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夏文圣-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依旧是丧尽天良。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顾锦年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可他又不能做什么,他也无法做什么。

    当马蹄践踏而来时。

    顾锦年伸出手抵挡,却无能为力,因为这是幻境。

    匈奴人,闯入城中,他们走进一户人家中,大开杀戒,而后伴随着凄厉无比的尖叫声与女子哭泣挣扎之声。

    他们来到酒楼之上,将一个孩童拎在手中,从高高的酒楼,直接丢了下来。

    酒楼掌柜跪在地上,哭的撕心裂肺。

    有老人家颤颤巍巍逃跑着,却被直接砍断双腿。

    壮丁们被直接屠杀。

    女子们被无情糟蹋。

    孩童哭泣,眼中是绝望,有孕者因过度惊吓与奔跑,痛苦无比,躺在地上发出哭声,匈奴人骑马而来,一刀斩去。

    这画面,令人咬牙切齿。

    这画面,让人灵魂颤抖。

    大夏的将士,持着兵器阻挡,他们几乎不要命一般的冲锋。

    但步兵在骑兵面前,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四百将士们,几乎是被屠杀的一面。

    可即便如此,这些将士们也没有选择退缩。

    “将军,不可再战啊。”

    “这是无用功,我等应当保存精力,在巷街之中,与他们周旋,他们骑兵太厉害了。”

    有将士开口,他并非是畏惧,而是认为这样做只是白白牺牲。

    没有必要。

    应当离开此地,借助巷子街道这种矮窄之地,与匈奴兵大战。

    然而,面对这样的言语。

    为首的将军,却神色平静。

    “若退,死的便是百姓。”

    将军淡淡开口。

    这一刻,众人顿时明白了,选择在这里与他们一战,并非是做无畏的牺牲。

    而是拖延时间。

    给百姓们拖延时间逃跑。

    明白这点后,众将士也彻底没有任何言语了。

    他们立在这里,无惧一切。

    “杀。”

    震耳欲聋的杀喊声响起。

    这群将士,无畏向前。

    半个时辰后。

    四百多人,仅剩下一人,唯一活下来的人,面上全是鲜血,有部分敌人的,但大部分是自己同胞之血。

    他眼神已经迷离,体力不支,匈奴铁骑高高俯视着他。

    眼神当中满是不屑。

    “杀。”

    他已经无力,可到了最后一刻,他的声音,震耳发聩。

    血光之下。

    他倒下来了。

    没有任何奇迹发生。

    匈奴人们,将他们的尸体,悬挂在城墙之上。

    城墙上。

    一个个将士被活捉,他们在上面被行刑。

    这是一种耀武扬威,这是一种践踏。

    但,这都不是绝望的,当城门被匈奴人掌控后,城内关闭。

    从城门被彻底关闭后,真正的可怕出现了。

    化作人间炼狱。

    一幕幕画面出现。

    有百姓,惨死在匈奴人刀下。

    有百姓,被活活虐杀。

    有百姓,成为这些匈奴的玩物。

    将士们,受尽折磨,宁死不屈。

    他看到,有的将士,箭羽穿心,也依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

    他还看到,有将士们为了保护百姓,故意暴露自己的身影,死在匈奴人刀下。

    这一刻。

    没有一个将士是怕死的。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身肩着什么。

    这就是大夏将士。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

    顾锦年从幻境中醒来。

    周围的一切,在这一刻彻底平静下来了。

    依旧是荒凉。

    依旧是一个个石墩。

    可这些石墩,在顾锦年眼中,已经彻底变了。

    他们不在是一种祭奠。

    而是一段段令人无法忘记的仇恨。

    这一刻。

    顾锦年彻底明白老爷子说的那句话了。

    陛下。

    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议和。

    为什么?

    因为,这份仇恨,陛下忘记不了,也不可能忘记。

    这是国仇。

    怎可能轻易忘记。

    此时此刻,顾锦年也彻底明白,修改史书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史书修改。

    这人间炼狱,就能修改吗?

    几笔青墨简单。

    可这段历史,怎能让人忘记?

    谁又敢去忘记?

    想到这里。

    顾锦年深吸一口气,这一刻他不再犹豫,朝着陵园之外走去。

    之前。

    他站在国家利益之上,去思考这次议和之事。

    认为这次议和,大夏应当什么都不能答应对方。

    可现在,他彻底明白。

    大夏不需要议和!

    陛下不想要议和!

    因为这些人不会答应。

    他们虽然死了,可他们还在看着,看看谁会忘了他们,看看谁在遗忘他们。

    越是如此想,顾锦年心中的愤怒就越盛。

    后世人。

    不去铭记这份血的仇恨也就算了。

    有人选择忘记。

    有人选择无视。

    有人为了利益想要抹去。

    更有的人,竟嚷嚷着应当放下仇恨,注视前方。

    这,怎敢?

    这,配甚?

    不羞愧吗?

    还是人吗?

    顾锦年走出陵园,他快速往潼关军营走去。

    大约半个时辰左右。

    顾锦年来到了潼关军营。

    军营外,站着数十名将士们,他们手持兵刃,无论风吹雨打,耸立不倒。

    他们驻守边境,吃着这天下最苦的苦,保护身后千千万万的百姓。

    将士们看到了顾锦年,似乎是国公之前通知了,他们没有阻拦。

    见到顾锦年后,更是一个个恭敬无比。

    “我等见过世子殿下。”

    他们身在边境,却也听说过顾锦年的威名。

    为民伸冤。

    宁死不屈。

    这般的行为,使得顾锦年在军中有着极好的名声。

    可面对众人的恭敬一拜。

    顾锦年立刻拜了回去,没有丝毫世子的架子。

    “诸位将士镇守一方,保家卫国,何须大礼,应当是顾某向诸位行礼。”

    顾锦年朝着众人深深一拜,他不是做作,而是发自内心。

    若未去陵园之前。

    他很难有这样的觉悟。

    “世子殿下请。”

    感受着顾锦年这般的大礼,这些将士们有些受宠若惊,他们请顾锦年入内。

    很快,顾锦年直奔军中大营,他要去寻找李善。

    军中大营内。

    顾锦年人还没有就去,李善的声音便在耳边响起。

    “这件事情,已经定下了。”

    “匈奴国的条件,没有一点苛刻,银两不需要大夏出,矿山可以拿回,只需要修改一下史书,就可以拿回十二城。”

    “这难道就不可以吗?”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难不成,当真要这些将领们去送死,你才愿意?”

    李善的声音响起。

    在与杨开对话。

    听到此言,杨开的声音也缓缓回应。

    “老夫并非是说相爷做错,而是此事不应当直接定下,老夫并未同意,再者,世子殿下也没有来,这件事情,杨某不认可。”

    杨开出声,他的意思很简单。

    他没有同意,这件事情不作数。

    “杨开。”

    “你怎如此糊涂?”

    “再者,顾锦年来与不来,又能如何?你是礼部尚书,难道你就没有自己的判断?”

    “老夫且问你一句,这条件是否满意?”

    李善继续说道。

    听到这话,杨开也不由叹了口气。

    “这个条件的确可行,但终究太快了。”

    实话实说,杨开其实也清楚,这个条件的确不错,可就是太快了,没必要如此之快。

    应当好好沟通一二。

    “既然可行,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好了,既然老夫已经签下契文,这件事情就这样做吧。”

    “回京之后,老夫会向陛下交代。”

    李善也不多说,他来负责此事。

    可就在他话音落下时。

    顾锦年的声音在外响起。

    “李相大人。”

    “不必了。”

    这一刻,大营当中,所有人不由看向大营外。

    很快,顾锦年走进大营内。

    他目光平静,扫了一眼大营当中的人。

    左右都是武将,老爷子不在,李善坐在首位,杨开则坐在左边第一位。

    “我等参见世子殿下。”

    看到顾锦年,武将们齐齐朝着顾锦年恭敬一拜。

    他们都是国公手下的将士,对顾锦年自然礼敬。

    而顾锦年也第一时间朝着众人一拜。

    紧接着直接来到李善面前。

    “李相大人。”

    “这件事情,无需大人回京交代。”

    “下官不同意议和。”

    顾锦年淡淡开口,他对着李善稍稍一拜,而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同意?”

    “为何不同意?”

    看到顾锦年到来,李善的面容平静无比,至于顾锦年所言,李善没有任何变化。

    “只因修改史书。”

    “我大夏绝不可能修改史书。”

    顾锦年语气平静,但目光无比坚定。

    “呵。”

    “当真是不明事理。”

    “那本相问你,怎样你才答应议和?”

    李善有些怒意了。

    在他看来,匈奴国的议和条件,如此之好。

    这都不答应。

    就因为意气之争?

    就因为你顾锦年讨厌匈奴国?

    一点都不为国家考虑。

    “无条件归还十二城。”

    “主犯将士,自裁谢罪。”

    “匈奴国国君,下罪己诏。”

    顾锦年出声,这就是他的要求。

    可此言一出。

    李善笑了。

    “愚昧无知。”

    “凭什么?”

    李善是真的被顾锦年气笑了,在他看来,顾锦年就是在这里胡言乱语。

    “凭我大夏将士,不畏死。”

    “凭我大夏王朝,国骨在。”

    “凭我大夏子民,不忘却。”

    “凭我顾锦年,可三削匈奴国运。”

    “李相大人。”

    “这些够不够?”

    顾锦年已经知道李善的本性,故而他没有任何礼让。

    而此言一出,军营内的将士,一个个眼中露出惊讶之色。

    他们没想到,顾锦年居然如此勇猛,而且又如此好战,说出这等言语。

    “这件事情,你没有什么资格插手。”

    “老夫念你是世子殿下,看在国公的份上,不与你计较。”

    李善没有理会顾锦年了。

    他懒得理会。

    可就在此时,杨开的声音却缓缓响起。

    “李相。”

    “陛下密令。”

    “此次议和之事,全由世子殿下抉择。”

    杨开出声。

    道出陛下密令。

    此言一出,李善瞬间皱紧眉头,他望着杨开,后者面无表情。

    当下,李善深吸一口气。

    随后看向顾锦年。

    “世子殿下。”

    “你方才所言,匈奴国不会答应的。”

    “这没有必要,见好就收。”

    “对大夏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