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夏文圣-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句话,让顾锦年沉默。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顾锦年直接请他离开。

    可眼前这位不一样。

    是当今的准半圣,更是得到天命气运加持。

    他的话,很有重量。

    大约半刻钟后。

    顾锦年深吸一口气。

    他望着苏文景。

    平静地面容,露出了一丝温和。

    “先生贵为准半圣,为大夏儒道,亲临府宅,学生感动。”

    “既如此,学生愿意入大夏书院,请先生放心。”

    老爷子都答应了,而且还给自己一场机缘,那的确没必要置气了。

    好处也有,自己的仇也报了,其实也没什么。

    再者,去大夏书院也的的确确是最好出路。

    尤其是。。。。。。牵扯天命气运。

    得到顾锦年的答复。

    苏文景当下也露出笑容。

    而后开口。

    “世子殿下果然心胸宽阔。”

    “既如此,那老夫也就不打扰了。”

    “三日后,大夏书院正式开学,世子得好些休息。”

    苏文景出声,目的达成,也就不逗留什么了。

    “好。”

    “不过先生,有句话学生还是说在前头。”

    “学生毕竟出身武将家中,性子比较莽撞一些,若是去了大夏书院,当真触了什么规矩,还望先生多担待一二。”

    去大夏书院没什么问题。

    可话必须要说在前头。

    自己这个性格,要是忍气吞声,他不干。

    “小事。”

    “老夫也没什么规矩,只要不违背伦理道德,老夫都不会怪罪。”

    苏文景笑着点了点头。

    而后,顾锦年亲自送他离开。

    待苏文景离开后。

    顾锦年也缓缓回到房中,思索一些事情。

    而此时。

    镇国公府外。

    随着苏文景刚刚踏出国公府时。

    一道声音也传入他耳中。

    “文景先生。”

    “既然年儿答应去大夏书院,还希望先生能遵守承诺。”

    声音响起。

    苏文景顿了顿。

    紧接着神色平静,朝着府外走去。

    就如此。

    转眼之间。

    卯时三刻。

    一道圣旨,也从宫中传了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太子幕臣,心术不正,监考不当,有违儒体,罚其苦役三月,抄书万卷,太子识人不淑,且监国不当,惹怒圣威,由秦王接管监国之责,钦此。”

    圣旨发布。

    一时之间,在京都掀起惊涛骇浪。

    哪怕是顾锦年得知这件事情,也震惊无言。

    程明是太子幕臣,这个明白,监考不当,苦役三个月没啥,这是活该。

    但没想到的是,皇帝居然把太子监国的职责给下掉了,换成了秦王?

    这是什么意思?

    要换太子吗?

    而与此同时,当圣旨宣布后,顾老爷子已经在第一时间赶往皇宫了。

    这不是一件小事。

    是天大的事情。

    没有人能想到,一件这样的小事,居然能惹来这么大的麻烦。

    …………

    …………

    六千字大章,今天搬家,所以一直很忙,凌晨四点写完了。

    的确没存稿。

    各位读者老爷见谅。

    然后五月初,恳请大家帮忙投一下月票。

    双倍月票,求求各位读者老爷们了。

    新的一周,要是没月票,能不能来点打赏支持。

    再不行免费的推荐票给点吧。

    求求了!
………………………………

第五十章:国公进宫,山雨欲来风满楼

    大夏皇宫。

    养心殿外。

    一排排的臣子,跪在殿外,这些都是礼部官员,外加上一些儒臣。

    为首之人,是礼部尚书杨开。

    “请陛下收回成命。”

    “太子监国,乃天地常理,若废除监国之责,轻则民心动摇,重则伦理崩塌。”

    “再者,幕臣之祸,牵连太子,实乃牵强,陛下圣明,应当行圣君之道啊。”

    杨开的声音响亮。

    他跪在殿外许久。

    大夏王朝没有跪拜礼,如今跪下,显然态度坚决。

    而此时此刻。

    几道身影快速走来,是魏闲公公,他前面的人,则是大夏镇国公。

    顾老爷子龙行虎步。

    朝着殿内走去。

    杨开等人看到镇国公前来,神色微微一变。

    大夏王朝,朝中多半是支持太子,这位镇国公更是所有皇子眼中的香饽饽。

    无论是太子还是二皇子亦或者是三皇子,都想拉拢镇国公。

    但镇国公没有选择任何一个皇子,反而是独善其身。

    今日前来,让他们心中有些不安。

    礼部上上下下都是支持太子的,平日里也与武将有仇,今日发生这种事情,镇国公若是说上几句不太好听的话,那就真麻烦了。

    只不过,大部分人心中担忧,可杨开却很平静。

    他知道镇国公是什么人,这个关键点,镇国公应当不会乱来。

    “老臣顾元,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一刻。

    镇国公出现在殿外。

    “镇国公来了。”

    “快快有请。”

    听到镇国公的声音,永盛大帝满脸笑容,声音爽朗道。

    很快,镇国公朝着殿内走来。

    “国公,许久不见,前些日子,还说要请国公来宫中一叙,没想到国公自己来了。”

    “来,赐座。”

    爽朗的笑声响起,永盛大帝赐座顾老爷子。

    而后者却没有落座下来,反倒是望向这位皇帝。

    “陛下,太子监国之事,还望陛下三思。”

    “如今大夏王朝国泰民安,既无战乱,又无内乱,太子监国,矜矜业业,勤恳无比,此番圣旨宣召而出,只怕会惹来麻烦。”

    镇国公开口,他态度明确,目光无比笃定,看向这位皇帝。

    自古以来,太子这个位置都很恐怖,牵扯太多太多了,已经不是利益那么简单。

    一但太子倒台,或者是被废,引来的麻烦,如同洪水猛兽,除非这個太子的确有大问题,不然的话,动摇太子之位,实属不智。

    “行了,行了。”

    “国公,朕本以为你今日前来,是来叙旧,却不曾想到还是因为此事。”

    “圣旨已经宣召下去,朕的命令,岂能随意收回?”

    玉案面前,永盛大帝听到顾老爷子这番话,并没有任何一丝动容,反而语气平静。

    “陛下。”

    “此事。。。。。。。”

    顾老爷子继续开口,然而永盛大帝的一句话,让他沉默。

    “看来国公也投靠太子了?”

    声音响起,顾老爷子语塞。

    可过了一会,老爷子摇了摇头道。

    “陛下,老臣只是不希望国内动摇罢了,监国之责,从古至今便是太子负责,若今朝取消,只怕引来无数揣测,到时上至朝堂,下至百姓,只怕人心惶惶。”

    顾老爷子依旧开口。

    他虽然与文臣有仇,也没有选择站队太子,可大是大非上,他必须要站出来,无论如何。

    “哦?”

    “按国公的意思是说,朕今日撤了太子监国,大夏王朝就要分崩离析?”

    “至于从古至今?那国公的意思是否暗示,朕得位不正?”

    永盛大帝开口。

    这一番话说出,殿内所有太监宫女纷纷跪下,尤其是魏闲等人,更是跪在地上,惶恐不安。

    这话太恐怖了。

    “陛下恕罪。”

    “老臣并无此意。”

    这一刻,即便是顾老爷子心头也不由一颤。

    因为话说的太绝了。

    让他不知该说什么。

    玉案上。

    永盛大帝也显得沉默不语。

    但过了一会,他出声缓和。

    “国公。”

    “朕并非此意。”

    “只是你瞧一瞧外面,仅仅只是撤个监国之责,奏折如雪花一般涌来,朕还听闻,御史台已经联名上奏。”

    “甚至,宣旨不过小半个时辰,十二省疆,七十二郡官员都来上奏。”

    “太子当真是仁德宽厚啊,朝堂半士都是他的人,朕时常在想,是不是朕待在这个位置太久了?”

    永盛大帝开口,他没有任何愤怒。

    可这一番话说出,顾老爷子更是心惊肉跳。

    “陛下,不可乱想啊。”

    “太子监国,勤勤恳恳,百官也只是遵守伦理道德,大国之礼,并非结党营私。”

    “再者,天下那里有不尊父亲之人,子尊父,乃国本之事,儒道之根,请陛下莫要多想。”

    镇国公深吸一口气,如此说道。

    “但愿如此吧。”

    永盛大帝淡然开口。

    随后又看向国公道。

    “国公今日前来,怎么没有把朕那个外甥带来?”

    他出声,转移话题,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说什么了。

    “锦年还在休息,这几日也着累他了。”

    镇国公出声,提到顾锦年他脸上忍不住露出笑意。

    “的确。”

    “未曾想到,锦年这孩子居然能写出千古文章。”

    “不得不说,有朕皇家血脉就是强啊。”

    “哈哈哈哈。”

    似乎是提到了顾锦年,永盛大帝的心情也很不错,更是毫不吝啬地自夸了一句。

    但这话一说,顾老爷子皮笑肉不笑了一下。

    看到对方的表情,永盛大帝有些较真了。

    “镇国公,你可别觉得朕在自夸。”

    “你自己想想看,你们顾家是不是一群武夫?尤其是你那六个儿子,除了千舟还好,其他五个都是什么歪瓜裂枣?”

    “尤其是那个顾老六,整天带坏锦年,朕过些日子还得敲打敲打他一番。”

    “锦年是朕妹妹宁月生的,有一半皇室血脉,所以才会有这般才华,现在想来朕还有点后悔,早知道就让宁月嫁给文臣了。”

    “指不定十六岁就大儒了,扬朕国威。”

    永盛大帝无比认真道。

    可这话一说,顾老爷子有些受不了了。

    本来吧,伱之前生气,我哄一哄你,让你开心下。

    可是吧,你这也自夸的太厉害了吧?

    “陛下,你这话就有些不对了,锦年从小到大都是老臣带着的,有句话叫做身传言教。”

    “锦年能有这般成就,离不开皇室,可最主要还是老臣苦心栽培。”

    对于这个话题,顾老爷子寸步不让,反正最大功劳是自己。

    “笑了。”

    “你没听锦年昨日是怎么说的?”

    “还不是朕平日教他的?”

    “算了,懒得跟你争,反正下次来,让锦年过来,朕最近还有一些心得,要好好教教他,对了,你家那个顾老六,让他离锦年远点,别祸害朕这个宝贝外甥。”

    永盛大帝不想争论这个话题,反正公道自在人心,而且这话还不是他说的,是民间百姓说的。

    他更加自信。

    “哦。”

    顾老爷子也没有继续说了,毕竟对方是皇帝,还是得让一让。

    “来,国公,正好看看朕外甥写的文章。”

    永盛大帝继续开口,显得十分喜悦,让太监取来顾锦年的文章。

    而后摆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