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夏文圣-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城下,宁王看到这一幕,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了。

    自己的亲子,死在自己面前,无论是谁都无法平静,但没有预料中那般的愤怒,宁王脸色是变了,可又没有太大的情绪。

    这有些古怪。

    传闻当中,宁王极其宠溺自己这两个儿子,可现在的表现,显得有些古怪。

    耐人寻味。

    “顾元。”

    “西北战事过后,本王一定亲自奔赴京都。”

    宁王深吸一口气,他望着顾元,发出怒吼声。

    而城上。

    顾老爷子无惧一切,他向前走了一步,声音也震耳发聩。

    “行刺我孙儿,这就是下场。”

    “这天下谁要是敢行刺我孙儿,只要老夫不死,天涯海角,老夫都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顾老爷子霸气出声。

    他特意没有当场诛杀李冷心,而是等宁王赎人之时,当着他的面杀。

    不是不给宁王面子。

    而是告诉天下人,堂堂大夏宁王,他都不会给面子,谁敢动顾锦年,他就跟谁拼命,不杀这个李冷心,往后是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来得罪顾锦年?

    顾老爷子明白,倘若天命之争开始,顾锦年会被许多人针对,阳谋阴谋齐现。

    可他不管身后事,至少现在要清楚一件事情,找顾锦年麻烦,就是与顾家为敌,做好死的准备。

    不怕死,就来。

    听着顾元所言。

    宁王没有说什么,他转身离开,回王府。

    这样的举动,更耐人寻味。

    顾锦年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说实话,本以为宁王的到来,又是一场是非,却没想到自己亲生儿子死在自己面前,宁王都没有任何变化。

    也不知道是心性问题,还是宁王根本就不在乎自己这个儿子。

    但不管如何,宁王走了。

    而顾家也又多了一个敌人。

    随着宁王离开,顾老爷子神色平静,而后望着顾锦年道。

    “大金使臣已经前往京都,打算将此次议和之事告知陛下。”

    “边境即将要开战了,锦年,你早些回去吧。”

    老爷子开口。

    让顾锦年提前离开。

    他知道,边境之战必然会发生。

    所以他希望顾锦年早点离开,回京都等待消息。

    只是,面对老爷子所言,顾锦年摇了摇头。

    “爷爷。”

    “孙儿打算等开战后离开。”

    “我不希望别人说您的孙儿,就要特殊对待。”

    “虽不能提枪上阵,但孙儿体内流淌的还是顾家之血。”

    顾锦年开口。

    去陵园之前,顾锦年也打算议和结束后就离开,无论结果如何。

    但现在,他想要留下来,至少等到首战结束再离开。

    大夏将士浴血奋战,自己却被保护离开,这不是成了笑话?丢了顾家人的脸面?

    听到此言。

    顾老爷子很欣慰。

    “好。”

    “周逵,这段时间你跟世子,锦年有任何需求找他就行了,爷爷有事要忙,陪不了你。”

    顾老爷子开口,他让一名随将跟着顾锦年也好照料。

    “好,爷爷您忙。”

    马上就要开战了,老爷子的事情很多,他心里清楚,自然不会去打扰。

    等顾老爷子走后。

    周逵也立刻走上前来,他看起来三十来岁,五大三粗,穿着战甲,即便是炎炎之日,也没有褪去战甲。

    “见过世子殿下。”

    “世子殿下,末将一直听闻您的事迹,打心底佩服啊。”

    周逵走了上来,满是笑容。

    “将军客气了。”

    顾锦年拱手礼道。

    “世子殿下,末将现在给您安排住处。”

    周逵出声,要给顾锦年安排住处。

    “不用,就住在大营内就好,与常人一般。”

    顾锦年特意叮嘱一句,他不想搞的太复杂化,正常就行。

    “世子殿下,这。。。。。。有些不妥啊。”

    周逵出声,神色有些变化。

    “没什么不妥的。”

    “就这样安排。”

    “对了,周将军,这两天劳烦您多给我讲一些军中之事,各方面我都要了解。”

    顾锦年出声,将士是大夏王朝最强的矛,也是大夏王朝最大的底气。

    自然要好好学习,总不可能做个纸上谈兵的儒臣吧?

    唯独了解将士,明白军中一些事情,才能更好的去调整,以及制定不同的规矩。

    “行。”

    “世子殿下,请。”

    周逵也不是做作之人,顾锦年开口了,他也不啰嗦,立刻安排。

    如此。

    转眼之间。

    过了两天时间。

    大夏皇宫。

    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左右而立,永盛大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平静。

    “传大金使臣入殿。”

    随着魏闲之声响起,很快一道身影朝着殿内走来。

    是大金使臣。

    后者朝着永盛大帝一拜,高呼大夏皇帝万岁,随后从衣袖之中取出一份奏折道。

    “陛下,三朝议和在即,贵国宰相李善已签署议和契文。”

    “匈奴国提出银两赔偿,矿山赔偿,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为求东荒太平,愿代替大夏王朝支付银两,至于矿山赔偿,我大金王朝愿派十万僧人,于边境建下寺庙。”

    “消除百姓怨魂,为两国增加国运,而匈奴国唯一要求,便是希望大夏王朝修改史书,促使两国友好。”

    “此番议和,四方满意。”

    “然大夏世子顾锦年,单方面作废议和契文,甚至传闻,掌掴李相,因一己之怒,意图东荒和平。”

    “向匈奴国索要十万万两白银赔偿,更是要求匈奴国主犯自裁谢罪,还要匈奴国国君下罪己诏。”

    “列出不可答应之条件,根本无意议和,匈奴国国君大怒,欲要宣战,但在扶罗与大金王朝调和之下,派臣前来大夏京都,面见圣上。”

    “询问结果,想问一问,顾锦年到底有没有权力干涉这次议和。”

    大金使臣,将所有事情全部说清楚。

    来龙去脉,仔细无比。

    而随着他的声音落下,满朝文武不由哗然了。

    “掌掴李相?”

    “修改史书,便归还十二城?”

    “十万万两白银赔偿?这,。。。。。。。”

    文武百官都没想到,这次议和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有人惊呼,李相被顾锦年掌掴。

    但更多人惊讶的是,这次议和,大金王朝和扶罗王朝竟然愿意为大夏支付补偿?

    这还真是不可思议啊。

    实话实说,这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大夏完全可以答应。

    甚至这段时间,满朝文武都在权衡这次议和之事,最终大家一致觉得,补偿三万万两白银,外加上修改史书,是可以接受的。

    现在连三万万两白银都不用给了,只需要修改史书,这简直是白送。

    当下,有官员不禁开口。

    “陛下。”

    “这顾锦年只是礼部郎中,岂能作废议和之权?”

    “再者,此番大金王朝,扶罗王朝,诚意满满,心系东荒百姓,此乃大国善举,还请陛下下旨,将顾锦年调回京都。”

    吏部右侍郎站了出来,第一时间开口,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很快一位位官员走了出来。

    他们的意思大致一样。

    议和!

    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不打仗,国家安定发展,也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

    这一刻,就连兵部尚书赵益阳都不说话了。

    倒不是不想帮顾锦年,而是议和的条件太好了。

    几乎是白送给大夏王朝十二座城。

    站在国家利益角度,还真别说,挺好的了,比预想当中好太多。

    过了半刻。

    当没有人继续出声后,永盛大帝的声音,这才缓缓响起。

    “回去告诉匈奴王。”

    “锦年之意,既是朕的心意。”

    永盛大帝淡淡出声。

    他端坐在龙椅上,一句话让百官皱眉,也让大金使臣皱眉。

    在所有人看来,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出面,应当给予大夏一定的压力,而且两大王朝愿意帮大夏王朝支付其他所有的补偿。

    大夏王朝没有理由拒绝啊。

    不仅仅是没有理由拒绝,而且大夏王朝应当感到喜悦与开心。

    可没想到的是,永盛大帝竟然拒绝了?

    “陛下。”

    有朝臣开口,忍不住想说几句。

    然而,永盛大帝一个目光之下,后者不敢顿时不敢多语了。

    “大夏圣上。”

    “此番议和,为的是东荒和平,这件事情,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其实根本不需要掺和,大夏与匈奴血战,对我等两朝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为东荒百姓,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舍弃小利,为东荒大利,努力调和,圣上为大夏的帝王,于情应当避免战争,于理也应当守护东荒之境。”

    “还请圣上三思。”

    大金使臣开口,他注视着永盛大帝,希望对方能够三思。

    同时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永盛大帝拒绝议和。

    “朕说了。”

    “锦年之意,便是朕意。”

    “大夏不需要两朝帮忙,也不需要靠别人的施舍,拿回本就属于朕大夏的城池。”

    “用这种方式拿回,对大夏来说,是一种耻辱。”

    “回去告诉匈奴王,告诉大金的皇帝,还有扶罗的皇帝。”

    “从一开始,朕就没有打算议和。”

    “十三年前的血债,朕要让匈奴国血偿。”

    “匈奴国最大的机会,就是答应锦年的要求,这是他们唯一的活路。”

    永盛大帝开口。

    这一刻,他站起身来,望着对方,神色冰冷无比。

    是的。

    从头到尾,他都没有想过议和,他就是要让匈奴人血债血偿。

    至于顾锦年开出的条件,他也可以接受,归还十二城,赔偿,自裁,下罪己诏。

    百盟书

    这个不是不可以接受。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沉默。

    尤其是之前出声的官员,一个个低着头,面色难看。

    他们明显是主和派,却没想到陛下从头到尾都没考虑主和。

    “圣上。”

    “倘若当真宣战,必再造杀孽,那个时候,东荒又要大乱,再者,大夏也不一定能赢。”

    “圣上,应当息怒,三思而行。”

    大金使臣开口,他也没想到永盛大帝竟然是这种想法。

    不过他没有生气,也没有恼怒,依旧是请永盛大帝三思而行,希望永盛大帝能息怒。

    “滚回去让匈奴王三思而行吧。”

    “还有,大金王朝和扶罗王朝最好不要插手这件事情。”

    “若是被朕发现两朝敢参与进来,暗中帮助匈奴国。”

    “西北还有百万大军坐镇,到时候破了匈奴王庭,再马踏扶罗古都。”

    “记住,朕不是靠读书坐上这个位置。”

    “来人,送使臣离京。”

    永盛大帝开口。

    尤其是最后那句话,更是霸道无比。

    他不是靠读书登上这个皇位的,而是踩着一具具尸体走上去的。

    一时之间,大金使臣彻底沉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