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夏文圣-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无非是可怜另外一个女子,不,应该是另外一位公主。
可这件事情还没有彻底惹怒永盛大帝。
是又过一日。
匈奴王亲自派人送来书信,更改之前所言,迎娶昭月公主,同时匈奴王迎娶一位真正的公主。
一口气娶两个公主。
书信到来。
永盛大帝雷霆大怒。
在养心殿内,大发雷霆。
嘭。
“这是要做什么?”
“当真欺朕大夏无人?”
“两位公主?匈奴人还真敢开这个口?”
永盛大帝怒吼着。
一个公主,并非是求和,而是双方过度二十年,册封一个公主,是没办法的事情。
两个公主?那就是真正的骑脸了。
马上的帝王。
怎可能答应?
“陛下。”
“臣认为,匈奴国虽有些傲慢无礼,可大夏之外,已经有无数流言蜚语。”
“双方和亲,削其国运,又以册封公主出嫁,大金王朝,扶罗王朝,天下各大国家都在谈论此事,认为我大夏无礼。”
“还请陛下三思。”
“此事,扶罗王朝,大金王朝已经开始插手,匈奴国被削两次国运,随时可能开战。”
“倘若开战,两大王朝便有机会,插手此事,到时候我大夏便是有理也说不清啊。”
杨开出声。
这世间上只有讲道理和不讲道理的国家,想要成为不讲道理的国家,那就必须是第一。
大夏王朝明显不是第一,所以必须要讲道理。
信誉对国家来说极其重要。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占据道理,否则的话,寸步难行,容易遭到群攻。
他也是没有办法。
不然的话,也不会如此开口。
“插手?”
“那就让他们插手。”
“朕倒要看看,为了一个区区匈奴,他们敢怎么插手。”
永盛大帝也是憋着一肚子的怒气。
说话凶狠。
“陛下三思啊。”
“陛下,此事万不可这般去想,两大王朝若插手,援助匈奴国,边境一但开战,极将面临失守之情。”
“请陛下定要三思。”
所有文官儒臣齐齐开口,这话不能乱说,真打起来了,两大王朝援助匈奴。
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援助,大夏王朝拿什么打?
原本预计死十万人,随着两大王朝的加入,可能大夏要死几十万将士。
甚至还不止。
万一真输了,少一寸山河,都是莫大的耻辱。
“你们这些文官,就是没种,陛下,开战吧。”
“没错,开战吧。”
“臣等愿意战场冲锋。”
武将们纷纷开口,他们无惧,主动请缨。
“你们闭嘴。”
“当真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联手援助,你们有自信平灭匈奴?”
“少在这里煽风点火,现在是什么情况尔等难道不知吗?”
杨开指着这帮武将,大声怒斥。
他是理性派。
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个节骨眼,绝对不能打起来。
此言一出,这帮武将皱着眉头,想要说什么,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毕竟他们说的没错。
一对一,肯定不怕。
可一对三,这就不是怕不怕了,而是送死不送死的问题。
的确没必要。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沉默。
他心中有怒火。
可他更加知道的是,杨开说的没错,这帮臣子说的没有错。
“此事再议。”
“既然良辰吉日已经错过。”
“让他们等等。”
最终,永盛大帝开口,他没有答应,可却没有了拒绝。
如此。
这群文官长长吐了口气。
翌日。
大夏书院当中。
后山上。
顾锦年逐渐醒来。
他醉了两三天。
选择性逃避。
可当醒来后,一道身影出现在他面前。
是苏文景的身影。
“文景先生?”
看着眼前的苏文景,顾锦年稍稍起身,作礼喊了一声。
“无妨。”
苏文景负手而立,微微笑道。
“先生有事?”
顾锦年好奇问道。
“没什么事。”
“只是听闻世子殿下在后山饮酒独醉,过来看一看。”
苏文景面色温和道。
此言一出,顾锦年不由略显沉默。
只是过了一会后,顾锦年开口,有些好奇道。
“先生,敢问公主是否已经出嫁?”
顾锦年如此问道。
“还没。”
“匈奴国认为册封公主不算,要再加一位真正的公主,嫁给匈奴王。”
苏文景平静回答。
可此言一出,顾锦年却不由皱眉。
“再加一位?”
“凭什么?”
顾锦年有些恼火,本以为公主已经出嫁了,可没想到事情有了变化,但并不是往好的地方变化,反而是更差的变化。
“凭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联手援助匈奴国。”
“凭你再削匈奴国运,边境已经剑张拔弩,随时开战。”
“凭大夏王朝无法以一己之力,打败三位敌人。”
“够吗?”
苏文景出声,面色依旧温和,道出原因。
这三个理由。
的确够。
甚至说,随便一条都行。
沉默。
还是沉默。
顾锦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就是很烦躁。
很郁闷。
有一口气,憋在心里。
出不去。
道不明。
也说不清。
似乎是感受到顾锦年心中的郁闷与烦躁。
苏文景继续开口。
“锦年。”
“在这个世上,一定要懂得规矩。”
“不过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
“守规矩的,和定规矩的。”
“你守着规矩没有错,可如果你当真不平,还有一种办法可以解决。”
苏文景出声,他这次来,就是为了解开顾锦年心中的结郁。
不然的话,这件事情会成为顾锦年心中的一根刺。
将来会出大事。
大世之争来了,顾锦年面临的不仅仅是同辈天骄,还有许多老一辈的天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恐怖。
如果顾锦年现在出了问题,以后就更难了。
“还有一种?”
“请先生赐教。”
顾锦年有些惊讶,看向苏文景。
“打破规矩。”
苏文景神色变得坚定。
他望着顾锦年。
声音震耳发聩。
“老夫知道,你不满和亲。”
“为心中之义,可规矩就是规矩,所有人都改变不了,六部尚书,当朝宰相,甚至是你舅舅,也要守着这个规矩。”
“可有些人,他们生来就是打破规矩的人。”
“锦年。”
“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你是老夫见过最特别的人。”
“老夫相信,你有办法打破这个规矩的。”
“不要站在常人所站的位置,你要站在不同常人所站的位置,去思考问题,去想解决之法。”
“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礼部已经开始草拟公文。”
“陛下虽然没有答应,可基本上也是妥协。”
“最快三日,最迟七日。”
“锦年,你好好想清楚。”
“老夫给你备了一车酒,倘若你无法想出,就大醉七天七夜。”
“醒来后,一切无事发生,这件事情不怪你。”
“不过你要铭记,永远不要忘记,用这件事情来鞭策自己。”
苏文景认真开口。
说完这些话后,他转身离开。
没有多说一句话了。
而这里的确运来了一车的美酒。
进,打破规则。
退,大醉七天。
以此为鞭,日日夜夜记住,使其成长,而不能荒废自我。
这就是苏文景想表达的意思。
此时此刻。
顾锦年无言。
他依旧靠在大树下,不知该说什么。
打破规矩。
如何打破?
和亲之事。
本身就没有任何问题,站在国家角度上,这就是没有错的事情,一意孤行,拒绝和亲,先不说其他,自己拿不出道理来。
谁会搭理自己?
自己舅舅疼自己,可自己舅舅是皇帝,一个皇帝最希望的是国家太平,最希望的是百姓安康,国家稳定。
而不是为了自己外甥的一句话,置百姓于水火不顾。
此题。。。。。。。无解。
顾锦年没有去思考问题,而是端起一坛酒,再一次喝下去了。
又是一日后。
悬灯司,镇府司,齐齐出手,压制京都内一切乱语。
两日后。
永盛大帝没有任何回答。
但礼部已经开始着手挑选公主。
三日后。
太月公主被礼部挑选而出,年仅十七岁,是永盛大帝最小的女儿。
理论上怎么也不会挑选到她。
可没有办法,其余几位公主不是嫁人,就是年龄太大了,还有一位公主,体弱多病,这要是出嫁,极有可能死在半路上,所以只能选择太月公主。
对这一切,永盛大帝没有说一句话。
连朝会都没有开。
一切的一切。
都是由礼部开始处理。
的确,随着礼部流程下来,定期时间,为十二月三日出嫁。
为良辰吉日。
但为了降低影响,从北门出发,不走最热闹的东门,并派官兵周围把守,免得惹来民怒。
十二月一日。
皇宫内,有不少哭声,太月公主出嫁,其母哭的撕心裂肺,太月公主本人更是直接昏厥。
这一日。
顾锦年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
十二月二日。
所有一切全部备好。
北门早已经有官兵出现,周围被清空,匈奴人也已经在这里等候了。
子时一过,十二月三日。
匈奴大皇子,骑乘战马,身披红袍,在北门一直等待着。
丑时。
两位公主被送到玉辇内。
等到未时出发。
三千人的随从,显得浩浩荡荡,侍女抱着花篮,在两旁等待着吉时。
那玉辇当中。
两位公主的哭声不大,因为哭了许多日。
百姓无法过来,可却能从两旁酒楼看到这一幕。
气愤之声。
可悲之声。
叹息之声汇聚在了一起。
很屈辱。
的确很屈辱。
齐齐木坐在战马上,他目中空无一切,这一刻,他得意万丈。
而大夏书院。
顾锦年将最后一坛酒喝完。
他终于起身了。
有很多人时刻在关注顾锦年,也知道顾锦年为什么烦恼。
他们害怕,顾锦年就此沉沦。
可直到这一刻,看到顾锦年站起身来后,一个个不由满是喜悦。
他们认为,顾锦年是要有所动作了。
可没想到的是。
顾锦年只是回到了房内。
似乎去酣睡了。
沉默。
沉默。
安静。
安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