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夏文圣-第5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恐怖的风评,原本就已经有了,现在无非是多了一个更有力的证据。
根本洗不干净。
而且还出现了一些很古怪的议论。
准确点来说是一个争议。
秦王到底会不会死。
有人认为,皇帝公正,可能会大义灭亲,但更多人会认为,小惩大诫差不多了。
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这天下当父亲的有几个会大义灭亲?
本来争议的好端端,可随着一种猜测响起,引来了诸多的认可。
那就是,大夏皇室发生这种事情,秦王肯定不能死,但眼下根本无法下台阶,所以必须要找一个人出来,给双方台阶下。
而这个人,就是顾锦年。
顾锦年与秦王关系好,而且还是皇室,虽然是儒道之人,可终究不是圣人,会把这件事情的影响降低,从而小惩大诫。
顾锦年再出面澄清一下,秦王做的事情,其实并非这个意思,亦或者找几个替罪羊出来,让他们背锅,然后恢复秦王的王位,再让秦王就藩。
远离京都,等个十年二十年,差不多就结束了。
毕竟一件这样的事情,不会有这么多人记着,当真记着,朝廷也会让人控制言论。
再者顾锦年现在威望极大,也确实有巨大的影响力,百姓们也会给顾锦年这个面子。
这个猜测出来后,居然瞬间得到了无数人的认可。
认为合情合理。
但马上,新的争议出现。
那就是,顾锦年的确不是圣人,可现在乃是天地大儒,做事应当秉持良心,如若顾锦年袒护秦王,是否意味着顾锦年没有圣人德行?
所以大量读书人出现,认为顾锦年一定不会袒护,秦王必死无疑。
可百姓们却认为,这些读书人太傻了,毕竟事关朝政,而且这么大的事情,总不可能皇帝真的杀了自己儿子?
品德是品德,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来。
这个争论的可怕点,不在于谁对谁错。
而是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不在是秦王到底有没有做。
反倒是变成了。
如果顾锦年出面帮了秦王,秦王不死,那么顾锦年就是违背品德,非圣人也。
如果顾锦年没有出面,或者秦王死了,顾锦年依旧是圣人品质。
也就是说,经过这些言论的发酵,不断猜测之下。
所有人都有一个下意识的共识。
那就是秦王的的确确做了这些事情,他没有被冤枉。
只是朝廷会怎么处理而已。
这就是谣言的可怕,这也是风评的可怕。
一个人的风评不好,不管他做了什么事情,都会产生恶观想法。
没有人在乎真相。
因为他们只相信自己觉得的真相。
当然两个主要原因决定这一切,一来是不可能空穴来风,十二大儒,外加上礼部等四大部联合弹劾,就证明有这么一件事情。
二来就是秦王认罪。
没人知道秦王是什么心态,他们只知道秦王认罪了。
经过一些渲染之后,让这个认罪变得合理,那么他就认罪了。
而京都内。
秦王谋士已经来到文宫。
大夏文宫。
宏伟无比。
但文宫无法入内,有侍卫把守,哪怕秦王谋士说明自己的身份,侍卫也不让其通行。
顾锦年已经说了,没有天大的事情,不要喊他。
想要入内,除非是皇帝,或者太子亦或者秦王亲自过来,甚至就算是太子和秦王过来,也没有用。
没有陛下的圣旨,他们绝不放行。
免得有人去打扰顾锦年悟道。
顾锦年悟道不是一件小事,没人敢承担这样的责任。
故而,秦王谋士想尽一切办法,都进不去。
而皇宫当中。
养心殿内。
已经过了一个时辰。
永盛大帝站在养心殿当中,一个人,静静站着一个时辰。
秦王方才的话,历历在目。
实话实说,身为父亲,看到自己儿子那麻木和绝望的眼神,永盛大帝怎可能不动容?
他已经有些相信,秦王没有做这些事情。
但帝王的尊严,让他不可能低头。
身为父亲的尊严,让他不可能认错。
尤其是,秦王说的最后一句话,与自己断绝父子关系,这让他愤怒,也让他伤心欲绝。
父子之间,闹到这个地步。
这是当父亲的失败。
自己儿子让自己赐死。
这也是当父亲的失败。
泪水落下。
永盛大帝终究是凡人,他不是神,面对这种事情,他也痛苦。
可他知道,自己必须要这样做。
因为李善说的没错。
秦王必须要就藩。
已经闹到这个地步,他心里清清楚楚的明白。
自己这个儿子,对自己彻底失望了,不抱有任何期望。
不说两人是仇人,但往后也绝不是父子关系。
破裂了终究破裂,是如何都无法弥补的。
他只希望,等到以后,秦王能够明白自己的用意。
当父亲的难处。
当帝王的难处。
未来的皇帝只有一个,那个人只能是太子。
“传朕旨意。”
“让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御史台十二大儒,进宫见朕。”
光影灰暗。
永盛大帝的声音响起,显得空洞且有低沉。
“奴婢遵旨。”
刘言开口,说完起身。
然而永盛大帝继续开口道。
“不要惊动锦年。”
“这件事情,朕有定夺。”
他的声音平静。
他刚才听到了太子的声音,也知道太子想要做什么。
这个时候,他不想惊动顾锦年。
这是他们的家事,也不需要顾锦年来处理。
“遵旨。”
后者一愣,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答。
而与此同时。
天牢当中。
秦王坐在草堆上,他目光呆滞,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而且披头散发,宛若一个疯子。
“王爷。”
“您就低头认个错吧。”
此时,他的谋士出现,借助关系,得以见到秦王。
他落着泪,劝说秦王。
只是秦王没有回答,而是咬破手指,但麻木不已的在墙上写下三个字。
【长云天】
随后又将这三个字涂抹掉。
一语不发。
身后的谋士一愣。
但也彻底明白秦王的意思了。
如此。
翌日。
天还未亮。
一道钟声,突兀响起。
自大夏京都。
文宫内响起。
7017k
………………………………
书肥了~可以开宰+月初求票
今天的更新还没写完。
但已经到了月初,想说几句话,然后滚去码字。
先汇报成绩,三万均订了~准确点来说是30180个均订。
上本书大魏连载期间是31000均,完本后到现在是37000均订。
反正数据摆在这里,信也好不信也罢,不去做任何解释。
说一下剧情吧。
180W字,刚好是一个节点,我记忆犹新,因为大魏是180W字写崩的,崩的原因就是,我把文宫所有大人物全部写死了,一口气爽死了,然后就没了,追订从,相当于是腰斩。
最主要的是,七月也不知道写什么了,所以最后写了六十万字完本,当时想要抢救一下,抢救不过来,然后就完本。
而大夏目前的剧情,七月觉得把握的很好。
不,我个人觉得相当好。
因为剧情在我掌控内,接下来还有220W字的剧情可以写,字数目标是400W字,四百几不考虑,反正必须要超过四百万字。
而且接下来的大剧情大爽点一大堆。
【大夏不夜城】、【稷下学宫】、【知行合一成圣】、【地府显世】、【剑山开天】、【术法传说】、【天命降临】、【群雄争夺】、
太多太多剧情了,不像上本书,一昧的去跟大魏文宫撕逼,所以文宫一死,结束。
但摆在面前问题,七月还是做一個简单回应吧。
本书的风格,节奏,剧情,从开篇到目前一百八十万字就是这样的,没有怎么改变过,知道大家想要看爽的剧情,也知道大家急,但七月一天码字的速度就摆在这里,状态好两万字,状态不好一万字,所以不会有太大变化。
主要就是小白文,我可以加入一些好点的东西,但绝对不会毁了本书的基调,小白文就应当有小白文的基调,简单直接,主角嘎嘎乱杀,配角嘎嘎震惊,不过脑子,爽就完事。
所以不是七月不想听读者建议,而是七月有自己的判断,不希望被干扰到,然后写出来的东西,大家不爱看。
然后,求一波月票吧,九月份冲榜。
上个月更新字数快50W字。
这个月媳妇怀孕了,未来真的不能这么拼,太多事了。
所以这个月我定下目标,字数38W。
保证每天一万字一更的情况下,争取多写八万字!
感谢各位老爷们!
谢谢大家!!!
………………………………
第二百零六章:知圣,方知圣路难!大夏征税,江中郡纳粮税!【求保底月票】
大夏京都。
随着一道钟声响起,惊动一切。
钟声来自文宫。
京都上下都知道,自获天地赐福后,顾锦年便潜入文宫内悟道。
所有人都在期待,期待顾锦年悟道成功。
一但成功的话,顾锦年极有可能踏入半圣境,而后借助大道成圣图,可在短暂时间内,成为近几百年来,第一位儒道圣人。
虽不是天命圣人,但圣人二字,已经是超乎常人所能想之事了。
如今文钟响起声音,自然引起一些注意。
文宫内。
顾锦年盘坐大殿。
白玉碉楼细腻,宫殿内有两个盘龙金桂树,一个个蒲团落在地上,这是讲道之地。
而今。
顾锦年在此悟道。
这几天来,顾锦年都在思考七个字。
知行合一,致良知。
这是王阳明的心学,也是顾锦年最崇敬的一位存在。
王阳明在前世,称为半个圣人,之所以是半个圣人,不是因为不够格,而是时间问题。
只需要再给一定的时间,王阳明必可成为圣人。
心学的影响,其他不说,前世有一个国家,依靠王阳明心学完成改革,从而跨越提升。
所谓一生俯首拜阳明,这就是诸多人的观点。
知行合一,顾锦年自然懂得皮毛。
而今他以心学为主,去印证自己过往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知行合一,最大的问题便是,是先知还是先行?
以及如何合一。
知道了,才去做。
可不做又如何知道?
若做了,万一是错?
这又怎么办?
毕竟最后三个字也很重要,致良知。
阳明先生的意思,是希望心学之人,都能去做善事,而并非是说,我知道了某一件事情,我就要去做,无论对错。
致良知是最关键的地方,前者则是一种检验。
“无善无恶心之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