是不住地落泪。
林清玄和李莫愁这次从桃花岛回到中原就没少听说明教的金毛狮王谢逊在江湖上大加杀戮,还总是打着他师父霹雳手成昆的幌子。
由于屠龙刀倚天剑还分别在峨眉派和桃花岛存放,而且历史已经改变,即使终南七侠没什么变化,但是变化太多,林清玄觉得倚天屠龙的故事恐怕不会再有了,即便有也会面目全非。
但是此时听闻谢逊为了逼迫成昆出来还是不断制造杀孽,林清玄不禁皱眉,道:“追杀你的人武功想必不高,恐怕不是谢逊的手下去收拾首尾便是旁人了……”
林清玄说的“旁人”谁也不知何意,但他心里却只想着一个人,那就是成昆。
林清玄知道谢逊枉造杀孽乃是成昆做了幕后推手,甚至会暗中帮助他,所以这个去收拾首尾的人兴许就是成昆在江湖上收的一帮武功稀松的弟子。
林清玄点点头,道:“既然有人追杀你,暂时你也不必去峨眉了,先跟在贫道身边,老道自然保你安然无恙。”
方升虽然没有见过眼前的两位高人,但是此时却已经无比信任他们,闻言忙答应了,然后就告声罪出去找店小二重新买了身衣物换上,有洗漱干净了重新进来拜见。
林清玄和李莫愁看这个少年根骨资质不错,也算聪颖,能遇到自己二人更是福缘不浅,就有心栽培他,让他显露了几手家传的武功。
方家虽是开封地主,也有些家学,但武功在江湖上不过是二流,方升练得虽好,在林清玄和李莫愁眼中却是满是破绽,可以说是不入流。
待方升打完一套金瓜铁锤手的拳法后,林清玄轻咳一声,道:“你的基础还算不错,可是这等粗浅武功再练三百年也不是谢逊的一合之敌。”
方升闻言眼前一亮,昂跪下哀求道:“请两位道长赐我神功,我愿拜您二位为师,终生孝敬恩师。”
林清玄微微一笑,李莫愁摆手道:“我们虽喜欢你,却不能收你为徒,不然你姑奶奶知道了就不能答应。”
杨卓荦跟随老祖爷爷和老祖奶奶已有年余,早就知道两位仙人心中最是慈悲,对自己也十分疼爱,拉住老祖爷爷的手轻轻摇了摇,求道:“老祖爷爷,您就发发慈悲吧……”
李莫愁年纪越大越喜欢照料后辈,她的神念已是非常壮大,能看出方升确实是个忠厚正直的孩子,就附和道:“师哥,这孩子可怜,你就胡乱传他点武功吧。”
由于杨卓荦的苦苦哀求,加上李莫愁也发话了,林清玄最终还是答应传授方升一些武功,只是不许他称呼自己师父。
因此方升依旧是林道长、李道长的称呼二人,不过半天以后方升和杨卓荦倒是十分熟悉,成了好朋友。
林清玄一行在酒店住了三天,期间林清玄将易筋锻骨章传授给方升,并指导他筑基修炼。
第一九六章 仙凡正邪,云集汴梁
转眼就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虽然刚是清晨辰时,但是汴梁城内却已经非常热闹了。
无数的百姓在街头巷尾用纸张竹条糊做灯笼,还有不少朝廷的快手往复巡逻,唯恐有心怀不轨之人搅和今晚的鳌山灯会。
本来鳌山灯会是每年的正月十五汴梁城的天下第一奇景,不过今天是佛道两教在大相国寺的辩经大会,大元宰相脱脱并十二王子阿拉吉八三日前就抵达了汴梁,住进了大相国寺。
昨晚本朝太子和五皇子、九皇子、十一皇子也都到了,按照景通皇帝皇帝的意思,这等盛会是一定不能失了大宋天朝的气度,因此就让汴梁今晚也举行鳌山灯会,家家户户都要焚香祷告,为大宋祈福。
大宋再造河山,自兆光伊始,如今近百年的盛世让大宋皇帝的地位超越了古往今来的任何王朝,朝廷还成立了管理江湖事务的宗师堂,由青牛宫第一高道,司天监流水真人执掌。
这流水道人便是朝廷培养的青牛宫年轻一辈第一高手,同时也是近二十年新晋崛起的大宗师。
正是因为大宋从武林到民生、军队都是主导地位,乃是实实在在的天下第一天朝,所以大宋天子才能压得全真教和少林寺、密宗通过辩经分个输赢,而两教也愿意遵从。
从酒店出来,林清玄四人就能看到汴梁城内一片盛世景象,街上的驼队和胡人、色目人的商队与大宋子民擦肩接踵的往复而行,人人都穿戴汉服衣冠,说汴梁口音的汉话,当真是汉唐复生的盛世当面了。
杨卓荦虽然跟随林清玄、李莫愁游遍大江南北,但是如临安、长安、汴梁这等最繁华的大城却不曾去过,所以杨卓荦乃是首次看到这么多的胡人和色目人。
转过一道十字街口,听到前方一阵喧哗,踮起脚尖打量就看到不少胡人骑着白骆驼,驼队后用大车拉着一些用铁链绑住手脚的西域猛兽,看管猛兽车队的则是数十个衣不蔽体但高大瘦弱的黑人,看他们通体漆黑,宛如炭人,杨卓荦更是不禁惊讶出声。
方升也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看到如此新奇的景象也颇为激动,两个少年就不由自主的和其他民众一样跟在驼队后张望。
李莫愁倒是见多识广,但是这些野兽中除了认得有狮子狻猊,剩下的一概不认识,也不免多看了两眼。
“林郎,这些圆毛畜生都是西域的吧?还有这些昆仑奴,在中原也不常见。”
林清玄微微一笑,指着那些动物介绍道:“那个长脖子,满身板块花纹的是长颈鹿,这些胡人说是麒麟,要进献给大宋天子,那个身上一道白一道黑的是斑马,这些胡人又说是太极马,剩下的还有河马,就是那个凉棚下肥胖如猪,体大如象的家伙……”
林清玄能听懂西域的十几种语言,所以老远就听到了这支胡人商队头目之间的交谈,知道他们是天方教派来传教的经师,为了能让大宋天子允许他们天方教在中原传教建寺,这次花大价钱从非洲搞来了不少东土从来未有的奇异野兽,充作祥瑞进献。
这商队里为首的几人武功都算不错,在百年前也可与尼摩星、潇湘子相较高下,算是第一档的高手。
可是当年的一流高手放到如今不过是二流的人物,如今武学昌盛数倍,大宗师都有四五十位,当年凤毛麟角的一流高手如今可谓是遍地皆是了。
所以说西域经过百年休养生息虽然堪堪恢复旧貌,但是不过比起武道大昌,比百年前繁荣数倍的中原武林就明显不够看了。
对比下现在稳固朝着高武迈进的中原武林,这几个西域的绝顶高手最多不过是丐帮八九袋长老或者少林空字辈的一般弟子、终南派四侠五侠之流的水平,勉勉强强算是江湖一流,但是要想在中原武林搞出些什么动作来,那是决计翻不出水花的。
林清玄知道随着全真分宗,后来华山传仙法,再加上十六年前韩千叶传下太玄经,中原武林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早已今非昔比,西域各教派摞在一起也不是中原几个大派中任意一派的对手,自然是什么威胁也没有了。
林清玄给李莫愁介绍完非洲野兽后,正要说话,忽然感觉神念一动,脸色微变,低声道:“周大哥?”
李莫愁也眉梢一颤,而后运转神功展开神念蔓延出整个开封城,轻咦一声,道:“真是周大哥,他怎么在青牛宫?看样子似乎是待在一个……柜子……不……是棺材里面?”
林清玄眯了眯眼睛,道:“以他的神通,普天之下自然是无人能困住他,可他在棺材里悄无声息,默运玄功壮大阴神,只怕是有意扮做死人。
难不成童心起来,是要跟别人做些游戏了?”
原来林清玄和李莫愁的神念方才都察觉到了熟悉的感觉,然后以神念循迹而去,就察觉到熟悉的神念波动来自于城东的一座道宫。
汴梁城东只有一座青牛宫,林清玄和李莫愁神念一扫就察觉出宫内高手云集,其中有一道气息更是大宗师修为的高人。
虽然林清玄不能以阴神飞出观照,但他和李莫愁的神念能察觉出诸多元素,虽不能如亲眼观瞧一般清晰,但也能感应个八九不离十。
在两人的感应中,在青牛宫高手拱卫的一间偏殿内就停放着一个棺材,棺材内流露出的气息就是周伯通。
周伯通似乎早就发觉了林清玄,所以才故意散出神念惊动了两人。
林清玄和李莫愁都能感应到周伯通并无危险,且阴神壮大,似乎正在棺材里修炼神功,稍稍有些紧张的心就松弛下来,只剩下好笑了。
李莫愁微笑道:“做什么游戏能装扮成死人?那位青牛宫的大宗师恐怕就是司天监的流水道人了,这青牛宫虽然也是信奉全真教,但却不奉紫霄宫之命,只听从大宋天子之令,他们待在汴梁,只怕也是为了辩经一事。”
林清玄想起周大哥的秉性,微笑道:“兴许是大哥做跟青牛宫的道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