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夏文圣-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听闻孔轩所言,顾锦年心里是有数的。

    稷下学宫围绕的还是学术之争,孔府最大的优势,是孔圣。

    这是孔府的金字招牌,两者的路完全不一样,一个是圣人世家,一个这是学宫,天下读书人自然想要前往孔家朝圣,若是能成为孔家一脉,这是最好的,可以借助孔家的势力,帮助自己。

    然而稷下学宫则是读书人最纯正之地,在这里读书人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有人会给予解惑。

    亦或者发表自己的学术文章,从而自成一派。

    相当于是试炼之地。

    所有读书人,成为大儒之后,或者是有儒道心得,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就必须要前往稷下学宫。

    倒不是说,稷下学宫认可,这文章才被天下人认可,而是稷下学宫是一个大舞台,读书人的舞台。

    天下读书人都关注的地方,一举一动,天下读书人都会关注。

    总比你默默无闻,在一个村庄发表自己的文章一般。

    就算文章再怎么好,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影响。

    “锦年兄,这次去稷下学宫,愚弟很期待兄长颠覆文坛。”

    孔轩出声,眼神当中满是期盼。

    “颠覆文坛就算了。”

    “我第一次去稷下学宫,多看看多学学就好。”

    顾锦年不做这种美梦。

    稷下学宫,不是什么诗词大会,念两句诗词就行的通。

    你的学问说出之后。

    就必须要解释清楚,至少能将逻辑解释通来,然后会有一群人来质问,说直接点就是挑你的刺。

    还不是那种客客气气的跟你挑刺,而是非常阴险的挑刺,证明你说的东西,一文不值。

    没错,就是打击你。

    并且你绝对不能生气,或者是说你可以生气,但不可以不允许别人挑刺。

    毕竟在天下人看来,一个新的学问,必须要得到锤炼,如果禁不起敲打,那这个学问本身就有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很难会出现新学术的原因,往往想到了几个不错的东西,你说出来,面临的就是各种打击。

    然后每年都去,其结果就是两个。

    要么,你最终发现你的学问的确有问题,所以放弃。

    要么,你最终补全你的学问,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名气是有了,但问题来了,有几个人愿意跟着你学?

    有肯定是有,数量决定一切啊。

    你呕心沥血,千辛万苦,得到认可后却弘扬不出去,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新学难以出世,大部分读书人还是追寻着前面四位圣人的路。

    摆在面前有现成的学问,跑来跟你学新的学问,成功了还好,这不成功那就是荒废一生,没有人敢拿自己的前途来赌。

    “锦年兄长。”

    “您太谦虚了,能说出为天地立心者,岂能没有新学?”

    “不过第一趟过去,的的确确好好学习为佳,毕竟兄长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孔轩典型就是顾锦年的小迷弟。

    顾锦年到没有说什么。

    如此。

    两人来到大夏京都。

    “孔兄,愚兄去一趟皇宫,有什么事的话,可以去书院找我。”

    到了京都。

    顾锦年与孔轩告别。

    “好,兄长,如果去稷下学宫的话,记得带我一同去,我这段时间的确要去大夏书院,找文景先生说些事情。”

    “好。”

    “孔兄,你们孔家的事情,我会去宫中,告知陛下的,请放心。”

    顾锦年点了点头。

    对于这个孔轩,顾锦年是有好感的,毕竟这个人明事理,再加上与孔家的恩怨,其实也已经差不多了。

    自己也吃了亏,孔家也吃了亏。

    和解自然最好。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顾锦年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孔家身上。

    “多谢锦年兄长。”

    “那愚弟先行告退了。”

    孔轩十分喜悦,朝着顾锦年一拜,说完便离开此地。

    随着孔轩离开,顾锦年也直奔皇宫。

    大夏京都内。

    顾锦年回来的很低调,没有什么大张旗鼓,就这样直奔皇宫。

    等来到皇宫,宫外的侍卫,一个个惊讶不已。

    “我等见过世子殿下。”

    侍卫们齐齐喊着,但有人立刻出声。

    “还喊什么世子,叫侯爷。”

    众人还是没反应过来,以前称呼世子称呼习惯了,一时半会难以改口。

    “无须多礼。”

    顾锦年朝着众人点了点头,面色温和,直接朝着皇宫走去。

    普天之下,也只有顾锦年一人,可以如此随意进宫。

    顾锦年前脚入宫。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便知道了消息。

    “锦年入宫了?”

    得知顾锦年入宫,永盛大帝显得十分喜悦。

    “回陛下,侯爷已经进宫了,要不了半刻钟就到。”

    魏闲笑呵呵的回答道。

    “好。”

    永盛大帝满是笑容,顾锦年这趟走了蛮久,好在的是,没有错过上元节。

    整个礼部也在加急,上元节完成册封大典,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一会。

    一道声音在外面响起。

    “臣顾锦年,拜见圣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养心殿外。

    顾锦年的声音响起。

    “进。”

    永盛大帝也没有装,直接起身,一脸笑容的迎接。

    随着顾锦年出现后,永盛大帝的声音不由响起。

    “锦年。”

    “你回来怎么不打一声招呼?朕已经做好了亲自去迎接的准备,怎么来的这么低调?”

    永盛大帝开口。

    “陛下,有要事禀报,所以从快。”

    进入大殿,顾锦年没有露出笑容,而是满脸认真,告知永盛大帝一些事情。

    听到这话,永盛大帝顿时明白,顾锦年估计有正事。

    当下,他使了一个眼神,魏闲二人立刻退出殿内,将目光看向顾锦年。

    “说,发生了事情?”

    “是佛门的事情吗?”

    永盛大帝直接询问,还以为是佛门的事情,毕竟顾锦年调遣三十万大军前往阿塔寺,虽然后面又让这大军回来。

    但肯定是有什么问题的。

    “佛门没什么大问题。”

    “陛下,臣已经诛杀李冷秋,也得到了一些消息。”

    顾锦年出声,如此回答。

    “你杀了李冷秋?”

    “这不可能。”

    “罗泽高僧,可是佛门绝世高手,你怎可能能诛杀罗泽高僧?”

    听到这话,永盛大帝满脸惊愕,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陛下。”

    “魔门绝世强者,想要收臣为徒,故而给了臣三枚玉佩,只要捏碎,便可以让他出手一次。”

    顾锦年没有细说,但说到这里,自己老舅也明白了。

    果然,听到这话,永盛大帝顿时恍然大悟了。

    不过他眉头紧皱,莫名有些压力。

    “杀了就杀了,这种人死了活该,朕知道他犯了什么错,即便是落到朕手中,朕也不会放过他,无非朕会换一种手段罢了。”

    对于顾锦年所作所为,永盛大帝到不觉得什么,杀了就杀了,能有什么办法?

    终究是自己的外甥,外加上李冷秋已经死了,顾锦年还活着,即便永盛大帝不想李冷秋死,也不会去得罪顾锦年。

    当然,他这句话还藏着其他意思,最后半句话才是重点。

    顾锦年听得出来,故而出声道。

    “陛下,李冷秋不仅仅杀废墟村百姓,而且牵扯杀民充匪之事。”

    “李冷秋死之前告知臣,射阳侯为主犯,至于白鹭府之事,牵扯到佛门与匈奴国,臣虽然不知道白鹭府之事,到底隐藏着什么阴谋,只不过还请陛下彻查到底。”

    顾锦年开口,将这个重要讯息告知了永盛大帝。

    “杀民充匪,射阳侯是主犯?”

    这回永盛大帝淡定不了了,李冷秋杀民充匪,他不在乎,不是说真不在乎百姓,而是李冷秋这种纨绔子弟,滥杀无辜很正常,杀了以后顺便拿去抵银子。

    只能说李冷秋这人胆大包天。

    如今也罪有应得。

    可如果这件事情,涉及到大夏一位侯爷那就不是小事了。

    一位侯爷也参与进来,就意味着不止他一个人,牵扯很多势力,换句话来说,死的就不是几百名百姓,很有可能是数千百姓,甚至更多。

    “射阳侯?”

    永盛大帝反反复复咀嚼着个名字,他心中思索着一些事情。

    过了一会。

    永盛大帝眼神当中流露出精芒,一瞬间仿佛想到了,其目光不由落在顾锦年身上。

    很显然,永盛大帝的猜想与顾锦年一般,猜到了是谁在朝堂当中搞事。

    “该死。”

    “当真是,天大的胆子。”

    半响后,永盛大帝想的更加仔细,他知道的信息比顾锦年更多,所以前因后果,在他面前瞬间浮现,并且他还猜想到了许多事情。

    养心殿内。

    顾锦年表现的很平静。

    等永盛大帝猜想完后,顾锦年这才开口出声。

    “陛下。”

    “如今西北之境,百姓受苦,自落龙原一战后,匈奴国短暂时间内,是无法对我大夏王朝产生威胁,陛下可以出手了,将此事彻查清楚,也可掌控西北二境。”

    顾锦年出声,这声音略带诱惑。

    的确。

    如今大夏王朝的外患,已经被顾锦年解决了。

    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那就是内忧。

    百姓生计这个东西,先放在一旁,权力斗争才是核心,想要让王朝欣欣向上,就必须要完成中央集权,一但大权在手,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

    圣旨之下,谁敢不从?

    而内部最大的忧虑是什么?不就是西北二境的问题,宁王和祁林王,虎视眈眈,祁林王还好说一点,只是跟宁王关系好,但没有造反的痕迹。

    可宁王之心,路人皆知。

    只不过,宁王毕竟是最大的从龙之臣,而且本身底蕴就强,真要跟宁王厮杀,说实话内部必然乱成一团。

    内部乱其实不怕什么,怕就怕内乱的时候,外患就出现了。

    所以,大夏王朝对宁王的政策很简单。

    熬。

    活活把宁王熬死。

    造反也不是想造反就造反的,毕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少一样都会失败。

    除非宁王奔着我当不当皇帝无所谓,就是要恶心一把你永盛,不然的话,宁王想要造反,必须要养精蓄锐,发动舆论,找准时机出手。

    否则,就别想了。

    所以,杀李冷秋不是一件好事。

    给了宁王一个造反机会。

    现在这个杀民充匪,的的确确是一个千载之机,如果抓住这点,将所有罪证拿出来,公之于众,宁王必然失去民心。

    一但坐实罪名,到时候就算宁王想造反也难。

    所以对永盛大帝来说,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不过永盛大帝还是叹了口气。

    “锦年,西北的事情,没有想象中这般简单。”

    “即便是朕彻查到底,查出这件事情跟宁王有关系,又能如何?无非是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