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夏文圣-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各国猜测,大夏王朝一定拥有某种炼制法门,可以让器物锻造的更加完美。

    而大金王朝,却拥有所有人都想得到的东西。

    【龙米】

    大金王朝的米,极为特殊,武者进食龙米,可增强体魄,滋润肉身。

    普通百姓吃了龙米,则可百病不侵,气血如虎,力大如牛。

    大金王朝的龙米,更是价格便宜,分几个档次,平民百姓都可以吃。

    可以说,大金王朝虽然不是人人武者,但底子比其他王朝的百姓强太多了。

    这是所有王朝都羡慕的东西。

    大金王朝吃了几百年龙米,一代比一代强,这也是称霸东荒的根本原因。

    虽然大夏有龙门大炮,可龙门大炮数量不多,威力强是强,可武王强者谨慎一些,到没有太大危险,大规模战争上,龙门大炮可以为大夏带来一定优势。

    可对大金王朝来说,优势不会特别大。

    反倒是大金王朝人口数量多,人人强大健硕。

    五千骑兵可冲垮十万步兵,这是军事上的常识。

    然而如果遇到十万大金王朝的步兵,那么结果一定是骑兵输。

    不需要十万,五万大金步兵即可对抗五千骑兵,就因为与生俱来的强大,以及龙米加持之下。

    大金王朝每年也出口大量龙米,但都是最下等的龙米,稍微好一点的都被控制数量,被各国世家权贵购买。

    一些上等龙米,则是以礼物送给各国皇室,但也控制数量。

    而大金王朝的权贵皇室,吃的则是极品龙米,效果是普通龙米的十倍。

    用最简单的话来形容,有仙道修士吃过龙米,他认为这种龙米等同于没有任何副作用的丹药,是的,无副作用的丹药。

    只不过药效没那么强,但可以培元固本,滋润肉身。

    这就是大金王朝为何是第一的原因。

    至于扶罗王朝,没有工器,也没有龙米,但扶罗王朝生产两样东西,一种是天然的矿铁,这是大夏非常需要的东西。

    一种则是扶桑叶,这东西埋在田里,可以使良田得到巨大的生产,说翻倍有些夸张,但至少可以增加五成左右。

    大夏王朝看中扶罗王朝的铁矿,而大金王朝则看中这种扶桑叶,也正是因为这两样东西,扶罗王朝才会如此富饶,同时列为三大王朝之一。

    而这些,都是匈奴国没有的。

    匈奴将领好战且勇猛,但只能沦为棋子,就是因为没有关键性物品。

    对于这个,他们自己也十分郁闷,恨天高。

    如今机会来了,无论如何他都要谈好条件,不然的话,岂不是冒着风险,得不偿失?

    “好。”

    中年儒士想了想,他没有继续讨价还价,暂时答应下来了。

    得到对方的承诺,匈奴王也点了点头。

    也就在此时。

    天穹之上,一颗火星划过,落在匈奴平原之上,引发地震,毁牛羊战马无数。

    这等景况,让匈奴王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这便是国运下降的坏处,只是他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刚开始,以后还真不知道会如何?

    “速速查清发生何事。”

    匈奴王大吼一声,令人去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与此同时。

    大夏京都内。

    火星划破天穹的景象,也浮现在大夏京都上空,无数百姓目睹这一切。

    而大夏皇宫内,伴随着一道龙吟声响起。

    这是大夏国运增强的象征。

    真龙吟。

    “好。”

    刹那间,永盛大帝站起身来,攥着拳头,忍不住赞叹一声。

    文武百官也兴奋不已。

    匈奴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他们知道,永盛大帝日日夜夜想着打仗,可他们更加知道的是,大夏现在还不能向外宣战。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永盛大帝做了他该做的事情,接下来只需要继续养精蓄锐即可,换一个仁帝上位,治理国家,再养精蓄锐。

    如此,五十年后,大夏将彻彻底底腾飞而起,那个时候,莫说打匈奴,就算是打扶罗王朝,大夏都有这个底气。

    但匈奴在边境时不时干扰,也令人头疼,兵部和武将有事没事拿这个当理由,请求发兵。

    头疼的很。

    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是大喜事,匈奴国运削弱,再被重创,只怕近些年根本别想骚扰边境,而兵部与武将也别想借题发挥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人出声,关键时刻高呼陛下万岁。

    当下,所有人跟着出声,除了少部分他国使臣。

    听着百官高呼。

    永盛大帝也是格外畅快。

    只不过,他没有说什么,而是望着顾锦年道。

    “锦年。”

    “你今日著千古诗,削匈奴国运,扬大夏国威,你说你想要什么赏赐,只要不太过分,朕都赐给你。”

    永盛大帝开口。

    他很兴奋,也异常的开心。

    今日之事,让他内心无法平静啊。

    “回陛下。”

    “学生认为,扬我大夏国威,是儒者本职,学生无须任何赏赐。”

    顾锦年开口,他拒绝一切奖赏。

    原因无他,自己开口要这个要那个,显得吃相难看,什么都不要才是最好。

    看皇帝怎么给。

    这么大的事情,给太少大家都看着,给多了我也能承受,反正您看着来。

    而且还显得自己傲骨凌然。

    果然,听到这话,永盛大帝十分满意,他稍稍思索,而后望着顾锦年道。

    “既然如此,寻常金银,对你无用。”

    “朕赐你三枚王珠如何?”

    永盛大帝开口,赐顾锦年三枚王珠。

    他很大气,开口便是三枚王珠,只是文武百官却神色一变。

    顾锦年之前因为江宁郡之事,便得到了六枚王珠,如今再加三枚王珠,这就是九枚了。

    一般王爷都没有九枚王珠,顾锦年独自拥有九枚,回头再随随便便给个三颗,按照礼部的制度来说,妥妥就要封侯啊。

    一时之间,百官自然心中有许多想法。

    镇国公这一脉,自然大喜,而文官一脉却皱紧了眉头。

    虽然说,还差最后三枚,也不用太急什么,可毕竟已经凑齐了九枚王珠,再这样下去,万一顾锦年又立了什么大功,拦的拦不住。

    一时之间,杨开的声音响起了。

    “陛下圣恩。”

    “不过,世子今日所著诗词,再添千古,令我等敬佩万分,三枚王珠奖赏,有些虚无。”

    “臣观世子也快及冠,不如赐一处宅府,也免得世子殿下及冠之后,无府宅选址。”

    杨开的声音响起。

    他对顾锦年的态度,如往常一般,地位决定一切,他是礼部尚书,是太子的人。

    顾锦年虽然对大夏王朝有莫大的功劳,可如若这样赏赐下去,一但封侯,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在顾锦年没有明确表示,他要支持太子,或者是顾家明确支持太子之前,他不可能让武将势力不断增强。

    甚至说,即便是顾家支持太子,说实话他可能也会这样说。

    到了这个程度,不是他愿不愿意,而是整个文官集团答不答应的事情了。

    武盛则文衰。

    文盛则武衰。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天然的对立面。

    再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他现在不站出来压制,这位皇帝也会觉得有古怪。

    只是,不等永盛大帝开口。

    镇国公的声音也响起了。

    “杨大人所言极是,我这孙儿即将要及冠了,还真的需要一处府宅。”

    镇国公笑着开口。

    这个回答,让那个众人好奇了,镇国公府还缺这点银两购买府宅?

    肯定是不可能的。

    这是有意为之,镇国公也不希望顾锦年太得圣恩。

    只是大殿之上。

    永盛大帝却很平静。

    “朕当着诸国使臣面给予赏赐,岂有悔改之说?”

    “三颗王珠。”

    “锦年,好好学习,若你能得十二王珠,朕,亲自为你挑选侯称。”

    永盛大帝出声。

    他很平静,直接压住礼部尚书与镇国公的意见,依旧是赏赐三枚王珠,甚至直接许诺,得十二王珠,给予侯爵之位。

    这一刻,满堂哗然。

    侯爵。

    仅次于公爵的地位。

    国公无法世袭,纵观历史基本上所有国公,都是开国大臣,不止是从龙之臣那么简单,要有强大的能力。

    至于后世的国公,位置只会越来越少,往往一个朝代,也就是三两个。

    换句话来说,永盛年间的九位国公,是跟着永盛大帝打天下得来的。

    他们现在已经迟暮,可能再过个十年二十年,便会相继离世,到了那个时候,基本上不会有新的国公顶上,

    但顾锦年这种不同,少年封侯,又有顾家保驾护航,又是儒道大才,迈入中年,若有相应的政绩,极有可能成为新的国公。

    一但如此,那就不是国公之首不首的问题,而是第一权臣,毕竟没有其他国公在,顾锦年未来的路,就是一马平川,直步青云。

    由权贵改为权臣。

    这很恐怖,足矣影响朝廷,影响一个国家。

    由此可见,永盛大帝是多喜欢这个外甥。

    敢如此直言不讳,提前许诺。

    此时此刻,杨开不敢再说什么了,当着各国使臣面前,他刚才委婉开口,已经算是顶着巨大压力,若是还敢继续多说什么。

    迎来的便是雷霆大怒。

    好在的是,顾锦年只有六枚王珠,这个问题不大。

    如果已经有了九枚王珠,即便是当着各国使臣面前,杨开也要直言了。

    “行了。”

    “盛会照常。”

    “尔等还有新的诗词吗?”

    永盛大帝再度开口,望着诸国才子,如此说道。

    随着此话一说。

    一瞬间,众人彻底安静下来了。

    方才的异象,以及削弱匈奴国国运,引起众人的注意。

    现在听到永盛大帝开口。

    一时之间,大家这才反应过来。

    顾锦年又著出千古诗词啊。

    是啊。

    他们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如今反应过来后,一个个面面相觑,尤其是扶罗王朝的才子,更是面如死灰。

    所有的骄傲和自信,在顾锦年这首千古诗词面前,成了笑谈。

    千古诗词。

    古今往来能有多少?

    顾锦年简直是个怪胎,一篇千古文章,两首千古诗词,外加上一首镇国诗。

    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了。

    孔家。

    孔宇的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

    这一次,他已经公开宣布,要参加大夏诗会,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顾锦年知道,什么叫做圣孙,什么叫做圣人世家后代。

    可未曾想到,顾锦年开篇就是千古诗。

    他如何能够压制住。

    不过顾锦年这首诗词,能成为千古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有天命加成,太应景了。

    怪就怪扶罗王朝,吃饱没事非要送边境十二城图,但凡换一张图,顾锦年这首诗作完,极限也不过是镇国诗。

    但在天命加持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