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夏文圣-第4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很快,他笑了笑。
“既然如此,敢问先生,中洲王朝在朝廷里面,到底设谁为棋子?”
“本王知晓,明月皇子做事从来都是谨慎到极致,往往都会准备两手。”
“本王好奇,我是第一手,还是第二手?”
宁王开口,提到了这件事情。
听到这话,后者摇了摇头,善意提醒道。
“王爷,明月皇子的想法,不是您可以猜测的。”
“不过皇子的确准备两手,但王爷一定是第一手,这一点王爷心知肚明。”
“而且请王爷放心,如若您登基了,这第二人也一定见不着新朝旭日。”
“这一点,在下可立大誓。”
“当然,一切也希望王爷能遵守信诺,毕竟皇子殿下最喜欢的便是诚信之人。”
对方认真无比道。
而宁王稍稍沉默,最终点了点头。
“此事,就劳烦先生,还请转告明月皇子,本王一定遵守信诺。”
宁王出声。
后者没有多说,缓缓离开。
书房内,留下宁王显得无比安静。
这场斗争,远远不是一个两个人的参与,而是一群人的参与。
东荒境诸多势力,暗中的棋子,佛门是主力,仙门也是,别看现在很多仙门支持大夏王朝,他们只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罢了。
而且仙门不会支持永盛大帝,他们只是支持能给他们带来好处的大夏王朝。
这场灾难,对大夏而言,注定是一场恐怖的天灾。
而与此同时。
大夏最边境的地方。
赤地无垠。
数道身影出现在这里,他们一个个穿着黑袍,为首之人则是缓缓将自己的衣帽摘下来,他没有头发,脸上有大火燃烧的痕迹,极其丑陋的疤痕,看起来无比的狰狞。
不过若是抛开这些疤痕,看得出来他年轻时很英俊,并且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帝王气息。
他是建德皇帝。
大夏上一任帝王。
朝着大夏京都的方向看去,建德皇帝的目光平静无比,他的眼神充满着复杂。
而周围的人,全是他的侍从。
“陛下,逆贼永盛,气数已尽,是否揭竿而起,重新夺回皇位?”
侍从的声音响起,情绪炽烈。
侍从四人,黑袍之上绣着四神兽图桉,是建德皇帝最强的侍从。
“不用。”
“坐山观虎斗。”
“大灾之下,异宝会出世,太祖曾说过,大夏境内藏着一件神物,唯有动荡国本天灾之时,才会浮现于世。”
“找到此物,献给中洲大帝,如此一来,这大夏依旧是朕的。”
建德皇帝澹澹开口,不过他的眼神当中,没有那种野心,也没有那种狂热,而是平静。
十三年的逃亡人生,给他带来了太多太多不同的感悟。
“陛下,大夏神物终究有些虚无缥缈,中洲王朝明月皇子,早早的便联系过宁王,而今宁王手中兵强马壮,若是被宁王抓住机会,再与他争皇位,只怕。。。。。。。”
朱雀图桉的侍从开口,是一名女子,戴着面纱,看不清容貌。
“不会的。”
“他当不上皇帝。”
“他以为他是一颗重要的棋子,却不知道,真正的棋子不是他,也不是朕。”
“唯有得到神物,才能定下乾坤。”
建德皇帝语气十分平静。
“陛下英明。”
四人点了点头,也不敢继续多语。
只不过,建德皇帝的眼神却显得无比复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而此时此刻。
大夏京都。
六部震动。
杨府。
当得知大夏境内情况之时,杨开整个人几乎是瘫坐在椅子上。
“江中郡,陇西郡,东林郡,南越郡,十七颗火石。。。。。。。这是天要亡我大夏吗?”
杨开身子都忍不住颤抖,他是真的绝望,他虽然不是户部尚书,但也知道这几个郡意味着什么。
随便一件事情拎出来,就是天大的灾祸。
“天命侯知道此事了吗?”
过了一会,杨开出声问道。
“陛下已经派人去通知天命侯了,大人,您快入宫吧,陛下现在雷霆大怒。”
对方开口,请杨开快点入宫。
“好。”
杨开不啰嗦什么了,起身直接朝着宫内走去。
一路前行。
快接近皇宫时,杨开便看到其余几位尚书匆匆忙忙赶去。
“胡大人,何大人,李大人。”
杨开上前,朝着三人喊了一声。
“杨大人。”
三位尚书纷纷回应,彼此神色皆然有些凝重。
“何大人,这件事情,该怎么办?”
杨开出声,直接询问户部尚书何言。
听到这话,何言满脸苦涩。
“能怎么办啊,老夫也想不出来,若是集中一件事情,老夫还有说法,五件事情堆在一起,令人头疼欲裂啊。”
何言十分苦涩,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亦或者是说,是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办法啊。
“唉。”
众尚书叹了口气,胡庸的声音不由响起。
“先不管那么多,去宫内再说吧,见到圣上,看看圣上是什么意思。”
“恩恩。”
众人没有多说,直奔皇宫内。
而与此同时。
大夏书院内。
当消息传到顾锦年耳中时,顾锦年神色也变了。
“四郡受灾,还有十七颗火石坠下?”
顾锦年色变。
他有所预料大夏王朝的灾况,但没想到一下子会变得这么恐怖,而且扎堆来了。
“侯爷,陛下让奴婢转告您,按照监天司徐太一徐大人的意思,还藏着另外一件灾祸,胜过这五件事。”
“不过此事,陛下没有传达给其他大人,只告诉您。”
报信之人开口,将这个辛秘告知顾锦年。
“还有?”
房间内,顾锦年彻底感到一种无力感。
这太夸张了。
大旱,地动,雪灾,火灾,还有陨石降落。
这绝对不是巧合,也绝对不可能是什么国运试炼。
这基本上就是要灭国啊。
如此大灾任何一个处理不当,死伤都是百万起步,内部当中,各大藩王岂能安稳做事?
尤其是宁王,顾锦年都不用多想他必然会起兵造反。
麻烦。
所有的麻烦全部堆积在了一起。
“告诉陛下,我晚半个时辰进宫。”
“再去调来受灾之地所有舆图,官员名单,快。”
顾锦年出声,他不打算现在入宫,要先搞清楚情况再说。
不然的话,去了也是白去。
“是。”
后者立刻离开,而顾锦年也直奔书院内部,找到苏文景。
“先生,大夏之灾,您知道了吗?”
顾锦年也不顾不了礼仪不礼仪了,直接推门询问。
而此时,苏文景正在写什么东西,听到顾锦年的声音,苏文景将毛笔放下,点了点头,神色也异常凝重。
“已经知道了。”
“这件事情,远比老夫想象中要可怕许多。”
“这背后绝对存在猫腻。”
苏文景出声,他一眼就看得出来,这件事情绝对牵扯太多势力了。
“先生,有什么应对之法吗?”
顾锦年出声问道。
他现在也顾不得是谁在背后搞鬼了,救灾之事,才是最主要的。
“很难解决。”
苏文景深吸一口气,深感压力。
“先看看各地情况。”
“再来想解决之法。”
“锦年,你过来看。”
苏文景出声,一下子想要想到办法,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须要先明白这些灾难会引发什么情况,然后在对症下药。
当下,顾锦年走上前来,看着书桌上的宣纸。
宣纸上,密密麻麻写了不少东西。
而苏文景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江中郡大旱,这看似是最轻的灾情,可实际上这件事情才是最大的麻烦。”
“江中郡没有水路,再者山路奇多,地方苦寒,百姓唯一的收入,就是粮收,此次大旱,百姓家中尚有存粮,可这上半年的努力也全部付之一旦。”
“那个时候,百姓必然民怨四起,这涉及到百姓的利益,有人一定会借此机会,拉拢江中郡百姓,借此机会,起兵造反!”
“故而,江中郡重中之重,若不解决这件事情,隐患极大。”
苏文景出声,他认为江中郡才是所有灾情当中最可怕的一点。
原因无他,地动,雪灾,火灾,这些事情说到底是自然灾害,你可以抨击是朝廷有地方做错了,但拿这种事情想要推翻王朝统治是不可能的。
再者大夏王朝也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派兵援救,可以降低一些影响。
只要最终的结果,不要太惨,那么可以接受。
眼下,最怕的不是仅仅是天灾,更怕的是人祸,内乱造反。
有灾情,那就赈灾。
倾尽全力,去赈灾救民。
可江中郡的隐患,才是最可怕的,百姓颗粒无收,一来能否在存粮吃完之前重新种植,这是一个问题,二来收益问题,没有收益,就意味着来年会很苦。
百姓有点余粮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事情,大部分百姓都是今年吃完等明年。
到时候一但发生粮灾之事,就很容易衍生民变。
民以食为天。
只要有一口饭吃,都不敢乱来,吃不饱的时候,那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才是最大的隐患。
“倘若是寻常时候,可以运粮赈灾,可现在各地发生灾祸,不一定能稳定江中郡灾情。”
“而且。。。。。。牵扯到存粮,大夏只怕又会出现更大的麻烦。”
苏文景分析的头头是道。
他脸色很凝重。
各地官府都会存粮,这是太祖当年立下的规矩,可问题是。。。。。。。到底有多少地方的存粮还在呢?
退潮的时候,才会知道谁在浅水之中。
“粮灾。”
顾锦年若有所思,片刻之后,他缓缓出声道。
“其实。。。。。。。学生可能有办法解决。”
顾锦年稍稍沉默一二。
他说这话到没有太大的底气,因为他第一时间想到了真龙稻穗。
此物种植起来简单,而且抗旱,不需要太多水就能生长出粮食庄稼。
如果江中郡百姓,担心收成不好,顾锦年还真有办法解决。
算算时间,现在步入三月中旬,若是种植真龙稻穗,这本来就是三季稻,算上大旱,两季稻行不行?
四个月生长出来粮食,也能完美解决这个祸乱,大不了这四个月,朝廷拨款,让百姓安心点。
可顾锦年这样一说,苏文景脸色顿时大变。
“你能解决?”
“有什么办法解决?”
苏文景这回是真的按耐不住了。
原因无他,如此大的天灾,江中郡粮灾一但爆发的话,将极其恐怖,拨款救灾都没用。
这样的情况下,顾锦年居然说能解决?
“额。。。。。。。很难表达清楚,但学生既然开口,也有一定把握。”
顾锦年出声,他不知道该怎么去介绍真龙稻穗,反正大概的意思就是这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