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夏文圣-第5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宏伟的上古时代,为何突然绝灭?”

    “倘若没有绝灭,只怕这天下一切的王朝,都将是这些仙门佛教的傀儡。”

    中洲帝王继续开口,眼神当中满是好奇。

    辉煌无比的上古时代。

    仙人,佛陀,妖帝,魔祖,剑仙,术法天尊,一个又一个璀璨的存在,突然陨落,这如何不让人好奇。

    要是这些存在出现在这个时代,中洲王朝,东荒王朝,统统都是笑话。

    任你有千万铁骑又能如何?

    面对顶尖的力量,你算的了什么?一剑斩出八万四千里之地,这样的实力,你挡得住吗?

    身为帝王,他又如何不思考这件事情。

    “回陛下。”

    “盛极则衰,这是自古的道理,天地之间的一切,都是有限的,上古时代强者如云,或许就是因为太多强者,导致资源贵乏,最终在争夺之下,这些大能一个又一个死去。”

    “而后一代不如一代,与其说是绝灭,其实臣认为,无非是代代衰败罢了。”

    鬼谷先生开口,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个见解说的合理。

    “先生觉得,天命降世之后,会恢复至上古时期鼎盛之时吗?”

    中洲大帝继续问道。

    “臣,不清楚,或许有一定可能。”

    鬼谷先生开口,他不是很确定。

    听到这样的回答,中洲大帝稍稍沉默一二,紧接着继续开口。

    “再拟圣旨,告诉大夏帝王,如若需求灵晶帮助,亦或者其他帮助,中洲王朝愿意全力协助。”

    “不过朕要求,大夏王朝极尽全力压制仙门。”

    “若是可以,让大夏帝王派顾锦年前来中州,朕也想见一见他。”

    中洲大帝开口。

    如果说之前,他只是协助一下大夏王朝,让大夏王朝牵制一下仙门和佛门的势力,那么现在中洲大帝则打算全力支持大夏王朝。

    将仙门与佛门压下。

    倒不是中洲大帝害怕,而是侠以武犯禁,他当年登基第一件事情,就是压制中洲境内三教九流。

    因为仙门借助法力,时常违法乱纪,修仙之人,美曰其名,什么逍遥自在,随心所欲?

    无非就是释放自己内心的欲望,看人不爽就直接杀,无视律法,践踏王朝底线。

    没有法的国度,叫做什么王朝?

    仙人又如何?

    该杀就得杀。

    如今,不确定天命之后的仙门,会不会如上古时代一般辉煌,但只要存在不可控制的因素,中洲大帝就不会给他们任何一点机会。

    “臣,遵旨。”

    鬼谷先生出声。

    依旧是同一时刻。

    北极之地。

    冰川十万里,一座冰宫内。

    一名中年男子注视着稷下学宫所在的方向,面容之上,露出了凝重之色。

    “天命提前降临。”

    “让长云天,不要在大夏王朝浪费时间。”

    “竭尽全力,争夺稷下学宫的天命印记。”

    “还有,传令下去,大道府所有弟子,做好一切准备,天命降临,争夺大世之宝。”

    “留给我等的时间不多,若是在他们复活之前,无法掌控八境极致力量,大灾难将会笼罩整个神洲。”

    “上古时期的黑暗,会再一次降临。”

    中年男子开口,他神色显得无比凝重。

    天命几乎是提前两年的时间降临,稷下学宫结束之后,只怕天命就要开始了。

    对某些愚昧的人来说,是一件好事,认为可以解开枷锁。

    可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天命赐福,看似美好,可这世间上从来没有白给的说法。

    “敬遵府主之令。”

    后者之声响起。

    而如此。

    翌日。

    稷下学宫得天命加持之事,已经在天下各大势力传开了。

    一时之间,不知道惹来多大的争议。

    各方势力,原本打算提前几天动身,如今看到天命提前降临,自然惹来无数人赶往。

    稷下学宫内。

    竹山七贤第一时间赶到稷下学宫。

    匈奴国十二大儒。

    扶罗王朝四贤者,率领扶罗书院数百位弟子赶来。

    大金王朝,更是来了三位成名已久的老儒,皆是德高望重之辈,大金王朝三皇子与十二皇子也陪同而来。

    甚至就连中洲五圣也出现。

    这五圣,不是圣人,但号称五圣,可以说这次稷下学宫来的人,一个比一个资历老,一个比一个声望大。

    基本上所有老一辈的大儒都赶来了,他们知晓,这次稷下学宫,注定无比精彩,天命提前降临,而且还有顾锦年的到来,更让人充满着期待。

    光是这三天。

    整个神洲大陆,已经有八百位大儒,聚集稷下学宫,来参加此等盛况。

    这是稷下学宫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八百位大儒啊,这是何等概念?基本上整个神洲大陆,也就这些大儒了吧?

    不说十成。

    但至少来了七成大儒。

    老一辈的大儒不说。

    新一辈的天骄,也来了不少。

    只是,顾锦年如同一颗太阳一般,他的威名,遮盖了当代所有人的光芒。

    匈奴国,扶罗王朝,大金王朝,还有一些以儒为主的小国,有不少天骄。

    大多数都已经抵达立德境,其中也有一两个大儒,二十三四岁就能成为大儒,换做以前,本身就是一颗太阳般的存在。

    可就是这两年的时间。

    准确点来说,就是这一年半的时间,顾锦年的出现,遮盖了年轻一代所有人的光芒。

    没有人在乎他们,因为任何一个少年天骄的出现,都会被人下意识拿去与顾锦年对比。

    若是没有顾锦年,他们每一个都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可对比一下顾锦年,便会发现所有人都不如顾锦年。

    一丁点都不如。

    这是时代的璀璨,也是他们的悲哀。

    但同样的,这样的感觉,也让同代天骄皆有不服。

    只是,不管如何,整个稷下学宫虽然看起来喜气洋洋,热闹不凡,可实际上所有人都在等一个人的出现。

    等顾锦年的出现。

    他们好奇。

    也很期待。

    稷下学宫这一遭。

    顾锦年会创造怎样的奇迹,又会给世人带来怎样的惊喜。

    如此。

    转眼之间,又是两日的时间过去。

    这段时间,仙门,佛门也派来了代表,各大王朝也纷纷派来了皇室,前来参加这场儒道盛会。

    距离稷下学宫开启之日,还有最后三天。

    顾锦年的身影,还未出现,这让诸多人心中情绪无比复杂。

    毕竟,之前就是因为顾锦年,稷下学宫拖了足足快半年时间。

    而今,距离最后三天,顾锦年还没出现,这如何不让人感到郁闷。

    如若顾锦年这次还没来,那该如何?

    虽然说没有顾锦年,学术大会可以继续开,可所有人都在等顾锦年。

    倒数第二日。

    稷下学宫显得无比热闹。

    顾锦年没有到来,是苏文景来了。

    谁都知道,苏文景是顾锦年半个师父,外加上苏文景是最有望当代成圣之人,自然而然显得更加热闹。

    不过诸多问题还是一个,?

    ?锦年在何处?什么时候来?

    但随着苏文景说的几句解释,让整个稷下学宫彻底沸腾了。

    三句话,让稷下学宫沸腾。

    第一句,锦年会带无上新学前来,具体时间不知,一定会在大会开始之前抵达。

    第二句,无人可与锦年一争高低,争辩过后,他将踏入圣道。

    第三句,我占一半功劳。

    三句话。

    让整个稷下学宫沸腾。

    上上下下,没有不惊愕的,而且消息也飞快传了出去。

    这让一些本来不打算过来观看的势力,最终都忍不住了。

    主要是苏文景说的话太狂妄了。

    但,的确没有人敢质疑苏文景,他是儒道半圣,未来的圣人,到了这个程度,谁敢质疑?

    而稷下学宫内。

    苏文景仰望星空,不由喃喃自语道。

    “锦年啊锦年,势老夫已经帮你造完了。”

    “就算这回说不出什么学术,光靠这股势,帮你抢一道天命印记,应当不难吧。”

    自语声响起。

    苏文景有些感慨道。

    ……

    ……

    ……

    老人进ICU,十二点半我才回家,实在抱歉。

    这几天更新不会太稳定。

    抱歉。


………………………………

第二百二十章:临稷下学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棋道之争!

    可以说。

    苏文景的出现,让稷下学宫的热度,变得史无前例。

    所有人都知道,稷下学宫为了顾锦年推迟半年,这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稷下学宫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如此一来,世人都将瞩目于顾锦年,产生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是,顾锦年将会在稷下学宫开创属于他的新学。

    毕竟,顾锦年之前所作所为,每一件事情都震撼这世间一切,诗词如神,文采绝世,为大夏王朝做的事情都不可以不说。

    佛祖古经镇西漠。

    道祖真经定仙宗。

    佛门无数高僧都着不出的古经,被顾锦年写出来了。

    仙门万年来都写不出的真经,也被顾锦年写出来了。

    但要知道的是,顾锦年最擅长的还是儒道啊,并非是修仙者,也不是佛修者。

    所以,连佛门与仙门古经都能写出来,自然而然会营造出一种,顾锦年能着作出儒道圣人经文,开创新的学问,这种错觉。

    这种看法,基本上是民间百姓,还有诸多读书人。

    可第二种看法则是。

    儒道难,因为涉及到了思想之道,想要着出一部这样的经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顾锦年着出易经,有一批儒道文人还是不认可顾锦年。

    当然,这种不认可,不是抨击顾锦年,也不是瞧不起顾锦年,当世读书人,有几个敢瞧不起顾锦年的?

    文采绝世,诗词惊天地,文章泣鬼神,更是着出易经这种天命圣人经文,谁还敢瞧不起顾锦年?

    只是易经,是奇书,而并非是思想教育之书。

    圣人学术,是指出一条大道,让后世读书人去学习,构建万世太平,是精神思想上的转变。

    孔圣之道,以礼为主,若无礼之道,则人性崩坏,弱肉强食,如同动物一般,只知杀戮,似蛮夷无礼。

    尊老爱幼,这四个字看起来简单,可却蕴含着无穷道理,若没有这个礼,想想看这天下会如何?

    而今,顾锦年要开创新学,让他们不相信的原因,不仅仅只是思想问题,还有一点就是,圣人新学要符合天地自然之道,同时还要向善而行,并且不能重复。

    孔圣之礼道。

    亚圣之君礼。

    复圣之国礼。

    宗圣之儒学。

    在这些圣意之下,你很难开创新的学问出来。

    即便开创出来了,也要适应每一个人,不能说开创出一个学术,只能让读书人懂得,而不能让百姓明悟。

    这就是开创新学的可怕之处,以及困难之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