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夏文圣-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人一日为师?
啥意思?
一人当一天夫子?
“先生。”
“我等虽熟读四书五经,可让我等传道受业,实在是有些贻笑大方。”
“尤其是在您面前,更显不堪啊。”
有人开口,认为这有些困难。
而大部分人纷纷附议点头。
然而苏文景却微微一笑,摇着头道。
“非也。”
“老夫并非是让尔等传授四书五经,而是将尔等喜爱之物,或其他长处展现而出。”
“好比徐长歌,为仙道弟子,可以教诸位修仙之法,又好比王富贵,可以教众人经商之道。”
“若有兴趣,可细细求学,若无兴趣,只当体验,总比翻阅古书要好。”
苏文景出声。
在他看来,书籍这种东西,在座众人基本上来来回回看了不知多少遍。
说来说去有何意义?
倒不如一人当一天夫子,将自己特长或者擅长的东西教给其他人。
觉得好,可以私下慢慢学,觉得不好,就当体验一回。
总比读死书要好。
这个理念,大部分人觉得有些古怪。
可顾锦年却能感受到苏文景的用心良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很不错的思想。
确实要比寻常的教书好很多。
只不过往圣堂内,大部分人还是颇为不喜,这帮人略显传统,对这种新型教育有着本能排斥。
“为师者,若能得一半以上认可,评一次优。”
“若不能,不给予任何惩罚。”
看着众人还是有些不情不愿。
苏文景缓缓开口。
刹那间,所有人来精神了。
你要说这个,那就没问题了。
毕竟昨日就有不少人评了劣。
一直苦恼该怎么解决,没想到现在还有这种好事。
做好了,得个优,抵消一次。
做不好,也没有任何惩罚,稳赚不亏啊。
一时之间,众人没有任何异议,积极性瞬间提高。
顾锦年看到这一幕,不由赞叹苏文景厉害,完美阐述内卷制度。
开始就狼性竞争,然后用这种东西来提高学子积极性。
其实仔细想想,什么优劣淘汰,还不是苏文景一句话能做的事情?
而且这种手段很强,哪怕苏文景不是准半圣,用这种办法也能让学生乖乖听话。
末位淘汰制,促进内卷。
有资本家的潜质。
“那敢问先生,我等有三十三人,一个月也不过三十天,还有三人怎么办?”
有人再次提问,十分好奇道。
“无妨,往后延三天即可。”
“不过,虽无惩罚,可每日代班夫子,可记过失,若有人胡作为非,扰乱秩序,视为过失,累积五个,记劣一次。”
“过失之人,可告知于我,无需公布,待结束之后再来处置,当然尔等也放心,老夫心中也有衡量,杜绝恶意过失。”
苏文景直接回答,同时又加了个条件。
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浑水摸鱼,或者扰乱秩序,无视师严,岂不是成了笑话?
这个限制一加,众人到没有太大反应。
“先生,那从谁开始?”
有人继续开口,询问夫子。
“抓阄即可。”
苏文景挥了挥手,一个木箱出现。
众人依次上台抓阄选号。
“我第七。”
“我十三。”
“我二十五。”
“我老八”
“嘿,那我老六。”
一道道声音响起。
轮到顾锦年时,他取出纸条,展开一看。
是一号。
啊。。。。。。这。
有这么好的运气?
顾锦年皱了皱眉,又看了看苏文景。
后者面上略带笑容。
要说跟他没关系,顾锦年真不信。
很快,众人纷纷抓阄结束。
苏文景也起身开口。
“从一号开始,正式授课。”
“顾锦年,你今日好好备课,想清楚明日教些什么。”
“尔等也好好想清楚。”
“老夫还有些要事,你们自行活动。”
说完此话。
苏文景也很直接,朝着学堂外走去。
前前后后半个时辰都没有。
还真是洒脱啊。
不过压力现在来到自己这里了。
当夫子?
教什么啊?
教开车?
还是教修车?
总不可能教他们写小说吧?
莫名之间,顾锦年脑阔疼。
而与此同时。
走出大夏书院的苏文景,挥墨成鹤,直接朝着大夏皇宫飞去。
………………………………
第五十八章:半圣镇妖,洪灾愈烈
大夏皇宫。
大殿之内。
文武百官聚集,神色一个比一个凝重。
最坏的事情发生了。
江宁郡主要水道通路全部被毁,除了之前预警送去的粮草外,其余粮草想要运输入内,就有些困难。
朝廷之前设想的所有计划,全部泡汤。
主道被毁,大军根本不可能运输粮草。
大殿内,永盛大帝神色沉默。
殿内也静到落针可闻。
也就在此时,永盛大帝的声音响起。
“江宁郡主道被毁,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他出声,询问众臣。
只是,百官沉默,一时之间让他们想出万全之策,这几乎不可能。
但过了一会,兵部尚书还是站出来了。
“陛下。”
“臣认为,江宁郡主道被毁,实属蹊跷,需严查到底。”
他开口,道出这件事情。
只是话音落下,永盛大帝摇了摇头。
“朕现在不关心此事。”
“朕现在就想知道,该如何将粮草运输至江宁郡内。”
有人在背后搞事,这点永盛大帝岂能不知?可知道又能如何?
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就是要降低影响,解决麻烦,而不是在这里纠结谁在背后搞事。
听到这话,兵部尚书很识趣的退后。
打仗他没啥问题,让自己思考民生之事,他暂时想不出来。
大殿又安静了一会。
很快,吏部尚书胡庸开口了。
“陛下。”
“主道被毁,大军无法运输粮食,臣建议启动大夏飞舟运输粮草。”
胡庸出声,提出这个方案。
只是声音响起,户部尚书何言立刻制止。
“不可。”
“飞舟之物,乃是我大夏国器,每次启用需大量灵晶,动用王朝重器,运输粮食,不符常理,运输万担粮食,所需成本不止十万。”
“再者,此物动用,运至江宁郡中,先不说停放之处,倘若有贼子破坏龙舟。”
“岂不是惹来泼天大祸?”
何言开口。
他直接否决。
原因就两個,一个是运输成本太大,让人去运输粮食,一百担粮食可以送到十担,算上江宁郡地势险峻,以及有洪灾影响,送到五担完全没问题。
可如果利用大夏龙舟去运输,那就是十倍耗损,而且还存在很多其他因素。
龙舟,是大夏王朝的国器,唯有王朝才能打造出龙舟出来。
一艘龙舟,可装两万人,并且日行万里。
大夏王朝只有十三艘龙舟,关键时刻这十三艘龙舟,可调遣二十六万铁骑征战,横推一切。
是国之重器。
打造一艘龙舟是天文数字,而且龙舟运行则需要极为珍贵的灵晶,这东西不是货币,而是稀有矿物,只能在地下挖掘,极其难得。
说难听点,这玩意用一次少一次。
所以动用龙舟赈灾,成本太大,也担心有人损坏龙舟。
户部尚书这番言论,倒也没错。
只是听起来令人不舒服。
“何尚书,若按照您的意思,是否是说钱比人贵?”
“动用龙舟,消耗巨大,我能理解,可江宁郡百姓难道就不管不顾吗?”
新的声音响起。
是一位儒臣。
大夏王朝有三种官员,一种是文官,就是六部等等,一种是御史,专门举荐,还有一种就是儒臣。
儒臣没有任何权力,但他们可以上达天听,那个大臣说的话不行,他们就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
那个大臣有问题,他们也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
甚至皇帝有问题,他们也可以直言不讳。
但必须要大臣或者皇帝做了某件事情,他们才可以说,私生活上面就轮不到儒臣来管。
而是御史弹劾。
相当于是分化了御史的权力,主要原因还是御史有时候也怕得罪人。
直言不讳的御史不是没有,可往往下场很惨,毕竟你天天弹劾这个弹劾那个,有一天你弹劾到皇帝了,那你基本上可以回家了。
你一回来,其他人会不会选择报复你呢?答案显而易见。
儒臣就不一样,他们是读书人,桃李满天下,有时候即便是说错话,或者是把人得罪死了,罢官回家继续教书不就得了。
敢动这帮人?文人清流一脉不把你祖宗十八代怼一遍算伱赢。
听着儒臣所言。
何言面不改色道。
“百姓自然重要。”
“但吏部尚书所言,不切实际。”
何言开口,依旧坚定自己的想法。
为啥?
因为他是户部尚书啊,国库在他手中,有多少银子他心里清楚,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他心里也清楚。
赈灾救民是大事,这没话可说,之前拨款一分没少。
可现在要用十倍以上的代价去赈灾,国库吃的消吗?
往后遇到事,没有银子咋办?
到时候来一句,国库怎么没银子啊?去哪里了啊?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反正他不同意。
“好了。”
此时,永盛大帝开口,他制止事态争吵下去。
身为帝王,他也明白户部的难处。
但眼下的局势很简单,要么自己开口定下主意,要么只能想想办法,找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解决方案。
“周爱卿有何见解?”
永盛大帝将难题丢给宰相。
而后者缓缓走出。
“陛下。”
“臣认为,吏部尚书所言无错。”
“可以调动龙舟,运输粮食。”
“不过,户部尚书所言也无错。”
“成本太大,国库难以承受,但可以中和一二,派出三艘龙舟,前往江宁郡,一来可以减少部分压力。”
“二来也是告诉江宁百姓,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管,稳定民心。”
“三来也是为朝廷争取时间,想出更好办法。”
“至于朝廷派的将领们,可分出一部分,从小道行走,能送一点粮草就送一点粮草,至少能让百姓看到希望。”
“绝大部分将士加快速度,修缮主道。”
“同时陛下也可拟旨一道,让江宁郡内,所有商贩低价卖米,其中差价回头又朝廷负责。”
“并且若是在洪灾内慷慨解囊者,再由礼部定制牌匾,大力褒奖,一举三得。”
“不知陛下觉得可否?”
周善开口。
他思路捋的很清楚,龙舟必须要调遣,但不用调遣太多,三艘就够了,调遣这个就是为了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